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知识_保密知识及案例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21:42:0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保密知识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保密知识及案例”。

保密知识

1、什么是保密?

国家、单位、家庭、个人,出于某种需要或由于相互间的利害关系及其他种种原因,有些不想让外人知道,不能对外公开,或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一定时间以外公开的,这些需要加以保护、隐蔽、限制和不外泄的事情或问题都可以说是保密。

2、什么是国家秘密?

国家秘密是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

3、国家秘密的密级分为那几级?区分密级的标准是什么? 《保密法》第九条规定,国家秘密的密级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级。这一条还原则规定了区分三个密级的标准。“绝密”是最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的损害;秘密是一般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损害。国家保密局会同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制定的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则是确定各类国家秘密事项密级的具体标准。

4、《保密法》、《保密法实施办法》分别于什么时候颁布和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简称〈保密法〉)于1988年9月5日经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自1989年5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机密法实施办法》(简称〈保密法实施办法〉)于1990年4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5、哪些行为属于危害国家安全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是指境外机构、组织、个人相勾结实施的下列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

一、阴谋颠覆政府、分裂国家、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

二、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的;

三、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机密的;

四、策动、勾引、收买国家工作人员叛变的;

五、进行危害国家安全的其他破坏活动的。

6、公民和组织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和权利主要有哪些?(1)、机关团体和其他组织应当对本人单位的人员进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教育,动员、组织本单位的人员防范、制止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2)、公民和组织应当为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便利的条件或者其他协助。(3)、公民发现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应当直接或者通过所在组织及时向国家机关或者公安机关报告。(4)、在国家安全机关调查了解有关危害国家安全的情况、收集有关证据时,公民和有关组织应当如实提供,不得拒绝。(5)、任何公民和组织都应当保守所知悉的国家安全工作的国家秘密。(6)、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得非法持有属予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7)、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得非法持有、使用窃听、窃照等专用间谍器材。(8)、任何公民和组织对国家安全机关 及其工作人员超越职权、滥用职权和其他违法行为,都有权向上级国家安全机关或者有关部门检举、控告。上级国家安全机关或者有关部门应当及时查清事实,负责处理。对协助国家安全机关工作或者依法检举、控告的公民和组织,任何人不得压制和打击报复。

7、国家秘密载体的保存有哪些规定?(1)、保存秘密载体,应当选择安全保密的场所和部位,并配备必要的保密设备。绝密级秘密载体应当在安全可靠的保密设备中保存,并由专人管理。(2)、工作人员离开办公场所,应当将秘密载体存放在保密设备里。(3)、涉及机关、单位每年应定期对当年所存秘密载体进行清查、核对,发现问题及时向保密工作部门报告。(4)、需要归档的国家秘密载体,要按照档案法的规定及时立卷归档或移交档案部门保管。(5)、在保管密件中以下两钟情况是不允许的:一是国家秘密载体存放在个人家中,二是个人私自留存国家秘密载体。

8、携带秘密文件应注意什么? 携带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外出不得违反有关保密规定。不准在公共场所谈论国家秘密。外出工作必须携带秘密文件时要经领导批准,并采取安全措施。

9、个人私自留存国家秘密载体指的是哪几种情况? 主要是指以下3种情况:(1)、个人阅办完应当清退的国家秘密载体不按规定清退的。(2)、参加涉密会议领取的国家秘密载体,会后应交单位管理而未交的。(3)、调出原工作单位或者离退休、辞职等不在原岗位工作,其原来经手的秘密件应当向单位交还而未交还的。

10、复印秘密文件、资料有何规定?

复印秘密文件要建立严格的复印秘密文件管理制度,不得随意复印上级的秘密文件。对按规定复印秘密文件时要履行审批、登记手续,并将复印件同原件一样进行管理。

11、销毁秘密文件有什么要求?

(1)销毁秘密文件,必须登记造册,经领导批准。

(2)机密、秘密文件应派专人护送到指定的造纸厂监督销毁,在废纸没有打成纸浆前不得离开现场。严禁到非指定的造纸厂销毁或向废品收购部门出售秘密文件。(3)绝密文件和密码电报应指定专人在单位焚烧干净。

12、什么是泄露国家秘密罪?

泄露国家秘密罪是指已达到法定犯罪年龄的具有责任能力的公民,违反保密法律、法规和规章,是国家秘密超出了限定范围,情节严重的,才构成泄密罪,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3、《保密法》规定,对绝密级的国家秘密文件、资料须采取什么保密措施?

《保密法》第十八条规定,对绝密级的国家秘密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必须采取以下保密措施:

(一)非经原确定密级的机关、单位或者其上级机关批准,不得复制和摘抄;

(二)收发、传递和外出携带,由指定人员担任,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三)在设备完善的保险装置中保存。

14、机构撤并、干部调动时,应如何移交或交回国家秘密文件、资料?

机构撤并、合并时,原机构的国家秘密文件、资料,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移交给制发机关、档案部门或者合并后的新单位。移交时须履行登记、签发手续。各级干部调动工作时,须将所使用的国家秘密文件、资料和涉及国家秘密的笔记本交回原单位。

15、国家工作人员或其他公民发现国家秘密可能泄露或者已经泄露时,应采取什么措施?(1)拾得遗失的国家秘密文件、资料等,及时送交本单位保密组织、当地保密工作部门或者当地公安机关。

(2)发现他人出售或者收购国家秘密文件、资料等,进行制止,并报告当地保密工作部门或者保密组织。

(3)发现他人在不适当的场合传播、议论国家秘密时,立即劝阻。

(4)发现盗窃国家秘密文件、资料等,将行为人连同物证一并送交当地公安机关,或者向当地公安机关举报。

16、各机关、单位发生泄密事件或者案件时,应采取哪些措施?

(1)在事发后立即向同级政府保密工作部门报告,最迟不超过二十四小时;须由公安机关破案的,要同时报告当地公安机关。

(2)迅速查明被泄露的国家秘密的内容和密级,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危害程度、事件的主要情节和有关责任者应负的责任。

(3)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避免或者减轻损害后果。(4)对责任者作出适当处理。

保密知识

1、什么是保密? “保密”,是指国家、公民、法人或社会组织对关系自身安全和利益,公开后会对自身利益造成损害的秘密信息,控制其知悉范围,对其采取保护措施,保障其安全的一种保护......

保密知识

第二届“采购杯”知识竞赛试题库综合管理科编制保密知识试题库一、填空题(15题)1、一般情况下,凡因工作需要,合法接触和知悉国家(公司)秘密的人员都应属于涉密人员。2、涉密人员按......

保密知识测试

榆林市民族宗教事务局保密知识测试题姓名: 得分: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总计50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条例》由国务院于_______发布,自_______起施行。( ) A......

保密知识学习心得

保密知识学习心得在领导干部和涉密人员中组织开展了《保密知识简明读本》学刊用刊活动,进一步提高了我们对保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丰富了保密知识,增强了防范意识和技能.通过此......

保密知识学习心得

保密知识学习心得通过参加了此次公司组织的“加强保密知识学习,做好服务工作”的相关知识。我强烈的意识到做好保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浅谈下自己关于保密知识学习的感悟......

下载保密知识word格式文档
下载保密知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