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教学在计算机中的应用_计算机专业一体化教学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23:27:2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一体化教学在计算机中的应用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计算机专业一体化教学”。

技校计算机课程的一体化教学探讨

【摘要】一体化教学是职业教育的方法,而技工学校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在培养技能型人才,旨在提高被教育者的综合素质,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使受教育者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及时消化吸收。在教学方式上往往由一位教师或一组教师在共同制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进度内容的情况下实施教学,是一种立竿见影的教学方法,能有效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本文就技校计算机课程该如何采用一体化教学方式教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模式;实例驱动式一体化课程;问题式驱动;自主学习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现在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多年来,受传统课程教学模式的影响,许多技工类学校在教学上仍采用传统学科课程的教学模式,也有实践课程的教学,但仍然偏重于理论教学,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节,使学生只懂原理,不知道如何动手。因此,职业学校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快速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的技能人才,就必须采取一体化教学。通过一体化教学,可以达到以下几个转变:教学从“知识的传递”向“知识的处理和转换”转变;教师从“单一型”向“行为引导型”转变;学生由“被动接受的模仿型”向“主动实践、手脑并用的创新型”转变;教学组织形式由“固定教室、集体授课”向“室内外专业教室、实习车间”转变;教学手段由“口授、黑板”向“多媒体、网络化、现代化教育技术”转变,从而以“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体现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开放性、实用性。一体化教学模式更是打破了传统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界限,将理论和实践有机地融合起来,成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而技工学校将培养技能型人才作为学校的办学目标,以达到毕业即就业的目的。

技工学校计算机方面的课程大多是一些应用软件的教学,实践性很强,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除了计算机基础方面的知识,办公软件是该门课程的重要内容。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现就技工学校计算机课程如何进行一体化教学做一些探讨。

一、了解我们的教学对象

首先,随着职教生源数量的减少和社会普遍存在的“大学热”,职业学校,特别是技工学校生源数量的下降,成为不争的事实,为保证入学的学生数额,在招生时不再去过多的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及知识结构的掌握情况,这一现状导致技工学校的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水平参差不齐。再者,由于学生生源的地区差异、学校差异和基础差异,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一部分学生常用计算机上网和玩游戏,他们认为自己已经会用计算机了,觉得没必要再学习或者学习不够投入;而一部分郊县的学生从未接触或很少接触计算机,他们感觉这门课深奥难懂,操作复杂,有的学生如何开关机都不会。此外,由于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技校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习惯了中学的灌输式教育,对新的教学方法还不能适应,自主性学习的能力较差。总之,用多元智能的观点来看,技校的学生与普通高中的学生在智能结构与智能类型方面是存在着本质的区别的,多元智能理论强调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智能优势和智能弱势选择最适合学生个体的方法。对于技校学生来说,他们更善于以形象思维来思考问题,而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们可以培养成技术型、技能型、技艺型的人才。技校学生和普通高中学生是同一层次不同类型的人才,没有智力高低之分,只是智能结构类型不同而已,针对以上问题,技工学校的课程开发、场地的安排、教学的组织形式尤为重要。

二、开发任务驱动式一体化教学

从我国技校目前所使用的教材来看,大部分教材仍然偏重于以逻辑理论为主,而对于这些理论知识的如何运用及如何解决实际问题涉及的还是很少,这与技工学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办学目标不相符,也不符合学生形象思维的特点。针对这样情况,开发任务驱动式一体化教学模式,才能符合技校“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目的。开发任务驱动式一体化教学模式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以任务设置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改变学习方式,创设学生熟悉的校园环境,以及模拟各种工作环境,力图贴近生活实际,让学生除了作为熟悉的学生角色外,还能置身于工作环境中,在学习过程中扮演着销售、技术、人事、文秘等各个不同的角色,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求知欲,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与人合作、表达交流、尊重他人成果,平等共享,自律负责等,树立信息安全与法律道德意识,培养判断性、发展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实践—理论—再实践的教学模式,综合能力得到很大提高。

开发任务驱动式一体化课程的关键在于任务的设计,首先,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设计任务,任务必须典型,要能涵盖课程的相关知识点,并且要把相关知识点作适当的描述和解释;其次,任务要具有实践性和情景性,要与现实中的工作过程相吻合;再者,任务应具有针对性,教师应针对学生的接受能力来选择或设计任务;最后,最好还具有生动性,例如可以用一个在工作中遇到问题的故事情景把任务串联起来,这样学生在学的时候就好像自己在扮演情景当中的一个角色在完成任务,增加了趣味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总之,任务设置必须成系统,在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用到的大部分任务之间应该相互联系,前后连贯,由易到难地编排。为了不断加强学生的技能水平的提高,不但要精心编写教学任务,还要设计大量供学生进行上机操作的实际案例习题库,使学生在大量的实践中不断加强计算机软件的操作技能。

三、建立一体化计算机教室

传统的计算机授课模式先在教室利用多媒体讲理论,再去计算机机房上机。利用多媒体讲解软件操作步骤,等学生去计算机房上机时步骤已经忘得差不多了,这样老师得针对每个学生再重新讲解,既浪费时间,教学效果还不好。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打破这样分离式的授课模式,直接在机房架设投影仪,这样上课时老师在讲解操作步骤时学生可以边看边进行操作,实现了边讲边练。

因此要打破理论课与实践课地点分离的传统授课模式,建设一体化计算机教室。具体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在计算机房中加装投影仪和幕布,使计算机房同时具有多媒体教室的功能,上课时老师一边讲授软件的操作方法和步骤并通过投影仪把操作步骤演示给学生看,学生一边就可以在自己的计算机上进行操作,实现边讲边练;第二种方式是在计算机房的计算机网络中加装多媒体网络教室控制软件,通过软件的方式用教师机控制学生机,把教师机的屏幕演示内容投射到各学生机的屏幕上,这个功能也可以实现老师边讲解,学生边操作的目标。这样教师就可以随时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训练穿插进行,这种教学活动可以更好地将知识与技能紧密联系,增强学生的直观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的目的。

在这样的学习情境中,学习处在一个真实互动的学习环境中,有助于促进学生获得对一个知识领域的生成性理解,有助于帮助学生实现对自我学习行动的反思。教师在这样一个学习情境中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难点、问题以及失误、挫折能及时地做出积极反应,帮助学生修正自我建构的路径和方向。所以,建立在现代行动体系教学基础上的教学场地建设,是事半功倍的。

四、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实行班内分层,强化分组合作学习

由于技校学生文化基础参差不齐,计算机基础也有很大的差异,有的同学计算机基础很好,而有的同学根(下转第148页)(上接第146页)本就没有操作过计算机,在教学中容易形成有些学生“吃不饱”,大部分学生“吃不了”的状况,不可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甚至会让一部分学生丧失学习信心。因此要做到因材施教,优化教学过程,就可以采用分层教学法。具体做法是依据学生的原有计算机基础,将班内的学生按一定比例分为A、B、C三层,A层是成绩优秀的学生,B层是中等的学生,C层是基础差的学生。然后成立多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由成绩优秀的A层学生担任组长,安排2~3名C层学生,其余为B层学生。在上述一体化计算机教室内按小组安排座位,同一组的学生坐在一起,便于讨论、合作。这种分层分组要注意:1.要体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原则;2.各组内男女比例要均衡;3.组内学生个性要互补。

教师在授课时,以C层为教学起点,重点面向B层,同时准备1~2个具有一定难度的案例题目供A层学生练习。学生在上机操作时,教师下来指导,同时各小组组长在完成自身任务的前提下也要帮助指导本小组的其他成员,他们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其实也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了自己,同一小组成员之间也可互相帮助。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也优化了教学效果,弥补了教师个别指导时间不够的问题。实施分层合作教学模式,在学习小组中同学间可取长补短,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寻求别人帮助,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通过开发计算机案例式一体化课程、建立一体化计算机教室、采用班内分层的教学组织形式,基本上可以形成计算机类课程理论实践紧密联系的一体化教学体系。与此同时,为适应一体化教学的实施,教师的角色也要发生转变,教师也要努力成为集理论教学和操作技能教学于一身的一体化教师,这是一体化教学得以取得成效的重要保证,并且教师还要有出色的组织能力和课堂局面的控制能力,能在教学起到很好的指导和组织协调作用,使课堂活而有序。

一体化教学是针对以形象思维为主的职业学校学生的教学形式,能有效地将课堂和实践结合起来,将技能实践融入课堂教学,让学生直接在课堂上学到今后就业所必须的操作技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符合职业教育的规律。因此,在计算机类课程的教学中引入一体化教学,对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计算机实践操作技能,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国家教委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职业技术教育原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组合数学在计算机中的应用[材料]

目录摘要...................................................................................................................................................1 1.......

教学做一体化在选修课教学中应用论文

教学做一体化在选修课教学中应用论文【摘要】:本文以高职《office在工程中的应用》选修课的教、学、做一体化课程建设为案例,阐述了在职业教育中对一贯被忽视的选修课进行一体......

教学做一体化在选修课教学中应用论文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教学做一体化在选修课教学中应用论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教学做一体化在选修课教学中应用论文

【摘要】:本文以高职《office在工程中的应用》选修课的教、学、做一体化课程建设为案例,阐述了在职业教育中对一贯被忽视的选修课进行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从实践角度探索了......

一体化教学在《C 程序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一体化教学在高职《C#程序设计》课程中的应用从近几年高职计算机软件专业教育发展情况来看,职业性决定其人才培养目标的技术性。高职教育的任务性质就是为了培养在生产与服务......

下载一体化教学在计算机中的应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一体化教学在计算机中的应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