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崔福德主编_第七版)(定稿)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崔福德版药剂学”。
药剂学常考试题集锦
一、名词解释
1.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CMC):临界胶束浓度,表面活性剂分子缔合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即为临界胶束浓度。(A卷考题)P37 2.Krafft point:即克拉夫特点,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温度较低时溶解度很小,但随温度升高而逐渐增加,当到达某一特定温度时,溶解度急剧陡升,把该温度称为克拉夫特点。(A卷考题)P41 3.cloud poing: 即昙点,也称为浊点,某些含聚氧乙烯基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开始随温度上升而加大,到某一温度后其溶解度急剧下降,使溶液变混浊,甚至产生分层,但冷后又可恢复澄明。这种由澄明变混浊的现象称为起昙,这个转变温度称为昙点。(B卷考题)P42 4.助溶:系指难溶性药物与加入的第三种物质在溶剂中形成可溶性分子络合物、复盐或分子缔合物等,以增加药物在溶剂中溶解度的过程。(A卷和B卷考题)
5、脂质体:是指将药物包封于类脂质双分子层形成的薄膜中间所制成的超微型球状体,是一种类似微型胶囊的新剂型。(B卷考题)6.碘值:脂肪不饱和程度的一种度量,等于100g脂肪所摄取碘的克数。检测时,以淀粉液作指示剂,用标准硫代硫酸钠液进行滴定。碘值大说明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或其不饱和程度高。
EC:乙基纤维素p255,349 Eudragit: 聚丙烯酸树脂p349 HPMC:羟丙甲纤维素p254 CAP:醋酸纤维素酞酸酯p270 PEG:聚乙二醇 PVP:聚维酮p255 MCC:微晶纤维素p253 CMC-Na:羧甲基纤维素钠p255 Poloxamer:泊洛沙姆p35 Carbomer:卡波姆p297,58 suppositories :栓剂p298 DSC:差示扫描量热p362 Sterilization: 灭菌p181 Noyes-Whitney Equation:溶出速率方程p24,349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 分)
1.表面活性剂按其在水中能否解离成离子及解离后所带电荷而分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卷和B卷考题)P32 2.片剂中常用的辅料有(稀释剂)、(润湿剂)、(黏合剂)、(崩解
11.生物利用度是指药物被吸收进入人体血液循环的(速度)和(程度)。它是衡量制剂(吸收程度)的重要指标。包括(相对生物利用度)和(绝对生物利用度)。(A卷和B卷考题)P43515、热原是微生物产生的一种内毒素,其主要成分是(脂多糖)。各种微生物都可产生,革兰氏阴性杆菌产生的热原(致热能力)最强。(A卷考题)P177 16.HLB值即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值越大,(亲水性)越强。(p39)HLB值在(3-8)者,常作为W/O型乳剂的乳化剂。P46 17.置换价是指(药物的重量)与(同体积栓剂基质的重量)之比,栓剂基质分为(油脂性)和(水溶性)两类。(A卷和B卷考题)(P302,299,第三个空也可写为“油溶性”)湿法制粒方法有(挤压制粒),(转动制粒),(高速搅拌制粒)和(流化制粒)等四种。(A卷和B卷考题)(P231,表11-3)
19.注射用无菌粉末依据生产工艺的不同,分为注射用无菌粉末直接分装制品和(注射用冻干无菌粉末制品)。
20.靶向制剂按靶向传递机理分为(被动靶向),(主动靶向)和(物理化学靶向)三类。P445,406
29.溶出度是指(活性药物从片剂、胶囊剂或颗粒剂等制剂在规定条件下溶出的速率和程度)。目前中国药典溶出度检查的方法有(篮法),(桨法)和(小杯法)。P487 30.药筛分(9)个号,粉末分(6)个等级。(P226)空胶囊共有(8)种规格,常用的为0-5号,0号空胶囊容积为(0.75)ml。p277 31.为了增加混悬剂的物理稳定性,可加入稳定剂,稳定剂包括(助悬剂)、(润湿剂)、(絮凝剂)和(反絮凝剂)等。(B卷考题)P154 32.PEG在药剂学中有广泛的应用,如作为(注射剂溶媒)、(包衣材料)、(固体分散体基质)、(保湿剂)和(软膏基质)等。
32.乳剂根据乳滴的大小,分为(普通乳)、(亚微乳)和(纳米乳),静脉注射乳剂应属于(亚微乳)。(B卷考题)P158,164
四、A型选择题(每题1分,共 分)1.下列关于药剂学分支学科不包括(D)A.生物药剂学 B.工业药剂学 C.物理药剂学 D.方剂学 E.药物动力学
晶纤维素
9.泡腾颗粒剂遇水产生大量气泡,是由于颗粒剂中酸与碱发生反应所放出的气体是(B)。
A 氢气 B 二氧化碳 C 氧气 D 氮气 10.制备胶囊时,明胶中加入甘油是为了(D)。
A 延缓明胶溶解 B 减少明胶对药物的吸附 C 防止腐败 D 保持一定的水分防止脆裂
11.可作为肠溶衣的高分子材料是(B)。
A.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B.丙烯酸树脂Ⅱ号
C.Eudragit E D.羟丙基纤维素(HPC)12.为了使混悬剂稳定,加入适量亲水高分子物质称为(A)A 助悬剂 B 润湿剂 C 絮凝剂 D 等渗调节剂
13.苯巴比妥在90%的乙醇溶液中溶解度最大,90%的乙醇溶液是(D)。
A 助溶剂 B 增溶剂 C 消毒剂 D 潜溶剂 14.制备复方碘溶液时,加入的碘化钾的作用是(C)。
A.助溶剂和增溶剂 B.增溶剂和消毒剂 C.助溶剂和稳定剂 D.极性溶剂
15.制备难溶性药物溶液时,加入的吐温的作用是(B)。A.助溶剂 B.增溶剂 C.乳化剂 D.分散剂 16.水飞法主要适用于(B)。
A.装量差异 B.崩解时限 C.硬度 D.水分 E.外观
23.不作为栓剂质量检查的项目是(E)
A.熔点范围测定
B.融变时异检查
C.重量差异检查
D.药物溶出速度与吸收试验
E.稠度检查
24.表面活性剂结构的特点是:(C)
A.含烃基的活性基团 B.是高分子物质 C.分子由亲水基和亲油基组成 D.结构中含有氨基和羧基 E.含不解离的醇羟基
25.吐温类是属于哪一类表面活性剂(C)
A.阴离子型 B.阳离子型 C.非离子型 D.两性离子型 E.离子型
26.药物溶解的一般规律是:“相似者相溶”,主要是指下列哪一项而言(B)
A.药物(或溶质)和溶媒的结构相似 B.药物和溶媒的极性程度相似 C.药物和溶媒的分子大小相似 D.药物和溶媒的性质相似 E.药物和溶媒所带电荷相同
27.制备5%碘的水溶液,通常可采用以下哪种方法增加碘在水中溶
135.下述哪一种基质不是水溶性软膏基质(D)
A.聚乙二醇
B.甘油明胶 C.纤维素衍生物(MC、CMC-Na)
D.羊毛
醇
E
.
卡
波普
36.凡士林基质中加入羊毛脂是为了(E)
A.增加药物的溶解度
B.防腐与抑菌
C.增加药物的稳定性
D.减少基质的吸水性
E.增加基质的吸水性
37.用聚乙二醇作软膏基质时常采用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混合,其目的是(D)A.增加药物在基质中溶解度 B.增加药物穿透性 C.调节吸水性 D.调节稠度
38.关于灭菌法的叙述中哪一条是错误的(B)
A.灭菌法是指杀死或除去所有微生物的方法
B.微生物只包括细菌、真菌
C.细菌的芽胞具有较强的抗热性,不易杀死、因此灭菌效果应以杀死芽胞为准
345.不是脂质体的特点的是(E)A.能选择性地分布于某些组织和器官
B.表面性质可改变 C.与细胞膜结构相似 D.延长药效 E.毒性大,使用受限制 46.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液体制剂的优点(B)
A.吸收快 B.贮存期长 C.分剂量准确 D.可深入腔道给药
47.硬脂酸镁常作为片剂中的(D)p257 A.填充剂 B.崩解剂 C.黏合剂 D.润滑剂 E.润湿剂 48.渗透泵片控释的原理是(D)A.减少溶出 B.减慢扩散
C.片外渗透压大于片内,将片内药物压出 D.片内渗透压大于片外将药物从细孔子压出 E.片外有控释膜,使药物恒速释出
49.根据Stoke定律,混悬剂颗粒的沉降速度与下列哪一因素成正比()
A.混悬粒径的半径 B.混悬微粒的粒度 C.混悬微粒半径的平方 D.介质的粘度 50.胶囊壳的主要成囊材料是(C)A.阿拉伯胶 B.淀粉 C.明胶 D.果胶 E.西黄蓍胶 51.乳剂放置后出现分散相粒子上浮或下沉的现象,这种现象是乳剂的(A)
5A.颗粒过干、质松、细粉多 B.崩解剂用量不足 C.黏合剂用量少 D.润滑剂使用过多 59.在制剂中常作为金属离子络合剂使用的有()A 碳酸氢钠 B 焦亚硫酸钠 C依地酸钠 D硫代硫酸钠 60.制备混悬液时,加入亲水高分子材料,增加体系的粘度,称为()
A 助悬剂 B润湿剂 C增溶剂 D絮凝剂
61.下列公式, 用于评价混悬剂中絮凝剂效果的是(C)P156 A.ζ=4πηV/eE
B.f= W/G-(M-W)C.β=F/F∞
D.F=H/H0
E.dc/dt=kSCs 62.热原检查的法定方法是(A)P200 A.家兔法
B.鲎试剂法
C.A和B D.超滤法
63.检查融变时限的制剂是(B)
A.片剂 B.栓剂 C.膜剂 D.软膏剂 64.以lgC对t作图为直线,反应级数为(B)P67 A.零级 B.一级 C.二级 D.三级 65.有关湿热灭菌法叙述正确的是()
A.湿热灭菌法包括热压灭菌、低温间歇式灭菌、流通蒸汽灭菌和煮沸灭菌等
B.湿热灭菌效果可靠,灭菌效果与注射剂灭菌前微生物污染过程无
7脱剂
72.已知Span-80 的HLB值4.3,Tween-80的HLB值是15,两者等量混合后的HLB值为)
A.9.65
B.19.3
C.4.3
D.15 73.45%司盘(HLB=4.7)和55%吐温(HLB=14.9)组成的混合表面活性剂的HLB值是()
A.5.155 B.10.31 C.6.873 D.20.62 74.Span 80(HLB=4.3)60%与Tween 80(HLB=15.0)40%混合,混合物的HLB值与下述数值最接近的是哪一个()A.4.3 B.8.6 C.6.5
D.10.0
E.12.6
75.将吐温-80(HLB=15)和司盘-80(HLB=4.3)以二比一的比例混合,混合后的HLB值最接近的是()
A.9.6 B.17.2 C.12.6 D.11.4 76.最适于作疏水性药物润湿剂HLB值是(B)
A.HLB值在5-20之间
B.HLB值在7-11之间
C.HLB值在8-16之间
D.HLB值在7-13之间
E.
HLB
值
在3-8
之间
77.有关表面活性剂的正确表述是(E)
A.表面活性剂的浓度要在临界胶团浓度(CMC值)以下,才有增溶作用
9杀死芽胞为准
D.在药剂学中选择灭菌法与微生物学上的不尽相同
E.物理因素对微生物的化学成份和新陈代谢影响极大,许多物理方法可用于灭菌
82.有关滴眼剂的正确表述是(A)A.滴眼剂不得含有绿脓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B.滴眼剂通常要求进行热原检查
C.滴眼剂不得加尼泊金、三氯叔丁醇之类抑菌剂
D.粘度可适当减小,使药物在眼内停留时间延长
E.药
物
只
能
通
过
角
膜
吸收
83.属于阴离子型的表面活性剂是(B)
A.吐温-80 B.SDS C.乳化剂OP D.普朗尼克F-68 84.有“万能溶媒”之称的是(D)
A.乙醇 B.甘油 C.液体石蜡 D.二甲基亚砜 E.PEG 85.NaCl等渗当量系指与1g(B)具有相等渗透压的NaCl的量。A.药物 B.葡萄糖 C.氯化钾 D.注射用水 E.注射液 86.注射剂最常用的抑菌剂为(B)。
A.葡萄糖 B.三氯叔丁醇 C.碘仿 D.醋酸苯汞 E.乙醇
87.NaCl作等渗调节剂时,其用量的计算公式为(A)P181
196.为增加片剂的体积和重量,应加入(A)A.稀释剂 B.崩解剂 C.吸收剂 D.润滑剂 97.最常用的纤维素类薄膜衣料是(A)A.HPMC B.HPC C.PVP D.丙烯酸树脂IV号 98.最常用的纤维素类肠溶衣料是(A)(p270)
A.醋酸纤维素酞酸酯(CAP)B.HPMCP C.丙烯酸树脂II、号
D.丙烯酸树脂IV号
99.利用水的升华原理的干燥方法为(A)。
A.冷冻干燥 B.红外干燥 C.流化干燥 D.喷雾干燥薄膜干燥
100.冷冻干燥制品的正确制备过程是(C)A.预冻一测定产品共熔点一升华干燥一再干燥
B.预冻一升华干燥一测定产品共熔点一再干燥
c.测定产品共熔点一预冻一升华干燥一再干燥
D.测定产品共熔点一升华干燥一预冻一再干燥
E.测定产品共溶点一干燥一预冻一升华再干燥
101.片剂四用测定仪可测定除(D)外的四个项目。
A.硬度 B.脆碎度 C.崩解度 D.片重差异限度溶出度
102.散剂的制备过程为(A)A.粉碎 → 过筛 → 混合 → 分剂量 → 质量检查 → 包装
3是(E)A.滑
石粉
B.轻质液体石腊 C.淀粉
D.15%淀粉浆 E.1%酒石酸
109.配制1%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200ml,需加氯化钠(A)使成等渗溶液。(盐酸普鲁卡因的氯化钠等渗当量为0.18)A.1.44g B.1.8g C.2g D.0.18g 110.大量注入低渗注射液可导致(D)A.红细胞死亡 B.红细胞聚集 C.红细胞皱缩 D.溶血 111.大量注入高渗注射液可导致(C)A.红细胞死亡 B.红细胞聚集 C.红细胞皱缩 D.溶血 112.下列叙述不是对片剂进行包衣的目的(D)
A.改善外观 B.防止药物配伍变化 C.控制药物释放速度 D.药物进入体内分散程度大,增加吸收,提高生物利用度 E.增加药物稳定性 F.控制药物在胃肠道的释放部位 113.无菌区对洁净度的要求是(C)
A.10万级
B.1万级
C.100级
D.1000级 114.关于药物是否适合制成混悬剂的说法错误的是(A)
5A.吐温80,胆固醇 B.磷脂,胆固醇 C.司盘80,磷脂 D.司盘80,胆固醇
121.丙烯酸树脂Ⅲ号为药用辅料,在片剂中的主要用途为()A.胃溶包衣 B.肠胃都溶型包衣 C.肠溶包衣 D.糖衣 122.反映难溶性固体药物吸收的体外指标主要是(A)。A.溶出度
B.崩解时限 C.片重差异
D.含量
E.融变时限
123.红霉素的生物有效性可因下列哪种因素而明显增加()。
A.缓释片 B.肠溶片 C.薄膜包衣片 D.使用红霉素硬脂酸盐
124.用聚乙二醇作软膏基质时常采用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混合,其目的是()
A.增加药物在基质中溶液解度 B.增加药物穿透性 C.调节吸水性 D.调节稠度 E.减少吸湿性 125.热原的主要成分是(C)A.异性蛋白 B.胆固醇 C.脂多糖 D.生物激素 E.磷脂 126.噻孢霉素钠的氯化钠等渗当量为0.24,配制2%滴眼剂100ml需加多少克氯化钠()A.0.42g B.0.61g C 0.36g D.1.42g E. 1.36g 127.根据Stockes定律,混悬微粒沉降速度与下列哪一个因素成正比(C)
7132.以下辅料中,可作为片剂中的崩解剂是(D)A.乙基纤维素 B.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C.滑石粉 D.羧甲基淀粉钠 E.糊精
133.植物性药材浸提过程中主要动力是(C)A.时间 B.溶剂种类 C.浓度差 D.浸提温度
五、B型题(配伍选择题)备选答案在前,试题在后。(每题1分,共 [1-5] A.5min B.15min C.20min D.30min E.60min 1.舌下片的崩解时限是(A)2.肠衣片的崩解时限是(E)3.普通片的崩解时限是(B)4.泡腾片的崩解时限是(A)5.糖衣片的崩解时限是(E)[6-10] 在胃液的崩解时间: A.15min B.30min C.5min D.60min E.以上都不是
6.普通片剂的崩解时限要求为(A)。
9[20-24]请选择适宜的灭菌法
A.干热灭菌(160℃/2h)B.热压灭菌 C.流通蒸气灭菌 D.紫外线灭菌 E.过滤除菌 20.5%葡萄糖注射液(B)21胰岛素注射液(E)22.空气和操作台表面(D)23.维生素C注射液(C)24.安瓿(A)[25-29] A.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B.单硬脂酸甘油酯 C.大豆磷脂 D.无毒聚氯乙烯 E.乙基纤维素 25.可用于制备脂质体(C)26.可用于制备溶蚀性骨架片(B)27.可用于制备不溶性骨架片(D)28.可用于制备亲水凝胶型骨架片(A)29.可用于制备膜控释片(E)[30-32] A.CAP B.EC C.PEG400 D.HPMC E.CCNa 30.胃溶性包衣材料是(D)31.肠溶性包衣材料是(A)
32.水不溶性包衣材料是(B)(P270,选项E即CCMC-Na,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p256)
.增 E45.明胶()46.对羟基苯甲酸酯()[47-51] 下列各物质在片剂生产中的作用
A.聚维酮 B.乳胶 C.交联聚维酮 D.水 E.硬脂酸镁
47.片剂的润滑剂(E)48 片剂的填充剂(B)49.片剂的湿润剂(D)50 片剂的崩解剂(C)51.片剂的黏合剂(A)[52-55] 片剂生产中可选用的材料
A.聚乙二醇 B.蔗糖 C.碳酸氢钠 D.甲基纤维素
52.片剂的泡腾崩解剂(C)15 薄膜衣片剂的成膜材料(E)53.润滑剂(A)54.可用于制备咀嚼片(D)55.包糖衣材料(B)[56-60] 根据不同情况选择最佳的片剂生产工艺
369.O/W型乳化剂HLB值()70.去污剂的HLB值()[71-75] 在防止药物制剂氧化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
A减少与空气接触 B避光 C调节PH D抗氧剂 E金属离子络合剂
71.亚硫酸氢钠(D)72.EDTA-2Na(E)73.通人CO2(A)74.加入磷酸盐缓冲液(C)75.在容器中衬垫黑纸(B)[76-80] A 助悬剂 B 稳定剂 C 润湿剂 D 乳化剂 E 絮凝剂 76.在混悬液中起润湿、助悬、絮凝或反絮凝剂作用的附加剂(B)77.降低药物微粒与分散介质之间的界面之间的张力,增加疏水性药物的亲水性(C)78.乙醇(C)
79.增加分散介质黏度的附加剂(A)80.电解质(E)
[81-85] A.羧甲基淀粉钠 B.硬酯酸镁 C.乳糖 D.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溶液 E.水
滑
打
92.片剂的填充剂()93.片剂的湿润剂()94.片剂的崩解剂()95.
片
剂的黏
合剂
()
(ECDBA)[96-98] A.糖浆 B.微晶纤维素 C.微粉硅胶 D.PEG6000 E.硬脂酸镁 96.粉末直接压片常选用的助流剂是()97.溶液片中可以作为润滑剂的是()98.可作片剂黏合剂的是()[99-102] A.崩解剂 B.黏合剂 C.填充剂 D.润滑剂 E.填充剂兼崩解剂 99.羧甲基淀粉钠()100.淀粉()101.糊精()102.羧甲基纤维素钠()[103-106] 产生下列问题的原因是
A.裂片 B.粘冲 C.片重差异超限 D.均匀度不合格 E.崩解超限 103.润滑剂用量不足
7118.一般只用于皮肤用制剂的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119-122] A.Zeta电位降低
B.分散相与连续相存在密度差 C.微生物及光、热、空气等作用 D.乳化剂失去乳化作用 E.乳化剂类型改变
造成下列乳剂不稳定性现象的原因是 119.分层 120.转相 121.酸败 122.絮凝 [123-126] A.高温试验 B.高湿度试验 C.强光照射试验 D.加速试验 E.长期试验
123.供试品要求三批,按市售包装,在温度40±2℃,相对湿度75±5%的条件下放置六个月
124.是在接近药品的实际贮存条件25±2℃下进行,其目的是为制订药物的有效期提供依据
125.供试品开口置适宜的洁净容器中,在温度60℃的条件下放置10天
126.供试品开口置恒湿密闭容器中,在相对湿度75±5%及90±5%
9A.润湿剂
B.助悬剂
C.主药
D.等渗调节剂
138.CMC-Na的作用为()
A.润湿剂
B.助悬剂
C.絮凝剂
D.反絮凝剂
六、判断正误,对的在括号中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 分)1.注射用无菌粉末用前需用注射用水溶解。()
2. 渗透泵片剂的释药机理是片剂膜外渗透压大于膜内渗透压,将药物从细孔压出。()
3.滴眼剂多在无菌条件下制备,所以一般无需加入抑菌剂。()4.片重差异受压片时颗粒流动性的影响。()
5.输液的渗透压可以为等渗或偏高渗,不能引起血象的任何异常变化()
6.表面活性剂由于在油水界面定向排列而起增溶作用。()7.工业用筛的筛号“目”数越大,所筛出的细粉的粒度越大。()8.空胶囊规格种,0号胶囊较2号胶囊小。()
9.片剂制备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是流动性、压缩成型性、良好的崩解性()
10.0.8微米孔径的微孔滤膜可除去各种微生物。()11.吐温—80是乳剂中常用的W/O型乳化剂。()
12.输液为无菌制剂,故制成输液时必须加抑菌剂。()
11.写出10%Vc注射液(抗坏血酸)的处方组成并分析? 答:抗坏血酸 10g 主药
碳酸氢钠 适量 pH调节剂 NAHSO4 0.4g 抗氧剂
依地酸二钠 适量 金属离子螯合剂
注射用水 加至100ml 溶剂
使用CO2排除安瓿中氧气
2.为什么要在维生素C注射液的处方中加入依地酸二钠、碳酸氢钠和亚硫酸氢钠?而且在制备过程中要充CO2气体?
答:依地酸二钠:金属离子螯合剂,防止金属离子对维C的影响;
碳酸氢钠:调节溶液pH值,保持维C的性质稳定
亚硫酸氢钠:抗氧剂,阻止氧气的氧化作用;
在制备过程中要充CO2气体:排除氧气,阻止氧气的氧化作用。
3.下列处方是什么类型的乳剂?为什么? 处方: HLB 液体石蜡 50g 司盘-80 2.1g 4.3 吐温-80 2.9g 15.0 蒸馏水加至 100ml 解: HLBABHLBAWAHLBBWBWAWB
2.95ml)))))))硬脂酸镁 0.15 g()(2)制法:
将PVP溶于硝酸甘油乙醇液中,加微粉硅胶混匀,加硬脂酸与十六醇,水浴加热到60℃,使溶。将微粉硅胶、乳糖、滑石粉的均匀混合物加入上述熔化的系统中,搅拌1小时。将上述粘稠的混合物摊于盘中,室温放置20分钟,待成团块时,用16目筛制粒。30℃干燥,整粒,加入硬脂酸镁,压片。(3)要求:
a.处方各成分的作用。(填于括号中)b.PVP在该处方中加入的目的。c.简述该缓释片的释药机理。6.剂型()
呋喃唑酮
100g()十六烷醇
70g()HPMC
43g()丙烯酸树脂 40g()十二烷基硫酸钠 适量()硬脂酸镁
适量 制备工艺:
1.有片剂处方如下:磺胺甲噁唑 0.40kg;甲氧苄啶 0.8kg;淀粉(120目)0.08kg;3%HPMC 0.18kg;硬脂酸镁 0.003kg 共制得1000片,试分析该处方。
5(1)分层;(2)絮凝;(3)合并与破裂;(4)转相;(5)酸败 3.简述热原的性质、热原的污染途径及除去热原的方法。(A卷及B卷考题)
答:热原的性质:①耐热性;②水溶性;③不挥发性;④滤过性;⑤吸附性;⑥可被化学试剂破坏;⑦超声波等也能破坏热原。污染热原的途径:①经溶剂带入;②从原辅料中带入;③经容器、用具、管道和装置等带入;④经制备过程带入;⑤灭菌后带入;⑥经输液器带入。
除去热原的方法:①容器上热原的除去,可用高温法或酸碱法;②水中热原的除去,可用离子交换法、凝胶过滤法、蒸馏法、反渗透法等;③溶液中热原的除去,可用吸附法和超滤法。3.注射剂的质量要求有哪些?(B卷考题)
答: 注射的质量要求应达到:(1)无菌;(2)无热原;(3)澄明度;(4)安全性;(5)渗透压;(6)pH;(7)稳定性;(8)降压物质 4.试述湿法制粒压片的一般制备操作过程。(B卷考题)
答:湿法制粒压片包括混合、加入润湿剂或黏合剂,然后制粒,干燥,最后压片。具体来说,分为如下过程:药物、辅料粉碎过筛----混合--------------制软材----湿颗粒----干颗粒----整粒----压片 5.简述复凝聚法制备微囊的基本原理。
答:系使用两种带相反电荷的高分子材料作为复合囊材,在一定条件下交联且与囊心物凝聚成囊的方法。例如,以明胶和阿拉伯胶为囊材,囊心物与明胶和阿拉伯胶的溶液形成混悬液或乳状液,将溶液的pH
7压缩力;可溶性成分与润湿剂;物料的压缩成形性与黏合剂;崩解剂等。
(6)溶出超限
片剂不崩解;颗粒过硬;药物的溶解度差等。(7)片剂中的药物含量不均匀
颗粒流动性不好;颗粒内细粉太多或颗粒的大小相差悬殊;加料斗内的颗粒时多时少;冲头与模孔吻合性不好等。混合不均匀;可溶性成分在颗粒之间的迁移等。
3.举例说明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有哪些?
答: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有:(1)制成可溶性盐。将含碱性的基团的药物如生物碱、奎宁、可卡因、普鲁卡因等,加酸制成盐类,以增加在水中的溶解度;
(2)引入亲水基团。难溶性药物分子中引入亲水基团可增加在水中的溶解度。如维生素B2水中溶解度为1:3000以上,而引入-PO3HNa形成维生素B2磷酸酯钠溶液溶解度增加300倍;
(3)加入助溶剂。难容性药物加入助溶剂可因形成络合物、复合物等而增加溶解度。碘加碘化钾可以形成络合物KI3而增加碘在水中的溶解度;
(4)使用混合溶剂。混合溶剂是指能与水任意比例混合、与水分子能形成氢键结合并能增加他们的介电常数,能增加难溶性药物溶剂的那些溶剂。如洋地黄毒苷可溶于水和乙醇的混合药剂中。4.根据stoke’s定律,说明提高混悬液稳定性的措施有哪些?
第一章、绪论药剂学,是将原料制备成用于治疗、诊断、预防疾病所需药物制剂的一门学科。即以药物制剂为中心研究其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
药剂学:是将原料药制备成药物制剂的一门学科。原则:安全、有效、稳定、使用方便 药用辅料的作用:1使剂型具有形态特征; 2制备过程顺利进行; 3提高药物的稳定性;4调节有效成分的作......
药 剂 学 资 料名 词 解 释1 药剂学 2药物剂型 3药典 4液体制剂 5 增溶剂 6 增溶 7 增溶量 8 助溶剂 9 潜溶剂 10 潜溶 11 防腐剂 12 絮凝 13 助悬剂 14 润湿剂 15 沉降体积......
药剂学:(pharmaceutics)药剂学是研究药物配制理论、生产技术以及质量控制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其基本任务是研究将药物制成适宜的剂型,保证以质量优良的制剂满足医疗卫......
药剂学绪论掌握药剂学的内容与任务掌握原料药必须制成制剂才能应用于临床的原因掌握GLP、GCP、GMP的概念熟悉药典概况、中国药典的沿革概况熟悉处方药和非处方药了解药剂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