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威市阿都乡中心敬老院新建立项报告书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镇敬老院项目立项报告”。
宣威市阿都乡五保敬老院新建立项报告书
一、项目与项目单位概况 1.1项目立项背景
多年来,阿都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五保老人生活状况,把建立健全农村五保供养制度作为实践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关心弱势群体、维护农民利益和农村稳定的重要工作和民心工程来抓。为进一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确保社会养老保障全面贯彻落实,积极探索建立新型的管理模式,结合实际制定农村敬老院建设“十二五”计划,拟定按乡区域布局规划、集中建办区域性五保敬老院和五保敬老院。面对“十二五”期间农村敬老院建设艰巨任务,必须加快规划实施建设步伐,力争实现全省及宣威市提出的目标任务。根据《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和《云南省民政厅关于报送农村敬老院建设规划方案的通知》(云民电[2005]48号)精神,阿都乡拟定建设阿都乡五保敬老院。我乡目前已有126位五保户,其中有78位是60周岁以上的,为切实解决和改善农
村五保老人供养和居住条件,填补我乡五保集中供养的空白。经乡党委政府研究:决定决定在梨树集镇南侧李家田建造一座敬老院。
1.2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宣威市阿都乡五保敬老院 项目主办单位:阿都乡人民政府 项目性质:新建
项目建设期限:1年,即2010—2011年
项目建设地址:阿都乡乡梨树集镇得南侧李家田(详见示意图)
建设目标和内容:宣威市阿都乡五保敬老院占地1500平方米(2.5亩),建筑面积800平方米,床位80床,硬化场地600平方米,绿化场地1000平方米。
投资估算:项目估算投资95万元,其中工程建设费用70万元,工程建设其它费用15万元,预备费10万元。
1.3可行性研究编制依据 1.3.1《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
1.3.2《云南省民政厅、财政厅、发改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的通知》;
1.3.3《关于转发云南省民政厅〈关于报送农村敬老院建设规划方案的通知〉的通知》;
1.3.4《宣威市农村敬老院建设“十二五”规划报告》; 1.3.5《宣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1.3.6《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1.3.7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及其他相关资料。
二、项目建设意义及必要性 2.1项目建设的意义
五保供养对象是农村最困难的群体,解决这部分人的生活问题,关系到党和政府在农村工作中的形象。项目建设是贯彻落实新修订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国务院令2006年第456号)的具体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决策;是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完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的重大举措。项目的建设符合宣威市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对维护宪法所赋予五保对象合法权益,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努力构建和谐宣威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阿都乡乡现有60以上老年人3768人,农村五保户126人;全乡都没有敬老院、集中供养率为“0”,全乡农村敬老院建设“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奋斗目标是力争用五年时间将集中供养率提高到50%以上。离这个目标相距甚远,以集中供养方式解决农村老年人特别是农村五保户的“衣、食、住、医”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同时项目建设有利于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农村社会协调发展。
2.3项目所在地基本情况
阿都乡位于宣威市东北部,距市五保84公里,是云南省20个最边远的民族特困乡之一。全乡60个村民小组、171个自然村,辖谷兴、阿都、姜棚、同兴、施都、合庆、梨树、增坪、银厂、发吉、大佐、荣胜等12个村民委员会,其中发吉村为民族村。境内山高坡陡谷深,最高海拔2480.8米,最低海拔1300米。有农户9858户37858人。国土面积125.66平方公里,耕地30273亩,人均0.8亩。乡党委下设15个党总支,57个党支部,585名党员。2009
年全乡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1.1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72.7元,人均有粮392公斤。
三、建设规划与建设规模 3.1项目建设地点和建设条件(1)建设地点
该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宣威市阿都乡乡梨树集镇南侧李家田,土地面积1500平方米,地形较为平坦,地貌相对简单,地质结构良好,没有任何建设物和林木,无需拆迁。
(2)建设条件
该项目建设具备良好的供电、供水、排水、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地质、气候、水文情况良好;建筑材料资源充足、近便;施工队伍众多,能为本项目提供有利的条件。
3.2项目建设总体规划 3.2.1规划原则
(1)项目建设规模应根据当前乡辖区内五保户及未来一定时期的发展趋势,结合五保供养工作需要综合考虑确定,设施建设标准和水平应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并适合老人身心特点,具备老人的“食、住、医、娱”功能,-5-
保障老人的基本生活。
(2)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原则。
根据建设地点的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采用灵活的、因地制宜的规划方法,合理布局安排功能区域,做到功能分区、空间序列及环境景观良好的衔接。要充分考虑到五保敬老院的可持续发展,总体上要能适应当前实际和今后事业发展需要,在规划上留有余地。
(3)以人为本、注重实效的原则。
在五保敬老院的规划建设中,要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思想为指导,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既要为入院老人提供一个较为舒适的生活环境,又要充分考虑到基本满足老年人的娱乐活动环境。
3.2.2建设标准
(1)根据实际情况,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敬老院建设规模及标准要求进行建设。
(2)主体建设贯彻安全、适用、经济、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应注意美观。
(3)建筑装修和环境设计,要有利于老人生理、心理,体现清新、典雅、朴素的特点。
(4)建筑物的围护结构及屋面,应符合建设节能和防渗漏的要求;外窗应选用气密性和防水性良好产品;走道均采用“无障碍设计”;建筑过道具备轮椅、担架回旋条件。
(5)合理设置相应的供电、给排水、消防、通讯等设施;电源开头选用宽板防漏电式按键开头;床头设呼叫对讲系统,床头设照明灯和安全电源插座。
3.2.3规划期限 规划建设年限: 2010年——2011年 3.2.4规划内容
整个项目规划总占地面积为:1500平方米,其中敬老院占地800平方米,绿化占地700平方米。
3.2.5建设内容(1)土建工程
项目主要建筑为业务用房,建筑结构为砖混结构、建筑
面积为800平方米,层高为一层3.6米,二层以上3.3米,(2)给排水工程
给水:水源从沿街铺设的乡给水干管直接接入,院内给水管原则上沿道路铺设,给水管网的干管采用环状网供水,管径为DN100。室内给水管采用枝状布置,管径为DN75,给水管道埋深0.8—1m。
排水:五保内排水系统采用清污分流制,生活污水和生产用水一起通过院内污水管道排入集镇污水管网。生产、生活污水管道管径为DN100。
(3)电力工程
供电:电源取自乡10KV供电线路,外线采用15mm2型电线高空接入,建筑物室内均采用暗设PCR10 mm直径线管,6 mm2电线埋入。
防雷、接地保护系统:建筑物层面设置避雷带接闪器,利用建筑物内钢筋混凝柱内主筋作接地引下线并与基础主筋连为一体,接地装置由建筑基础梁钢筋及人工接地体组成低压配电网络TN—S—PEN系统,零线在建筑物进户线处做
好重复接地。
弱电系统:按需要在院长办公室、服务及门卫值班室设置电话,娱乐室和值班室预埋电视线。
(4)绿化、环卫、消防工程
种植各具特色的绿化植物(花、草、树)。走廊、宿舍设置卫生垃圾箱和垃圾篓。设置干粉灭火器。
(5)工程管线布置综合要求
为确保各种管线功能正常发挥,避免相互干扰,在管线施工时,须注意沿路段、相关地段管线间的相互关系,严格按工程管线综合的有关技术要求执行。
3.2.6总图布置
总图布置以方便老人的供养、就医、休息与活动,符合老人护理要求为原则。
本项目用地位于阿都乡梨树集镇南侧李家田。
总图布置采用分散式类型,把敬老院各组成部门分别设置在院内。园中穿插布置庭院绿化、草地、菜地,保持院内的环境舒适和宁静。
敬老院主体建筑居住楼位于基地西面,楼房坐西朝东,具有良好的日照、采光和通风条件,有利于老人居住及活动。基地正面侧为大门、值班及接待室;在基地的北面为餐厅和厨房。院中设置绿化带、菜地、整个布局分布简洁,错落有致。
3.2.7项目区的平面设计
项目业务区内设有2栋建筑屋。新建筑面积:800平方米,全框架结构,抗震烈度为8度,地震加速度为0.20g;建筑层高:一层层高3.6米,二层以上层高3.3米。建筑施工图设计时必须按《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JGJ122—99和《需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程》JGJ50—2001进行具体设计;楼内设有院长办公室、服务员值班室两间,医疗保健室、被褥储藏室、康复活动室、娱乐室、办公室等行政管理和医技管理用房。
3.2.8立面设计:满足使用、安全要求,适当考虑美观,主要体现简洁大方的效果。
3.3建筑规模与功能定位
3.3.1建设规模
本项目建设用地共2.5亩,根据建设用地及五保敬老院集中供养敬老院标准,建筑面积为800平方米,老人容量为日均80人(床位使用率80%),最大容量为日均100人(床位使用率100%)。
3.3.2功能定位 本项目建设功能定位:
(1)办公区:设置院长室、服务员室、储藏室等。(2)生活区:设置宿舍、食堂、浴室、卫生间等。(3)保健区:设置医疗保健室、娱乐室、康复活动场所等。
3.3.3设备配置
院内设各种规划的相配套的设施。楼内设卫生间,并安装坐式和蹲式大便器、软管淋浴头、洗漱用具,房间内设有衣柜、鞋架等老人生活必备设施。活动室购置健身、电视、娱乐服务等器材。住宿楼和厨房屋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解决热水供应问题。
3.4项目实施计划
(1)2010年5月——2010年6月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及审批;
(2)2010年8月完成施工设计及相应审批手续;(3)2010年9月底动工;(4)2011年9月底竣工投入使用。3.5组织机构、管理服务体系 3.5.1组织机构及管理体系
本项目组织机构及管理体系;实行主管部门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管理。由主管部门统一制定项目实施计划、作业设计并组织实施,负责项目的工程管理、财政管理、资金的使用和结算,保证项目的具体落实和实施。其组织管理程序如下图:
阿都乡中心敬老院 阿都乡人民政府
办公室
3.5.2项目保证服务体系(1)协调管理与技术协作
阿都乡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协调,阿都乡民政办具体组织实施,电管所、水务所、村建所为技术协作单位。
(2)资金的管理
项目资金的管理、使用由财政所负责监管,严格施行“专款专用”,资金的拨付严格按工程资金使用程度拨付,并自觉接受上级和国家财政的监督检查和审计部门的审计。严格遵守项目财经管理制度,保证资金渠道畅通,按项目建设进度安排计划顺利实施。
(3)项目管理
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按省、市有关部门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初步设计与施工设计,把好施工设计财务部
服务部
保健室
后勤室
关,根据上级下达的建设计划和批准的设计,组织实施。
(4)项目监测
由技术部门对项目进行监测,并建立相应的技术、数据档案。
四、环境保护及消防安全 4.1项目环境保护现状
项目区位于阿都乡乡集镇得龙路卫生院旁,项目本身无环境严重污染因素,项目不涉及环境敏感性问题。主要有:
(1)项目区内的生产、生活用水由乡镇自来水给水管网供给,完成达到经营、生活用水标准。
(2)排水(污):项目区相临街道、地下排水设施完备。(3)噪音:项目区内的噪音污染主要来自施工期间机器作业、街道上来往的车辆。
(4)废物、废渣:主要来自生活垃圾及活动场所的废弃物,由乡环卫工人定期清除。
4.2环境保护措施
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按《大气环境质量
标准》、《城市区域环境噪音》等规定治理项目区,需采取一系列治理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1)排水(污):项目区建设将设置排水(污)暗沟,清污分流,导入集镇排水(污)沟道。
(2)土壤保护:项目区内除车道、人行道、建筑物外,其余的地表保持原有植物或植树、种花草。
(3)加强卫生设施建设搞好公共卫生:项目区内公共场所设置垃圾桶、果皮箱;及时清理各类垃圾;建立卫生监督岗位,确保环境清洁。
4.3消防安全
(1)加强消防领导。认真贯彻执行《消防法》,建立消防安全领导小组,配置安全员,督促检查消防安全工作,制定灭火应急方案。
(2)创造消防安全环境。消灭消防中的一切隐患,制定消防规章制度,从严监督执行。
(3)消防设施建设。建设符合消防条件的干线通道和消防栓、灭火器等设施。严格火源、电源管理,安置防畦设施,-15-
设立消防报警电话。建筑材料均达一定防火要求。
五、项目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 5.1投资概算 5.1.1编制依据与说明
(1)本项目投资概算依据建设规模的投资情况和有关资料分析后确定。采用概算指标法,先算出直接工程费,其它费用和预备费按直接工程费的比例测算。
(2)云南省建筑工程综合预算定额和预算费用定额。(3)设备、设备投资依据建设规划方案、功能分区和相关专业提供的资料确定。土建工程据当地竣工资料及建筑概算指标测算。
(4)给排水及消防供电线路等安装工程按当地同类型项目情况估算。
(5)投资方向调节税:根据国家、省现行政策规定,暂停征收。
(6)建设单位管理费(含项目监理费):按建设工程投资的2%估算。
5.1.2项目总投资额
项目计划总投资95万,其中:建筑投资60万元(包括厕所、围墙、供水、供电、院内道路等附属设施);土地投资3万元;设备购置20万元;安装费用7万元;其他费用5万元。
5.2资金筹措方案
项目总投资95万元。资金筹措方案采用专项资金补助、自筹形式,筹措如下:
(1)申请专项补助资金
专项补助资金25万元,主要用于固定资产投资。(2)自筹
自筹资金70万元。
六、项目综合评价 6.1项目产业政策评价
阿都乡五保敬老院建设项目,符合国家政策和省、市、县产业发展规划,项目内涵丰富,社会效益明显。
6.2项目社会效益评价
该项目建设是一项为国家福利及社会健康的公益性社会事业,项目的实施,将推动宣威农村五保供养事业发展,有利于提高全市的农村公共服务的整体质量和服务水平,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6.3项目经济效益评价
项目建设将解决近150人五保户集中供养问题,对提高宣威市农村公共服务事业综合经济效益具有积极的积极作用。
6.4项目环境评价
项目实施中有效地控制环境容量,按划分制订有效措施加强保护。同时项目区内增加绿化面积,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维护生态平衡。
6.5项目就业评价
本项目的实施除本身需招收部分服务、护理人员外,对相关产业的发展也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为社会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综上所述,阿都乡五保,在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具
有较好的综合效益。
6.6敬老院位置示意图。
宣威市阿都乡同兴村村民代表会议制度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完善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发展基层民主,实行村民自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云南省实施办法》的有......
阿都乡“整乡推进”扶贫开发工作进展情 况 汇 报去年3月2日,赵书记一行到阿都调研并召开现场办公会,决定把阿都乡作为今后两年曲靖市唯一实施特困地区“整乡推进”扶贫开发试......
保山曙光学校1.总论1.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1.1改革开放的需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和不断深入和发展,对教育事业提出了:“必须改变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逐步建立以政府......
阿都乡2008年综治工作总结市政法委:2008年来,阿都乡综治工作,在上级政法部门的指导下,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各村委、乡政法部门、乡直各有关单位的努力工作下,取得了显著成效......
关于阿都乡2008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9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在阿都乡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财政所所长 朱恩宪 (2009年1月18日)各位代表:受阿都乡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