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民族团结专题练习
一、选择题
1、“和亲”是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政策。西汉时昭君出塞反映了 A.是汉、匈之间和平友好的重要表现 B.带有屈辱性的和亲政策 C.汉族统治者拉拢匈奴贵族的手段 D.从根本上遏制了匈奴贵族的贪欲
2、南北朝时期出现“胡人汉服”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在生活习俗上相互影响 ②说明民族融合成为一种历史现象 ③北魏孝文帝改革起了很大推动作用 ④北方少数民族有穿异族服装的喜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③④
3、中央政府管辖玉门关和阳关以西、天山南北地区最早的行政、军事机构是 A、黑水都督府 B、西域都护府 C、北庭都护府 D、安西都护府4、1771年为摆脱沙俄的统治,回到清朝的是
A、土尔扈特部 B、蒙古鞑靼部 C、准葛尔部 D、天山南路的回部
5、“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的主流,为建立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而作出杰出贡献的人是
A、黄帝 B、秦始皇 C、汉武帝 D、康熙帝
6、清朝加强管理西藏的措施有
①设驻藏大臣 ②设西域都护 ③设宣政院 ④册封*、* A、①②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③④
7、“西藏的布达拉宫是世界文化遗产,初为唐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为文成公主营建,清代重修。„布达拉‟,梵语译为佛教圣地。”对上文蕴含信息归纳完整的是:①藏族在唐时称吐蕃
②唐蕃和亲 ③佛教文化的得到传承 ④藏族文化在祖国和世界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③④
8、元朝和清朝为加强对台湾地区的管辖而采取的相同措施是 A、设置行政机构 B、抵御外国入侵 C、实行“改土归流” D、册封宗教领袖
9、民族融合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下列史实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①汉族的铸铁、凿井技术传到西域 ②鲜卑人学汉话,穿汉服 ③西夏设太学、译汉书,积极吸取中原文化 ④利玛窦向徐光启介绍西方近代科学知识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0、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两宋政权与少数民族的议和有利于双方政局稳定和经济文化交流 B、岳飞抗金、文天祥抗元是反侵略的斗争,他们是民族英雄 C、清朝粉碎大小和卓的叛乱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D、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11、两汉时期为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友好往来做出贡献的人有 ①张骞 ②玄奘 ③班超 ④文成公主 ⑤王昭君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①③
12、元朝时期开始形成的新民族是
A、回族 B、维吾尔族 C、蒙古族 D、女真族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图片 材料二 金奔巴瓶图片
材料三 西藏和平解放纪念碑图片 材料四 拉萨3.14暴力事件图片 请回答:
⑴材料一中的两幅图反映了哪个朝与哪个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友好关系
⑵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个时期中央政权与哪个少数民族地区的关系?为了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管辖,当时中央政权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⑶从材料一到材料二,可以看出这个少数民族与中央政权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
⑷材料三反映的史实发生在什么时期?
⑸针对材料四谈谈你的认识。
14、阅读下列材料
歌曲《爱我中华》中唱道: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民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
请回答:
⑴五十六个民族的维吾尔族主要生活在我国的新疆地区。这一地区开始接受中央政权管辖的标志是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此设置了___(机构)
⑵五十六个民族中的___(民族)形成于元朝
⑶五十六个民族中的藏族主要生活在西藏地区。为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管辖,1727年清政府在此设置的管理机构是___ ⑷五十六个民族中的高山族主要生活在台湾地区。该地区在中国古代史上曾被___(国家)侵占了38年,后来被民族英雄___收复;后来由于历史原因,台湾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状态,为实现海峡两岸的早日统一,中国政府提出了___的方针。
⑸请用一句话揭示这首歌的主题。答案
13、⑴唐朝;吐蕃。⑵清朝时期;西藏。措施:规定中央政府册封*、*的制度;设立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共同管理西藏。
⑶唐朝时吐蕃政权与唐朝是友好关系,并接受唐朝册封。到了清朝,西藏已是中央政府管辖的行政区。⑷1951年 ⑷西藏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破坏西藏稳定、制造分裂的图谋都是不得人心的,是注定要失败的。
14、⑴西域都护 ⑵回族 ⑶驻藏大臣 ⑷荷兰、郑成功、一国两制
⑸中华民族是一家,爱我中华。(观点积极正确即可)
专题
三、祖国统一专题练习
一、选择题
1.对于台湾问题,我们的认识是
①二战结束后,台湾不仅在法律上而且在事实上已经归还中国 ②台湾问题的出现,是因地理位置因素造成的 ③台湾问题的本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④国际反华势力以及“台独”势力是目前妨碍台湾与祖国大陆统一的两个重要因素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我国的深圳经济特区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主要区别是 A.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 B.社会制度不同
C.与中央的关系不同 D.各自权限不同 3港澳问题与台湾问题在性质上的不同之处是 A.前者是中国内政,后者是中外历史遗留问题 B.前者是中外历史遗留问题,后者是中国内政 C.后者允许保留自己的军队
D.前者是不平等的国际问题,后者是平等的国内问题
4.历史上国共两党为了共同的利益进行过两次合作,当前两党的共同的根本利益是
A.实现本阶级的统治 B.实现祖国统一,民族振兴,国家富强 C.共同对付“台独”势力 D.共同对付美国的威胁 5中国能收回香港的根本条件是
A.中国政府合法性 B.“一国两制”政策灵活性 C.世界潮流驱动性 D.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
6.香港媒体在评论中国收回香港时说:“收回香港这篇文章,是邓小平的天才创造。”这里的“天才创造”是指
A.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B.尊重历史与现实 C.“一国两制”构想 D.香港的顺利回归“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为结束海峡两岸的分离状况,我们提出的基本方针是
A.“一国两制” B.民族区域自治 C.改革开放 D.四项基本原则 8 “葬窝于高山上兮,望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苦。……天苍苍,野茫茫,上之上,国有殇。”在一次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当“诗人总理”温家宝深情地朗诵这首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的诗作时,会场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诗歌所反映的历史事实是
A.解放战争后台湾与大陆的分隔 B.鸦片战争后香港被英国占领 C.16世纪中叶澳门被葡萄牙占据 D.20世纪90年代香港、澳门回归祖国9、2012年可以举行的重大纪念庆典活动是
①南昌起义85周年 ②抗战全面爆发70周年 ③澳门回归十周 ④香港回归十五周年 A①②③ ④ B.① ② C.③④ D.①④
10、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理解,错误的是 A.在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的基础上形成B.体现了实现国家统一,维护国家主权,坚持社会主义主体地位的大方向 C 是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精神的具体体现 D 是我国政府放弃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承诺
11、材料一 台湾著名作家余光中先生在《乡愁》中写到:“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材料二 祖国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性,可以实行与大陆不同的制度。台湾还可以有自己的军队,只要不能构成对大陆的威胁。大陆不派人驻台,不仅军队不去,行政人员也不去。
——— 《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1983年)材料三 2005年4月29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时任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的手与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的手伸过最近距离135公里的台湾海峡、伸过60年的历史风雨,紧紧地握在一起。
请回答:
⑴《乡愁》提起的“割台湾”是近代什么不平等条约的内容?中国人民在1945年10月收复台湾是哪一战争的胜利果实?
⑵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大陆与台湾和平统一的构想是什么?这一构想在哪些地区已经被成功的实践?
⑶当前严重阻碍台湾和中国大陆实现和平统一的因素有哪些?
⑷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祖国统一发展趋势的认识。12、2012年是香港回归祖国15周年。今天的香港,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充满生机与活力,吸引着世界的目光。回首香港160多年风云,请探讨下面三幅图反映香港历程的图片之间变化的根源。
图一 1842年被割让
图二 香港回归的场面图片
图三 紫荆花开十 的香港岛领土图片
年更艳的图片 ⑴导致图一所示结果的世界历史背景是什么?
⑵图二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维护了中华民族在哪一方面的根本利益?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你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
⑶从图二到图三“紫荆花开十年更艳”充分说明了我国政府实行的哪一基本方针政策的正确性?
答案
11、⑴《马关条约》;抗日战争 ⑵“一国两制”;香港,澳门
⑶主要是台独势力:还有试图阻挠祖国统一、干涉中国内政的国际反华势力。⑷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全体中国人的共同愿望。它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国家的强大。我们要坚持同一切分裂势力作斗争。
12、⑴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实力大增,加速对外殖民扩张,把矛头对准中国 ⑵香港回归祖国维护了中华民族在统一大业方面的根本利益或维护了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⑶“一国两制”
第十篇 维护民族团结 促进祖国统一【时政信息共享】看一看,下列材料可能考。1.2010年5月17日至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新疆工作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
专题二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专题知识整合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永恒不变的追求,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历史证明,民族问题解决不好,会导致国家分裂和民族冲突,不利于......
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复习课教案一、复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史实。(2)简述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说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
加强民族团结 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中国处理民族问题的跟本原则,也是中华民族政策的核心内容。在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维护民族团结有着特别重要的:其一,民族团结是国家统......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基础训练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你知道我国有多少个民族吗? ( )A.50个 B.52个C.54个D.56个2.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的是 ( )A.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