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文章_综合实践活动指导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22:18:3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文章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综合实践活动指导”。

走入社会,贴近历史

——浅谈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经验与感受

贵阳市民族中学 王义兰

人教版历史新教材从去年投入使用以来,教师们普遍反映比以前的教材更接近于高考,理论性增强了,条理更清晰,而我认为其中最有意义的改动应该是每个学期添设的一节活动课,这对于中学教师而言,是一个导向性的信号,长期以来囿于高考局限把学生锁定在书本上和练习中的教学程式,面临着新的挑战。高中一年二期的活动课是以“新中国社会生活的发展历史”为主题进行社会调查,这一活动有一定的难度:一来沉重的学习负担掣肘了学生的课外活动,要让学生在繁忙的学习之余愿意抽出时间去做社会调查,是需要教师做深入的动员工作的;二来深入社会实践是当今学生的弱项,一般学生从未作过类似的社会调查活动,没有任何可资借鉴的经验,刚看到如此广泛的调查课题时更有无从着手之感,这就需要教师善加指导,从调查的动员到准备工作,从调查的过程到处理资料的过程再到汇报展示,都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忽略。也许我的点滴感受,能对同事们有所助益。

一、如何组织好学生的社会调查?

为了搞好这次社会调查并取得预期效果,我首先做了充分的思想动员,一方面强调社会调查既能提高学生收集资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又可锻炼同学们深入社会进行实践活动的能力,让自己走入社会,贴近历史,真正体验历史情怀,感受新中国的进步;二是采取了两个鼓励手段,一个是对上交的调查报告进行评比,获奖报告将在校刊位臵分期刊出,另一个是就调查中的感受举行一次演讲比赛,获奖者均由学校出面奖励。这样就提高了活动课的档次,让学生看到了自己的实践活动成果,才能充分调动其积极性。

其次,确定调查主题后,要合理指导学生的调查选题,这是调查能否成功的关键。一方面,中学生驾驭题材的能力有限,所以选择调查项目时目标不宜太大,只须在衣、食、住、行、教育、卫生、休闲等层面中选择一个就行了,甚至可以把范围缩得更小,具体到某一方面的某一个点,比如“教育”就可建议学生调查一所学校的发展历程,再如“饮食”我就曾建议学生调查一条小街道的饮食服务业的发展;另外,选题要切合实际,定位要准确,尽量选择自己身边的历史,比如说一个家庭的住房变迁、甚或历年来厨房设施的变化等,在自己熟悉的事物中寻找历史变迁的痕迹。这样一来,调查的方向性明确,而历史也就从自己身边延伸开来。

第三,合理指导具体的调查活动。一要指导学生选择适当的调查途径,比如进行个人采访、访问相关单位、进行实地访察、翻阅以前的报刊杂志、查找地方史资料或者网上查询等;二要选择合适的调查对象,个人采访对象可选择老中青三代和经历过共和国成长的人,单位可选择跟调查选题相关的行业,比如交通、卫生、教育等部门,都会留下清晰的发展痕迹;三要指导学生怎样收集资料,可以收集的资料有各行各业的原始数据、图片、照片、实物和访问记录等,比如以前用过的各种票证、父辈留下的老照片、现今新照片对比等,这是调查中一个最重要的环节,也是最需要下功夫的地方,只有在充分占有材料的基础上,才能展开分析,得出结论,写出理想的调查报告。

做好了如上准备工作,学生的调查活动会轻松得多,此外可建议学生分组合作,还要提醒学生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那么顺利,调查所得也不一定就是符合他们主观愿望的东西,要鼓足勇气对待所有的挫折,才能将社会调查进行到底。

二、如何处理调查资料

在指导学生完成社会调查任务后,接下来便是如何处理收集到手中的繁杂资料,写出象样的调查报告,让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阶段。开始以为这一步水到渠成,应该是比较轻松的事了,可收到学生交来的第一批稿子才发现,这是一个更为艰巨的任务,写调查报告不同于平常写作文,学生拿着手中的资料不知如何应用,交来的稿子基本上是单纯的记录、资料的堆砌、或者是程式化的议论文。于是把来稿全部打回,要求学生另起炉灶,重新写过,自己则精心进行全面的辅导:

第一、指导选材和确定文章主题。虽然事先做了调查选题,可在调查过程中,为了求全求量,学生收集的资料还是相当丰富,也就免不了庞杂,不过唯其如此,才能为调查报告的写作提供更为宽松的选材余地。首先指导学生将资料按数据、图片、实物、文字等进行归类整理,科学地分析材料,立足材料提炼出恰当的主题。文章主题基本上建立在原有调查选题基础之上,只是可以更细致些,要提醒学生注意的几点是:一可以采用公文式标题,例如《关于……的调查报告》,也可以采用正副标题结合的方式,例如:《万水千山一瞬间——关于通讯事业发展的调查报告》;二要分析材料的内在规律,考虑你想用手中的资料来说明一个什么样的主题,比如有几个学生收集了一些人口情况方面的资料,一组是我县建国以来历年人口增长数据,一组是八十年代以来大中专生在各乡人口中所占比例,学生交来第一稿时仅仅写了自己调查的过程然后附上几份表格,我引导学生分析了表格中体现出来的人口增长规律,再启发学生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分析规律背后的历史原因,进行分段归纳,后来他们以第一组数据为线索,拟题为《从数据中读到的历史》。三要考虑选题的可操作性,要舍得放弃一些资料。有些标题定得太笼统,写作起来不好驾驭,有个学生在服装的调查上下了很大功夫,收集的资料有访谈记录、票证实物、新旧照片、以及服装行业的情况,标题定为《新中国建立以来服装的发展变化》,这个题目显然大了,帮助她删繁就简,忍痛割爱放弃某些资料,最后选题为《今日街头霓裳竞放——从我县服装行业的发展看新中国的成就》,这样就将选题定在服装加工业和服装营销业的发展上,选材合理,线索清晰,而且以地方的发展轨迹为主要线索,这样更具说服力。四要考虑主题必须突出,主题要涵盖调查结果,体现调查的立意,例如住的方面拟题《喜看广厦千万间》、行的方面有《从肩挑背负到村村通公路》、关于通信的《万水千山一瞬间》等,都鲜明地体现了调查主题。而主题一经确定,便成为取舍或安排材料的主要依据,材料的取舍、详略、变换都应服从表达主题的需要,不可与主题相游离、相悖谬。

第二、指导写作。调查报告的写作,自有一定规则,我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出校刊的实际需要,对学生作了如下写作指导:

1、写作的基本程式。报告大致可以分为这么几个部分:调查目的、调查对象、调查内容、调查结果与分析等,这样说并不是要求分成这么几块来写,而是要把这些内容贯穿进整篇文章中去,重点应落在调查内容、经验和体会、结果与分析、思考后的理性认识等几个方面;写作时尤其要注意开头、正文、结尾的表达方式:(1)开头:调查报告的开头力求简明朴实、引人注目,可以扼要说明调查概况,用简明的语言将调查报告的本质、成就、感受概括出来,点明主旨,总领全文,开篇便给人一个清晰的梗概;也可以设问方式扣住调查主题,发人深思,起到引人入胜的效果,例如:“轻轻一声问候,可以在一瞬间送到千里万里之遥的亲人身边……那么,五十年前,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人们是如何向亲人们传递信息的?一声问候要传递多长的时间?”一个设问,便引发人们追寻五十年来邮政通讯发展轨迹的兴趣。(2)正文:正文是调查报告的主干,是表现调查报告主旨的关键部分,是写作的重点,大致可以采取下列几种形式:纵式——作为历史题材的调查报告,最好是根据事情发展的时间顺序和材料内部的逻辑关系来组织调查材料;横式——根据材料的性质,将正文概括为若干并列的部分,分别加以说明和阐述。并列的几个部分之间不必分主次,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或侧面来表现调查报告的主旨;纵横式——它是纵式结构和横式结构的有机结合,先用横式结构把内容分成几个方面或几个部分,在写具体每一部分时,再按纵式结构安排材料。(3)结尾:调查报告的结尾,一般在分析内容的基础上结束全文,以深化主题,总结全文,点明中心,加深读者的印象。

2、写作中需注意的问题:(1)注意观点与材料统一,通过典型事例、确切数据、对比方法来表现主题。(2)准确使用语言,要重视调查报告语言的推敲和锤炼,力求做到简洁、准确、朴实,可适当引用生动活泼的群众语言,也可运用形象性语言,但语言的形象化以不损伤内容的真实性或切实感为原则;(3)对于材料中反映出来的历史现象,可结合相应的历史背景来分析原因和结果,真正做到把身边具体的历史和新中国发展的历程结合起来。

第三、组织汇报展示。经过指导后学生交上来的第二批稿子,质量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同学们学会了如何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并对之作相应的分析,可依然存在着一些不足。初步评选后,指导学生对准备刊出的稿子进行了精心修改,例如前面提到的《从数据中读到的历史》一文,学生分析人口增减的原因时,明显地有些勉强,帮助他们细细分析过建国后各阶段经济状况、国家政策、政府指导思想方面等因素对人口增长产生的影响后,要求他们重新修改,这篇文章是三易其稿才通过的,可能是写得最艰难的一篇,却是相当成功的一篇,几个成绩很一般的学生拿出的这篇稿子得到了师生们的好评。后来她们在演讲中说“我们第一次发现,自己也可以跟那些前几名的同学表现得一样出色!”最后刊出的几十篇稿子,都是经过同学们一再修改才拿出来的,其实修改的过程是一个再提高的环节,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再次得到了提高。

第一期调查报告刊出以后,得到了师生们的高度评价,普遍认为多年来没有出现过如此高质量的校刊,一种从未有过的成就感在同学们心中升腾起来,更让我意识到了社会实践活动的价值所在。

三、组织学生谈谈社会实践活动的感想:演讲比赛 从走入社会进行调查,到把自己的调查成果展示在全校师生面前,说起来似乎只有一步之遥,可做起来却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当然也收获了更多,不仅是学生,即便作为教师的我,也体验到了付出的艰辛与收获的喜悦,所以更想听听学生从中收获了什么,感悟了什么,想让同学们相互交流一下自己的体会与感受,因而组织了一场演讲比赛。和以往的演讲比赛不同,它显得那样平实,却是如此真切:

“当我们互相推诿着不愿意去敲门时,时间就这样一点一点地从我们身边溜走;而当我们鼓足勇气敲响了第一扇门以后,发现以后每一次的敲门都变得轻松了,每一次的询问也变得顺畅流利了,就算在有些单位吃了闭门羹我们也坦然了。”娓娓的述说中,学生走入社会的勇气与信心在增长;

“我发现,平时看书作业总喊累,而这一个月来这么忙,我却一点也不觉得累,反而觉得充实和快乐。”忙并快乐着,深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也许是快乐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

“当我一遍又一遍地在老师指导下修改自己的文章,我感觉到自己在一点一点地提高;当老师终于通过了我的报告时,我流泪了,流泪的同时我明白,自己分析问题和组织语言的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这是关在教室里做好久的作业都无法达到的效果。”学生在提醒我们:如何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的能力?这是我们必须正视的一个问题。

“我在他们办公室等候的这两个小时,让我经历了表面上的热情周到和实质上的怠慢鄙视……受伤的同时我也在思考:难道我们要把这些不良现象一代又一代的遗传下去吗?”从布臵调查活动的那天起就担心学生会受某些社会现象的打击,而现在我欣喜地发现:受挫折的同时,学生们也在成长!

而学生说得更多的是:“希望老师们以后多开展这一类活动,我们需要走入社会,需要更多的锻炼机会。”这是何等热切的期望,更是对教师的鞭策。我真正意识到了教材改革的影响力,它不仅是一节活动课,也远不止是一个课外作业,在活动过程中,学生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处理资料的能力提高了,这是历史教学追求的重要目标,对于高考的考试是有着直接裨益的,这为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的结合找到了一个适当的切入点;更为重要的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的历史变得具体而丰满了,学生深入社会的能力与信心增强了,真正做到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才是当今教育追求的终极目标。所以,新教材增设的活动课绝不能象有些老师说的:是可做可不做的事情,而是我们必须认真去完成的教学任务。

综合实践活动—课外阅读指导

综合实践活动—课外阅读指导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又具有很强的社会性。也就是说,单靠课堂四十五分钟的阅读训练是远远......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2010)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的、义务教育阶段3-9年级和普通高中阶段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

教师如何指导综合实践活动

教师如何指导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课程有三大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和展示阶段。每一阶段,学生都应自主参与。为了更好地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发挥他们的动手能力、独特风格......

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导材料

综合实践活动社区服务——教师指导材料登封市嵩阳中学郑丰鸽 2014年2月综合实践活动社区服务教师指导参考:1.《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2.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型指导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型指导吴世定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型:一、主题选题指导课;二、活动策划指导课; 三、设计制作指导课;四、阶段交流指导课;五、汇报展示指导课。一、主题选题指导......

下载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文章word格式文档
下载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文章.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