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中小城市城市化发展路径的思考_论我国城市化发展道路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22:50:3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关于我国中小城市城市化发展路径的思考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论我国城市化发展道路”。

关于我国中小城市城市化发展路径的思考

——以洛阳市为例

摘要:我国正在进入梦寐以求的城市化时代,我国所进行的城市化道路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具体国情制定的,但是到底什么样的城市化发展路径适合我国目前的基本国情?什么样的城市发展模式适合洛阳?正确并且合理的城市化发展路径对一个城市目前及未来的发展都有着强有力地决定作用。

关键词:城市化基本国情发展路径洛阳

一、城市化的定义

城市化的出现大约是在150多年前,对于城市化的理解有很多,主要有四种: 第一个内涵是人口的城市化,是农村人口逐渐减少、城市人口逐渐增加的过程,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

第二个内涵式非农产业的扩大,是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是经济主体从第一产业逐步转化为第二、第三产业的过程,是第二、第三产业不断上升的过程;

第三个内涵是空间的转化,是指一定地域内的人口规模、产业结构、管理手段、服务设施、环境条件以及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等要素由小到大、由粗到精、由分散到集中、由单一到复合的转换或充足的动态过程,是社会生产力的变革所引起的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改变的过程;

第四个内涵就是观念意识的转化,就是城市的思想、城市的观念、城市的意识、城市的生活方式扩散或者转换的过程。

不同的学科基于不同的内涵对城市化给出了不同的理论解释。总的来说是城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具体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

二、中国的城市化发展历程

一百多年来,中国城市发展的进程,走的是一条十分曲折、反复的道路。自50年代中期以后建立了城乡二元分割的社会结构,使得城市化长期处于停滞状态,由于我国的城市化长期处于停滞状态,这样,到了改革开放以后,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流动就呈现出一种突然爆发的局面。

中国的城市化发展历程:

1、1949年建国到1978年“三中全会”以前,中国大陆的城市化相当缓慢。

2、1978-1984年,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要动力推动城市化阶段。

3、1985-1991年,乡镇企业和城市改革双重推动城市化阶段。这个阶段以发展新城为主,沿海地区出现了大量新兴的小城镇。

4、1992-2000年,城市化全面推进阶段,以城市建设、小城镇发展和普遍建立经济开发区为主要动力。1992年到1998年,城市化率由27.63%提高到30.42%,年均提高0.42个百分点。

进入90年代以后,我国城市化,已从沿海向内地全面展开。1995年底与1990年相比,建制市已从467个增加到640个,建制镇则从12000个增加到16000多个;从人口来看,城市化水平也从1990年的26.41%提高到28.62%。

三、洛阳的城市化发展

1、洛阳市的概况 洛阳,华夏文明发源地之一,中国四大古都之一,世界文化名城,国务院首批历史文化名城,隋唐大运河中心城市,是中国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较多的千年帝都。洛阳是河南省第二大城市,华中区域性中心城市,中原经济区副中心城市,黄河沿岸中心城市,中国最佳休闲城市,是一座无愧于国色天香之美誉的牡丹花都。洛阳也是中国的老工业基地之一。

洛阳辖6个区、1个县级市、8个县、:涧西区、西工区、老城区、瀍河回族区、洛龙区、伊滨区、吉利区、偃师市、孟津县、新安县、洛宁县、宜阳县、伊川县、嵩县、栾川县、汝阳县。洛阳下辖经济功能区:伊滨区、洛阳新区(正厅级)、洛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独立享有管辖权)、国家洛阳经济技术开发区。

2、洛阳的城市化发展概况

近年来,洛阳市的城镇建设突飞猛进,成就显著,城镇化进程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2009年末,全市户籍人口达到657.54万人,常住人口642.23万人,常住城镇人口由2008年的273.31万人增加到2009年的283.67万人,增加10.36万人。其中,市区增加2.15万人;九县(市)增加8.21万人。在283.67万人的城镇人口中,市区141.72万人,占49.96%;九县(市)141.95万人,占50.04%。(八县及偃师市城关镇城镇人口55.86万人,占39.35%,其他镇中心区域城镇人口86.09万人,占60.65%),2010年,市域总人口为680万,城镇人口326万,城镇化水平48%;至2020年,市域总人口为740万,城镇人口480万,城镇化水平65%。

3、洛阳市近期的城乡统筹总体思路

洛阳市近期的城乡统筹思路是统筹协调并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以及人口、资源、环境的和谐统一;改善洛阳城乡二元结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和谐发展;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加快产业集聚,合理布局城乡产业发展空间,促进一、二、三产业持续协调发展;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加强重点镇建设,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基础设施网络;以城镇密集地区为突破口带动市域城乡统筹建设。形成产业布局合理、城乡居民点空间结构有序、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生活环境良好的新型城乡体系。洛阳市的城镇空间结构规划为:中心城区建成中原城市群重要的增长极核;以交通设施建设为先导,优化调整圈层结构;市区工业适度向外疏散,促进周边卫星城镇发展;培育栾川作为南部新的增长点,带动南部地区发展。市域城镇空间结构形成“一心、两轴,三区”。

“一心”——洛阳中心城区。强化中心城区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提升功能,带动周边城镇发展,提高区域辐射力。

“两轴”——依托东西向和南北向综合运输通道形成的城镇集聚带,是城镇发展的重要地区,应优先发展。

“三区”——东北部城镇密集区,是推进城镇化的重点地带,洛阳未来经济增长最具发展潜力和活力的地带。中西部产业集聚区,大力推动工业化进程。西南部山区生态保护区,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4、洛阳的城市化发展路径

洛阳的城市化发展路径大概有三种征地吸入型、农民工外流型、乡村工业化型。

(1)征地吸入型。征地吸入型可以说是一种最广泛的城市化的发展路径,其特点

是农民积极主动的进入城市的生活秩序,农民职业、收入和观念的先行,而

身份和居住的滞后。但存在农民工的边沿化和农村的空巢化等问题,以及由

此带来的城乡差距的拉大。

(2)农民工外流型。农民工进城务工是我国现代化过程中走出的一条具有中国特

点的发展之路。其特点是农民积极主动的进入城市的生活秩序,农民职业、(3)收入和观念的先行,而身份和居住的滞后。但存在农民工的边沿化和农村的空巢化等问题,以及由此带来的城乡差距的拉大。乡村工业化型。走城镇化的发展道路也是国家的重要战略之一。其特点是以

工业化为内驱带动乡村转型,一种非依附性城镇化路径。

5、洛阳市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洛阳市在城市化的大流中因为各种原因出现了很多问题,其中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1.发展水平偏低。2.各县(市)之间发展不均衡。3.城镇建设规模普遍较小。4.建设规划布局不尽合理。5.服务功能弱。6.城镇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城镇的财力积累能力有限,金融支持力度不足,致使城镇建设缓慢,严重影响了城镇化弱化了城镇对广大农村腹地所应起的桥梁纽带作用。城镇化水平偏低。2003年,全市城镇化水平为33.7%,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了6.8个百分点,与46%的世界城镇化水平相比差距更大。

四、面对出现的问题和矛盾的思考和观点

城市化道路的选择是关系到国家及公民权利和利益的重要环节,一条正确并且合理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在现阶段对洛阳市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面对现在的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解决和避免这些问题呢?

1、洛阳市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优势 1.1、洛阳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新兴重工业城市,是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建设的工业中心之一;

1.2、洛阳科技实力雄厚,拥有各类科技机构600多家;

1.3、洛阳大中型骨干工业企业集中,拥有机械电子、石油化工、冶金、建材、轻纺、食品等6大支柱产业,洛阳一拖、洛阳浮法玻璃、大阳摩托、HJD04程控交换机、白马棉纱、牡丹铜材等一批国际国内名牌产品,这些企业能够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和就业机会

1.4、洛阳的农业结构特色突出,已经形成优质专用粮食、林果、中药材、烟叶、花卉苗木等六大支柱产业格局,给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1.5洛阳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洛阳市围绕“千年帝都,牡丹花城,丝路起点,山水洛阳”的城市品牌形象的打造,更加刺激了洛阳的城市发展

洛阳市在全力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在以前的工业城市的基础上寻找多方向发展,提高发展速度,促进城市化的快速而合理的发展,目前洛阳城市建成面积已达205平方公里,市区道路总长近300公里。洛阳正以突出名城特色、实现洛河南北对应发展为目标,进一步拉大城市框架,完善基础设施,加强历史文化名城风貌保护,不断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和文化品位,努力实现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的融合统一。2009年4月30日,省委常委正式批复洛阳新区,新区规划规划面积达438.7平方公里,洛阳新区与郑汴新区一起纳入省级发展新区。

2、洛阳市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应采取的策略和建议

2.1、洛阳市的城市化发展应该结合当地情况制定合理的发展措施;

2.2、洛阳市中心城区的发展要适宜而合理,在大范围的开辟和发展新区时不能盲目,应适时适度的发展;

2.3、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尊重自然生态格局,正视城镇发展条件的差别,实施分区城镇化战略,保护南部山区,集中发展中、北部地区,重点发展市域北部城镇密集地区;

2.4、全面提升新农村建设内涵,改造农村传统产业使其成为具有竞争力的高效产业,建设拥有现代文明生活及自身特色的新型农村社区;

2.5、高新技术开发区、洛阳工业园区、洛龙科技园区、洛新工业园区等较大规模的工业园区的发展要合理,并且最大程度的给当地人们提供就业岗位,从而促进城市化的发展;

洛阳市的城市化发展要根据洛阳市的总体规划进行,在避免和解决之前出现的问题的基础上,制定符合洛阳市的整体发展的发展道路,避免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注重城乡一体化发展,努力打造洛阳品牌工业,在发展工业的同时不能放弃对农业的发展和管理。在继续以前的三种城市化发展路径的同时努力寻找更适合洛阳发展的城市化发展路径,在避免各种“大城市病”的出现时,全方位的发展洛阳,全力打造中心城市的形象,合理的完善城市发展规划体系。

关于我国中小城市城市化发展路径的思考

——以洛阳市为例

指导老师:宋亚亭

课程名称:城市经济学

姓名:尚桂山

学号: 201005020

关于我国城市化的思考

社会学关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思考以“珠江三角洲”乡村城市化为例摘要:现代社会发展的实践证明,城市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不论任何国家都要朝着城市化的方向发展,只是进程不同而......

我国城市化的路径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我国城市化的路径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张晓理摘要:中国城市化同时肩负着辅助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构筑以城市为依托的先进生产力双重任务。由于城市化关系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强化......

浅谈我国城市化发展与环境保护

浅谈我国城市化发展与环境保护摘要:近年来,由于我国的各种城市建设不断增加,城市在不断的升级和更新,在城市变得越来越现代化的同时,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也产生了一系列环境问题,给我......

关于中小城市科技服务业发展的思考

关于中小城市科技服务业发展的思考一、关于科技服务业(一)科技服务业概念的界定。关于科技服务业的概念,至今没有没有一个系统的定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王晶教授通过应用系统论......

随笔:内陆中小城市发展策略的思考

内陆中小城市发展策略的思考在中国经济、社会、政治转型的当下时空,中国城市的发展面临新的考验和抉择。这有两个体现:一是大城市和东部大部分城市的发展依托的新思虑;一是内陆......

下载关于我国中小城市城市化发展路径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我国中小城市城市化发展路径的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