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患者综合管理模式_艾滋病患者的社区管理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21:40:4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艾滋病患者综合管理模式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艾滋病患者的社区管理”。

艾滋病患者综合管理模式

探索少数民族农村贫困地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的综合管理模式。方法

2009年在中国-默沙东艾滋病项目的支持下,选择布拖县九都乡作为试点,开展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的综合防治工作,采取重心下沉,关口前移,属地化管理,全面落实政府主导、目标考核管理、分级分类管理责任制,经过摸索、总结经验后,在全县30个乡镇全面铺开。结果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的流调率2009年93.3%,2010年的91.6%,均较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患者的随访干预比例从2009年的45.34%上升到2010年的90.67%;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CD4检测比例从2009年的15.14%上升到2010年的37.75%;新报告HIV/AIDS配偶HIV检测率从2009年的37.16%上升到2010年的68.9%,既往HIV/AIDS的非HIV阳性配偶的HIV检测率从2009年的21.43%上升到2010年的92.53%。结论

在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开展重心下沉,关口前移,属地化管理,全面落实政府主导、目标考核管理责任制,可以有效管理传染源,减少新发感染的发生。

艾滋病作为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对其传染源(即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的随访管理,是控制艾滋病病毒(HIV)进一步传播的重要措施。截至2010年10月底,我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37万例,据2007年全国疫情估计,到2007年,估计现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70万(55万~85万)人[1]。其中大部分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分布在农村,因此,探索如何对农村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进行管理非常重要[2]。布拖县自1995年6月发现首例HIV感染者以来,截至2010-12-31,累计报告7154例HIV/AIDS,(其中艾滋病患者971例),死亡723例。从年龄看以15-34岁年龄组为主,占76.55%(5477/7154),35-45岁18.2%(1302/7154),15岁以下2.2%(158/7154),45岁以上3.03%(217/7154);其中男性5656例,占79.06%,女性1498例,占20.94%,男女性别比为3.8:1。

艾滋病感染传播途径注射毒品传播占54.1%(3870/7154),异性传播占23.7%(1694/7154),性接触+注射毒品占15.6%(1116/7154),母婴传播占1.6%(113/7154),异性传播、家庭配偶间相互传播、母婴传播相继发现并迅速增加,形成由过去单一的静脉吸毒传播发展到三个传播途径并存并重的态势,并且出现了艾滋家庭,疫情形势极为严峻。

通过建立综合管理体系、宣传教育体系、监测检测体系、预防干预体系、抗病毒治疗体系、关怀救助体系等艾滋病综合防治体系,充分利用党委、政府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主导地位,将艾滋病防治工作切实落到实处,总结出了适合我国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的以卫生三级网络为平台,政府行政为推力,全面落实目标考核管理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综合管理工作模式。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分析资料来源于《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和《布拖县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方案》,利用2009年及2010年布拖县累计报告现存活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网络直报定时数据以及HIV单方阳性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配偶的检测数据。1.2 方法

1.2.1建章立制,突出党委政府的防艾主导地位

建立“一把手责任制”、“联络员制”、“包点联系责任制”、定期督导考核制”、“工作例会制”。

1.2.2建立健全工作体系

建立宣传教育体系、综合管理体系、监测检测体系、预防干预体系、抗病毒治疗体系、关怀救助体系。1.2.3卫生部门分级分类管理

1.2.3.1分级管理

一级管理由县疾控中心、县人民医院抗病毒治疗中心、美沙酮维持治疗中心采取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对乡镇卫生院(二级)进行管理。二级管理由乡镇卫生院负责本辖区目标人群的信息收集、资料整理与上报。三级管理由村卫生员对目标人群采取“人盯人”的工作机制。

1.2.3.2分类管理

①HIV感染者的管理:县疾控中心按月分发“未随访人员名单”,由村卫生员协助乡镇卫生院完成随访工作,及时将发病的HIV感染者订正为艾滋病患者[3]。由村卫生员协助乡镇卫生院完成CD4细胞检测、配偶检测、子女检测等工作。②艾滋病患者的管理:由县人民医院抗病毒治疗中心负责对艾滋病患者的机会性感染治疗和抗病毒治疗。按照《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管理手册》,由村卫生员协助乡镇卫生院完成目标人群的随访工作,并填写《个案随访表》,完成目标人群的CD4细胞、病毒载量等检测工作。艾滋病患者服用抗病毒药物的督导工作,由村卫生员和家属共同负责,乡镇卫生院负责患者服药记录和服药依从性教育工作。③HIV单阳配偶的管理:HIV单阳配偶的随访,由村卫生员协助乡镇卫生院开展随访,填写《个案随访表》,乡镇卫生院审核后上报县疾控中心开展网络直报。HIV单阳配偶每6个月做一次HIV抗体检测。对需要做检测的目标人群,三级责任人协助二级管理机构通知检测对象到乡镇卫生院进行检测。2 结果

2.1领导重视,局面有力

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将艾滋病防治工作摆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作为涉及民生、民意的重大工程来加以落实,提出“艾滋病防治事关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民族兴亡”的重要论断,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有力局面。

2.2管理制度化,落实得保障

①建立了“乡镇艾滋病防治领导小组”,并由“一把手”担任组长,组织、协调本乡镇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开展。②县、乡、村、组、户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各乡镇党委政府与包村干部、卫生院院长、学校校长、村委会负责人等签订目标责任书。③实行“乡包村、村包组、组包户”的分级管理责任制。④各乡镇安排落实艾滋病防治联络员,具体负责艾滋病防治工作的信息撰写报送。⑤实行了县“四大家”主要领导包片区,县级各部门包乡以及乡包村、村包组、组包户的工作模式,组建“艾防工作队”。解决防艾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等,将艾滋病防治工作形成上下的共同责任。⑥成立了以县人大主任、县政协主席为组长,纪委、组织部、宣传部等为成员的防艾督导检查考核组,负责组织开展对乡镇一年一次的督导考核。⑦乡镇党委、政府每月召开一次艾滋病防治会议,总结上月工作,部署下一阶段的任务。⑧通过开展年终考核,对工作不力,甚至造成不良影响的乡镇“一把手”,在全县范围实行通报批评,提出补救措施,对提出整改不到位的进行相关行政处分,直至撤销职务。⑨突出了党委、政府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主导位置,改变了以往艾滋病防治工作卫生部门一肩挑、实施难、落实难的局面。2.3工作规范化,程序流程化

县艾工委为各医疗单位制作了常规检测服务流程图、抗病毒治疗流程图、抗病毒治疗“人盯人”流程图、HIV/AIDS随访管理流程图、HIV/AIDS随访管理网络组织示意图等,改变了以往工作程序、流程不规范的现象。

2.4关怀支持动真情,促和谐保稳定

①为感染者/患者及家属发放了新农合医疗服务补助,将确认的有困难的艾滋病感染者/患者纳入农村低保予以救助;②成立了30个HIV/AIDS互助小组;③在30个乡镇建立了一个艾滋病感染者关怀服务中心,为艾滋病感染者建立完整的家庭档案,定期开展追踪随访,对感染者的阴性配偶开展定期检测和干预;④在“12.1”艾滋病宣传日对艾滋病感染者及其患者开展关爱、慰问活动;⑤开展艾滋病感染者“机会性感染”免费治疗,怀孕的艾滋病感染者妇女“零付费”住院分娩[4]。2.5综合管理指标得提升 2.5.1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流调率

2010年新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的流调率与2009年相比,流调率均较高,超过国家规定75%的指标要求(表1)。

2.5.3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CD4检测比例

2010年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CD4检测与2009年相比,上升了22.61%。详见表3。

2.5.3 单阳配偶检测率

2010年新报告HIV阳性感染者的阴性配偶HIV抗体检测比例从2009年的37.16%上升到2010年的68.9%,既往HIV阳性感染者的阴性配偶HIV抗体检测比例从2009年的21.43%上升到2010年的92.53%(表4,表5)。3 讨论

HIV感染者可以存活数年或数十年,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的随访管理是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重点内容之一,难度也非常大。布拖县通过近二年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采取政府主导,建章立制,建立健全防治工作体系,分级分类管理的综合防治模式,通过县、乡、村三级卫生防护网为基础,政府行政为推力,开展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的随访干预、CD4检测、宣传教育和关怀支持的综合管理工作,充分利用政府、行政资源,保证了各项工作在政府主导下稳中有序地进行,各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随访管理的工作指标均达到了较高水平。通过落实“九项防艾制度”,各级、各部门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同时,工作效率亦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因此,在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较多的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开展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的政府主导,建章立制,目标考核,分级分类管理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有效的防治模式。

通过重心下沉,关口前移,属地化管理模式的推行,为以农村地区为基础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随访管理方式提供了可靠经验。由于布拖县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较多,并且这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需要终生管理,对该人群进行政府主导,分级分类管理工作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一方面, 部分乡镇领导对艾滋病防治工作重视不够,工作未落到实处,需加强培训和督导,把艾滋病防治工作作为重要的考核内容来加以督促;另一方面,乡村医务人员文化程度低、技术力量薄弱,需要不断加强业务培训与指导;第三方面,感染者流动性大,给随访管理带来诸多难题;第四方面,对感染者和患者的心理咨询、关怀支持、生产自助自救力度还需加强。

随访艾滋病患者经验交流

随访艾滋病患者经验交流在一个非常的时期,我很被动的接受了这项既熟悉又陌生的随访工作,熟悉的是这个病已经家喻户晓,陌生的是面对如此繁多的随访工作表格我一头雾水,非常茫然,从......

“关爱艾滋病患者”公益广告

1、防治爱滋病,你我同参与。2、有了爱的滋润,他们将多一份与病魔抗争的勇气。3、他们惧怕病魔,可更怕冷漠。4、相互关爱,共享生命。5、“艾”与被爱,连着红丝带。......

关爱艾滋病患者作文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关爱艾滋病患者作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关爱艾滋病患者征文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关爱艾滋病患者征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关爱艾滋病患者征文

关爱艾滋病患者征文生活里有很多人都患有艾滋病。许多人都以为艾滋病会传染,连拥抱、握手这种动作都会传染。小编收集了关爱艾滋病的征文,欢迎阅读。第一篇:关爱艾滋病患者12月......

下载艾滋病患者综合管理模式word格式文档
下载艾滋病患者综合管理模式.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