医保个人账户_医保个人账户怎么查询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23:37:4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医保个人账户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医保个人账户怎么查询”。

3.1 医保个人账户基本概念梳理

医疗保险个人账户是社保基金管理机构为被保险人和退休职工设立的基本医疗保险账户或简称个人账户,用于被保险人生病或受伤时领取医疗费用。

医疗保险个人账户是国家医疗体系中供个人自由支配使用的医疗资金账户。个人账户的资金来源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个人每月的医疗保险缴纳金额,一部分来源于用人单位的缴纳,其他方面包括利息收入等。

个人账户支付范围:个人账户的支付范围是由当地政府统筹制定的,一般可以用于门诊小额支付,药店买药。主要是应当符合当地社保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和项目。

我国职工医疗保险体系通过基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进行管理。这里的个人账户是医疗保险的个人账户。医疗保险卡个人账户的计算方法如下:35岁以下人员按上年全市职工平均工资基数的0.8%划分为个人账户;35岁以上45岁以下的个人,按基薪1%计入个人账户;45岁以上的个人,按基薪1%计入个人账户

3.2 个人账户合理利用的相关理论基础介绍

3.2.1国外社保理论研究

国外是社保理论的先行者,主要分为德国“社会医疗保险模式”、英国“国家健康保障模式”、和美国“商业医疗保险模式”三种模式,三个国家也是社会保险理论的先行国家,主要有以下理论。

1、德国新历史学派也被称为“讲坛社会主义”,其主要代表是古斯塔夫·舒莫勒,卢霍·布伦塔诺等人。传统经济学认为,市场是自由的,国家职能实行公共治理只能,而不能干预市场的发展。然而,新历史学派认为,国家还应该发挥自己的统筹协调能力,维护群众的福利和保障。在进步的文明社会中,个人不能够或不能成功建立的所有的这些目标都应该由国家通过公共职能来实现。德国心里是学派依托于工会组织,根据原始的社会主义思想,要求工会为国家工人与地底层工作者争取福利与保证,同时制定社会保障制度与法律方案。德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为社会保障立法的国家,也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开拓国家,并为以后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踢狗了理论依据。

2、英国福利经济学家说。A.C.庇古(1877-1959),是英国着名经济学家,被誉为“福利经济学之父”。庇古于1912年出版了《财富与福利》一书,系统的阐述了福利经济学。庇古认为,经济福利的增加取决于两个因素:国民总收入和国民收入分配。福利是指劳动所得以外的收入,是给人增加惊喜感的东西,而国家通过强制平均或者制度倾斜使贫穷的人拥有福利,这可以从国民收入的平均度得出。他认为,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是取决于社会满足感的,通过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使富人的财富向穷人转移,可以极大的提高穷人的满足感,这样能降低收入差距,维持社会稳定。相应的国家应建立公益设施,失业补助,阶梯税率等。

新福利经济学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提出社会福利功能理论;其次提出社会选择理论;第三,研究了市场失灵和政府角色。

3、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凯恩斯在《通论》中提出了“有效需求”的理论,认为有效需求的不足造成了资本主义市场的企业过度生产和失业。为了解决“有效需求不足”问题,他主张通过政府干预,进行政府大宗采购,刺激需求使资本主义经济实现充分就业。在凯恩斯国家干预市场的思想中,社会保障制度是重要的工具,通过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可以降低阶级分化,使更多的低收入者有更多的消费机会,以增加有效需求。他倡导国家积极干预市场,反对自由主义,强调维护资产阶级民主。二战后,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绝对占统治地位,成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的思想基础和制定公共政策的主要理论依据。凯恩斯的社会保障理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进行社会保障体系搭建的理论基础,是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缺陷一个补充。

3.2.2国内社保制度探索

我建国后仿效苏联社保体系,逐步搭建成符合计划经济体制的社保体系,医疗制度上主要以国家负担和集体负担为主,通常只是针对非农业职工,而农业职工长期欠缺保障制度。改革开放后逐步搭建起“统账结合的社保体系”及商业保险的进入,使现代保险体系逐步建立。但是随着实践的验证显示出了中国医疗制度的以下特点。

1、“统账结合”的组合并不完美。在医疗保险改革中,“统账结合”办法各不相同。有先要使用个人账户,后续自己承担。自付金额超过当年工资的5%后,超额部分由的85%的由统筹基金按“通道式”模式报销;还有门诊医疗费用由个人账户支付,住院费用由医疗费用的85%由统筹基金的“板块”模式报销。在目前我国医疗保险还不能完全覆盖家庭所有成员的情况下,“通道式”可能涉及到全家人先使用一个人的账户,然后使用统筹基金为全家人开药。虽然“板块式”具有一定的积累和激励作用,可以促使平时个人花费更少,花更多的钱在未来积累和满足未来的疾病需求。但是,根据目前的工资水平,即使个人医保个人账户不花一分钱,累计金额也不会太大,也难以保证更大的成本。因此,难以确保个人账户能够抵御重大疾病。

2、共济性低。医疗保险的根本目的是建立风险分担机制,把健康人的钱花在有需要的人身上,并减少因疾病而导致的经济损失。国际劳工组织就曾指出指出,中国医疗制度体现中国中庸的思想,一方面想利用西方社会保险思想,另一方面又不敢放弃固有的现金支持,最终形成了个人账户这样的半成品。他们认为,这种以个人账户名义激励医疗资金实质上和银行储蓄没有差别,而且还不具有银行增值的功能,不能实现保险的普世价值,并且加剧了目前医疗保险体系中的不平等,并增加社会弱势群体对医疗风险。个人账户制度因为其丧失的保险功能,而使大量积累的资金浪费,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与个人账户相比,统筹是支持医疗保险支出更有效和公平的方式。统筹是通过收集社会保险基金,建立共同账户,通过国家职能进行资金分配,这更能够实现资金优化配置,实现保险的作用。

3、个人账户积累不佳。有关部门的数据显示,2016年个人账户年末积累占到总基金比例的将近50%,并且在持续的增长中,但是平均到个体却是一个很小的数字。相比较于不断增长的医药费和某些特殊疾病的病人,这部分额度简直是杯水车薪。并且个人账户资金一部是银行活期利率,增值空间不大,故很多个人账户成为购物卡,成为了平时购买家庭用品的一项福利。保值增值的效用没有做好,资金做到了浪费。

3.3 个人账户在国内的发展及现状

3.3.1发展历程

中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产生于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系的建立,传统的公费和劳保医疗制度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体系的发展需要。1992年,1992年深圳开始试点进行职工医疗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十四届三中全会后开始建立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1998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确了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的支付方式,缴费标准由地方政府统筹协调,按照各方面的实际承受能力,经济发展水平和医疗消费水平来确定和调整。根据当时政策的设定通过制定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两部分,统筹账户用于支付大额医疗费用,个人账户用于小额医疗费用的支出。由地方政府确定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的资金构成和支付范围。建立个人账户的医疗保险制度实际上是从养老保险的做法中借用的。

3.3.2目前医保个人账户发展的现状

1、支付范围小,大量资金闲置

根据国家最新发布的统计报告,我国个人账户累计已经超过5200亿,已较四年前翻了一番。则一方面说明我国社会保险在缴费普遍性上得到了扩大,另一方面也显示出个人账户大量基金沉淀,并未完成实际功能。而同时年末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只结存9765亿元,面对中国老龄化社会进程的不断迈进,越来越力不从心。

根据90年代的既定政策,单位按工资的6%缴纳医疗保险,其中30%记入个人账户,个人缴纳工资的2%,全部归到个人账户。从各地的做法来看,个人账户一般都是封闭管理,用于支付门诊费用、购药等。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住院费用。一方面统筹基金大额支出面临穿底风险,一方面个人账户资金“一方面个人账户资金大量结余,统筹资金与个人账户发展失衡,限制了城市职工医疗保险体系的健康持续发展。有专家表示,大笔资金沉淀也反映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同时,社会统筹账户的情况并不乐观。在一些地区,目前的当期赤字。

2、医疗保险地方政策乱想丛生

事实上,由于使用范围的限制,一些被保险人个人账户资金长期积累不出,导致了使用个人账户购买非药品甚至套现的需求。一些医疗保险定点机构如零售药店积极迎合这种需求,暗中提供商品服务和套现服务。审计署专项审计显示,2016年上半年涉及几百家药房为顾客非法提供日用品服务和套现服务,金额超亿元。

为解决个人账户资金乱用的现象,部分地区出台政策可以利用个人账户进行医疗健康投资,有些地区规定家庭成员可以共享个人账户资金,有些地区还通过个人账户进行健身卡、游泳卡的推广。地方政策对个人保险账户管理规定杂乱无章,一直处于混乱状态。

从政策设计的初衷,具有控费功能和累积功能的个人账户。但是由于部分地区个人账户的管理不完善,有个人账户资金用于购买日常生活用品的现象。也有账户资金积累过多或不足的问题。总体来讲个人账户的政策设计初衷未达到,具体的地方管控更是杂乱无章。

3、社会保险公平功能的丧失

根据保险的设计理念,保险是把风险分担到群体身上,通过群体小成本的汇聚应对群体中单个风险。个人医疗账户的设计缺点是无法流动,无法把体现风险共单的精神。个人账户现在体现的是储蓄的功能,但由于利率的限制无法达到增值的功能,又因为不流动性,导致社会群体风险发生的一方无法享受群体的功能,故社会保险公平功能丧失。

3.4 个人医保账户合理利用的相关建议

1.做好个人账户资金使用的管控。设立个人账户的目的之一是储存一部分资金,以应对社会老龄化带来的高额医疗费用。目前,由于社会工资水平的限制,个人账户的实际存款额度有限,无法起到医疗费的作用。故为了更好的体现个人账户的积累作用,应设定规则限制个人账户的支出,起到以少汇多的作用。可以考虑设置一个年龄限制,在这个限制范围内,强制积累的一定比例的个人账户资金,以备年老使用。例如,40岁以前,总体情况较好,收入较高,留存率较高,可减少个人账户的使用,减少日常小额医疗费用,促进个人账户的积累。或者可以设置一个限额,一般来说,对于一些突发疾病或花费较大的疾病的,5000元可以起到更好的保障作用。当个人账户资金不足5000元时,不允许提取小额日常医疗费用。当个人账户资金大于5000元时才能正常提取。

2、通过个人账户资金购买护理健康保险。对于目前的个人账户变“购物卡”主要存在于健康人群的现象,我们应该推广护理保险,以更好地发挥个人账户的有效性。目前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主要是一种疾病保险模式,即对被保险人患有疾病后进行一定的补偿的保险疾病的保险,这种模式不具有预防性和保健功能。与疾病保险模式相比,护理保险是一种更加积极的保障措施,因为只有加强日常的护理才能保证患病的机会更少。目前,许多国家的医疗保险也从疾病保险转向护理保险。健康人不需要花钱购买医疗保健的概念是错误的,健康是需要护理的。如果将基本医疗保险和预防护理结合起来,那么目前没有疾病的健康和“亚健康”的人可以将其个人账户中积累的资金用于护理保健和疾病预防,这不仅有助于减少医疗保险基金的负担,也有助于实现健康的最终目标。“在预防方面多花点钱可以为你节省大量的疾病治疗费用。”通过购买护理险可以使个人账户资金保险化,重新体现保险职能。为鼓励人们将个人账户中积累的资金用于医疗保健和疾病预防,国家可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措施。例如,如果个人账户中积累的资金用于医疗护理和疾病预防时,则给予一定数量的折扣价格。

3、控制支付出口,回归医疗保险职能。针对顾客利用个人账户非法购买日用品和套现的行为,一方面增加法律法规的制定,另一方面要对门诊药店加强管控和惩罚力度,做到出口杜绝。为避免发生非法使用个人账户的情况,可以借鉴公积金的管理模式,当员工离职或者家庭有重大变故时可以一次性或部分领取账户资金。也可以规定,个人资金达到一定数额时,可以申请部分健康投入,提高和扩大医疗保障水平。总之,为了提高个人效率账户积累,确保个人解决一般医疗风险,应对未来疾病风险,个人账户功能需要重新定位和调整,根据个人账户目标,制定科学的管理措施,使个人账户更加有效。

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的划入比例

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的划入比例是多少?发布时间:2015年06月19日个人账户由下列项目构成:1.职工按本人缴费基数的2%缴纳的基本医保费;2.按规定比例划入个人账户的由用人单位缴纳的基......

深圳医保个人账户家庭成员关联须知

医保个人账户家庭成员关联须知根据社会医疗保险相关规定,我市医保个人账户积累额超过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参保人,可以将其社会保障卡关联其已参加我市医保的父母、配......

无忧保—医保个人账户积累超5000亿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末,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累积5200亿元,已较四年前翻倍。有专家认为,资金大量沉淀反映出基金运行效率不高等问......

职工医保个人账户注资管理经办指引(推荐)

职工医保个人账户注资管理经办指南一、哪些参加职工医保的人员有个人账户?目前本市职工医保参保缴费有两种模式:一是统账结合模式,由用人单位及在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新版社保卡或明年推广 医保个人账户将封闭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新版社保卡或明年推广 医保个人账户将封闭实现就医社保一卡通,是本市不少患者多年来的心愿。而实际上除了社保卡,本市医保参保者还要常备不同医院的众多就......

下载医保个人账户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医保个人账户.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