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解读三经济学家因关注劳动力市场获奖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劳动力市场经济学”。
北大教授解读:三经济学家因关注劳动力市场获奖 http://www.daodoc.com/ 2010年10月11日 20:50 新浪财经
北京时间10月11日,彼得·戴蒙德(Peter A.Diamond)、莫特森(Dale T.Mortensen)、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三位教授获得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新浪财经直播间邀请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杜丽群、特约评论员张茉楠做客直播间,解读本届诺贝尔经济学奖。
北大教授:三经济学家因关注劳动力市场获得诺奖
媒体来源:39384382
嘉宾分析称:三位经济学家是因为关注劳动力市场获得诺奖,研究主要针对全球的失业、养老、贫困的问题,都是当前全球面临的重要问题。对当下中国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以下为访谈实录:
主持人权静:各位新浪网友大家好,欢迎您来到新浪财经的视频直播间,一年一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即将于今天揭晓,今天新浪财经请到业内两位分析人士跟大家共同解读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做客现场这位是新浪财经特约评论员张茉楠,茉楠您好,跟网友打个招呼。
张茉楠:大家好,新浪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权静:同时在直播间之外,连线另外一位在经济学资深嘉宾是北京大学经济学系教授杜丽群老师,研究方向是外国经济思想史和西方经济学流派,所以对诺贝尔奖项有深入的研究。
新浪财经特邀评论员张茉楠解读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张茉楠(左)、新浪财经主持人权静(右)。(来源:新浪财经)
今年诺奖有点冷门 在预测的所有人选之外
主持人权静:我们看到结果已经出来了,一共有三位经济学家获得了本届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他们分别是:美国经济学家彼得·戴蒙德(Peter A.Diamond)、莫特森(Dale T.Mortensen),英裔、塞浦路斯籍经济学家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Christopher A.Piarides)。有点冷门的意思是吗,杜老师?
杜丽群:对,大家期盼的那几位没有得到。
主持人权静:相关的背景资料显示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彼特·戴蒙德因为对市场中无形商品的研究而获奖。您跟我们讲一讲对于市场中无形商品的研究,这到底是什么样的研究方法,他研究的内容到底又是什么?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杜丽群与新浪财经连线,解读诺奖。
杜丽群:商品归类是有形和无形,有形商品是大家在传统市场上经常所见,通过有形或者无形市场购买到的商品。无形商品,更多的是针对于服务产品,服务产品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这块他的发展会越来越快,也就是说白了服务业的发展,服务业主要提供各种各样的劳务或者无形的产品,这些产品对经济活动,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增量的部分是很大的对经济增长取得的贡献和对一国GDP的增长都是至关重要的这个在发达国家的比例占得很大,他对无形产品的研究算是在近十年、二十年来,是一个无形商品发展的趋势更多研究对研究者奖励的一个方面。
主持人权静:再来听听现场的茉楠,资料中讲到对市场中无形商品的研究,这点有没有跟广大网友介绍的?
张茉楠:对美国这次金融危机撞击来看,现在想重塑是在制造业,美国经济要向实体经济回归。在回归的过程中,他不可能重复低端制造,更多的美国也是像中国一样,实现一套向战略兴趣产业,包括支持业、服务业和知识资本掌控的产业。这次获江的经济学家所倡导的无形资产或者说我们所说的隐性资本和知识,在经济发展和价值链条中所创造的价值应该是非常巨大的。美国包括诺奖的推选者推选他为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也是未来全球第二次竞争当中包括经济重建过程中谁能掌握新的战略型新兴优势,为未来大家竞争提供一片蓝海或者新的竞争战略型的方向吧。
杜丽群:今年诺奖主要关注就业问题
主持人权静:杜老师,在新浪财经提供的对于诺贝尔经济学奖现场的发布会文字直播当中,我们看到克里斯托弗的感言和问答,现场的主持人问他请告我为何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感兴趣,他是这么说的:因为刚开始研究的时候,欧洲的失业率已经开始上升,所以我知道这一问题将会影响政府的政绩,将有更大的社会意义,如果社会不采取措施,失业率将可能进一步提高,而经济学家对此难以提出有效的理论应对这一现象,致力于开发新的理论模型,来解决这个问题,而新的模型确实收到了效果。
这是在直播当中看到的他的一段回答,您觉得他的研究方向今年为什么获奖,失业的问题到底有多大的意义,对各个国家来说?
杜丽群:对于失业来看,他影响到老百姓的利益,而且也影响到政治与社会的稳定,因此各国在对待失业问题上面,一般都会提出从宏观或者微观层面提出解决的办法,通过失业救济金,通过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通过增长方式的转变等等诸多方面来对失业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诺奖得主之所以从新的领域着手来解决失业问题,传统经济学面临的问题是传统的解决方法是效果不太明显或者说不能够很好地解决,通过一种新的分析方法或者研究的思路,对此给出政策方面的一些建议。
张茉楠:诺奖理论重新审视生产关系与劳资关系
主持人权静:谢谢杜老师,茉楠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张茉楠:我觉得对于失业这个问题,当前发达国家无就业复苏,不仅仅是周期性的失业,更是一种结构性的失业,这种结构性的失业,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西方经济领域当中的生产关系与劳资关系。经济学最主要的作用不仅仅是提高劳动生产力,更关键的是怎么构建和谐的生产关系,所以说新诺奖提出新的经济学模型和新的经济学理论是要想要通过重新构架一种新的经济关系,来创造更持久的就业,因为当前更多的思想是经济增长优先的理论所铸造的,我们应该转变以往的传统经济发展思路和模式。更加关注人的发展,因为人毕竟是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所以要由原来的经济增长优先而转变为就业增长优先。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政府做更多的事情,不仅仅是通过政策的扶持,而是应该构建一个良好的经济生态,在这个经济生态系统中让劳动者有更和谐的生产关系,因为他们有创业的激情。在自由和相互公平的环境当中,能够寻求自我更好的发展。
杜丽群:需要更多经济学关注与普通百姓密切相关的劳动力市场
主持人权静:我们再来听听瑞典皇家科学院的颁奖理由是什么:瑞典皇家科学院表示三位所研究的理论就是解释了市场上这种冲突,他们的理论是基于微观经济学理论的,也就是市场合理产出,意味着雇佣工人要更加合理,招聘人员和需求工作应该提供合理的机制。彼特-戴蒙德的理论已经成为一种领先的理论体制,是针对劳动力市场的,对于解决各种政策问题是很有帮助的。但他的理论是远远可以适用于劳动力市场之外其它领域,可以用于整个房地产市场在经济学以及家庭经济学等等。
杜丽群:三位获奖,主要针对全球的,一个是贫困、一个是失业,另外一个是养老的问题,这也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他们之所以能够得到这样一个殊荣,就是他们在这个方面,在全球充满不和谐或者说在经济领域,在其他领域,可能是需要有更多的经济学领域的工作者和研究者来关注这样与普通老百姓密切相关的劳动力市场,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在贫富差距不断拉大过程中,需要对劳动者,对经济行为主体,对普通的老百姓,对他们的生存,对他们的就业以及对他们的生存的环境给予更多的关注。
本届诺奖对中国的借鉴:决策者更多考虑劳动力市场、就业等人本问题
主持人权静:我们再延伸一下这个问题,因为三位分别来自于麻省理工学院,伦敦政治学院和美国的西北大学,他们都是海外的研究者,对于中国的经济理论研究来说,他们这样的研究方向的获奖,对我们可能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因为劳动者的因素在中国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我们政府一直在说要提高劳动者的收入在分配当中所占的比例等等,对于这个问题,您怎么看?
张茉楠:包括前几年诺奖的获得者,在2006年曾经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就是菲利普斯,因为菲利普斯提出的就业理论是非常知名的,从那个时候起,全球已经开始关注就业问题,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最近的联合国的发展报告,全球已经面临着新的危机,而新的危机什么,就是新一轮的就业危机。对就业危机来讲,当前在中国体现并不是十分明显,但是民生问题,包括对怎么应对中国的刘易斯拐点的问题,实际上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转型非常重要的不稳定的因素。可以说它也给我们的政府和决策者提供非常好的去看待经济可持续增长的视角,也给我们提供一个需要政府进行大规模政策储备的发展的思路。对于中国来讲,未来的20年或者说30年、60年,因为当前我们确实面临着一个30年之后,十字路口转向的问题,中国如何实现经济黄金(1422.00,16.10,1.15%)再30年的可持续增长,我想不单单就是关注像以往的因素,在以往30年是人的因素。
主持人权静:谢谢茉楠。杜老师刚才茉楠结读当中有一句话印象深刻,也是非常认同对当下的中国来说,如何去解决人的问题,可能是在我们经济经过了30年高速增长之后,需要我们的管理层、决策者、领导层他们深入思考的问题。本届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的理由也是对劳动力市场,对于失业,对于就业相关理论的探讨而获得的。您觉得这样的诺奖,这样的研究方向对未来中国来说有什么样的触动和影响?
杜丽群:从中国的情况来看,我们面临的问题是非常多的,失业问题,收入差距的拉大,还有贫富不均的问题,高学历和低学历的这些就业,不一定是高学历能够找到很好的一份工作。这些低学历或者低技能的一些人,面临的问题更多一些,他们的生存压力更大一些,对中国的参考价值是政府的决策者应该更多的把就业问题,把老百姓的民生的问题,以及中国目前面临的一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劳动力市场结构的调整,还有经济增长生态环境的保护等等,这些问题都要讨论,更多关心是以人为本,解决民生,另外就是更多的通过理性的方式,来对经济行为者进行法律这方面的约束,在激励机制方面,更加有效率,怎么样激励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能力的发挥方面,我觉得应该更多地考虑人文主义方面的因素。
主持人权静:好,非常感谢杜老师。此时此刻,2010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揭晓已经完全地揭开最终答案,三位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教授,虽然理论和方法各自不同,致力于解决共同的问题,在全球劳动力市场的问题,失业和就业等等一系列以人为本的相关的领域。今天各位新浪网友跟我们共同见证这样奖项揭晓的过程,我们也认为这样的奖项对当下的中国来说也是有非常大的借鉴意义,毕竟经济在经过30年高速增长之后,当前的中国确实面临着像杜老师说的很多难题,怎么克服这些难题,走到未来的发展可能是人的问题,劳动者的问题,收入分配的问题,就业的问题可能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我们希望这次诺贝尔经济学奖能给中国的经济学研究领域带来新的思路,也促使中国的经济研究领域更好向以人为本方面去发展。
感谢您收看我们的直播,感谢电话连线的杜丽群老师,感谢张茉楠,谢谢您的收看,我们下次再见!
茶市场 三大趋势值得关注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06-09-03茶市场 三大趋势值得关注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06-09-03编者按: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劳动力市场“三化”建设工作汇报材料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按照“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的劳动力市场“三化”建设要求,从市场的长远发展着想,抓管理、建机制,软硬件建设齐抓并......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北大副校长刘伟教授专题三:中国现阶段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与政策效应
中国现阶段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与政策效应主讲人:刘伟教授大家早上好!我们接着讲第三讲,现阶段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做出了哪些调整?如何评价宏观经济政策的效果?前面我们讲了两个单......
解读《合同法司法解释三》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作者:龚 伟2012年3月31日通过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合同法司法解释三》”......
浙江宁海县:三举措拓展干部培训渠道查看:422 次发布时间:2006-11-15浙江宁海县:三举措拓展干部培训渠道近年来,宁海县坚持重要干部重点培训,优秀干部加强培训,年轻干部优先培训,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