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羊补牢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亡羊补牢的寓意”。
9《亡羊补牢》
学习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寓言、亡羊补牢、窟窿、叼走、街坊、后悔、劝告”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寓言故事。
3、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涵的道理。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在体会寓意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寓言,知道寓言就是通过一个假托而又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板书:故事道理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寓言——生齐读《亡羊补牢》。
二.解题,引出主要内容。
1.请同学们查字典,说说题目中的“亡” “牢”分别是什么意思?
(生查字典)坐牢宝盖头是表示房子,以前牛、羊住在一起,“牢”就是给牛羊住的地方。课件出示两个字的字义,生选择。
2.你能用一句话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吗?
(丢失了羊才去修补羊圈)
3.师:这个小故事会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让我们到故事中体会吧!
三.自学生字词。
(一)出示自学提示:
1.借助拼音,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
2.标注自然段序号。
3.用横线画出丢羊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修补羊圈的句子。
(二)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三句话:
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那只羊叼走了。
街坊劝他说:“赶紧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
(1)抽生读,正音,齐读。
(2)强调:羊圈“圈”是多音字。“窟窿、街坊”轻声的朗读。“叼”的读音。
(3)齐读
四.深入学习,理解寓意。
1、师:初读课文,你知道养羊人丢了几次羊?(两次)课文哪两句在写丢羊?
一天早晨, 他去放羊,发现少了一只羊。
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又少一只羊。
2、默读课文第一至四自然段。想一想两次丢羊的原因?用双横线画出来。
第一次:
出示: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那只羊叼走了。
(1)(看图)“窟窿”是什么意思?请你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丢羊的事。
(2)这里的“原来”就是“原因”的意思。
(3)句式训练。
晓丽今天没来上学,原来是。
因为,所以今天没来上学。
3、养羊人第一次丢羊是因为羊圈破了,那么第二次丢羊是因为什么呢?
第二次:
若生回答:原来狼又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又”说明养羊人这一次丢羊的过程同第一次一样。
4、为什么两次丢羊的过程会一样呢?让我们来读读街坊和养羊人的对话。
出示:街坊劝他说:“赶紧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
(1)齐读。街坊就是——邻居。
(2)面对街坊真诚地关心与劝告,养羊人怎么说的?(齐读)
(3)从养羊人的回答中,你看出养羊人是什么态度?(无所谓,毫不在意)他可能在想什么?(羊已经丢了,就回不来了和羊圈没关系。羊已经丢了,没有必要修羊
圈)。
(4)同学们分析得十分透彻,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两句话,读出街坊的关心,和养羊人
无所谓的态度。
(5)师生读,分男女生。
(6)养羊人的想法对吗?为什么?
(养羊人的想法不对。因为他不修羊圈,羊还会再丢。他只想到已经丢的羊回不来了,却没有想到还会再丢。)
(7)同学们分析得对,养羊人没有认真分析丢羊的原因,考虑问题不全面。所以,他不听劝告的结果是:
齐读: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又少了一只。原来狼又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小结:两个“又”字,让我们深深地明白了,不听劝告,没有及时补救过失,不好的结果就会重演。如果用题目中的两个字概括,就是——亡羊。
5、学习第五自然段。
(1)二次丢羊以后,养羊人又是怎么想的?
自由读第五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养羊人想法的句子。抽生读。
出示: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
后悔是什么意思?()
他在后悔什么?用(要是„„就„„或如果„„就„„)
师:但是他转念一想,现在修还不晚,为什么?
(因为羊圈修好了就不会再丢羊了)
这次,养羊人思考问题比第一次有了进步,想问题想得全面了。
(2)所以,他(齐读——他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的结结实实的。
为什么养羊人要“赶快”修,可以把“赶快”去掉吗?
(因为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不想再丢羊了,所以,要赶快修羊圈。)
(3)养羊人现在修羊圈究竟晚不晚?课文中哪一句话说明现在修羊圈不晚。
从此,他的羊再也没有丢过。
“再也”一词说明什么?(从那以后,他的羊一直没有丢过。)
(4)咱们一起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读出养羊人的后悔心情。
(生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五、深入理解,揭示寓意。
1.根据板书,想一想,在丢羊,修羊圈这些事中,养羊人做错了什么,又做对了什么?
做错了:不听劝告,考虑问题不全面
做对了:吸取自己不停劝告的教训,及时改正错误修补羊圈。
2.从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及时改正,就不算晚。
师:是呀,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及时改正,就不算晚。所以,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亡羊补牢——未为晚也。
生:(齐读)亡羊补牢——未为晚也。
3.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情,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这几天我感冒了,妈妈让我去看病,我以为是小病,就没有去医院看病,昨天就发起烧来,为了减少病痛,我早上去看医生,买了药,吃过后,现在好多了。)
六.总结,当堂过关。
师:这节课,我们不但学习了一则寓言,还明白了“亡羊补牢——为时不晚”的道理。作业设计:
1、比一比,组词语。
寓()悔()狼()
遇()梅()猪()
盘()叼()硬()
盆()叨()便()
2、选一选,填一填。
牢:A.羊圈;B.监狱;C.坚固,牢固。
(1)我读过了《亡羊补牢》()这个故事。
(2)老师的话牢()记在我的心中。
(3)武警战士监守牢房(),决不让一个罪犯逃掉。
3.把下面的句子换个说法,不改变句子的意思。
(1)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
(2)他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
4.选词填空。
劝告劝说
(1)幸好我及时地接受了妈妈的(),要不然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2)经过大家一再(),他终于愿意参加这次活动了。
都有“劝人改正,听从”的意思。
“劝告”一般指使人改正错误或接受意见。
“劝说”一般指劝人做某种事情或使人对某种事情表示同意。
亡羊补牢下午班队课上老师让我们表演成语故事,有的演《叶公好龙》、有的演《守株待兔》、还有的演《坐井观天》,我们组演《亡羊补牢》的故事。《亡羊补牢》说的是:从前有一个人......
《亡羊补牢》陈亮的爸爸是个普通的牧民,靠养羊为生。他总共养了十只羊,个个膘肥体壮。在一个月光皎洁的晚上,一匹饥饿的狼正在四处寻找食物。突然,他听到似乎有羊的叫声,于是循着......
《亡羊补牢》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寓言、亡羊补牢、窟窿、叼走、街坊、后悔、劝告”等词语。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寓言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楚国有一个农夫,他家的羊圈里养了数十只羊。有一天,下了一场大雨,雨水把羊圈冲出了一个洞,发现时他没有及时去修补。邻居提醒他说:“你快把洞补好。否则,狼就要把羊叼......
《亡羊补牢》教学设计 说课一、说教材今天我即将要上的课是寓言《亡羊补牢》,这篇课文选自人教版第六册第九课《寓言二则》中的一则。这个寓言故事内容浅显易懂,故事情节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