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意识讲稿_四个意识党课讲稿2篇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6 08:42:40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意识讲稿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四个意识党课讲稿2篇”。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教学目的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知道世界上除了有可见的物质现象之外,还有不可见的意识现象。正确理解和把握意识现象,就要对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进行分析考察。同时,通过对意识现象的分析,还从反面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和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论断,进一步证实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性。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如何正确有效地发挥意识的作用。教学重点

1、意识的产生

2、意识的本质 教学难点

为什么说意识具有社会性? 教学方法

1、分析比较的方法

2、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1、意识的起源

1.1 关于意识现象的不同表述

在意识的起源问题上,不同的哲学派别有不同的解释。

· 唯心主义的解释

唯心主义哲学家认为,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可以独立于物质而存在。黑格尔就曾经说过,意识是“绝对精神”产物。

· 宗教神学的解释

宗教神学家认为,意识是上帝赋予的,是上帝赋予了人们意识。

· 旧唯物主义“物活论”

旧唯物主义中有一派叫做物活论者,他们认为一切物质都具有意识,比如他们把磁石能够吸铁,认为磁石具有意识。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任何一种哲学的认识有着本质的区别,他认为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劳动的产物。也就是说,意识的产生需要具备两个方面的条件:一是自然条件;二是社会条件。1.2 意识产生的条件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意识产生的自然条件。意识产生的自然条件是和生物的进化同步的,大体上分为三个阶段。

1.2.1 意识产生的自然条件

第一阶段:从所有物体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反映特性是所有物质都具有的,比如敲打桌椅,桌椅会发出声音,这就是反映特性。

第二阶段:从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动物的感觉;

第三阶段:从动物的感觉到人的意识的产生。为什么说是人的意识?动物有没有意识呢?科学家曾经做过这么一个实验,动物发展的高级阶段是灵长类,比如类人猿或猩猩,他们就曾经让猩猩取水救火,猩猩在取水救火的时候呢,只知道从自己眼前的水桶里取水而不知道从自己身旁的水池里取水。这就说明了动物无法认识事物的本质,所以他们所具备的只不过是简单的意识的萌芽,而并非真正的人的意识。

1.2.2 意识产生的社会条件

那么人的意识的产生到底应该具备什么条件呢?实践证明,意识的产生不仅需要自然条件而且需要社会条件。恩格斯说:“首先是劳动,然后是劳动和语言一起,成了两个最重要的推动力,在他们的影响下,猿脑就逐渐的过渡成了人脑”。

在劳动中,人们的四肢逐渐分离,学会了制造和使用工具,人们的活动能力和范围在逐步加强,交流日益密切,交流的工具语言也就应运而生。四肢的分离和语言的产生在非常大的程度上推动了大脑的进化,而四肢的分离和语言都是在劳动中产生的。劳动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创造了可能条件,成为了由猿脑变成人脑,由意识的萌芽发展到人的意识的重要推动力。所以,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也是劳动的产物。

以上我们了解了意识是如何产生的?接下来我们看一下什么是意识,意识的本质是什么?

2、意识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这就是意识的本质。2.1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人脑的结构高度完善,成为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病理学的研究表明,人身体的其它部位受到了损伤,只要大脑没有受伤,人的意识还是处于正常的活动范围之内。所以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但是人脑不能自动产生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这是意识本质另一方面的表现。2.2 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意识永远是被反映到的物质本身

—— 马克思

马克思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因为,意识所反映的内容是现实的客观存在,意识不是主观自生的,是在实践基础上主观对客观的反映。

意识的内容虽然是客观的,但形式却是主观的,故意识又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正确意识会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阻碍作用。这就是说,人的意识不是自然的属性,而是社会的现象,是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是社会运动的组成部分。2.3 人的意识具有社会性

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社会的现象,它具有与生俱来的社会性”。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意识产生于社会存在的需要;

无论什么人什么时候的意识,就其产生发展的动因而言都有这么一个共同点,就是人们总是从一定的实践基础出发,为了满足一定的社会需求,在实践中反应一定的客观事物,从而形成某种意识。在社会发展中,任何一种新的意识、新的理论,都是伴随着社会的某种客观需要而产生发展的。

2、意识所反映的对象是客观的社会存在;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管的。是在实践基础上主管对客观的反映。

3、意识反作用的大小,取决于社会存在需要的程度;任何一种意识,它只要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符合统治阶级的需求,就会被大力推广和应用。汉代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之所以被大力提倡,就是因为它能满足统治阶级的需求,给中国社会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以上三点表明,意识是人类社会的产物,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离开了人的历史发展,就没有也不可能有人的意识。意识具有与生俱来的社会性。

3、意识的能动作用

意识除了具有社会性之外呢,还具有能动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只有坚持物质决定意识的前提下,又承认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才能在意识问题上既坚持唯物论又坚持辩证法。

意识的能动性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意识具有主观的目的性、计划性;不同的人在同一时期和条件下,会有不同的目的和计划,这主要是由于每个人的目的和动机都不同。

第二,意识具有创造性;人们可以在实践的基础上,在意识的指导下,创造出世界上原来没有的东西。

第三,意识对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对实践活动具有促进作用,反之,错误的意识对实践活动具有阻碍作用。

以上我们学习了意识的起源、意识的本质和意识的作用。既然已经学习了与意识相关的原理了,那么如何在实际生活中正确有效的发挥意识的作用呢?

这就需要把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辩证的统一起来。主观能动性是人们改造世界和认识世界的能力,客观规律是物质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人们要想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获得预想的效果,就必须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 尊重客观规律

· 对客观事物做出准确的评价和定位,不能夸大和贬低意识的作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二篇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一、哲学: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世界观决定方法论,世界观是方法论的根据,二者是相互统一的。二、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问题,也就是物质和意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德意志意识形态》 马克思以前就有唯物主义、有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 为人名服务、与时俱进、共产主义 所谓原理是指:①概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教学大纲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本门课程主要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教育,学习毛泽东和邓小平哲学思想,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读书笔记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读书笔记马克思是我最崇拜的伟大人物之一,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而且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和恩格斯一起,以严谨的治学态度,惊人的勤奋毅力开创了马克思主......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9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模拟试卷九一、单项选择题:(选项中只有一个最为准确的答案。每题1分,计20分)1.理性认识的三种基本形式是()A.感觉、知觉、表象B.概念、判断、推理C.概念、......

下载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意识讲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意识讲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