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中专班主任工作难点问题的解决策略之二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浅谈班主任工作的策略”。
职业中专班主任工作难点问题的解决策略之二
——‚取得家长的配合支持工作难‛的解决策略
徐忠
班主任普遍感到要取得职业中专生家长的配合和支持真是太难了。这其中既有上文所述班主任方面的原因,也有家长方面的因素。谈到家长方面的原因,可从中专生家庭的主流状况上看到端倪,依据笔者对本校99至03届职业中专生家庭状况的调查统计:经济状况上,温饱型或贫困型;职业,工人、个体户、失业者、农民等;文化程度,初中、小学、更有小学没读完的;住所,城郊、市镇、农村、流动。血缘关系上:离异后父母单方监护的多;由祖/外祖父母或姑、姨、叔等代监护的多。教育方式上:过于溺爱型;溺爱型;简单教育型;粗暴型;放任自流型;放弃型等。时间投入上:父母双方忙于工作,无暇顾及或极少顾及孩子的教育;父母双方忙于自己的休闲生活而无暇顾及孩子。如,经常可以听到学生抱怨:因父母倒班而常常看不到父母;父母整日在家中麻将设局,环境受扰,等等。
通过分析不难发现,对照普高家长,中专生家庭方面的因素也都极易造成班主任同家长:见面时间安排难、有效沟通难、相互误解易、相互抵触易、相互被冷落易,等。要克服和消除以上主、客观的不利因素,争取家长的配合支持,建议如下:
1.克服告状式的家访或找家长
在职业中专中,告状式的家访或找家长这种方式很普遍,往往在问题出现或攒了一大堆后,占用学生的上课和家长的上班时间,向家长告状,常常是喋喋不休的数落个没完,造成家长的厌烦,学生的逆反和敌对。其实:告状式的家访或找家长是教师把自己的教育责任转嫁给了家长,实际上也是对班主任实施学生教育权的一种否定;更何况家长是不可能代替教师的。往往是越告,学生的逆反心里就越强,教师越发丧失对学生的教育权和主动权,家长也变得无可奈何。甚至有的告状破坏了家庭的和谐,当压抑、不满、愤怒等消极情绪影响了素质较差、方法简单的中专生家长时,学生便会遭到粗暴的打骂,使学生和家长都由此怨恨老师,家、校的配合也就无从谈起。更有学生觉得学校不可呆,家里也不平静,只好离家出走,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迷失自我的案例。因此,应坚决杜绝告状式的家访或找家长。
避免告状式的家访或找家长,就要求班主任‚对家长工作要有高度的机智。‛在发现学生问题的苗头时就‚向学生的父母说明,学校在这个时期怎样对学生实施德、智、美、体的教育,以及我们希望家庭给予怎样的帮助。而家庭给予的主要协助,就是在家庭条件下实现学校教育工作中所贯穿的那些思想。‛应将与家长见面的目的重点放在:
(1)通报学生情况,消除家长对孩子在校信息的屏障,使其正确认识、看待自己的孩子。
(2)了解学生的家中的表现情况。因为家长对孩子行为的认知比较具体、深刻,所以要充分利用这一了解、掌握学生状况的有效渠道,以使教师的在校教育更加建立在准确信息掌握的基础之上,达到加强教育针对性和有效性的目的。
(3)传播家教知识。利用家庭教育指导,协调家长与学校的工作目标和要求标准等,研究共同教育的方案和策略,达到优化家庭教育环境的目的。
2.认识家庭教育所具有的可利用优势
因为不少中专班主任认识不到家庭教育的特有功能,也就缺乏争取家长工作的主观动力。所以,必须加强关于家庭教育方面的理论学习,端正和提高这方面的思想认识,认识到:‚其家庭教育独特功能至少表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家庭教育建立在血缘关系之上,这远远比师生之间的社会爱来得自然、彻底、持久。而学校中的教师其好厌是难以从根本上加以避免的,往往会对学生作出不符合实际的主观臆断。
(2)家庭教育是一种个别化教育,比正规学校教育更容易满足儿童的各种需要,比较理想地实现因材施教。但班级授课制无法适应学生中存在个别差异这个事实。而家庭教育则无这种局限。家长只对其子女负责,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教育活动,并可灵活地、随时地根据具体需要调整安排,从而最大限度地促使‘学生’发展。
(3)家庭教育能更有效、更频繁地进行非言语教学,从而体现出优于学校教育地效果。‛
3.确定有效的沟通方式和时间
应根据学生和家庭的具体情况决定与家长的联系方式和时间,灵活运用一切可利用的方式,如:(1)家访。(2)校访,即在校随时接待家长。(3)建立家长联系卡、致家长信等制度。(4)电访,打电话、发电子邮件。(5)家长会。(6)以家长和学生的利益考虑,决定沟通方式和时间。
根据上文的中专生家长现状,特别应提醒班主任的是:因工作倒班或工作地遥远等,确定与家长的联系方式和时间难只是困难的一个方面;更难的是大部分家长对自身窘况的自卑及学生本人出于自尊心考虑,不愿意让班主任看到其家境的窘况,不愿意让班主任家访。因此班主任与家长的联系必须本着尊重家长、顾虑到学生及家长利益和自尊心的原则。并且,只有在确实需要的情况下,才约请家长见面。但见面前,应征得学生自身的理解和支持,在表明不影响学生及家长正常的学校和家庭生活的初衷后,提出约请的愿望,预先给学生和家长留出一个心理准备的缓冲时间段,一切等待家长和学生的自由选择决定。当然,这就需要班主任拥有对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笔者为此,常牺牲休息时间,晚上九点多后回家也应是常事。但实践证明,仅以此法就会使家长及学生感动,仅以此态度就能博得学生和家长的好感,贴近与学生和家长的情感距离,调动家长的积极性,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效率。
但,确有不少班主任只顾自身便利,也只是在学生出现问题后,为问题而问题,动辄把工作中、倒班睡觉中的家长从很远的单位或家中招来,把学生从课堂上叫出来,图的只是自己的发泄和一时的痛快,结果可想而知。
4.确定班主任与家长共同教育的目的基点
应具备‚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崇高职责感,将班主任为国家民族实施教育的责任目标释化为家长和学生将来利益的共同目的基点。家长教育的目的基点往往只是为了自己的孩子。因此,班主任必须先让家长明白——家、校教育的共同目的都是以学生健康成长这一共同目的为基点,才容易取得家长的真诚配合和积极主动的支持。
所以,与家长沟通时,强调的应是与家长一致的、对其孩子将来人生负责的共同愿望,指明学生的自身相关问题对其孩子将来人生的危害性等,自然就容易使家长站到班主任的立场上看待自己的孩子,达到家、校配合的一致性。如上文提到的笔者学生飞,刚当体委时,不但驼着背,还不愿意大声喊口令,总是提醒教育无效。与家长面谈时,让其当场演示给家长看,强调:提出该问题决非只是为了班级,因为可以更换体委,关键是其毛病不利于孩子
将来的工作和生活。这样,很容易就取得了家长的理解和支持配合,使该生不仅一并改掉了自身的其它毛病,还带领出天天被树为全校体操和队列行进榜样的班级。
有了共同的目的基点,就容易换位思考。家长偏爱自己的孩子是人之常情,作为教师,首先应该换位对这一点给予充分理解。教师评价学生至少有两个大‚参照物‛:一是自己过去曾经教过的学生;二是现在面对的所有的教育对象。但家长评价孩子顶多是两个小‚参照物‛:一是自己或家人的过去;二是孩子的同伴。由此,某个孩子在教师心目中的位臵和他在家长心目中的位臵肯定有差距,甚至差距非常大。但这种差距并不是不能缩小的。教师和家长如能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就能使他们之间的认识趋于一致,形成更强的合力,达到教育配合效果的最优化。
遗憾的是,不少中专班主任对家长仅仅强调的是孩子问题对班级、对自己工作的影响,也就难以引起家长的共鸣,难以激发家长配合支持的积极性,以致使家、校对学生的要求松紧不
一、标准不同,往往导致转化教育工作的效果被彼此削弱、相互抵消。
5.以尊重家长的姿态指导家庭教育
‚李镇西会对家长说:‘我们是同事关系。我们也许在社会角色、专业知识、性格特征、气质修养等方面都不太一样,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我们有着共同的使命——教育!’就在这第一次家长会上,李镇西还会朗读马卡连柯给家长们的一段话:‘你们自身的行为在教育上具有决定意义。父母对自己一举一动的检点,这是首要的和基本的教育方法。’‛
但却有不少中专班主任总给家长盛气凌人之感,先从情感上拒家长于千里之外。其实,与职业中专生家长交往,不但要尊重,更应考虑到其自卑感而给予格外的尊重。李镇西的‚我们是同事关系‛的尊重姿态及其指导方式是给职业中专班主任最好的启发:与家长在人格上保持平等关系,就不会使家长疏远学校,就会了解到所有的真实情况,以便共同制定和配合实施合乎学生个体发展的方略,也在教育学生的同时,指导‚培养‛了家长,唤醒了家长作为教育和被教育者的本能与客观需求,使家长的配合更主动、更有效。所以,中专班主任应坚决放弃对中专生家长一贯采取的鄙视态度,讲究对家长的指导方式、方法。
要让家长接受指导,就必须首先放下架子,注意语气、语调和方式、场合,避免让家长在诸多学生和教师面前下不来台;就应将难懂的教育术语变成家长容易理解和接受的语言(有事例说明更好),避免家长听不懂而尴尬窘促;对家长的建议和要求要合理可行,避免家长产生为难情绪而放弃配合;应尊重其隐私权,避免当作讽刺嘲笑的材料;应在班上肯定和赞赏家长的付出和长处,避免引起学生的尴尬和自卑;应在家长面前肯定学生的优点,避免导致家长丧失对孩子教育的信心和积极性。笔者不只是照顾家长的自尊,甚至是故意抬高家长。如,外校不要了而转到本校、人人认为毫无长处的学生野,因其家长引用了本校走廊上一句教育性的格言,笔者就在班上大加赞赏。此举不但触动了家长,使家长积极采纳笔者建议,协同配合,也使该生从此‚扬眉吐气‛,积极争取进步。即使在毕业后的笔者生日时,还特意给笔者送来由家长购买的西装,表达对班主任的感激之意。
6.赏识性评价和适时性沟通
即为了适时互通学生情况,注重将对学生优点和每一分进步的赏识性评价传递给家长,融洽与家长的合作关系。因为绝大多数家长、特别是独生子女的家长不愿意别人将自己的孩子看得一无是处。现实中却有不少班主任见到家长就将学生否定得一无是处,往往招致家长的反感和怨气:‚怎么我不知道‛、‚老师为什么不早告诉我们‛,‚老师是干什么的‛等。受到赏识性评价的家长却‚真喜欢我的孩子‛、‚对我的孩子真好‛等,而更愿意支持和鼓
励孩子配合班主任的工作。两者相比,大相径庭。并且,班主任如将学生说得一无是处,不但使家长感到无地自容,也使家长对班主任的责任心和工作能力产生怀疑。
适时性沟通则可以适时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和情绪动态,以便根据学生在家庭等校外情况,对他们的错误、失范行为等采取及时恰当的教育和疏导,使家、校双方能及时协调地调控学生的日常行为。如,对在旷课逃学、迟到早退原因上经常两边欺骗说谎的行为,可从根本上予以杜绝;如,对每一点进步,可以适时地给予强化,保持其进步的持续连贯性。
7.利用展示、互动型的联系卡和家长会
通常的家长会往往让家长觉得跟自己关系不大,甚至会丢面子,因此而敷衍或逃避。如果利用展示、互动型联系卡及时和适时地通知家长孩子在哪方面取得了什么进步、有了什么可喜的成绩,利用展示、互动型家长会展示每个孩子值得骄傲和自豪的长处优点,就容易得到家长的积极响应,就会使家长愿意参加家长会,对促进差生进步和班级管理十分有益。笔者经常利用传递学生进步和成绩的‚致家长信‛等方式,获得家长及学生的积极支持和进步反响,利用家长的反馈契机,给家长提出进一步的配合请求,加之学生的积极响应,促使学生的教育转化向更大更好的目标挺进。
展示、互动型的家长会,就是改变通常家长会的老套路,做到:
(1)让学生也在场参与,通过学生向家长展示学生值得自豪的进步成果,总结分析存在的不足,表达对家长进一步配合的愿望请求等。
(2)让家长发表感想,交流‚育子‛体会,提出对学生和班主任的期望、要求等。
(3)班主任在此场合应扮演平等的角色,给家长和学生提供畅所欲言、平等、互动的氛围,根据家长和学生互动的结果和实际需要,以策略性的总结概括激发学生和家长进一步成功的欲望和动机,用巧妙的技巧渗透家庭教育知识,提出合理可行的目标要求等。这样的家长会使家长和学生都认为值得开,愿意开,感到愉快。学生甚至期待着开这样的家长会。
其实,在以上的第(1)个过程中,学生在自我总结和反省的同时,既加强了与家长的情感和信息沟通,有得到了锻炼;传达给家长的信息和对家长的愿望要求也更具有亲和力和说服力,更利于触动家长对孩子关心、教育的责任心和自省自悟。第(2)过程使学生更多地感受到来自家长们的真切关怀和期待,理解家长的艰辛和苦衷,有利于化解亲子之间的沟通隔阂,从亲情上进一步促动学生的进步欲望;家长间的交流,可使家长取长补短,提高教育孩子的责任感和技巧。过程(3)使学生和家长有了进步的方向感,增强了自信,充实了家庭教育知识。
笔者特别注意以上策略的运用,使很多家长改变和抛弃了不当教育方式和放弃态度,融洽了各方关系,促使家校的沟通配合更积极,更具合力,不但成功转化教育了被认为没希望、特别难以转化的差生,也促进了班集体的健康发展。
职业中专班主任工作难点问题的解决策略之一 ——‚后进生/问题生/差生的转化教育工作难‛的解决策略徐忠 ‚‘后进生’通常是指道德观念无知、是非模糊、学习能力差、自卑、......
当前职业中专班主任工作难点问题及解决策略的现状职业中专班主任工作难点问题及解决策略是媒体少有触及的,大多数职业中专班主任也缺乏对这些难点问题及解决策略进行研究的热......
职业中专班主任工作浅谈在职业中专班主任工作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一个班级如果疏于管理,就会放任自流,问题就会越来越多,班级风气、学习成绩也会每况愈下,即使以后花很大精力,也难以......
XX职业中专班主任工作职责1、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学校的规章制度,对学生要切实做到全面负责,关心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2、从班级实际出发,针对学生反映出来的有......
谈谈职业中专班主任工作赣州远大职业中专刁靳莹当班主任难,当中职学校的班主任更难。中职学校的生源有其特殊性,他们文化成绩分数普遍偏低,组织纪律性差,心理发展不健全……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