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应对突发事件来看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答案”。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调研论文
论文名称:从应对突发事件来看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 年级专业:
学生姓名及学号:
评阅教师:
提交时间:
摘要:
我国是一个突发事件极多的国家,对于突发事件的处理可以看出一个党执政能力的高低。通过党在近二三十年中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措施以及态度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出党在科学分析形势和任务、制定执政的纲领、路线的能力,坚持执政为民、满足人民群众利益要求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等执政能力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提升。
关键词:
党的执政能力突发事件人民利益
正文:
首先来了解一个概念,什么叫党的执政能力。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党的执政能力,就是当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简单来说,就是党通过各种措施使国家走向繁荣富强的能力。了解了党的执政能力这个概念,那么党的执政能力又包括哪些方面呢?我们整理出了以下10个方面的内容:
1、科学分析形势和任务、制定执政的纲领、路线的能力;
2、掌握国家政权、保持执政党合法性和执政地位的能力;
3、驾驭国家机构、协调各种政权组织相互关系的能力;
4、运用国家机器、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进步的能力;
5、坚持执政为民、满足人民群众利益要求的能力;
6、整合社会关系、解决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的能力;
7、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能力;
8、正确处理国际关系、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利益的能力;
9、应对复杂局面、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
10、从严治党、拒腐防变、保持执政党自身先进性和生命力的能力。我们组讨论的即是从应对突发事件方面看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以小见大。
我国的突发事件可以分为如下四类:
一、安全生产类。
二、安全生活类。此类突发事件中又包括食品卫生,火灾,水污染,其他危害社会安全的事件等。
三、外交事务类。
4、自然灾害类。
我们先从第四类自然灾害说起,看看中国共产党在这方面的执政能力的体现。接下来,我们共同来看一看党在汶川地震中的表现。汶川大地震是一场中国建国以来破坏性最大、波及范围最广的地震灾害,也是对中国共产党和政府以及我国人民的一次严峻考验。在这次大灾难中,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向广大人民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党本着以人为本、身体力行、举国动员、迅速行动的原则,在灾难中形成了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体现了其高效、强大的执政能力。
汶川地震不仅是对中华民族精神和意志的严峻挑战,也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巨大考验。中国共产党能否第一时间做出反应,能否迅速组织撤离,能否立刻召集救援队伍,如何对抗潜在的反动势力和分裂主义,种种问题都在考验着党执政能力的高低。但是中国共产党并没有被这次突发事件搞的不知所措,党在胡锦涛总书记的带领下,镇定自若、运筹帷幄,用睿智和果敢共赴困境抗震救灾,并在救灾过程中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把尊重生命、抢救生命作为抗震救灾工作的重中之重,写就了中国人权史上的辉煌纪录。从高层领导的果断决策、政府措施的高效运行,到及时通畅的信息披露、举国动员的生死营救、生命至上的国家信念,无不阐释着中国共产党“生命至上、人民为先”的政治理论,彰显出一个执政党的成熟与鉴定。可以说,中国共产党成功地抵制了这场特大灾难的考验,体现出了中国共产党过人的执政能力,体现出了党的领导下中国军队的意志力、战斗力,体现出了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尊重生命、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在抗震救灾的过程中得到了升华。
从这次突发事件——汶川大地震中,我们看到了党逐步提高的抗震救灾能力,看到了党“尊重生命,以人为本”的关怀及始终贯彻这一方针并落实到实处的决心,这些都是党的执政能力提升的表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只有真正把人民当作重中之重,做广大人民心中热爱的中国共产党,才可以得到人民的支持,才可以使党的根基更加稳固,才可以带领齐心协力的中国人走向繁荣富强。
接下来,我们再看一下党对于安全生活类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及执政能力。2003年的非典,对于中国来说无异于一场大风暴,迅速席卷全国。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共产党又一次让我们看到了其非凡的号召和组织能力,看到党在人民心目中的光辉形象,看到中华民族发展和腾飞的希望所在。
在这次突发事件中,我们看到了中国共产党强大的号召和组织能力。党不仅是“三个代表”的提倡者,更是“三个代表”的忠实实践者。党始终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重,历史一次又一次的证明了这一点。这次抗击非典让我们看到了党驾驭全局的组织能力。疫情发生后,党处惊不乱,积极应对,在短短几天的时间里就组织起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非典防御网,迅速控制了疫情。
在这次突发事件中,我们还看到了党领导人的处惊不乱、措施得当。疫情发生后,中央政府首先从人民对党的信任入手,毫不留情的撤换了防止非典工作不利的高级领导。仅这一点,就让广大人民佩服不已。它不但使各级政府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看到了中央政府的决心,更使人民群众看到了抗击非典的希望。第二,中央政府敏锐的看到,医务工作者是这场战斗的主力,调动医疗卫生系统的积极主动性是当务之急。为此,党及时鼓舞医务工作者,充分调动医务工作者的积极性,激励他们一批又一批义无反顾地奔往斗争前线。这些措施卓有成效的团结了人民,凝聚了忍心,战胜了恐惧。党的高超的执政能力于此可见一斑。
综合近二三十年来中国重大突发事件来看,其出现呈现出如下的特点:第一、经济危害性越来越大。以自然灾害为例,1980年代损失690亿元,1990年代为1000亿元,而2005年一年就造成了2042亿元的经济损失。第二、群体性事件呈持续增长的趋势。据调查,我国上访事件呈逐年增多趋势,若上访事件得不到很好的处理,就会成为一些危害社会稳定的导火线。有的上方本身就是一场突发事件,尤其是那些由低往高的上访往往本身就是突发事件。第三、涉及边疆稳定、部分地区民族关系的突发事件有明显上升的趋势。改革开放前,由于社会控制的严密及外交的相对封闭,边疆地区一直比较稳定。但在改革开放后,由于国内外一些敌对势力支持,使得民族分裂势力猖獗起来,这方面的突发事件明显增加。
中国共产党在近二三十年来对于突发事件的应对方法也在不断的改善和提高。首先表现在对于突发事件的应对中,制度化的趋向越来越明显。在早期,党对于突发事件的重视程度还没有上升到一定的阶段,对防御机制的认识处于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水平,而对善后事宜考虑的很多。而现在,党已经从制度上、技术上寻找出正确应对突发事件的办法和措施,越来越强调尽可能运用法律手段加以解决,对突发事件责任人的问责制越来越完善。其次表现在对于突发事件的消息、过程越来越透明化、公开化。这也是以人为本的一种体现,人民本就享有对事件的知情权,隐瞒不报本就是对人民权力的蔑视,党越来越重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因此也制定了这方面的相关法律来保障人民的权益。最后是党越来越融入国际化的潮流。党突破了家丑不可外扬的旧观念,使突发事件允许别人知晓、参与处理。唐山大地震时,我们谢绝了国际上一切国家的援助,强调中国要独立自主地救援。而现在的汶川地震,党能从容地接受来自各国的援助,都体现了党不断前进的步伐。
通过对党应对突发事件的方面来看党的执政能力的变化,所谓以小见大,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是一个用于追求真理、修正错误、善于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党。中国共产党始终在探索怎样建设党以及建设成什么样的党,积累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党和国家的未来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历史变迁——程美东
从抗击“非典”看党的组织和领导能力——李玉侠
从汶川地震看中国共产党
采取五措施提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为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阿蓬江镇采取五项措施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一是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我镇成立了由镇长任组长......
提高领导干部预防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广西日报2010-01-23■ 中央党校进修班突发事件与危机管理研究专题课题组中央党校进修班突发事件与危机管理研究专题课题组我国正处在经济......
领导干部如何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臵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突......
为了提高公务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12月10日,厅机关邀请省委党校赵达军教授为我厅全体公务员讲授了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讲座。赵教授以理论和案例穿插的方式,讲解了国家法规政策出......
如何提高街道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其特点一是突发性,二是巨大危害性。既包括一些突然发生的自然灾害,如地震、海啸、台风、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