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倦怠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教师的职业倦怠”。
读《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有感
职业倦怠(Job Burnout)一词最早见玩20世纪70年代的西方,也有人将“Job”译为“工作”,将 “Burnout”译为“枯竭”。
职业倦怠最早由美国学者费登伯格在70年代提出的,是指人们在紧张和繁忙的工作中由于受环境、情感等内外因素影响而出现的一种身体不适,心理衰竭、情感封闭的亚健康状态。职业倦怠已成为了世界范围内的现象。职业倦怠存在于很多行业中。它特别容易发生在工作重复性强,工作压力大的行业中,教师职业所带来的公众压力多于其他行业,所以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
教师职业倦怠并非身体劳累所致,而是来自心理的疲乏。它是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压力体验下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典型症状有三个;(1)情绪衰竭:它是倦怠的个体压力维度,表现为个体情绪和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情感资源干涸,工作热情完全丧失。
(2)去人性化:它是倦怠的人际关系维度,表现为个体以一种消极、否定的、麻木不仁的态度和情感去对待自己身边的人,对他人再无同情心可言,甚至把人当作一件无生命的物体看待。(3)个人成就感降低:这是倦怠的自我评价维度,表现为个体对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的评价下降,自我效能感丧失,时常感到无法胜任,从而在工作中体会不到成就感,不再付出努力。
具体来说,教师职业枯竭是指在所在的职业环境里,不论是在体力、精力还是能力上,都不能顺利应付工作,表现在生理——心理症状、人际关系问题、职业行为三个问题等三个方面。
第一,个体压力维度:生理——心理症状。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观心理体验主要表现为:抑郁,如情绪的衰竭、长期的精神不振或疲乏,对外界事物推动兴趣,对学生漠然等;焦虑,焦虑的表现主要有三类:持续的忧虑和高度的警觉,弥散性的、非特异性的焦虑,预期焦虑;更常见的症状是在抑郁和焦虑之间变动,当一种心理状态变得不能忍受时,另一种心理状态便占据了主导地位。如果教师不及时疏导或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或情绪归因不当时,则可能会产生更深层次的心理行为问题。
第二,人际关系维度:人际关系问题。教师职业倦怠的身心症状不仅限于个人的主观体验,而且会渗透到教师的人际关系网络中,影响到教师与家人、朋友、学生的关系。
第三,自我评价维度:职业行为问题。教师心理健康可使学生受益,但若教师出现种种职业倦怠的问题,受害最大的自然也是学生。
恰如一些学者所言,“倦怠的感受正打击着无数具有爱心、有理想、乐于奉献的教师,教师正在逐渐放弃他们的专业工作”。教师职业倦怠对于教师自身、社会、学校、学生都会带来不利的影响,成为一个“无形的杀手”。
第一,职业倦怠对教师自身不利。
第二,职业倦怠对社会不利。
第三,职业倦怠对学校不利。
第四,职业倦怠对学生不利。
教师职业倦怠教师职业倦怠是现在教师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尤其是中老年教师更为严重。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其一,就是专家所讲的教师职业倦怠多表现为缺乏热情,对工......
教师职业倦怠不容忽视 ---带病的大夫如何给别人健康 “工作压力与教师职业倦怠有着直接且强烈的因果关系。教师职业倦怠,主要是指教师难以应付职业对自己的要求而产生的疲倦......
2、请结合专题所讲述内容,分析个人有哪些经验未面临职业倦怠问题或克服了职业倦怠问题。 第一:把工作当作享受,在享受状态下,教师的职业成为他们参与生活、体验人生的重要途径。......
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与对策职业倦怠作为一种新现象,在中小学教师中普遍存在。职业倦怠将严重地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降低教师的工作信心和热情,最终将导致教育质量的下降。今天本......
教师职业倦怠的分析及克服策略人们都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可是有越来越多的教师有着职业倦怠。职业倦怠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