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社区卫生医疗服务”。
关于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全科医师队伍的提案
全科医生是一类重要的复合型医学人才,主要在基层承担预防保健、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转诊、病人康复和慢病及健康管理等一体化服务,被称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其培养目标要求职业操守、人文素养、学科综合、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素质能力要素有机融合。全科医生国内外医疗卫生实践表明,能否培养大批合格的全科医生,建立以全科医生为核心的基层卫生服务团队,提供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为特征的基层卫生服务,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协作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将直接关系到重大疾病的有效防控、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提高和医疗费用的合理控制,真正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卫生事业的公益性。
2011年7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对建立中国特色全科医生制度作出了全方位的顶层设计,要求“到2020年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基本适应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因此建立全科医生制度,大力培养合格全科医生,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我国医学教育和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重大任务。
存在问题:
1、目前在我国合格的全科医生十分匮乏,注册全科医疗科的执业医师仅有8万余名,占执业医师总数的4.3%。在重视基层卫生的国家和地区,全科医生一般可占到医师总数的1/3甚至1/2以上。
2、我国医学教育层次多,多种学制并存,毕业后医学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体系建设尚不完善。在校医学生缺乏系统规范的临床能力训练过程,毕业后直接从事临床诊治工作,致使临床医师尤其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师服务能力和水平不高,难以取得群众的普遍信任。不少应在基层解决的健康问题却“小病大看”,由此导致医疗费用快速上涨和大医院规模过度扩张。
3、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差距显著,同时国内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也不平衡,全科医师处于过渡性的培训阶段。
建议:
1、2012年是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实施的第一年,按照《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要求统筹规划、精心部署,认真分析我区全科医生的培养需求和培养能力,制定切实可行的分阶段培养规化,确保良好开局。
2、全科医生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牵涉到教育培训、人事管理、财政投入等多个领域,需有关部门提供充足的财力、物力、政策等资源保障,落实相关培训经费和在培医师的待遇保障,建立使用管理制度和从业激励机制,为全科医生安心服务基层创造条件。
3、培养质量是全科医生培养工作的核心,培养基地要切实抓好培养质量控制工作,建立管理制度,落实管理责任,同时强化培训过程管理,认真做好培训实施和考核工作,确保能够培养合格的全科医生。
4、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是现阶段解决全科医生紧缺的过渡性措施,也是近期培养全科医生的主要渠道过渡性的措施。当前的过渡期内,三年制医学专科毕业生,可采取“3+2”的模式,即毕业后接受2年的临床和公共卫生技能培训,可注册为助理全科医师。
6、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严格规范的培训可使医学生转变为素质能力有保证的合格医生,让人民群众满意,使医疗卫生人才队伍获得坚实的发展基础,成为符合实际工作需要的临床医生后,进入医院上岗,结束“常见病挤向三级医院”的历史。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质量实施方案根据县、乡两级卫生会议精神及卫生院的县体情况,结合县卫生局下发的各项文件精神,卫生院特制定医疗质量实施方案及管理措施。一、实施方案(......
格尔木市医疗体制改革河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绩效考核执行情况汇报为贯彻落实《青海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办法(试行)》和市卫生局相关文件精神, 加快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事业......
xx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人民满意的医疗卫生机构”活动措施我中心在创建‚人民满意的医疗卫生机构‛活动中,针对在创建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整改措施并开展了......
黎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安全自查报告鹿城区卫生局: 根据区卫生局于2012年7月16日召开的关于全区医疗安全会议精神,为认真贯彻会议精神,会后我中心组织相关科室人员进行全面......
医疗质量管理奖惩办法医疗质量是医院管理的核心,是医院生存的根本,认真执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执业医师法》、《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