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_货币银行学答案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23:29:0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货币银行学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货币银行学答案”。

问答

一.货币的职能:

1.价值尺度职能:只需要观念或想象中的货币,不需要现实的货币。

2.流通手段职能:必须使用现实的货币,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在交换中转瞬即逝。

3.贮藏手段职能:必须是现实的、足值货币,必须是处于静止状态的货币。

4.支付手段职能:表现为价值的单方面运动,即没有商品(劳务)与之作相向运动,是在信用交易中补足交换过程的独立环节。

5.世界货币职能:可作为国际间的一般购买手段;一般支付手段;财富的一般转移手段。

二.货币的定义:

1、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说: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2、职能角度:凡是能够发挥货币的职能,特别是最原始的交易媒介职能,在支付时被一般接受的称之为货币。

3、法律角度:货币是法律的创造物,法律称之为货币的就是货币。

4、流动性角度:流动性也称货币性,是指各种资产转化成现实购买力的能力。

三.货币的层次:

M0,流通在中央银行以外现金。

M1,也叫狭义货币,包括可作为交易媒介的通货及银行支票存款。代表现实购买力。

M2,也叫广义货币,包括M1及银行系统与其他金融机构吸收的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代表潜在购买力。意义:为货币当局的监测提供有效依据,进行货币政策调整,实施宏观调控

商业银行分支众多,细分层次,统一口径,精确地上报给各支行的总部

四.货币制度的发展演变:

1、银本位制

2、金银复本位制

3、金本位制: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

特点:

(1)央行的金准备大都是黄金。

(2)汇率比较稳定,铸币平价是决定两国汇率的基础,外汇汇率围绕铸币平价,在黄金输送点之间波动,波动范围很窄。

(3)外汇收支具有自动调节机制。

4、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第一、国家授权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

第二、货币通过银行信贷渠道投放。

第三、中央银行通过制定货币政策,对货币供应实施管理。

第四、货币供应量具有一定的伸缩弹性。

实行纸币本位制的原因:金属货币制度具有难以克服的缺陷;纸币制度具有天然的优势

特点:信用货币,体现了债权债务关系。

通过信贷程序发行和回笼。

国家对通货的管理成为经济正常发展的必要条件。

缺点:货币的供给弹性较大,容易引起赤字货币化,造成通货膨胀。

汇率波动频繁。

人为因素至关重要。

五.现代主要信用形式:

1.商业信用:是指企业间在商品交易过程中,以赊销预付等形式相互提供的信用。

特点:借贷双方为企业;借贷对象是商品资本;商业信用与产业资本动态一致;是直接信用

商业信用的作用:润滑生产和流通的作用;加速资本周转的作用

商业信用的局限性:

规模上的局限性:商业信用的规模以产业资本的规模为度,最大作用是产业资本的充分利用。

方向上的局限性:只能由上游产品企业向下游产品企业提供信用。

商业信用的使用范围受到限制

商业信用在时间上受到限制

2.银行信用

3.国家信用:是指以国家为一方所进行的信用活动。

广义的国家信用包括国内信用和国际信用,狭义的国家信用只指国内信用。

形式:国库券与公债券

作用:国库券:

1、解决财政上先支后收的困难;

2、为央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创造工具。

国家公债:

1、弥补财政赤字;

2、直接为重点项目筹集建设资金。

与银行信用的关系:

国家信用有时可以动员银行信用难以动员的资金,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国债筹集的资金比较稳定,可以长期使用;而银行存款的稳定性则较差。

两者的利息负担不同。国债利息由纳税人承担,而银行贷款的利息则由借款人承担。

4.消费信用

5.国际信用

6.民间信用

六.西方利率决定理论:

1.实际利率理论(储蓄投资利率论)

2.可贷资金供求利率论: 利率决定于可贷资金供给与需求的均衡点。

可贷资金的供给:当前储蓄;出售固定资产收入;窖藏现金的启用;银行体系的新增货币量; 可贷资金的需求:当前投资,固定资产的重置更新,新增的窖藏现金。

特点:(1)是长期的实际利率理论,强调实际经济变量对利率的决定作用

(2)它注重对某一时期货币供求流量的分析

(3)兼顾货币因素和实际因素,存量分析和流量分析

(4)忽视了收入与利率的相互作用。

3.流动性偏好利率论:

流动性偏好(或灵活偏好):是指公众愿意持有货币的一种心理倾向。

引起人们对货币灵活性偏好的因素:交易的动机:满足日常消费的购买需求;

预防的动机:满足临时的特殊开支需要;

投机的动机:为取得投机收入的市场交易

特点:(1)是完全的货币决定理论,认为利率纯粹是货币现象,与实际因素无关

(2)货币可以影响实际经济活动水平,但只是在它首先影响利率这一限度之内

(3)若货币供给曲线与货币需求曲线的平坦部分相交,则利率不受任何影响(流动性陷阱)

(4)是一种存量理论,认为利率是由某一时点的货币供求量所决定的。

4.IS—LM 利率论

七.货币市场:

中介机构有商业银行、票据承兑公司、贴现公司、证券交易商和证券经纪商。特点:融资期限短

融资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短期资金周转的需要

市场参与者主要是机构投资者

金融工具具有较强的“货币性” 银行同业拆借市场:

是指金融机构之间进行短期临时性资金融通的场所。一般无固定的交易场所。

期限最短为半日拆,一般都不超过一个月。

八.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按资金融通方式的不同分为:银行的中长期信贷和证券市场。

1.股票市场:

①股票的发行市场

发行方式:

公募:面向市场上大量非特定的社会公众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

优点:可以扩大股票的发行量,筹资潜力大,可提高发行者的知名度和流动性。

缺点:工作量大,难度大,发行者必须如实披露有关情况,需要承销商的协助。

私募:指向少数特定的投资者发行股票。

优点:可节约发行费用;缺点:股票的流动性差。

发行定价:平价发行(以股票票面所标明的价格发行);溢价发行(按超过票面金额的价格发行);折价发行(按低于票面金额的价格发行)

认购与销售:包销:有余额包销和全额包销两种;代销:是指承销商许诺尽可能多地销售股票,但不保证按期完成销售额,未售出的股票可退还给发行公司。

②股票的流通市场:是投资者之间买卖已发行的股票的场所。

证券交易所的组织形式有两类:

一是公司制证券交易所;二是会员制证券交易所

交易方式:现货交易;期货交易;信用交易;期权交易;股票指数期货交易

2.债券市场:

发行市场:

我国规定,发债企业要符合以下基本条件:企业规模和财务制度符合国家要求,具有偿债能力,经济效益良好,发债前三年连续盈利,所筹资金用途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

发行方式:公募与私募两种方式。私募发行的债券一般不能在二级市场流通。

流通市场:债券交易可在证交所或国家批准的证券交易机构进行。公司债券多数在场外交易。

程序:买卖双方都要选择委托的证券商;确定委托的条件;债券市场通过竞买竞卖,成交后进行交割。

九.商业银行: 业务:

1、负债业务

2、资产业务

3、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 管理理论:

资产管理理论:经历了商业贷款理论、可转换理论和预期收益理论等发展阶段。

负债管理理论:主张通过借入资金来支撑银行的资产业务,确保银行资产的流动性,从而增加银行的收入。资产负债理论

十.中央银行: 性质:中央银行是代表政府干预经济、管理金融的特殊金融机构。

具有特殊的地位:它是国家货币政策的体现者,是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重要实施者,是国家控制下的一个职能机构。

不同于一般商业银行的特殊银行,负责控制和管理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

任务特殊:通过调节货币流通控制信贷规模,调整货币供应量,以维持一国的币值和物价的稳定,促进经济增长、就业和贸易平衡。

管理方法特殊:以银行的身份实施管理,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利率和贷款等特殊的经济手段,实现其管理目标。业务:负债业务:货币发行业务;存款业务

资产业务:买卖储备资产;放款业务;证券业务

中间业务:金融机构间清算

十一.中央银行体制下的货币供给:

中央银行通过控制商业银行贷款规模和存款的创造能力,影响社会货币的供给。

对商业银行存款规模的控制主要手段:

调节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再贴现及再贷款利率和公开市场的买卖有价证券活动。

(一)中央银行资产业务与基础货币的关系:

1、基础货币的决定因素:

对存款货币银行的债权与基础货币等量增减;

对政府债权的变化影响基础货币;

黄金外汇储备变化对基础货币的影响.2、货币乘数效应及其决定因素.通货—存款比(c)

准备—存款比(r)

(二)基础货币与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

中央银行提供的基础货币与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源与流的关系。

(三)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

通货+存款货币=货币供给量(Ms =C+D)

通货+存款准备金=基础货币(B=C+R)

(四)货币乘数

m=(C+D)/(C+R)=Ms/B

m为货币乘数,它代表的是每一元基础货币的变动所能够引起的货币供给量的变动。M1层次的货币乘数:m 1=(1+c)/(r+rt·t+c+e)

M2层次的货币乘数:m 2=(1+t+c)/(r+rt·t+c+e)

十二.货币政策: 中介目标:即为实现货币政策的终极目标而设立的可观察和可调节的指标。

1、中介指标的选择标准:可控性、可测性和相关性。

2、远期中介指标包括:信贷规模、长期利率、货币供应量。

3、近期中介指标(操作目标)包括:短期利率、基础货币。矛盾关系:

货币政策的终极目标: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

四个终极目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它们不可能同时实现。

1、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之间的矛盾

2、稳定物价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

3、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

4、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之间的矛盾

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工具(三大法宝):

(一)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

(二)再贴现政策

(三)公开市场业务

货币银行学

2012年第二学期期末《货币银行》考查科目专业:注册会计师班级:注会10—3任课教师:唐炜 姓名:学号:成 绩:浅谈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摘要】近年来,央行调整存款......

货币银行学

简答题:1、党的十七大根据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对我国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从五个方面谋划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它们是?参......

货币银行学

一.简答1.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基本职能)贮藏职能,支付手段,世界货币。2.货币制度四要素:规定货币币材,确定货币单位,规定本位币和辅币的铸造发行流通程序,建立准备制度。3.......

货币银行学

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经济学院 11级41班 郁庆 11084031 我就两个方面展开说明一、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企业改制的不规范影......

货币银行学

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货币银行学》课程考核要求说明:本课程考核形式为提交作业,完成后请保存为WORD 2003格式的文档,登陆学习的平台提交,并检查和确认提交成功(能够下载,并且内容......

下载货币银行学word格式文档
下载货币银行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