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新闻报道广州亚运会个案分析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西新闻报道叙事差异”。
中西新闻报道
个案分析
——以《人民日报》与美联社
广州亚运会开幕式报道为例
广州亚运会开幕式报道为例
【论文摘要】 对于2010年广州亚运会,中外新闻媒体给予了不同程度的关注和报道。在此,浅谈中西新闻报道比较研究,我们不是通过量化的新闻统计和分析,而是选取“广州亚运会开幕式”的中西新闻报道作为例子,从多个角度和层面进行深入比较、分析、探究中西新闻的异同,从而得出一些有益于中国新闻报道取长补短、不断提高的启发和建议。我们选择了很有代表性的《人民日报》和美联社作为比较对象。
一、从广州亚运会开幕式比较中西新闻报道
(一)、相同点:
《人民日报》和美联社的报道,基本上都秉持了新闻的客观性,总体上都对亚运会开幕式的节目表演和现场都作了详细的报道。通过比较,发现两篇新闻的报道结构相似,而且都注重细节描写。
(二)、不同点: 1)、从标题分析
《人民日报》这篇报道的标题由“主标题”和“副标题”组成——《第十六届亚洲运动会在广州隆重开幕 温家宝出席开幕式并宣布本届亚运会开幕》,这是典型的“人民日报式”的标题。标题显“宏观性”,信息量大,且一看就清楚整篇报道的内容了,是广州亚运会开幕,而且是“隆重”开幕。《人民日报》在标题中就给报道定性了——“宏伟而隆重”;而副标题则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出席,代表中国政府,官方味十足。
美联社的新闻标题是《Asian Games Open Amid Fireworks, Water Show》,它简单地告诉人们,亚运会在以烟花与水为主题的表演中拉开了序幕,其标题显“微观性”。它似乎没有采取任何立场倾向,却比《人民日报》的“隆重开幕”更形象、更具体。
2)从文本的结构和词语的选择分析
《人民日报》按时间顺序叙述,力图全面详尽地把开幕式当晚节目场景、事件展示出来。在这个重大的政治性体育事件中,《人民日报》历尽其能,在客观描述的基础上,追求宏观叙事,渲染一种热闹欢腾、喜庆壮观的氛围。诗意化的语句与形容词在报道中处处可见,报道的第一句开篇就是“羊城豪情点燃亚运盛会,珠江光影拥抱和谐亚洲”,有豪情,有盛会,有光影,有和谐,然后是温家宝代表中国政府宣布亚运会开幕。
接下来,是开幕式的精彩绝伦表演,“灯火绚烂”、“溢彩流光”,“变成一个梦幻舞台”、“万泉涌动”、“热情好客”、“欢乐的风景线”……词语的选择,充分显示了《人民日报》的立场与倾向。我们不难发现,它常常在描述一个场景之后,就主观性地加上一些想象性、象征性的美好祝愿,例如,“四座八面高达80多米的巨型帆屏震撼升起,象征着奋进亚洲新形象”、“渔家女们高擎渔灯,在海边眺望,以岭南古老的渔歌祈福亲人,平安远航!”、“184名健儿化作八只巨大的“雄鹰”,翱翔蓝天,放飞理想。”这一切,都在意识形态之下,又在传统文化之下,最终体现在“宏观、欢腾”的叙事中。而,这些主观性语言富有情感煽动性。
美联社基本上也是按时间顺序报道,它也有对开幕式节目场景的详细描述。相对于《人民日报》,美联社报道的结构似乎有点跳跃式,除了描述开幕式现场,还介绍了广州亚运的相关历史背景,有点“叙中夹议”的味道。
再者,在词语的选择使用上,相对于《人民日报》多选择形容词,美联社则多用动词,如“Performers flapping large pieces of red cloth scrambled acro the stage to create the image of petals dropping on water.Other actors entered in a large sampan-like veel, recreating a journey in rough seas, with the would-be sailors swaying on ropes and ladders amid waters represented by large flags waved by hundreds of dancers.”,在这段描述木棉花开和扬帆起航的表演中,它用了“挥动”、“攀登”、“创造”“进入”等等动词性描述,来重现现场情景,比起“灯火绚烂”、“万泉涌动”,这些动词显得更加客观。3)从细节选择和表述上分析
《人民日报》和美联社都注重细节描述,但由于它们的立场不同,其细节选择又有所偏向。《人民日报》倾向于抒情性细节描写,而美联社是一个旁观者式的客观白描。
如《人民日报》开幕式倒计时的描写,“10、9、8、7、6、5、4、3、2、1„„倒计时数字在现场大屏幕上闪动,以广州市花木棉花为造型的焰火从新广州电视塔底部呈环状绽放”,它甚至连一个个倒数数字也写出来,激动人心的倒数,以及创意绚烂的烟花,都极力为受众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欢腾喜悦的感觉。
再看看美联社关于开幕式“舞台”的细节描写,“The 27,000-capacity stadium stood as the cabin;four towering pillars in front of it unfurled eight video screens that doubled as sails.”它没有选择引起受众某种强烈情绪的细节,也没有采用抒情性的表达方式,只是巧用了比喻的手法,告诉受众,海心沙开幕式的“主舞台”像一艘船,仅此而已。
4)从新闻解读的不同来分析
我们知道,由于媒体不同的立场和价值观,面对同一个场景或者同一件事情时,也会产生不同的新闻解读方式。在《人民日报》和美联社的报道上也有所体现,例如:
在开幕式表演中,184名演员在高耸的巨屏前演绎各种场景和动作,《人民日报》是这样报道的,“这些‘空中健儿’被1320人操纵的威亚吊在半空,或跨越、奔跑,或攀爬、俯冲,拼出了冲浪、登山、游泳、跨栏等一幅幅撼人心魄、精彩绝伦的运动画面”,它突出了各种充满激情和活力的运动,意在倡导“更快、更强、更高”的奥林匹克精神。
对于相同的场景,我们来看看美联社报道,“In a nod to Chinese hurdling superstar Liu Xiang, who is recovering from an Achilles' tendon injury that forced him to withdraw from the 2008 Beijing Olympics, the dancers formed hurdles acro a track while one jumped smoothly over them.” 美联社把舞者组成跨栏由一人轻松跳过这一幕解读为对2008年因伤退赛的刘翔表示致敬,它在这个“喜庆的”时刻,突然间谈到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刘翔退赛的伤感往事。美国报道的这个新闻解读,是客观的,自然的,还是突兀的呢?说不清楚。5)从报道的政治表现层面分析
《人民日报》作为政府的喉舌,它十分注重政治层面的宣传,在给观众讲述开幕式的同时,总忘不了告知我们“哪些领导出席了,说了些什么”。正如上述,在标题里,《人民日报》就迫不及待把温家宝“端”出来。在新闻主体中,有 “广州亚组委执行主席黄华华在开幕式上致辞”、“广州亚组委主席刘鹏在开幕式上致辞”、“亚奥理事会主席艾哈迈德在开幕式上致辞”,每个领导的致辞都有一段报道,这样的充足的领导篇幅,就是《人民日报》的特色。
美联社只用很简洁的语言来介绍领导的出席,全文只有两句话“Chinese premier Wen Jiaobao declared the games open.He was joined in the dignitaries box by Pakistani president Asif Ali Zardari, Thai prime minister Abhisit Vejjajiva and 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 president Jacques Rogge.”它没有报道哪个领导致辞,然而,它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开幕式场外的相关事情。
相对于《人民日报》所报道的“近乎完美”的开幕式,美联社则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报道一些场外的负面的东西,从这点来说,美联社还是多少保持了对“中国的刻板印象”,去报道一些政治敏感的东西。
在《Asian Games Open Amid Fireworks, Water Show》的第四段,“China last held the Asian Games in 1990, when the 1989 Tiananmen Square crackdown on student protests cast a pall over then-host city Beijing.However, that experience was seen as a critical step on the road to hosting the Olympics in 2008.”在介绍广州亚运会开幕式,美联社却谈到了中国政府敏感的“事件”,还说这些特殊经历也许是成功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关键一步”。不难看出,美联社话中有话,其言下之意是“中国是个专制国家”。
在文中结尾处,美联社还关注到中国政府封锁海心沙及其附近领域,还有政府要求附近广州居民在开幕式当晚离开自家住宅,美联社近乎讽刺性地说,中国此举是“apparently to eliminate the threat of sniper fire”。它连“狙击兵”(sniper)也联想到了。
如此种种,美联社似乎有意无意地把中国置于微镜下,寻觅着其中丑陋的东西,以迎合其历来的“中国形象”。或许,这种寻觅的结果是准确的,但绝对是片面的。
二、探究中西新闻报道差异的原因:
通过上述以“广州亚运会开幕式”为例的中西新闻报道比较,我们从以下几方面探究造成中西新闻报道差异的原因。1)中西方不同的价值取向:求真VS求善
A、个人与群体。西方新闻报道注重个人,选材上更具平民视角,报道方式追求客观;中国新闻报道关注社会总体价值,强调群体性。
B、自由与责任。在西方媒体人眼中,社会责任是同自由紧密相连的,他们认为真实表现社会现实就是对社会负责;在中国记者眼中,社会责任是保证国家、社会的最大利益。
从这一角度上看,新闻价值观有明显的“西方求真,中国求善”的特点。2)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自由创作VS形式确立
中西文化差异导致新闻表现方式的不同。西方注重对细节真实的重现,记者的个人奋斗精神促使其新闻报道的表现形式创新化、报道角度多样化。而中国注重整体真实的重现,其宗族制度、群体主义的观念促使新闻报道带有鲜明的政治性和社会性,追求宏大叙事,其表现形式单一,报道角度的选择少。
从这一角度看,西方“注重自由创作观念”,而中方“注重形式确立”。3)中西方不同的传播体制
中国所有的媒体都是属于不同程度上的“国有型”组织,这一点决定了我国的新闻题解在政治上必须恪守党性原则,注重宣传而非新闻本身。
西方的媒体允许“私有型”或“公共体制”,它不强调政府喉舌与党性原则,自由、多元是其明显特点。小结
我们可以看到,由于价值观、历史文化和社会环境不同,中西新闻报道在内容、形式和结构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然而,在全球化的今天,这种差异将越来越淡化,尤其是中西方新闻价值观念将愈来愈趋同,无论是西方,还是中方,都将更加强调新闻价值的客观性、主体性和新闻的特性。
三、中西新闻报道的比较给我们的启示
从对比中可以看出,中西新闻报道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但无可否认的是我们在很多方面还需要向西方学习,扬长补短,以逐渐与世界接轨。1)客观,客观,还是客观
西方经过了多次的新闻改革,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先后进入商业报纸与大众化报纸时期,强调报纸是纯粹的新闻工具。只报道事实不报道意见的要求促使西方的新闻报道注重新闻的客观性。美联社把“客观性法则”尊为报道的第一守则,要求报道做到独立、平衡和客观。这一法则对西方报道影响重大和深远,由此可见,客观报道在西方新闻报道中占据重要地位。
我们学习西方,学习的是其尽可能“客观报道”的精神和品质。在宏观上,我们要避免立场和意识形态的明显偏向;在微观操作上,我们要尽量避免运用感情色彩明显的形容词和抒情性话语,取而代之的应是更多动词和客观描述。此外,在报道中,我们应该坚持信息的传播,而不单单是信念的传播。2)注重写作方式与技巧的创新
西方新闻报道追求自由创作,在文本结构、写作方式等方面追求不断创新,从而,西方新闻看起来总是不拘一格,却有特色和灵性。
中国报道应从历来的“形式与规范”摆脱出来,尤其是关于政治性的新闻报道,我们记者应该考虑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去报道,为公众提供更加“立体”而“全面”的事实。
在写作方式上,可以更加灵活,摒弃“官方味”、“宏大叙事”的表述,向“人情味”和“人文关怀”靠近。
在写作技巧上,应该借鉴文学中的一些手法,如正叙、倒叙、插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侧面烘托等。
我相信,中国新闻报道会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发展得越来越好。
附件:(新闻报道原文)
第十六届亚洲运动会在广州隆重开幕 温家宝出席开幕式并宣布本届亚运会开幕
《 人民日报 》(2010年11月13日 04 版)
本报广州11月12日电(记者贺林平、季芳)羊城豪情点燃亚运盛会,珠江光影拥抱和谐亚洲。第十六届亚洲运动会12日晚在广州隆重开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开幕式并宣布本届亚运会开幕。这是亚洲冲破国际金融危机的阴霾,奋力前行的又一次启航!
今夜,在明朗的夜空下,珠江上的海心沙岛灯火绚烂、溢彩流光,变成一个梦幻舞台,广州亚运会的开幕式别具一格地安排在这里举行。这是奥运会、亚运会历史上首次走出体育场举行的开幕式。
近3万名现场观众群情激越,翘首期盼开幕盛典的来临。独特的“珠江巡游”拉开帷幕,在“亚奥理事会大家庭号”花船的引领下,45个参赛代表团的灯光彩船沿珠江顺流东下,驶向海心沙广场。珠江两岸,热情好客的东道主奉上舞蹈、粤剧、杂耍等极具岭南特色的民族歌舞,打造出一道欢乐风景线。
这是继1990年北京举办第十一届亚运会后,亚运盛会20年后再次回到中国,也是中国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举办的又一次大型综合性运动会。亚奥理事会主席艾哈迈德亲王、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以及来自亚洲各地的贵宾出席开幕式,与现场观众和全球电视观众共同见证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
19时58分,在欢快的乐曲声中,温家宝和艾哈迈德等中外贵宾走上主席台,向观众挥手致意。全场响起长时间的热烈掌声。
10、9、8、7、6、5、4、3、2、1„„倒计时数字在现场大屏幕上闪动,以广州市花木棉花为造型的焰火从新广州电视塔底部呈环状绽放。20时许,在全场观众的欢呼声中,“木棉花”在600米高的塔尖“盛开”,火树银花,开幕式由此开始。
热烈隆重的音乐声响起,四座八面高达80多米的巨型帆屏震撼升起,象征着奋进亚洲新形象。整座海心沙岛化作“和谐号”亚运巨轮,在夜空下等待迎风启航。
20时06分,军乐队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现场观众放声高唱,嘹亮的国歌声在海心沙岛上回荡。
以“水”为主题的大型开幕式文艺表演《启航》拉开帷幕。演出分为序曲、上篇《大地之水》和《海洋之舟》、中篇《白云之帆》、下篇《花城之邀》三个篇章,着力阐释了“水”在岭南文化中的深刻含义。
在广东民谣《落雨大》的优美歌声中,一叶芭蕉,犹如一叶扁舟,载着一名可爱的广州男孩从空中飘然而至,悬留在舞台上方。男孩手捧盛满“珠江之水”的器皿,轻轻将水倾倒在岭南大地上。霎时间,大地共鸣,万泉涌动。配合绚丽的激光,巨大的喷泉阵列开启,波光闪闪,如梦如幻。
在雄浑有力的号子声中,600名弄潮儿齐心合力,一艘巨大的航船被拉至舞台。出海的号角吹响!汉子们驾船驶入大海。电闪雷鸣,波峰浪谷,水手们与风浪展开殊死搏斗。渔家女们高擎渔灯,在海边眺望,以岭南古老的渔歌祈福亲人,平安远航!
抒情的钢琴声响起,著名青年钢琴家郎朗用美妙的旋律揭开《白云之帆》的篇章。184名健儿在80余米高的帆屏上进行的高难度表演令人叫绝。这是一次挑战极限的全新尝试。这些“空中健儿”被1320人操纵的威亚吊在半空,或跨越、奔跑,或攀爬、俯冲,拼出了冲浪、登山、游泳、跨栏等一幅幅撼人心魄、精彩绝伦的运动画面。最终,184名健儿化作八只巨大的“雄鹰”,翱翔蓝天,放飞理想。
520名亚细亚鼓手打起广州特色的“猎德鼓”,发出“花城之邀”。在激越的鼓点中,神圣的“汇水”仪式开始。代表45个国家和地区的45位圣水女子,将手持器皿中取自于亚洲各大水系的文明之水,汇入场地中央缓缓升起的圣水盆。
人们载歌载舞,簇拥着4个巨大的桥臂向圣水汇聚处行进。最终,4个桥臂连接在一起,形成同心桥。
600名身着亚洲各民族盛装的姑娘牵手起舞,与鼓手们拼组成亚奥理事会“一龙一鹰环绕太阳”的会徽图案。刚刚汇聚了“亚洲之水”的圣水盆在同心桥的簇拥下缓缓上升,变成了一座高达28米的火炬塔,巍然屹立在人们面前。五位亚洲著名歌手韦唯、谭晶、容祖儿、陶喆、金贤重联袂登台,共同演唱本届亚运会开幕式主题歌《日出东方》。
在文艺表演中,还插入了绿色环保节目“绿色一分钟”。这一城市行为艺术由现场演员、观众和市民共同完成。在短短一分钟内,灯光将广州塔幻化成高耸入云的绿色亚洲生命之树,海心沙周围及珠江两岸主要建筑瞬间变绿,不少市民将家中的花草移至阳台或窗口,让星空看见,让世界看见„„
21时13分,运动员入场式开始。亚奥理事会所有45个国家和地区代表团按照英文字母顺序先后入场,共享亚运大团圆的喜悦。陆续入场的运动员不时微笑着向观众挥手致意,现场观众用热烈的掌声和欢呼,欢迎他们的到来。今后15天,来自亚洲各地的9700多名运动员将参加42个大项、476个小项的角逐,参赛规模创历届亚运会之最。
东道主中国代表团最后入场,担任旗手的是北京奥运会女子赛艇冠军金紫薇。中国体育代表团由1454人组成,其中参赛选手977人,创中国历届亚运会参赛人数之最,也是本届亚运会参赛运动员最多的代表团。
广州亚组委执行主席黄华华在开幕式上致辞,他代表广州亚组委和广东全省人民向来自亚洲各国、各地区的运动员、教练员和来宾表示最热烈的欢迎。他说,广州申亚成功以来,在中国中央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亚奥理事会的指导帮助下,践行激情盛会、和谐亚洲的理念,举全省之力推进各项筹办工作,坚决兑现向亚洲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使亚运精神在中华大地上广泛传播。
广州亚组委主席刘鹏在开幕式上致辞。他说,20年前,第十一届亚运会在北京成功举办。两年前,北京奥运会书写了辉煌,“团结、友谊、进步”的体育精神传遍了神州大地,感动了亚洲和世界。20年后,亚洲各国各地区的朋友们再次相聚中国,相聚在广州这座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南国都市,演绎亚运会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激情盛会,谱写和谐亚洲的美好乐章。
亚奥理事会主席艾哈迈德在开幕式上致辞。他说,今晚,我们齐聚广州,见证亚运会的历史翻开新的篇章。在接下来15天的激烈角逐中,我们将目睹亚洲最优秀体育健儿的风采。他们将在各项赛事中奋力拼搏,共享激情盛会,期盼和谐亚洲,追求亚运会所一贯倡导的和平、团结、统一和进步的理念。
22时09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宣布:第十六届亚洲运动会开幕!顿时,璀璨的焰火绽放夜空,激昂的旋律响彻全场,欢呼声经久不息。
李小鹏、杨伯镛、孟关良、黄建刚、王丽萍、陆元盛、高崚、贾占波共8位体育界优秀代表作为执旗手,手持亚奥理事会会旗入场。现场奏起亚奥理事会会歌。亚奥理事会会旗缓缓升起,和五星红旗一道,在会场上空高高飘扬。
在亚奥理事会会旗前,中国运动员付海峰、中国裁判员燕呢喃分别代表参赛运动员、裁判员宣誓。
22时19分,取自居庸关长城的亚运圣火抵达开幕式现场。在32天的时间里,亚运圣火在北京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吉林省长春市、山东省海阳市和广东省各地级以上城市传递,在2000多名火炬手的接力传递中,点燃激情,传递梦想。
亚运会龙舟选手吴国冲从珠江江面踏波而来,跑到海心沙岛岸边。火炬随后在陈一冰、容志行、邓亚萍之间依次传递。最后一棒火炬手何冲手持火炬,跑到主会场的火炬塔下。
两名可爱的孩子和何冲一起,点燃放在同心桥下的中国礼花,升腾的礼花点燃火炬塔上的圣火盆,主火炬顿时燃起,全场沸腾。
焰火绽放,万紫千红,争奇斗妍。奔放的音乐、热烈的欢呼震耳欲聋,现场气氛达到了高潮。
出席开幕式的各国领导人有:巴基斯坦总统扎尔达里、泰国总理阿披实、伊朗副总统赛义德鲁、新加坡副总理张志贤、东帝汶副总理古特雷斯、越南副总理张永仲、不丹亲王吉格耶尔、文莱亲王苏弗里、阿联酋亲王艾哈迈德。
出席开幕式的党和国家领导人还有:刘云山、刘延东、汪洋、乌云其木格、马凯、孟建柱、张榕明和热地,以及中央军委委员李继耐。
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崔世安出席开幕式。
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副主席蒋孝严,台湾无党团结联盟主席林炳坤也出席了开幕式。
亚奥理事会官员等出席开幕式。
Asian Games Open Amid Fireworks, Water Show 11:19 AM 11/12/2010 by Aociated Pre(Aociated Pre)
GUANGZHOU, China--Light beams, fireworks and water jets exploded from the banks of the Pearl River as China marked the opening of the 16th Asian Games in southern city Guangzhou, two years after dazzling the world with a gala opener to the Beijing Olympics.Unlike the land-bound festivities at the Bird's Nest stadium that featured thousands of performers moving in coordination in 2008, Asian Games organizers paid tribute to coastal Guangdong province's seafaring heritage.The venue on tiny Haixinsha island was configured like a sailboat for the 4 1/2-hour opening festivities designed by Chen Weiya--famed Chinese director Zhang Yimou's deputy when he crafted the Beijing ceremony.The 27,000-capacity stadium stood as the cabin;four towering pillars in front of it unfurled eight video screens that doubled as sails.China last held the Asian Games in 1990, when the 1989 Tiananmen Square crackdown on student protests cast a pall over then-host city Beijing.However, that experience was seen as a critical step on the road to hosting the Olympics in 2008.Chinese premier Wen Jiaobao declared the games open.He was joined in the dignitaries box by Pakistani president Asif Ali Zardari, Thai prime minister Abhisit Vejjajiva and 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 president Jacques Rogge.The ceremony kicked off with a small boy floating down from the sky on a leaf-like carriage lit in green.He poured water from a bottle, setting off giant fountains that sprayed in arcs acro the stage.Four dozen water goddees seemed to walk acro the water, followed by a dozen fairies rising out of pools in the stage floor.Performers flapping large pieces of red cloth scrambled acro the stage to create the image of petals dropping on water.Other actors entered in a large sampan-like veel, recreating a journey in rough seas, with the would-be sailors swaying on ropes and ladders amid waters represented by large flags waved by hundreds of dancers.Claical pianist Lang Lang performed on a white grand and 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 actre Zhang Ziyi sang as synchronized swimmers danced and water sprouted before them.Performers on jet skis zoomed into the stadium and performed tricks.In a playful segment, dozens of dancers attached to wires seemed to run acro cityscapes flashed acro the video screens, climbed mountains and formed formations to look like eagles flying through the sky.In a nod to Chinese hurdling superstar Liu Xiang, who is recovering from an Achilles' tendon injury that forced him to withdraw from the 2008 Beijing Olympics, the dancers formed hurdles acro a track while one jumped smoothly over them.In keeping with the night's nautical theme, instead of walking into the stadium, the athletes arrived on boats that ferried them down the Pearl River.Brightly illuminated in bulbs of different colors, the 45 boats were decorated with Asian landmarkseven though many could have enjoyed a picturesque view of the proceedings from either side of the river.Officials locked down areas near the stadium, ordering residents within a half-mile radius to leave their homes for the night-apparently to eliminate the threat of sniper fire.However, they were asked to leave their lights on to help maintain a glittering skyline backdrop.Tickets to the ceremony sold for as much as $1,025.
范例一: 2010广州亚运会新闻报道策划书一、活动主题:广州亚运,不一样的亚运。二、活动宗旨: 宣传在广州亚运会的特色三、活动时间: 2010年x月x日四、主办单位: X X五、活动简介:广......
浅谈体育赛事中西新闻报道的个案比较【论文关键词】 体育赛事;新闻报道;个案比较【论文摘要】 中西体育赛事新闻报道都遵从了新闻报道的规律,各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我们要与世界接......
组别:高中组小论文题目:广州亚运会作者姓名:苏佩欣 所在学校:广州市第四中学所在年级:高二 指导教师:刘小平小论文题目:广州亚运会广州承办2010年亚运会为跨入新世纪的广州提供了一......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9篇广州亚运会作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广州亚运会口号(精选20篇)由网友“五学家”投稿提供,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过的广州亚运会口号,供大家阅读参考。篇1:广州亚运会口号 激情盛会 和谐亚洲广州亚运理念:激情盛会 和谐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