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大学校长案例分析 蓝海静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蓝海战略案例分析”。
一位高等教育的耕耘者与他的教学理念---史宁中
摘要:史宁中是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的莫基人.也是近代著名的大学校长。大学校长对于一所大学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们今天努力创办一流大学进程中,研究史宁中校长身上所具备的优秀素质如人格魅力、管理能力,以及改革创新精神,对我们今天大学校长素质建设有着很强的现实惠叉和理论意义。关键词:优秀大学校长 管理 能力
东北师范大学原名东北大学,建校于1946年,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创建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1950年,根据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易名为东北师范大学,是当时教育部直属的3所师范人学之一。1996年,成为第一所进入国家“21l工程”建设行列的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在史宁中这位著名专家、海归校长的带领下,学校在建设培养优秀师资的道路上阔步前进。教育规模的扩大,办学环境的改善和名列前茅的高就业率使这里已成为中国培养优秀师资的摇篮。
史宁中是著名数理统计学家、东北师范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学术委员会主任。第十、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第五届科技委数理学部委员,第二届高等学校理科数学与力学指导委员会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指导组召集人,吉林省第九、十,十一届人大代表。2005年被评为全国留学回国人员先进个人。荣获2000、2002年度长春市“五一”劳动模范奖章。1 975年毕业于原吉林师范大学(现东北师范大学)数学系。1 982年至1989年赴日本九州大学理学部学习,先后获得硕士、博士学位,是我国改革开放后首批公费留学的博士生。1989年回国后,任教于东北师范大学数学系。1995年赴加拿大纽芬兰大学访问研究。1997年至1 998年在日本一桥大学任教授,并被日本文部省授予终身教授。2001年赴新加坡国立大学进行访问研究。1991年至1998年先后担任东北师范大学数学系副主任,副校长,常务副校长。1 998年至今任东北师范大学校长。
史宁中先生是—位具有现代教育意识的教育家,也是一位品德高尚的人。他是老师、学生眼中的“亲民校长”,他身上流露出谦和、儒雅的学者气质,他也是冷静、果敢的教育改革者。
史宁中校长很注重管理队伍建设,一是强调人员素质的提高,一是抓骨干人员的培养。他要求职员要有献身教育的精神和服务态度。职员们在校长领导下,忠于职守,埋头苦干,热心为师生服务。为教学服务。他把权力下放给各系教师与行政人员,从不推卸自己的责任。他用人的另一方面就是尊重人,相信人。整个大学的领导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十分融洽。
史宁中说,“为基础教育服务”是东北师范大学最鲜明的力学特色,学校在每个历史时期,都为国家基础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进入新世纪,学校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办学特色更加鲜明,提出了“尊重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向上的精神、学习的兴趣、创造的激情、社会责任感”;在东北三省17个县市成立了“教师教育创新东北实验区”,探索“师范夫学--地方政府--中小学校”三方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1997年史宁中赴日本一桥大学做访问学者,被聘为教授,日本文部省给他颁发了终身教授聘书。“当时我在日本一桥大学任教授,那里的科研环境很好,待遇也很优厚,教育部让我担任东北师范大学的校长,我确实犹豫过,但东北师范大学培养了我,我对学校有着非常深厚的感隋,而且确实想为中国的高等教育做一些事情,所以我还是回来担任了校长。”
1998年史宁中赴任后,提出学校发展的近期目标是“一个特色、三个一流”,即“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办学特色更加鲜明,一流的教育教学,一流的科研氛围,一流的管理水平”。学校首先从一流的管理水平做起,1999年实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包括机关,后勤和院系三大改革。机关改革是关键,学校大幅度精简了机构和人员,提高了服务意识,探索并实行了职员制,后勤改革是难点,学校成立了信诚后勤集团,引入竞争机制,实现后勤服务与学校相对剥离;院系改革是 核心,突出教授治学,在国内高校中较早成立了教授委员会,实现管理莺心下移。
1999年至2003年,学校还集中加大了硬件建设力度,全面改造了老校区,使校园面貌焕然一新,同时,又新建了占地80万平米的净月校区,带动长春东南部形成大学园区。
作为专家、学者,教育如何为国家发展培养有用人才是史宁中经常思考的问题。首先,他认为,应该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东北师范大学的学科发展需要—批具备国际视野、能够把握学术前沿、有较高研究水平的学者。近些年来,学校有意识地从海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引进了一批高水平的学者、专家。史宁中介绍说,学校在引进高水半的学者、聘请外国专家,与国外大学合作办学及开展国际学术交流4个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其次,充分发挥教授与学术机构的作用也是相当重要。学校要发展,教育要创新,是史宁中经常思考的问题。“在国外做教授或者做访问研究时,我会有意识地关注国外大学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模式。我发现国外一流的大学都非常注重教授们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而在我国的人学中,行政人员权力很大,他们支配着学校教学和科研工作。学术权力由行政人员来把持,这不符合大学的性质,不利于大学的健康发展。回国后,当我走上校长岗位之后,又直接面对这一问题。所以,就积极推动建立教授委员会制度。当然,不能生搬硬套国外的教授会制度,一定要结合中国大学的情况以及中国的国情。”
东北师范大学在2000年开始在学院一级成立了15个教授委员会,学院实行教授委员会集体决策基础上的院长负责制。教授委员会被赋予了8项重要权力,包括学院的科研与学科建设、教师队伍建设以及人才培养方案等方面的决策权力。目前教授委员会已经运行了3届,较好地发挥了学科带头人在治学尤其是学科建设方面的作用,95%以上的学科带头人都安心在东北师范大学工作。2006年,学校又在校级层面成立了自然科学学术委员会和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委员会,负责全校的学科,科研等重大规划。学校近两年还建立了教务委员会、文献资源建设委员会、预算委员会、大学发展委员会,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民主管理和依法治校,赋予学者更多治学的权力,他们的积极陛被调动起来后,推动了学校的快速发展。
根据实际情况,史宁中校长还提出了“服务地方教育事业助推东北振兴”一条。东北师范大学在东北地区基础教育战线上的毕业生最多,东北地区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校长很多都是东北师大的毕业生,他们以扎实的基础、敬业的精神、良好的素质为东北地区的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史校长的领导下,学校十分注重高校科研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助推作用,一直鼓励广大教师的科研要与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紧密联系。
史宁中校长的教学经历告诉我们,大学校长的治校理念是办好大学的思想保障,而大学理想是大学校长治校理念的核心。史宁中校长认为,办大学应有两种目的:一是研究学问,二是造就人才。他同时指出,大学教育应以人为本,令师生拥有幸福感。大学校长要深切认识到管理之本在于经营人心,只有团结人心,净化人心,调动人心,学校才能万众一心。
教授治校,保障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均衡发展是大学管理的又一核心问题。“管理就是服务”,这是高校专职行政人员管理理念的核心,是打破“官本位”,摆正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位置的关键。要充分发挥学术权力在治校巾的作用,建立健全教授委员会等学术性组织,保证这些机构能行使学术权力,坚持贯彻教授治校理念。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对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呼唤,以及国内一些大学脱颖而出的事实,人们意识到大学校长在大学发展中的独特作用。当前,在中国推进现代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大学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诸多矛盾和困难,这一切对大学校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大学的建设需要一大批有创新思想的大学校长,以高尚的人格为保障,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大力进行教育改革。而具有伟大的人格,卓越的管理能力,改革创新的精神始终是每个有作为的大学校长的基本素质。
201027920310 政管1003 蓝海静
一位高等教育的耕耘者与他的教学理念---史宁中摘要:史宁中是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的莫基人.也是近代著名的大学校长。大学校长对于一所大学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们今天......
海之蓝枣庄三中陈永会小时候,我做过许多看海的梦,梦中的海都是纯一色的蓝;长大后,我看过四次海,感受到了蓝原来是那么多彩!1998年暑假(我工作满一年),我和男友订婚前,男友约我去他曾经......
心得体会是对一段时间内经历、感悟和收获的总结和归纳。较为完美的心得体会应该包含对自己的成长和经验的真实评价。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仅供参考......
案例分析1:柴静穹顶之下穹顶之下,困境倒逼自救方法伦敦,曾发生过“大烟雾事件”,污染远比当下的中国更为严重,但历经20年的治理之后,污染物下降了80%。洛杉矶,曾发生过“光化学烟雾......
《蓝海战略》读后感颠覆传统的战略思维的蓝海战略即在当前尚不存在的所有行业(未知的市场空间)开辟出新的市场空间。绕过竞争创造新的市场便成为其核心。在跨度达100多年,涉及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