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井影评_盲井观后感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22:32:3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盲井影评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盲井观后感”。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影视俱乐部》结课作业

院所: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个社会的悲剧

——电影《盲井》及其背后的人性缺失

“中国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这是电影《盲井》所留给我映像最深的一句话,每个字都如一把利剑直直地扎入观众的心灵,带来阵阵的疼痛。满脸横肉的矿长,破烂的矿区,漆黑的矿井,简陋的安全设备,贫穷而无奈的矿工,层出不穷的矿难事故,光秃秃的山梁,灰蒙蒙的小城,这些都给电影渲染了一层悲剧的色彩,电影沉闷得从开始到结束都无一点音乐,黑白的屏幕色彩带给人极大的压抑感。

伸手不见五指的矿井,三个黝黑的矿工正在昏暗的矿灯下工作,汗流浃背,休息时互递简陋的水壶喝水,聊到家庭情况时的思念,这种种场景已给人一种心酸感,本以为这是部描写矿场矿工的辛苦生活的纪录片,但接下来的场景却超乎了每一位观众的想象,两个老手狡黠地看着新来的打工者:“弟啊,想不想回家啊?” “咋不想呢。” “弟,今儿个就送你回家,你看咋样?”然后根本让人来不及反应便用身旁的工具将所谓的“弟”打倒,随后熟练地伪装矿难事故,出井后巧妙地与矿主周旋索赔,一个扮演痛失亲人的受害者,另一个则扮演好心的协调者,最终获得3万元的“买命钱”,这是一出有预谋的杀人骗钱案,而出矿难后矿长的反应也确实令人寒心,拿钱消灾似乎就是最合乎常理的方法,电影中人不再为人,而成为一种商品,可以拿来兑换,一条人命3万块钱,这还是讨价还价之后的价格,人什么时候已变得如此卑微,如同蝼蚁?赤裸裸的真实,使观众有一种突然闯入一个道德沦丧的人间地狱般的感觉。

可以看出这两个人长期在各个私营矿区靠杀人赚钱,先将打工者以有钱挣的理由诱骗到矿区,然后伺机将打工者在矿井下杀害,并伪造矿井事故,以死者家属的身份向矿主索赔,矿主们也是人性的缺失者,他们明知矿井的安全措施不合格,极易出现安全事故,却不屑于去完善,因为死一个人赔偿3万比花大价钱去完善安全系统貌似要划算的多!矿上死人成了家常便饭,只要不走漏风声让上面知道就可以了!两个骗子正是熟谙矿长这种心理,得以一次次得手,金钱的诱惑已让两人丧尽了天良,有人说中国人是最聪明的动物,这种聪明是残忍的狡黠,在被生活的稻草压弯了腰的时候,聪明的中国人能将恶的智慧发挥到极致,中国古人说“自古笑贫不笑娼”,因为贫穷所以活着成了人的最低底线,为了吃饭,为了穿衣,为了养老婆养儿子,为了娃子的学费,甚至是为了满足自己去“美容店”的需要,唐朝阳说“反正其他的我不管,谁敢挡我挣钱的路我就灭了谁!”电影中唐朝阳和宋金明在瓜分了杀人得来的3万元后,舒舒服服地找了小姐享受一下,然后去找下一票生意!

看到这儿时对人性已产生了一种压抑的绝望感,而年仅16岁的少年元凤鸣穿着校服,背着他简单的包裹面带恐惧地打量着这个陌生的小县城时,唐、宋二人的出现带给了我们一种揪心感,这就是下一个受害者!一个年仅16岁的少年,更讽刺的是他竟是上一个受害者的儿子,失去了父亲,他不得不停止学业,以其稚嫩的肩膀扛起全家的负担,夹在人群中茫然四顾的他与其他人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是我们整个社会的悲哀,要让一个未成年人担负养家糊口的责任,失去了学习的机会,这个孩子懂事得让人心疼!他受到了高薪的引诱,决定跟新认识的二叔和唐叔去下井!

这次又是一个普通的私营矿区,一样简单的设备,黑心的矿长,年少的元凤鸣将要在这里找寻他全家的生活费和自己的学费,面对这个单纯憨厚的孩子,年轻一点的宋金明有些心软了,或许是因为凤鸣让他想起了自己在家的孩子,也是这么个年龄,也是这样憨头憨脑的样子;也或许是凤鸣那一声声二叔触动了他内心的柔软,唤醒了那为生活所迫沉睡已久的良知,他自己因为贫穷没有读书的机会,但却也会明白“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道理,希望自己的孩子通过读书走出寒门,所以对凤鸣这个爱读书的孩子有了几分怜惜之情。总之,他是有了些犹豫,迟迟下不了决心去杀害这个孩子,他开始下意识地为元凤鸣开脱,延缓他的死期,不是用亲情人性的共鸣,而是“盗亦有道”的传统,就算是要杀人,也不能让孩子走得太冤,所以行刑前应该给他吃顿好的,来一杯“断头酒”,元凤鸣还是一个童男,没碰过女人,这样太亏了,因而必须找个妓女让他碰了女人再走„„而唐朝阳的良心便埋藏的更深了一些,或者说是根本没有的,他心狠手辣,贪得无厌,为了利益可以做出任何事情,所以在他看来所有那些理由都不是问题,没有吃送行饭就给他吃,没有碰过女人就花钱让他见识一下,这些全部很好解决,为了早些拿到钱,为了挣更多的钱,他一遍一遍地催促宋金明尽快下手,他和宋金明的关系从一开始就是互相利用互相合作的关系,这种关系的维系在于钱,当他发现宋金明对元凤鸣动了恻隐之心的时候,便毫不犹豫地决定将宋金明也一起杀死,这样他可以得到6万块钱,他的逻辑很简单也很实用,如果可怜元凤鸣就不杀他,那么自己的孩子就也可能像元凤鸣一样辍学,出来打工,被骗吃苦!唐朝阳是一个可恨之人,但同时也是一个可怜之人,为了生活,他选择了出卖自己的良心!在电影的最后,两位合作伙伴起了冲突,双双死亡,元凤鸣逃出矿井,原来的受害者变成了受益者,他拿着赔偿的六万元买命钱看着工人将两位“叔叔”的尸体送入焚化炉中,抬头呆望着火葬场高耸的烟囱,黑烟正从烟囱里冒出来,这里不知吞噬了多少矿工的血肉!

有人说,这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我不知道这么说是否合适!宋金明和唐朝阳确实算不上什么好人,他们手上粘了无数个无辜打工者的鲜血,可能因为如此,有无数个家庭破裂,他们的女儿可能沦落成妓女,儿子会变成小偷、骗子或是继续在矿场工作,出了矿难,尸体被送入焚化炉中,或是沦落街头,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这些足以让我们把唐、宋二人定义为罪人,但这是整个社会的悲剧,可能如果他们不这么做,自己的孩子便会重复这样的遭遇,无论怎样唐朝阳和宋金明还算是好父亲,他们对孩子有牵挂,挣了钱(即使是不光彩的钱)会即时地汇款给家里,宋金明在花了一百块钱去找小姐后会后悔不该这样做;他一面自言自语地说,路边讨钱的那个孩子是用没钱上学的幌子来骗钱的,一面又从自己的脏乎乎的衣服里掏出些钱扔在对方面前。这些都证明他身上的人性都还没完全消失!

这出悲剧不是一个人或两个人的责任,不负责任的警察局、黑心的矿主都应该为这样的悲剧负责!这样的悲剧每一天都在重复,这些年的采矿业发展不知有多少人被这样吞噬,他们死了会获得几滴“鳄鱼的眼泪”,几句安抚的话语,然后矿主会甩给悲痛欲绝的亲人几万块钱,打发他们走人,如果再有“不识好歹”的就可能遭受“有背景”矿主的报复,他们的悲痛欲绝会被认为是为了多弄几个钱,要个说法会被看作无理取闹!矿场每年都有一些人来、一些人走,还有一些人被永远的埋在了地底,正如那个矿主所说的“中国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

这是网上的一组数据:据统计,自2001年以来,中国的矿难层出不穷,2004年,大大小小的矿难就导致6027人死亡,平均每天约有16个矿工丧命;2006年每采集100万吨煤的矿工死亡率是4.27人,中国的煤碳产量只占全球的35%,但是矿工死亡人数却占了全球矿难死亡人数的80%;每采集100万吨煤的矿工死亡率是美国的100倍、南非的30倍,居全球之冠。我没敢再仔细看下去,因为这每一个数字背后都代表着一个家庭的支离破碎与欲哭无泪!

导演在影片中以简练写实的手法直接切入主题,揭露赤裸裸的无情现实,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憾,这种揭露需要极大的勇气和良知。这部电影也不仅仅是对当时矿工生活的简单记录,其意图更在于揭发人性,在现代社会下人性的缺少是整个社会的悲剧,启发我们去思考:这是在一个小地区一种行业的悲剧,那么全国呢?全国又有多少人在生活的逼迫下去发挥这种恶的智慧?历史上又有多少人在这样苦苦挣扎,作者将三个主角的姓氏分别定为唐、宋、元,这也是有一些深层含义在的,无限的思考这是导演留给观众的最后一个问题,也是给观众一个忏悔的空间,我们的社会应该这么做才能避免这种悲剧的发生,回归人性?

《盲井》影评

《盲井》之“盲”摘要:李杨处女作《盲井》以冷静得近似残酷的叙事风格展现了中国现实的黑暗及人性深处的阴暗,犀利地直视罪恶、审视灵魂、逼视生活。“盲”意指黑暗,既实指矿井......

盲井影评

人性的盲区-------《盲井》影评刚开始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几个矿工一起下井,干活,分享同一壶水,于是我做出的猜测是反映煤矿工人的逆境互助和肝胆相照---就像报纸上通常报道的人性......

《盲井》影评

《盲井》影评《盲井》是李杨导演的第一个剧情长片。大概因为李阳导演之前是拍纪录片的,所以《盲井》无论从拍摄手法、影片风格、剧中人物表演来讲都像是一个纪录片。影片没有......

盲井影评

盲井影评盲井影评(一)《盲井》是一部以人为制造矿难,冒充亲属而骗取抚恤金为故事背景的一部反应道德与谴责,伦理与悲剧,人性与善恶,金钱与品行,贫困与无奈的生活的缩影。故事开篇平......

鸿甲龙丹影评之《盲井》

鸿甲龙丹影评之《盲井》为什么写《盲井》,主要是因为最近看过的缘故,同时这是一部很现实,很值得人们深思的影片,拿它来做我影评系列的第一篇,应该能hold住场!这部影片是王宝强的处......

下载盲井影评word格式文档
下载盲井影评.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