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与坚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转型与坚守”。
“调整与坚守”写作导学(转)
一位国家特级厨师,因为始终坚守着一份朴素的信仰:“畜生也是性命,是性命就不能伤害”,因此拒绝宰杀和烹饪野生动物。结果在长达13年的时间里,先后12次被解雇,28次主动辞职,饱受失业和颠沛流离之苦。有人嘲笑他“有病”,不知适当调整自己的处世原则适应社会,认为只要他愿意妥协,便不愁没有稳定的工作和丰厚的薪水;也有人认为,这位来自草根并一直生活在社会低层的厨师能够坚守自己的信仰难能可贵,我们理应向他脱帽致敬。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想法呢?请以“调整与坚守”为话题,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标题自拟;⑤不少于800宇。
一、写作导入
“调整与坚守”是关系话题作文,很多学生在审题时误以为两者是选择关系,写“调整”或“坚守”一方即可,造成偏题。那么,我们可以怎样审题、立意呢?具体操作如下:
(1)并列共存关系:即指构成话题的诸要素之间存在着一种平等并列的关系,几个要素可以同时共存。也可称之为有此有彼式。“调整与坚守”可以诠释为既要适时调整,又要坚持自我,两者相互依存。处理好了两者的联系,无疑给事业上了双保险,肯定会增加成功的几率。这种关系最通常的行文结构是第一层写调整/坚守,第二层写坚守/调整,第三层综述两者联系,强调两者的重要性,不能突出其中一面,而忽略另一面。也可以把“调整与坚守”作为议论对象笼统进行写作,不分彼此,这样的论点可以是“调整与坚守是成功的阶梯”“人生离不开调整与坚守”。这种关系的例子很好举,例如苏轼降低自己对仕途的期望值,把时间倾斜在了自己钟爱的文学上,《小窗幽记》的作者陈继儒周旋于官场,又能洁身自好,还有李清照、毛泽东、比尔·盖茨……
(2)是非取舍关系:即指关系型话题的诸要素之间是一是一非、一对一错的关系,对它们只能有所取舍选择。也可称之为有此无彼式。学生喜欢写“坚守”,强调不能随遇而安,随波逐流,应该坚持自我,保持本性,最终走向成功。这方面的例子很多,如文人坚持自己风格为大家认可,企业家坚持自己的理念,最终让公司蓬勃发展,残疾人坚持梦想赢得了社会的尊重等等,而选择写“调整”的不多。其实,古往今来,不一味固守,适当调整自我,在没有违背原则的前提下,变通融合,也能实现理想。比如调整国策最终打败吴王的夫差,弃医从文的鲁迅,弃文练字的著名硬笔书法家张文举,只要是适应社会、适时调整自我的皆可入题。学生必须注意的是,无论选择哪一方面,另一方面必须点出来,不能只字不提,否则容易被判为偏题作文。
(4)对立统一关系:就是各要素单一来看是对立矛盾的,但实质上它们又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和谐统一。也可称之为无此无彼式。辨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没有“调整”无所谓“坚守”,没有“坚守”也就没有“调整”,二者对立统一,要在“调整”中“坚守”,也要在“坚守”中“调整”。这种关系学生很少写(因为难度较大,学生想不到或者怕阐述不清写不精彩),但是如果论述好了“调整”与“坚守”的辩证关系,条例清晰,思维严密,论点与论据相互增色,一定会让视觉疲劳的老师怦然心动,从而赢得一个可观的分数。
二、范文及点评
在冬天里,守住自己的春天
绵阳中学高三 万千语
13年的时间,12次的解雇,28次的辞职,100次的无助,1000次的心痛,10000次的站起。生命如此的跌宕起伏,只为了两个字——坚守。
我有足够的理由去尊重这位伟大的厨师:只因为了捍卫生命的尊严,而被这个唯“物”独尊的社会打进严酷的冬天,看似单薄无助,但始终能咬紧牙关,因为在他的心灵深处,始终有一座春意盎然的城池,与现实的冬天,一起绽放,他因此而不屈,他因此而顽强。
有人常以懂得“调整”而自命不凡,以为自己处世有方,不管物质世界怎样飞速发展,他总能开拓出属于自己的一座城堡。但在我的眼中,他就像是一簇浮萍,总在水流最急处打转,总在机械地随波逐流,全然不知自己的梦想是什么,更不记得自己也曾经有过一个扎根厚土,仰望天空的愿望,最终只能被物质化,快餐化。
由此可见,调整不是圆滑,坚守不是拘泥,若要调整,只能调整心态;若要坚守,是需坚守信仰。孔子曾赞扬他的学生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颜回在陋巷中尚能自得其乐,是因为他坚守住了自己内心最深远的信仰:人啊,无欲则刚。我们暂不论人
是否该有欲望,但能学会像颜回那样,在犹如寒冬的陋巷里,永远将自己的心态调整到最明媚的角落,去坚守心灵的春天,又岂会恐惧于贫穷,屈服于困窘?
我不禁想起冬季里的梅花来——宁可抱得枝头死,何曾坠入北风中?正因为它们坚守住了自己的位置和信仰,才让诗人们愿意相信,那墙角“凌寒独自开”的小小梅花,正在苦心酝酿着下一个即将盛放的春天。那寒梅的风骨,不就正如文天祥对自己赤诚丹心的坚守,正如屈子对自己家国人民的凝视,正如鲁迅先生对现实黑暗的抗争一样,没有吝啬,没有保留,唯有撕心裂肺的坚守。
现实中的人们,却淡忘了太多自己本该保留的信仰。我们离枫叶很近,却离思念很远;我们离蝴蝶很近,却离梁祝很远;我们离面孔很近,却离心灵很远;我们离附庸风雅很近,却离坚守信仰很远。那在这个冬天,我们是否该去寻觅自己的春天,也坚守自己的春天?
推荐理由:不得不承认,作者很善长使用材料,用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把一个通俗的材料说得通透明晰。本文开头不但点了题,而且结合材料,真是一举两得。
海阔天空
绵阳中学高三 卢茂竹
伴着初夏泽畔的芬芳,屈原,毅然走向了那脉默默流淌的汨罗江,望着身后你热爱的土地与黎民,“乘骐骥以驰聘兮,来吾道夫先路也”的坚守已让你疲弊不堪,那一生的坚守却换来国君的不仁。也许,筋疲力尽的你看不见满天繁星,也许,你对自己说“退一步,海阔天空”,于是你决定调整,那优美的一跃将你化为滔滔江水,你的灵魂千百年来仍然抨击着苟且者瑟瑟发抖的灵魂。
也许屈子的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人惋惜,那司马迁的进一步海阔天空,就更加让人敬佩。
多年的牢狱之苦,历经腐刑,可伟大的司马迁却并未就此放弃自己的坚守,他始终怀揣着一个信仰,坚定而又乐观,终究尽毕生之力完成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在最后一字完成时,司马迁笑了,因为他终把乌云拨开,见到了自己坚守而得来的海阔天空。进一步,海阔天空,这是司马迁的坚守。当我们行走在青春的驿路上,当我们肆无忌惮地奔跑时,当我们锋芒毕露时,有没有想过如何去获得属于自己的海阔天空,是调整,还是坚守,慎重而又尽心地去面对我们的每一次选择,才能在老年,拾起遗落的青春碎片时,可以报以赧然一笑,因为我们坚守过自己的信仰,我们调整过自己的锋芒毕露。坚守是陶潜“不为五斗米折腰”,挂冠而去时的洒脱;坚守是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不畏世事的豪放;坚守是李清照一个弱女子“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信念……
坚守是信仰,为那海阔天空。而调整姿态,也会为明日增添一份更夺目的光辉。如陶潜般,从官场调整为“采菊东蓠下”,在调整中,仍坚守着自己的信仰,那一片海阔天空,如此多姿。
退一步,放开胸怀,海阔天空。
进一步,坚守信仰,海阔天空。
那海,那天,由我们自己去描绘。
推荐理由:本文是谈“调整与坚守”并列关系的文章,先说调整,再说坚守,最后谈两者的关系。层次清楚,能灵活使用教材例子。
外化中的坚守
绵阳中学高三 彭玥
鹰立如睡,虎行似病,那是在坚守出击;
雨木潇潇,寒春入梦,那是在坚守彩虹;
石沉于底,磨平棱角,那是在坚守凸显;
梅枝羊雪,孤岫出云,那是在坚守春天;
江河咆哮,一泻千里,那是在坚守入海。
自然以它独特的方式诠释了生存法则。面对竞争,惟有适时调整策略,但又坚守内心的那一份希望与执著,方可适者生存。
还记得那个“人生若只如初见”的纳兰容若吗?人们说他“生了一条奴才的命,长了一颗做人的心”,不失人间悲哀。可谁又曾知,他既是皇帝的好知己,能安慰主子心中的疲惫与忧愁,但心中也不忘那一份对诗歌的执著,对人格的坚守。幽居官中三十一年,虽见过纸醉金迷醉洒欢乐的奢侈,虽赏过金碧辉煌红灯满天的皇楼,但他始终不断地去适应这个世界,虽没融入,内心却更多了一份操守。
千年前,一位才华横溢的古人早已向我们演绎了调整与坚守的双重定位的传奇。
是否记得那个怀有单纯信仰却流入怀疑的颓废文人?“爱、自由、信仰”是他人生的三大追求。志摩,是人间那片最可爱的云彩,投影在水底,更加清澈。不管是与林徽茵相爱一生欲罢不能的破碎爱情,抑或与陆小曼的悲凉爱情转折,他都充当一个伤得最深的角色。而外界的诽议、唾骂,难免成了他心中更多的伤口。很多次,在忧伤中徘徊,在徘徊中茫然,在茫然中不知所措。他很想和其他操守固执盾牌的文人一样选择离开,但最后,他知道他还有梦未实现,他在外化中被磨平棱角,选择了调整内心的触动,但仍坚守那爱的信仰。
是的,他也会在烟瘴之地忆起江南的流水和石桥,但伤痕累累的人生孤舟永远停留搁浅在那个浅湾处,因为外化中的坚守。
于丹说,对于这个世界,我们应学会感恩,秉着庄子的羽翼,在法乎自然的外化中翱翔于人生的蓝天。也许,人生就是这样,没有外化,犹如一尊木雕,毫无生气,没有坚守,犹如放荡无羁的野马,没有方向。而我们,就应选择在外化中坚守。
推荐理由:文以气存。本文一气呵成,前后贯穿,读罢让人心潮澎湃。何以养气?可以学习本文,与古人共脉博,同今人齐呼吸,平日养浩然之气,气势自然雄奇。
调整,是为了更好地坚守
绵阳中学高三 柯袆
每个人的心中,都坚守着一个属于自己的执著。然而,面对着社会带来的种种压力,有的人选择了屈从,有的人选择了坚守,但最终,他们都被历史的长江所湮没,还有一些人,他们选择了调整,于是乎,他们可以在这个社会中更好地坚守。
寂寞牧羊的苏武,在被匈奴囚禁的最初时候,不曾流露出一丝的屈服,纵然匈奴想尽办法,也无动于衷。然而当白刃将至,苏武心中的那一份坚守突然让他领悟了什么。于是,他改变了自己的那一份高傲,选择了沉默,选择了在荒凉的草原中自我放逐。命运多舛的司马迁,经历宫刑之后的颓废,他也曾想以一死来告别这个冷漠的世界,然后那一份对于历史的坚守,提醒了司马迁。他改变了自己的倾废,在调整之后,是一个奋进的自我。
因为调整了对死的无畏,苏武才得以更好地坚守他那一份对于大汉王朝的执著;因为调整了对生的迷惘,司马迁才能够更好地坚守住他那一份对于历史孜孜不倦的追求。因为他们的调整,我们多了一根民族的脊梁,也多了一部有着耀眼光辉的《史记》。
当代的社会,充斥着太多物质的暗流。在这个物欲横流、精神缺失的社会里,我们心中的那一份坚守,正变得更加的脆弱。因此,我们更应学会调整,从而让我们在心中,更好地坚守。
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令史铁生的人生从此与轮椅作伴。他突然感到了这个世界的悲凉,那曾经拥有的人间的爱,似乎已经消散得无影无踪。但当他面对着地坛的那斑驳古迹,那母亲的爱,却使他懂得了调整,他心中所存的爱,是他的财富,也是他更好坚守的动力。同样地调整与坚守,也成就了另一个文人。当*的风暴席卷进巴金的生活,他也曾迷茫,是否真的该放下自己手中的笔,去踏上另一条人生的路。然而他一直明白,他心中的那一份对于文学的坚守,既然无法固守,便选择了调整。换下自己的迷茫,装上对未来的希望,这一个调整,让巴金更好地坚守着,对文学的那份执著。
人生有太多的情景,并不像我们预料的那样。有时候的坚守,会变成一种美,更或是一种痛。然而,当我们懂得了调整,一切便会变得和谐,所以,我们应该时刻记得,调整,是为了更好地坚守。
推荐理由:在取舍关系中,太多的同学写“坚守”,而这篇文章写的是“调整”,让人眼前一亮。当然,调整不是毫无原则,一味迁就,而是为了更好地坚守。所谓变则通,不变则废。
于调整中坚守,于坚守中调整
绵阳中学高三 王敏先
调整是现实主义,坚守是理想主义。
夸父逐日,靠的是与天比强的气质。
范蠡泛舟,借的是循世避难的想法。
很多人在调整时忘了自己的初衷,很多人在坚守时忘了自己的目标。
就像那邯郸之人,学步却忘了自己的方法。
就像那抱柱尾生,守爱却掉了自己的性命。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一九二七年,昆明湖水埋葬了中华国学最耀眼的明珠,一代大师王国维自沉湖水。波浪里蕴含了无声的哭。清朝末年,当局无力,文化凋谢,无情的枪炮瞄准宋词,冰冷的弯刀砍向唐诗,野蛮的双手砸碎曼妙的青花,凶恶的皮鞭笞打秦词汉赋,大师无法忍受,《人间词话》里那仙境不在了,婉如绿珠坠楼,清喉抹剑。大师一跃,半个中华文学淹没于外夷的耻笑中,只剩一株弯腰的柳树面对无情的燃烧。
先生在坚守。坚守那美丽的词画,坚守那优雅的瓷皿,无奈,国民愚昧,不知珍惜,当最后一张山水被撕碎,先生就选择殉葬,让英魂随宋词元曲飘摇,让唐诗成为一声空叹。
坚守如浴火的凤凰,在血泪中终获永生。
调整似一股涨浪潮,岸高岸低都可拥抱。
就像是无知的黑暗中冒出的一缕阳光,鲁迅先生弃医从文,他的自我调整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希望。民间混乱,先生求学海外,异乡的樱花没有迷倒先生。先生欲从医,救我百姓伤口,然而幻灯片上,国人冷漠的表情,带给先生巨大震撼,他们看客般地看着行刑。先生一震,弃医从文,从彷徨走向呐喊,民族大义,在先生的背影中显得如此刚强。先生出殡时,街上拥满了人,无数被唤醒国人在哭泣,无数敌人为先生脱帽致敬,先生的调整成为中华历史上一次有力的选择。
调整未必是坏事,坚守也未必是坏事。
苏子于黄州谪居,方有其前后《赤壁赋》。
杜子美一生忧国,才有诗圣之名。
人们需要调整,也需要坚守,这样才不会失去自我的方向。
在调整中坚守,在坚守中调整,才能让自己于血泪中重生,看到天外的水天一色,摸到枫叶的红色质感。
推荐理由:关系话题作文最难写的恐怕是辩证关系。本文很好地驾驭住了这种关系,发挥了“调整”与“坚守”的作用,两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文章语言耐人寻味。
忠诚与坚守----电影《忠诚与背叛》观后感7月19日下午,观看了电影《忠诚与背叛》。感觉这是一部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统一的影片,感人至深,堪比党课教育,受益匪浅。影片真实而艺术......
变化与坚守叶落枝头顺水流,水太匆匆叶太愁。风无阻,雪容流。自叹人生于此何处去?斟烈酒,绝断愁,与天对痴笑逍遥游。 小荷作文网 www.zww.cn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变化无处......
坚守与超越— — —— 王占宝校长在深圳中学六十五周年校庆上的发言2012-11-19 尊敬的离退休老领导、老教师、老员工 尊敬的各位领导、来宾 亲爱的校友、老师们、同学们: 大......
坚守与奉献——观《山上有棵树》《绿山梦》有感 前行有声,岁月无言。成就有声,奉献无言。高文毓,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退休不褪色,退休不退志,用自己16年播绿的汗水,把一个晴天沙尘......
坚守与变通山的智慧在于坚守,在于变中求的巍峨;水的智慧在于变通,在变化中求生存,遇石则分,遇曝则合;遇寒则冰,遇暖则融。我们应该像西伯利亚雪原上的白貂守护纯白的皮毛般坚守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