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嘉峪关四中届中考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初三语文模拟考试题三”。
甘肃省嘉峪关四中2014届中考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无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分)
嘉峪关关城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的西端,向北连黑山悬壁长城,向南接天下第一dūn,是明代万里长城西端主宰,自古为河西第一隘口。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而得有“天下雄关”、“连陲锁阴”之称。登楼远tiào,长城似游龙浮动于浩瀚沙海,若断若续,忽隐忽现。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些石雕,个个栩栩如生....,真是巧夺天工,令人赞叹不已。B森林公园里,高低错落的树木鳞次栉比....,人们徜徉其中,流连忘返 C初中生活快结束了,同学们面临分别,恋恋不舍,大家期望能萍水相逢....在新的校园里。D春节联欢晚会上,赵本山、王小利,小沈阳等幽默风趣的表演逗得观众忍俊不禁....的大笑。3.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3分)
A老师耐心地纠正并指出了我这次作业中存在的问题。B能否根治网吧“顽疾”,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C通过这次“个性作文”大赛,使他对写作的信心增强了。D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创新的过程。4.请指出下面广告语运用的修辞手法。(3分)
(1)显然刚被飞利浦吻了一下。(剃须刀广告)()(2)彩蝶纷飞,多姿多彩(手帕广告)()
(3)眼睛一眨,东海岸变成西海岸。(航空公司广告)()5.将下列选项依次填入文段的空格处,正确的顺序是()(3分)
时间飞了,;皱纹深了,;泪水干了,;太阳落了。① 每一个泪痕生动起来② 梦的脚印留了下来③ 月亮的笑容浮现出来④ 躺在里面的故事丰盈起来
A.②④①③B.①②③④C.④③②①D.③④①②6.根据对联提供的信息,填写其所写人物。(3分)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下,挂弓扶桑。()
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7.在下面模线上填写名著知识(3分)
什么样的人才能称得上英雄?《三国演义》中以勇武助刘备建立一番功业的张飞固然是,《水
浒传》里用谋略帮晁盖智取生辰纲的_________何尝不是?《》中不屈服于命运、坚持崇高理想追求的保尔·柯察金固然是,《名人传》中“扼住命运的咽喉”、创作了不朽乐章的音
乐家又何尝不是?
8.根据语境默写(8分)
有一种声音是温庭筠“鸡声茅店月,”的匆匆;是晏殊“池上碧苔三四
点,日长飞絮轻”的明媚;是辛弃疾“八百里分麾下炙,”的豪迈;是李白“,我舞影零乱”的浪漫„„这声音构成了人生的乐章。
有一种精神是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的坚贞不逾;是龚自珍“,化作春泥更护花”的人生态度;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的英雄气概;是范仲淹“,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这种精神就是奉献。
二、现代文阅读理解(28分)
(一)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15分)
母亲的三句话周华诚
母亲没什么文化,也没出过远门,几十年只在小山村里跟着日升日落忙活。然而,母亲常常能说出一些很有道理的话来。在心中,我牢记着母亲的三句话。
“说不冷不冷,也就不冷了”
小时候,每年冬天都要下好大的雪,漫山遍野白雪皑皑。为了让家里养的两头猪能在年前卖个好价钱,母亲每天都要把它们喂得饱饱的。尽管下了雪,母亲也每天都要到白雪覆盖的地里去砍一担白菜回来。有一次我跟母亲到地里去,空旷的田地北风呼啸,刮得皮肤生疼。我们从雪层下扒出白菜,只一下两下,我的手就冷得刺骨,似万箭穿心。偷偷看母亲,却见她一点也没有冷的意思,“哗啦哗啦”地扒开结冰的雪层,拔出已被冻结的白菜,扔到雪地上去。我又扒了几下,实在忍受不了,便袖手站在一旁,问母亲不冷么。母亲答道,不冷。见我很惊讶的样子,母亲继续说,对自己说不冷不冷,也就不冷了。
我一下怔在那里,忽然觉得懂得了母亲。我学母亲的样子弯身下去,扒开厚厚的雪,一下,两下,三下,每一下,我都咬着牙对自己说,不冷,不冷。
从此每当我遇到困难时,都会记起雪地里母亲的话,它伴我走过人生中一个又一个冬季。“别把绳子牵得太紧”
读小学时的一个黄昏,我把牛从5里外的邻村牵回家。那时,我只会在前面远远地拉着牛绳走。然而这牛却跟我作对——我牵得紧,牛却偏要走得慢。我用力拉,它使上性子就是不肯迈步。这牛脾气!我只好一边骂牛一边心急。
眼看着天越来越黑,沿路村庄里昏暗的灯一盏盏都亮了起来。我心一急,就从路旁折了一根荆条,绕到牛屁股后面狠狠地抽了它一下。这下可好,牛一惊,挣脱了牵在我手中的缰绳就向前狂奔起来。
当我没命地跑了半个多小时赶上牛的时候,牛正悠闲地在村口的路边吃草。母亲也站在那里等
我。当我把牵牛的事一说,母亲反倒笑开了,母亲说,你把绳子牵得太紧,牛鼻子疼了,它当然不
会跟你走了。我恍然大悟。
“没事儿时你就小声唱歌”
18岁那年的高考,由于我思想压力太重,平时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的我竟失利了。后来母亲跟我说,别把考大学看得跟命一样重。想起你小时候牵牛的事了么?绳子牵得太紧,牛反倒不跟你走了。
第二年的夏天,我终于以优异成绩被江南一所著名大学的中文系录取。离家上学那天,母亲送
我到村口,眼睛红红地对我说,你现在长大了,我不能把你永远拴在身边„„
毕业后到一企业里工作,因对工作不很满意,心里觉得很委屈。两个月后的一天,老板批评我整天板着脸孔并要扣我奖金时,我一时火起,跟老板吵了几句,气得他拂袖而去。
正好那几天母亲到城里来看我,知道这件事后说,孩子,一头牛不可能永远拴在一个桩上,你也不会永远待在一个地方,但是干什么都要尽量干好。你不顺心我知道,我可以告诉你一个办法,有事儿没事儿时,你就小声唱歌。
小时候和母亲一起下地,母亲总一边干活一边在嘴里小声地唱歌。在母亲的歌声里,那些繁重而枯燥的农活儿不知不觉被我们一样一样地干完了。
后来我养成一个习惯,不管是骑车上班,还是工间休息,我都轻轻地哼着歌。尽管我从小缺乏音乐细胞,但我相信,母亲从小教我的那些旋律,定然是世界上最美的音乐。
这,就是母亲给我的财富。
9.阅读文题,联系全文,想想看,你从文题中得到了什么?(回答两点即可,2分)
10.通观全文,正文部分主要写了三件事,由三件事分别引出三句话,每句话蕴含一个生活道理。(4分)
第一件事写的是拔白菜,引出的话蕴含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 第二件事写的是__________,引出的话蕴含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 第三件事写的是__________,引出的话蕴含的道理是遇到不顺要乐观。11.语言品味(4分)
(1)“它伴我走过人生中一个又一个冬季”中“冬季”一词该如何理解?
(2)开头交代“母亲没什么文化,也没出过远门”,其用意何在?
12.读了本文后,“我”觉得:母亲的话如绵绵春雨,滋润了我干涸的心田。请仿照划线例句再续写一句话,表达母亲的话对“我”的影响。(2分)
13.“绳子牵得太紧,牛反倒不跟你走了。”你有过类似的经历或感悟吗?请简述。(3分)
(二)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13分)
低头与昂首
①富兰克林被称为美国之父。在谈起成功之道时,他说这一切源于一次拜访。在他年轻的时候,一位老前辈请他到一座低矮的小茅屋中见面。富兰克林来了,他挺起胸膛,大步流星,一进门,“砰”的一声,额头重重地撞在门框上,顿时肿了起来,疼得他哭笑不得。老前辈看到他这副样子,笑了笑说;“很疼吧?你知道吗?这是你今天最大的收获。一个人要想洞察世事,练达人情,就必须时刻记住低头。”
②富兰克林把这次拜访当成一次悟道,他牢牢记住了老前辈的教导,把谦虚列为他一生的生活准则。
③要取得成功,首先就要学会低头。这恰如演奏一支高昂的曲子,起首往常是低调的。低头,既是正确认识自己,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什么时候都高昂着头,实际上是抬高自己,看低别人。
你瞧不起别人,人家干吗要瞧得起你呢?因此,你再优秀,再有名,也没有人愿意与你合作。
④当然,低头并不意味着把自己不当人。低头不应该是流水,越流越低。一支曲子,越唱越低,就会唱不下去;有人把低头理解为唯唯诺诺、忍让一切,理解为逆来顺受、低声下气,这是不正确的。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公司招聘员工,门外排着长长的队伍,应聘者一个接一个进去接受考试。每进去一个人,主考官不由分说,凌空劈来一记耳光,主考官问:“这是什么滋味?”捂着脸出来的人都落选了,他们是低头的人。后来,有个年轻人进去,主考官同样劈来一记耳光,主考官问:“这是什么滋味?”年轻人定了定神,以同样的速度,同样的力量,给主考官一记耳光,说:“就是这个滋味。”出人意料的是,这个年轻人被录用了。
⑤富兰克林以低头抵达成功,年轻人却以昂头被录用,这是不是矛盾呢?
⑥不,其实为人处世真正的法则是把自己摆在一个恰当的位置上:在摆放自己处的位置时,我们应该是富兰克林;而是摆放我们自己心的位置时,我们必须是那个年轻人。也就是说,我们应该低头处世,昂首做人。
14.找出本文中心论点。(用文中的原句回答)(2分)
15.第③ 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16.文中的年轻人回敬了主考官一记耳光反而被录用了,你认为原因是什么?(2分)
17.结合全文内容,说说应该怎样把握“低头”的尺度和“昂首”的尺度。(4分)
18.文中说低头不是“逆来顺受、低声下气”。但生活中也有人赞赏忍气吞声、甘受胯下之辱的韩信,称道曲意迎逢、讨好夫差的勾践,认为正是当初他们肯“低头”,才让韩信日后有机会成为三军统帅,让勾践最终有机会吞并吴国。对此你是怎样认识的?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3分)
三、古诗文阅读(24分)
(一)诗词品读(8分)
蝶恋花①(宋)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注释]①这是一首怀人词。19.解释词语:(2分)
危:拟:
20.诗中“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一句,历来为人们所赞赏,请你做一点赏析。(2分)
21.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谈到“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即远大的目标,艰苦过程以及成功的喜悦。他是借用这首词中的哪个诗句来形容“艰难过程”的?这句诗在文中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二)文言文阅读(共14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2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词的的含义。(4分)(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2)悉.如外人(3)欲穷.其林(4)便要.
还家 23.下面加点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2分)A.土地平旷,屋舍俨然B.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A.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②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B.①问今是.何世②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C.①不复出.焉②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D.①设酒杀鸡作食.②一箪食.,一豆羹 25.下列诗文名句所表达的人生追求与本文明显不同的一项是()(2分)A.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B.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C.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陆游《游山西村》)D.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2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7.“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表现了桃花源中人们什么特点?(2分)
28.“世外桃源”寄托了陶渊明怎么的社会理想?(2分)
四、综合性学习(8分)
学校开展以“关注文化,阅读经典”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踊跃参加。活动一: 保护文化遗产
29.为了迎接我国的“文化遗产日”,请从“嘉峪关城楼”“敦煌莫高窟”“嘉峪关魏晋墓”三处文物古迹中任选一处,写一则保护广告。(2分)
活动二:审视网络恶搞
30.有一段时间,杜甫突然在网络爆红,关于他的涂鸦图片在微博上疯传。在这些对语文课本图片的“再创作”里,杜甫时而手扛机枪,时而挥刀切瓜,时而身骑白马,时而脚踏摩托„„被网友戏称为“杜甫很忙”。根据所学知识谈一谈杜甫是一位什么样的诗人,并说说你对“杜甫很忙”的看法。(2分)
活动三:重视名著阅读
31.名著中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请你根据你平时的阅读积累,在下面的空格内填写相应的内容,完成读书卡片的制作。(4分)
名句摘录:“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么?——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要是上帝赐于我财富和美貌,我一定要让你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我现在与你说话,是我的精神与你的精神说话,就像两个都经历了坟墓,我们站在上帝脚跟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
书名:作者:主人公:
心得:
五、作文(60分)
32. “是不是春花秋月无情?春去秋来,你的爱已无声。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从此不知你心中苦与乐。多想靠近你,告诉你我其实一直都懂你„„”生活中你曾为自己已读懂一个细微的动作或眼神,一个温馨的鼓励或劝告,一抹曙光、一片绿叶、一颗露珠„„而激动不已过吗?
请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或体验,以“懂你”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附加题:
一、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回答问题(15分)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孟子》)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4分)
A.傅说举.于版筑之间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C.入则无法家拂.士D.人恒过.然后能改 2.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必先苦其.心志行拂乱其.所为 B.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出淤泥而.不染 C.舜发于畎亩之.中宋何罪之.有 D.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所欲有甚于.
生者 3.下面是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本文主要讲了两个问题:如何造就人才;如何治理国家。B.文章开头先用六位名君贤臣的事例来引出论题。
C.第二段先反面论述磨难对人生的意义,再从正面论证没有忧患的危害性。D.文中画线句子的朗读节奏是正确的。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5.有人认为,国歌的歌词“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应该改掉,因为现在中国的国力强大了,“最危险的时候”已经过去了。请结合这篇课文谈谈你的看法。(3分)
二、阅读下列文言文语段,回答问题(共15分)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巨,臣之妾畏巨,臣之客欲有求于巨,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巨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诽谤于朝市,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期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①有少孺子②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③,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④,欲取蝉而不顾知黄雀在其傍也!
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⑤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注] ① 舍人:门客:指封建官僚贵族家里养的帮闲或帮忙的人。② 小孺子:年轻人。③ 三旦:三天。④ 委身曲附:变着身子紧贴着树枝。⑤ 务:一心,一定。
1.请从两篇短文中各找出(归纳)一个成语。(2 分)
2.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4分)
面刺.寡人之过者期.
年之后吴王欲伐.荆如是.
者三旦 3.与“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句中的“于”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A、皆以美于徐公B、奉命于危难之间 C、管夷吾举于士D、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4.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2)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5.邹忌与少孺子进谏方式有什么相同点,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3分)
三、古诗词阅读
武陵春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⒈ 在这首词上阙中作者是如何表现愁苦之情的?(2分)
⒉试用自己的话说说“闻说”“也拟”“只恐”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感情变化过程?(2分)
⒊“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一句是历来为人们所称赞的写愁思的绝妙好辞,请你作一点赏析(4分)
4.全词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甘肃省嘉峪关四中2014届中考政治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无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1.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 2014年预期目标国内生产......
甘肃省嘉峪关四中2014届中考政治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无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我国航天技术取得了巨大成就,2013年6月11日“神舟十号”飞船发射成功,到2020年中国将拥有......
甘肃省嘉峪关四中2014届中考历史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0×2分=20分)1.在中国近代历史上,腐朽的清政府被迫同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的条约。中国近代第一......
甘肃省嘉峪关四中2014届中考政治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无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2013年12月2日凌晨,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中国探月工程......
海南华侨中学2015届语文科试题一、古代诗文阅读(共36分)(一)文言文阅读(共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张砺,字梦臣,磁州滏阳人也。砺幼嗜学,有文藻。在布衣时,或睹民间争竞,必为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