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以修身党课讲稿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严以修身专题党课”。
把严以修身作为终身课题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严三实”的重要论述,把“严以修身”放在首位,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这既充分体现了严以修身的极端重要性,又提出了严以修身的明确要求。作为高校领导干部,我们必须要深刻领会、牢牢把握“严以修身”的精髓要义和实践要求,努力使之成为自觉的价值追求和行为规范,以作风建设新成效凝聚起推动我院“转型提质”、实现富民强省的强大正能量,凝聚起推进“四个全面”战略部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
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我们必须要深刻认识、准确把握“严以修身”深刻的时代内涵和时代特征,把“严以修身”作为终身课题来自觉践行、长期坚持。
一、深刻认识“修身不严”方面存在的问题 中央强调,解决问题才是最好的教育,“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突出问题。
经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学习讨论落实活动,我们解决了一批突出问题,党员、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有了很大进步。但是,不可否认,我们个别党员干部在锤炼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上做得还不到位,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把得还不够严、不够实。具体表现为: 二是宗旨意识淡化。官本位意识仍然有市场,对待职位,想权力多,想干事少;工作中不能摆正权利和义务关系,面对需要协调、负责的工作时,不够积极主动,工作不到位,甚至不作为;面对困难,担当意识不强,担当精神不够,还存在着推诿扯皮踢皮球现象;为师生服务的意识不强,有些事情不是从师生的根本利益、实际需求出发,不能实事求是地急师生这所急、想师生之所想,而是考虑部门利益和自身工作方便较多,有懒政现象;面对工作困难,强调客观因素多,主观努力不够。
三是作风改进不够。经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学习讨论落实活动,有些部门虽然门好进了、脸好看了,但为师生服务见事不见人,换位思考不够,有时过于强调工作流程和规则,不能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灵活处理,缺少人文关怀;对反腐败斗争的严峻形势认识不清醒,落实不力;个别干部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不能处理好“公”与“私”的问题;个别干部、教师缺乏基本的职业道德,开口闭口只谈钱,不讲奉献,不能做到教书育人。
二、严以修身,必须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之‘钙’”。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带头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把牢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
一是要切实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们要坚信:马克思主义并没有过时,它仍然具有强大的现实意义,仍然是我们最强有力的指导思想。我们要看到,资本主义至今还没有灭亡不等于它永远不会灭亡,资本主义社会的许多新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资产阶级“执行”了马克思的理论才产生的,所以这些新变化非但没有推倒,反而证明了马克思理论的正确性。今天所有试图批判性地看待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现状的尝试,都绕不开马克思。尽管他们没有将马克思主义放在指导思想的高度,但客观的研究和严谨的分析,仍然使大家认识到了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和现代感。回顾我们党走过的道路,无论胜利或挫折、成功或失误,都与是否正确回答“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指导”的问题紧密相关不可分离。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过程中,每当在重大历史转折关头,我们党都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大胆探索,使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客观实际和时代发展的要求,取得一次又一次伟大胜利,一步一步深化了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一根本问题的认识。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是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每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最基本的信仰,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
二是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党的十八大报告深刻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鲜明提出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要增强道路自信。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在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奋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路。要增强理论自信。我们党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创新精神,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形成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历史性贡献。要增强制度自信。在国内外错综复杂的形势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经济全球化大潮和激烈国际竞争中,显示了旺盛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一社会制度符合中国国情、体现发展规律。不管西方怎么样唱衰中国,中国的发展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是谁也否定不了的。我们必须增强“三个自信”,这是我们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重要保障。三是要深入领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四个全面”的提出,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关键环节、重点领域、主攻方向更加清晰,内在逻辑更加严密,标志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了全新布局,其建构的总体框架趋于齐整,勾勒的崭新蓝图日臻完善,构成了习式治国理政的宏大战略体系。这个战略布局,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在坚定中国自信、发展中国道路、优化中国模式、总结中国经验,带领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大发展的进程中作出的全新布局。它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理论创新成果,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次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具有鲜明特点和重大意义。我们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深入领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强党性修养,始终忠诚党的事业,强化党的意识,始终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坚持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公私观、是非观、义利观,始终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始终做中国共产党的忠诚拥护者,始终做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自觉践行者。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这就是我党当前的理想,“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就是实现“中国梦”和“两个100年”奋斗目标的“路线图”。
作为高校的党员领导干部,我们必须要始终坚持理论学习,通过学习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深刻理解“三个自信”的丰富内涵,深刻理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才能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坚定跟党走的信念,坚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理想。
三、严以修身,必须要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事靠人为,事在人为。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是我们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务必把加强道德修养作为十分重要的人生必修课,自觉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老老实实向人民群众学习,时时处处见贤思齐,以严格标准加强自律、接受他律,努力以道德的力量去赢得人心、赢得事业成就。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领导干部加强道德修养的重要意义、实践路径和目标要求,是对好干部内涵、标准的丰富和发展,对于加强领导干部道德修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我们党始终重视领导干部的道德修养。在井冈山斗争和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同志提出首先要从思想上建党,要求每个共产党员都要重视思想道德修养。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提出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干部在各方面包括道德修养方面都应该成为模范。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他首次比较全面地阐述了“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他大力倡导“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共产主义道德境界,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精神,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同志指出:“党和政府愈是实行各项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政策,党员尤其是党的高级负责干部,就愈要高度重视、愈要身体力行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否则,我们自己在精神上解除了武装,还怎么能教育青年,还怎么能领导国家和人民建设社会主义”。习近平同志更是反复强调,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我们的用人标准为什么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因为德是首要、是方向,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的高尚道德人格,始终是党赢得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的重要法宝和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的强大力量。其次,领导干部道德修养的核心标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德”的核心是取舍问题,就是在公与私、是与非、义与利的面前取什么、舍什么的问题。这个价值判断的过程,必须有一个标准。对当今中国、当今中国社会、当今中国的党员领导干部来说,这个标准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就是我们要提倡的;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就是我们要反对的。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我们的“德”,既是个人之德,也是国家、社会之德。现在,人们思想认识多元多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观念,但在核心价值观上应该是统一的。核心价值观不能搞多元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只要是中国人,就应该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中国,在价值观念上的对与错、是与非、曲与直、正与误、好与坏,评判标准只能看其是否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没有别的什么评判标准。我们不能用西方的价值观评判当代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念,不能把所谓的“普世价值”当作评判中国人民价值观念的标准,不能陷入“西方价值陷阱”。我们作为为党育人的高校领导干部,尤其要注意这一点。要在全院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引导青年大学生。
第三,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和约束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一个政治标准,也是一个道德标准,还是一个文化标准。价值标准既是外在的也是内在的,既是有形的也是无形的,既是硬性的也是软性的。我们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在标准,用这个标准要求自己、内省自己、检点自己。孔子讲,“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都是讲自己内心要有一个标准。有了一个内在标准,才能达到道德自觉,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然后,还要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全社会的标准。这个标准要在全社会大树特树,使人人皆知、人人皆用。有了这样的社会标准,就会在全体成员中形成强大的约束力量,使符合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得到鼓励,违背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受到制约。
四、严以修身,必须要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矜细行,必累大德。”加强道德修养、提升精神境界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一劳永逸。对党员领导干部来说,我们必须时时处处用党章和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检点自己,修正自己,提高自己,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加强道德修养,才能够以道德的力量去赢得群众的信任、成就事业的辉煌。
要自觉远离低级趣味。一个有高雅趣味的人,在工作中就能廉洁自律,在生活中就能有益他人;一个趣味低下的人,工作一味向钱看,生活一律没下限。所以,毛泽东同志就号召全党同志要“做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我们要远离低级趣味,实际上就是不要让自己被欲望迷倒。情趣低俗的人在面对“糖衣炮弹”的时候,就没了骨气,失了本色,“三观”扭曲,迷失自我,不再崇尚艰苦奋斗的作风,而是沉溺于声色犬马,纸醉金迷,玩物丧志。所以,我们要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做到“严以修身”,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要自觉抵制歪风邪气。“四风”滋长蔓延,本质原因是个别党员干部宗旨观念淡薄,事业心责任感不强,民主作风缺乏。作为领导干部,我们要做到“三不为”。一是不为私心所扰。古人说:“私心胜者,可以灭公。”领导干部作为现实中的个人,不可能没有私心、私事、私利,关键看怎么处理公与私的关系,在公与私发生矛盾时能否用公心克制私心,正确使用权力。如果滥用权力因私损公、因私废公,必然损害党和人民的利益,走向党和人民的反面。二是不为名利所累。要有奉献精神,淡泊名利,求真务实,埋头苦干,不计较个人得失。要不务虚名、不尚空谈,多为师生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做决策、办事情,坚持从实际和师生利益出发,实事求是,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三是不为物欲所惑。要有较高的精神境界,过好金钱关和利益关,远离不义之财,杜绝权钱交易、权色交易。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就要常思贪欲之害,清正廉洁,淡泊名利,抗得住腐蚀,顶得住诱惑,做到不义之财不伸手。
综合上面所讲的,要做到“严以修身”就是要通过“学讲话、学作风”,切实树立和强化规矩意识。就是要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强化责任意识和纪律观念,时刻保持头脑清醒,首先要弄清楚什么该说该做、能说能做,什么不该说不该做、不能说不能做;其次,该说该做的一定要说要做,不该说不该做的一定不能说不能做。要自觉把自己置身于规矩约束之下,严格规范自身的一言一行,不随波逐流,不任性而为。这才是一名领导干部清醒与成熟的表现。
严以修身 简以修德 快乐人生 同志们:今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4周年纪念日。思源村党支部以表彰优秀党员、安排部署从严治党的各项工作,体现党支部履行主体责任的意识。首......
坚定信念 严以修身一、严以修身的内涵和意义习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审议时提出的 “三严三实”的要求。“三严三实”,严以修身是起点,是基础。“三严......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学习研讨个人发言结合学习思考,我讲两个方面:一、严以修身是做人做事立本永恒的主题“三严三实”是领导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 之要。严以修身放在......
“严以修身,加强党性修养,坚持理想信念,把牢实践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心得体会玉龙县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和德琼 2015年3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
严以修身,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严以修身的根本是坚定理想信念,核心是加强党性修养,基础是提升道德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