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附件全国性病监测点监测工作要求(0531)_性病门诊质量考核办法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22:56:1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1附件全国性病监测点监测工作要求(0531)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性病门诊质量考核办法”。

附件:

2009年全国性病监测点监测工作要求

2008年全国性病监测点监测工作启动后,在各省性病监测管理机构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在各监测点的共同努力下,基本按照2008年的工作要求完成了全年的任务。2009年各监测点应继续按照《全国性病监测方案》开展各项性病监测工作,以提高性病病例报告的准确性为核心目标,以健全性病疫情报告网络和工作机制为管理重心,以提高性病监测工作人员能力为工作重点,规范各项性病监测工作,持续提高监测质量。

一、工作目标

进一步健全性病监测点性病疫情报告网络,完善性病疫情报告管理的规章制度,提高性病监测工作人员的能力,统一性病诊断标准,不断提高性病疫情报告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收集真实可靠的性病疫情数据,为性病防治决策提供依据。

(一)梅毒病例报告实验室诊断病例达到95%以上,淋病病例报告实验室诊断病例达到90%以上,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报告实验室诊断病例达到95%以上。

(二)5种性病(梅毒、淋病、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病例报告的完整性和及时性均达到95%以上。

(三)5种性病疫情漏报率均在6%以内。

二、工作要求

(一)积极争取领导重视与支持

各监测点性病监测管理机构应定期向卫生行政部门及相关部门汇报性病监测工作进展情况,争取领导的重视与支持,从管理和资源等方面将性病监测工作与艾滋病防治工作及项目整合,确保性病监测工作顺利开展。

(二)加强性病监测工作的经费投入和预决算管理

各监测点性病监测管理机构应积极主动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及相关部门申请性病监测工作的配套经费,做到利用艾滋病防治工作及项目的经费等资源促进性病监测工作。年初制定工作计划时应包括经费预算,年终上报工作总结时应提交经费决算。各省应加强国家下拨的性病监测点监测经费及省配套经费的使用与检查,做到专款专用。

(三)制定性病监测工作年度计划

各性病监测点应根据2008年性病监测工作开展情况,结合本地实际制定2009年性病监测工作年度计划,针对本地监测工作薄弱环节确定今年工作目标与重点任务,明确人员分工、时间安排及经费预算。性病监测工作可以纳入到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计划中。

(四)健全与完善性病疫情报告网络

各监测点应在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与支持下,加强性病监测工作的组织协调,进一步完善性病疫情报告网络,逐步将辖区范围内所有提供性病诊疗服务的医疗机构,尤其是民营、私人诊所等纳入性病疫情报告网络,提高性病疫情报告的覆盖面,减少漏报,同时指导各医疗机构健全与完善性病疫情报告管理的规章制度,做好性病疫情报告有关卡、簿及技术文件等的分发与供应。

(五)建立性病监测工作例会制度

性病监测点应逐步建立性病监测工作例会制度,可与艾滋病防治工作会议或培训相结合。性病监测管理机构应在第一季度召开性病监测工作会议,布置年度性病监测工作。每季度或每半年组织召开由卫生行政部门、卫生监督机构和医疗机构相关领导或工作人员参加的协调会,通报性病监测工作进展、工作安排与要求、存在的问题与建议等,分享性病监测工作的做法和经验。

(六)提高性病监测工作人员的能力

各性病监测点应继续加强性病监测工作人员的能力建设,以提高性病监测管理能力为重点,每年至少举办一次性病监测相关培训班,可采取以会带训等形式或与其他传染病(如艾滋病)防治培训等相结合。各监测点性病监测管理机构督促医疗机构定期组织实施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的病例报告意识和诊断报告的能力。新上岗工作人员必须接受岗前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七)加强性病疫情网络直报的审核

性病疫情管理工作人员应至少每周上网一次,对辖区内性病病例报告信息进行审核,对有疑问的报告信息应及时与报告单位或报告人核实,做好书面记录。性病病例报告信息审核应特别关注各期梅毒与淋病诊断的病例分类错误,根据卫生部下发的性病诊断标准,各期梅毒与淋病诊断的病例分类只有确诊病例(即报告卡上的实验室确诊病例)与疑似病例,无临床诊断病例、病原携带者和阳性检测者。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2008年传染病报告信息订正及年报编制工作的通知》要求,对于疑似病例应在网络上保留,不应删除。

(八)大力推广国家性病诊断标准,提高病例报告准确性

性病监测点应加强推广卫生部下发的性病诊断行业标准,使性病监测工作相关人员(医务人员、实验室检测人员、预防保健人员、网络直报信息审核人员、疫情管理人员、传染病疫情管理监督人员等)了解和掌握性病诊断标准和病例报告要求。应督促各性病诊疗机构严格按照性病诊断标准进行诊断,按性病病例报告要求填报病例分类,以提高性病病例报告的准确性。

监测点性病监测管理机构应督促辖区内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按国家性病诊断标准进行性病的诊断,尤其是医疗机构对术前病人和孕产妇开展梅毒筛查检测时,应同时使用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和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并由该机构内具有性病诊断资质的医务人员按国家梅毒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和报告;如不具备上述条件,由首诊机构和首诊人员负责将检测阳性者转诊到具有性病诊断资质的医疗机构,并由接诊机构进行诊断和报告。血站机构对献血人员筛查出来的梅毒阳性病例应转诊到性病诊疗机构做进一步的检查与诊断,不进行病例报告。各监测点性病监测管理机构应在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支持与协调下,负责督导检查该项工作。

(九)加强性病疫情资料的分析、上报、反馈、分发与利用

各监测点性病监测管理机构应按季度和年度及时对网络直报的性病疫情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登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自“报卡浏览审核”按报告地区、终审日期、已审核三个条件查询并下载本季度或年度所有报告病例数据进行分析,并在规定的时限内上报季度与年度疫情分析报告和工作总结。同时向相关部门和医疗机构反馈季度与年度疫情分析报告。

监测点性病监测管理机构应于2009年4月10日、7月10日、10月10日和2010年1月10日前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及省级性病监测管理机构上报季度疫情分析报告与工作小结,于2010年1月15日前上报年度疫情分析报告及工作总结,并同时抄报到地市级性病监测管理机构。

省级性病监测管理机构对本省国家级性病监测点上报的季度与年度疫情分析报告及工作总结进行审核,确保无误后于2009年4月15日、7月15日、10月15日和2010年1月15日前向国家性病中心上报监测点季度疫情分析报告及工作小结,于2010年1月20日前上报年度疫情分析报告及工作总结。季报与年度报告应包括电子文档、加盖公章的纸质文件。

(十)规范性病实验室检测方法,加强质量控制

各监测点性病监测管理机构应督促各医疗机构按国家有关性病实验室检测技术指南的要求开展性病检测项目,使用符合国家要求的检测试剂;应加强对临床检验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检测能力,规范检测方法。各监测点性病监测管理机构应帮助具备条件的医疗机构开展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定性试验与定量试验、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淋球菌培养及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抗原检测等必要的性病检测项目。省级性病监测管理机构应加强对监测点各医疗机构性病实验室检测的督导与质量控制。

(十一)加强性病疫情报告的督导与技术支持

各监测点性病监测管理机构应每季度对辖区内医疗机构的性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进行现场督导。季度督导可与漏报调查结合进行。省级性病监测管理机构应至少每半年一次对本辖区内的国家级性病监测点进行现场督导与技术支持,及时将督导报告上报至国家性病控制中心并抄送各省卫生行政部门,并反馈给相关性病监测点。下半年督导可与年度考核、性病疫情漏报调查抽查结合进行。

(十二)规范性病疫情报告工作,开展疫情报告的季度与年度考核 各监测点性病监测管理机构应根据国家要求规范性病疫情报告的各项工作及各环节,包括医疗机构性病就诊病例的记录、传染病报告卡的填写、病例的网络录入、疫情的网络审核、数据汇总分析、上报、反馈等;应按季度与年度对辖区内各医疗机构性病病例报告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漏报情况进行定量考核,并通过卫生行政部门及时通报考核结果。省级性病监测管理机构应按季度及年度对各监测点性病病例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及疫情管理工作进行考核评分,并及时公布与反馈考核结果。

(十三)开展性病患病率及危险因素调查

各省份应积极争取经费,根据监测点的条件与实际情况,选择监测点开展高危人群的性病患病率调查。性病患病率调查可与艾滋病哨点监测或综合监测工作相结合,由国家性病控制中心提供技术支持。调查报告与数据库于2009年11月底前上报国家性病控制中心。

(十四)开展胎传梅毒的个案流行病学调查

各监测点性病监测管理机构对报告的胎传梅毒病例应核实诊断,进行胎传梅毒个案流行病学调查,指导与协助医疗机构开展随访、治疗工作。

(十五)加强性病监测资料档案管理

各监测点性病监测管理机构应做好各项性病监测工作记录,加强对性病监测工作原始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保证其真实性和完整性。同时督促各医疗机构做好性病就诊病例的诊疗记录与资料保存工作。

艾滋病性病防治监测工作方案

为了及时掌握艾滋病性病在人群中的分布、流行趋势及其各种影响因素,根据《区预防与控制艾滋病实施方案年-年)》文件精神和国家区域监测要求,特制定本方案。一、监测目的1.掌握......

全国环境卫生监测工作会议纪要

中环卫[2007]43号关于印发2007年环卫系统 监测工作会议纪要的通知各有关单位:2007年环卫系统监测工作会议于8月30日至9月2日在杭州召开,郝圣锟理事长出席会议并讲话,监测总站吴......

电压监测点设置要求 中国电力资料网

电压监测点设置说明1 供电监管办法对C类和D类电压监测点设置要求:供电电压质量监测分为A、B、C、D四类监测点。并应随负荷及客户数量变化增减相应类别电压监测点数量。1)A类......

济南市第3季度性病监测工作小结

济南市2018年第3季度性病监测工作小结本季度,在济南市卫计委的领导下和省皮防所的指导下,在 医院领导的积极支持和协调下,积极落实了《山东省性病监测工作考 核实施方案》,我市......

监测哨点管理制度

监测哨点管理制度为了加强我校疫情报告,做到及时、准确,不漏报、不错报、不瞒报、不缓报、不谎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

下载1附件全国性病监测点监测工作要求(0531)word格式文档
下载1附件全国性病监测点监测工作要求(053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