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科技创新教育培养科技创新人才_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23:04:0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开展科技创新教育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开展科技创新教育培养科技创新人才

摘要: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教育,它的提出不仅是弘扬人的创新本性的需要,也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体现了知识经济崛起的现代社会对创新性人才的呼唤。它不仅仅是教育方法的改革和教育内容的更新,而是教育功能的重新定定位,是带有全面性、结构性的教育革新和教育发展的价值追求。如何将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活动、持久、有效地开展下去,不断地为国家输送高素质的科技人才,是我们多年来一直努力地探讨、研究部断实践的重要课题。

目前科技创新教育比过去受到了重视,但是仍然面临着很多问题。如何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开展科技活动,在新形式下如何把课堂内的科技教育与科技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如何使各类主体组织开展的科技活动系列化、有序化的面向全体学生?如何使科技活动有效地提高青少年的科技素养?如何进行有效地科技教师及辅导员培训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进一步的探讨、研究和解决。

关键字:创新教育、科技教育

所谓创新教育是指依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对人的要求,有目的地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教育。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创新思维的激发为实施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善于思考、学会独立思考,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开展科技创新教育培养科技创新人才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经济已见端倪,我们将面临人类历史上的又一次大飞跃--由工业化社会进入信息化社会。21世纪将是一个科技竞争的时代,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随着知识经济浪潮的到来,使知识创新成为未来社会文化的基础和核心,创新人才将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关键。世界各国都致力于科技发展和科技后备人才的发掘和培养。国际教育界把21世纪定位“创造教育世纪”,“为创造而教”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的一大潮流。教育能否适应这一潮流,能否创新一种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培养和发展的良好环境,是否使学生迸发创新思想的火花,并且成为创新型人才,将是衡量教育成败的一个关键。

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中国政府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以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育不能只培养一些掌握死知识的“人才”,而应注重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格完善的、有个性和创造性的世纪人才的培养;传统教育是用僵化的同一模式去塑造千差万别的受教育者,即均衡教育。创造教育则是注重早期发现和培养有特长的科技幼苗,尊重其个性,发挥其特长优势,有利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且具有个性特长的创造型人才。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教育,它的提出不仅是弘扬人的创新本性的需要,也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体现了知识经济崛起的现代社会对创新性人才的呼唤。它不仅仅是教育方法的改革和教育内容的更新,而是教育功能的重新定定位,是带有全面性、结构性的教育革新和教育发展的价值追求。如何将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活动、持久、有效地开展下去,不断地为国家输送高素质的科技人才,是我们多年来一直努力地探讨、研究部断实践的重要课题。

其一,充分认识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的重要性。

面对知识经济的来临,科技素养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什么是“科学”?大多数中学生会这样回答:“科学是指先进的生产力”,“科学是神秘深奥的学问”。那什么是“科学素养”?“是天资”、“是勤奋”同学们五花八门的回答,说明他们对“科学”的概念由模糊而产生敬畏,最终走向疏远,说明我们队青少年科技教育的匮乏,也说明科学精神在当今这个社会的缺席。所谓科学素养,是指公民了解必要的科学知识,具备

科学精神和科学世界观,以及用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判断及处理各种事物的能力。

比如在教学生制作幻灯片时,同学面对功能强大的“PowerPoint”软件,不知如何下手,模仿的多,创新的少,制作出来的演示文稿,没有新意,在制作过程中也很少出现同学之间的交流与争论。这时,我为了培养学生有求新、求异的思想,有自己的设计风格,于是仔细观察学生作品中的创新闪光点,即使很少,也通过多媒体教学网,演示给大家看,并让他们说出思路,再让其他同学发表意见,并鼓励大家一起试一试。而被展示的学生得到我的表扬,高兴万分,创作越来越起劲,就这样,时间长了,学生创作的思想解放了,也愿意动手尝试了。学生们不仅认识到了动手操作、手脑结合的重要,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淡化了失败的感觉,体会到了大胆尝试就会成功的道理。其二,充分认识科技创新教育是一种超越式教育。

从价值观取向上审视,传统教育坚持的是“一追求传统文化的辉煌成就及其历史价值的昨天教育价值观”。我国的基础教育是从小学到中学,从中学步入大学,都是前人的经验。到大学生才学到老问题,硕士生才解决新问题,博士生解决难题,到博士后才发现问题。从这点可以看出,我们只是在发挥着一种“复制”前人的功能,并无深刻、内涵独特的创新意义可言。而科技创新教育坚持的是“以追求未来理想与成功为价值的明天教育观”,“创造”出不以“重复过去”为己任,不但能以批判的精神继承历史上的一切文明成果,从容自如地适应现存世界,而且能够以强大的创造才能主动积极地丰富、发展和超越历史和现实,从而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向前。

其三,充分认识科技教育是一种主动性教育。

我国的现存教育,是脱胎于计划经济的教育。现存教育是在中央计划经济体制下,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考试、统一录取、统一分配、统一教材、统一教学方式的体制。一统化的教学内容,单一的教学方法,固定的教学模式,死硬的管理方式,使学生在教育活动中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高度受抑,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力低,创造力差,缺乏个性。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尤其是知识经济日益崛起的21世纪要求我们的教育从现代化的高度,培养具有开拓创新型的人才,教育对人的发展从而对社会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大小,基础取决于它在多大程度上培养出主体性强的人,以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作为回应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时代呼唤的科技创新教育,必须重新调整现存教育目标,即社会培养既具相应的知识技能,又具有开拓进取的创新意识、竞争和合作精神,以及随机应变、办事能力强,工作效率高的人才。

其四,充分认识科技创新教育是一种健全人格的教育。

现在我们的应试教育存在教育弊端,它最大的危害就是变相“奴化”学生的人格,在这种教育的形式下,学生只是分数和书本的奴隶,个性很难充分舒展,思维不能健康发展,导致思想依附、灵魂萎缩。今天的老师和家长正在孜孜不倦地向孩子灌输“读好书、考高分、上好学校、有好前途”的理念。老师不间断地进行教学加压,家长为孩子联系形形色色的补习班培训班,小发明小制作之类的科技创新活动成了“不务正业”。学生成了应试教育的容器,而很少能真正感受到学习知识的乐趣。这种对于考分的过度追求,使当代青少年正在失去对培养科技创新能力的兴趣。而科技创新教育则注重完善学生健康的人格,一方面注重德、智、体、美、劳教育在学生身心发展中的有机渗透,培养其崇高坚定地人生信念,坚忍不拔的奋斗志向,纯洁优秀的道德品质,超凡脱俗的审美理想,宽广渊博的文化素养和敏捷的生活技能;另一方面注重培养学生从事未来创造工作所必备的独特精神品质,如坚持探索,不随大流的独立人格,标新立异、破除陈规的批评精神,不拘陈见,富于变通的灵活态度,博采众长,吸纳百川而又独树一帜的宽广胸襟。

目前科技创新教育比过去受到了重视,但是仍然面临着很多问题。如何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开展科技活动,在新形式下如何把课堂内的科技教育与科技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如何使各类主体组织开展的科技活动系列化、有序化的面向全体学生?如何使科技活动有效地提高青少年的科技素养?如何进行有效地科技教师及辅导员培训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进一步的探讨、研究和解决:

其一,注重传授创新知识与培养创新能力。

课堂教学是以思维教育为主线、学习教育为主业、创新教育为主导的。其中思维教育又以创造性思维开发为核心,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教育只是作为创造性思维教育的基础,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求异、直觉等思维能力成为了课堂开展教学创新的主要任务。创新教育的学科课堂教学,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知识教育只是创新思维教育的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尤其是创造性的学习实践能力,是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这样的课堂教学,才能达到“创新思维、创新知识、创新技能”三者统一,才能达到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主体意识和主动性,开发学生的创新智慧和创造潜能的创新教育的目的,也才能在知识和理论上,在方法和技能上,为课后的社会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二,注重建立创新情感与培养创新态度创新教育的课堂教学必须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的学习兴趣为契机,必须以建立学生的健康的强烈的创新情感为中心。

教学活动可以理解为兴趣活动、情感活动、方法交流活动等三种形式。在平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社会实践的大课堂中,努力培养自己广泛的求知欲和交流欲。比如:走出课堂,了解生产和生活,激发学生的求知、求新欲望;结合课堂,联系学习和生活,激发学生的交流欲望和交往能力;再深入社会,利用游乐和休假,广泛接触社会,开启学生关注社会新问题、关注人生的新情感大门。

其三,注重体验创新过程与掌握创新方法。

教学的全过程应该是方法交流的全过程,尤其是教学任务越繁重就越应该突出学习方法的交流。课堂开展创新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方法上有所创新,课堂再现或发现某种知识学习的全过程就是学生交流或学习某种学习方法的全过程,只有在教学过程的诸方面进行大胆的创新,才能真正让学生摸索到或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科技创新教育活动的外延很广,涉及面广,尤其是对科技创新教育活动的研究,限于人力物力等条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其他对科技创新教育的评价观念,对学生的能力大小很难以统一的标准进行量化考核,有待于进一步探讨。还有,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就于个体学生分析,科技创新教育活动对学生的学习并不是立竿见影起作用的,有其个性特征或特殊原因,需作具体分析。

以发展的观点重视科技创新教育,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适应时代潮流的需要,是现代化教育的需要,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让我们以全新的教育观念,崭新的教育姿态迎接新时代的挑战,为培养适应四化建设的创新型人才而努力。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勤学好问。因为每个学生都蕴藏着无限的潜在创造力,教师正确的引导是关键所在。老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机会,多一些活动的空间,多一些表现的机会,多一份创造的信心,多一些成功的体会,从而激发他们无限的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浅谈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与创新王生

《现代教育教研》

科技创新人才强国

科技创新人才强国【背景材料】2009年6月15日,从北京曙光科技园搬入上海超算中心“新家”的我国首款超百万亿次超级计算机曙光5000A,完成硬件安装及调试,通过中科院及上海超算中......

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看一个企业能不能长远和健康发展,关键是看他有没有科技创新的核心竞争能力。如果不能坚持科技创新,即使有一时的效益,有较大的规模,甚至是高速的......

科技创新

简易投石机材料及工具【投石臂】木筷子及汤匙【底座】木筷子及防火板【重物】9V电池【粘合材料】胶带、热熔胶、铁钉、细绳【工具】壁纸刀、锤子、胶枪、尺子、锤子、剪刀制......

科技创新

天津财经大学论文科技创新——海洋经济发展的动力天津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广电0901汪子玮学号2009111684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绝大多数临海发达国家都把开发海洋定为基......

科技创新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精彩的2009年即将成为过去的一页。过去的一年里,在学校、学院各位领导、老师的关怀与支持下,我院科技活动呈现出了蓬勃的生命力和......

下载开展科技创新教育培养科技创新人才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开展科技创新教育培养科技创新人才.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