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拉手2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二下音乐手拉手”。
分层开展“手拉手”活动 拓展“手拉手”活动外延
新昌县城西小学 吴晓春 ***
背景:手拉手”互助活动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由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联合有关部门共同发起,是引导少年儿童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一项有意义的实践教育活动。城市和农村少年儿童手拉手、富裕地区和贫困地区少年儿童手拉手、身体健康的和有残疾的少年儿童手拉手、各民族少年儿童手拉手,使不同环境、不同状况的少年儿童架起了沟通的桥梁。“手拉手”通过以交一个“手拉手好朋友”、写一封“手拉手交友信”、寄一本好的书报或文具、为小伙伴做一件好事、有条件的看望一次小伙伴等“五个一”具体活动,在全国少年儿童中广泛开展起来。“手拉手”互助活动是新形势下少先队教育的有效形式,已被写进六中全会决议中,开创了和平时期孩子的活动写进党的决议中的第一例,分层开展和“手拉手”教育活动,并全面拓展“手拉手”活动外延,对推动这一活动深入发展十分重要。
摘 要:为了深化“手拉手”活动的内涵,拓展“手拉手”活动的外延。促进城乡学生的交流,教育家境优越的城市学生珍惜美好生活,能关注社会弱势群体;鼓励贫困学生刻苦学习,面对困境,共建和谐社会。更好地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城市以及富裕地区儿童对灾区以及农村山区等贫困地区儿童,特别是对留守儿童的援助重心,应从物质资助转化到精神抚慰及交流,从单向输出向双向互补发展;其援助活动的适应范围则可由城市儿童和农村儿童之间之间拓展本校儿童之间,甚至本班儿童之间,以及儿童和老人之间。这有利于活动经常化开展,充分发挥“手拉手”互助活动的功能。少先队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阵地,具体化、深化了这一功能,而且还进一步弥补了学校、家庭教育的某些不足。
关键词:少先队、“手拉手”活动、实践活动、内涵、深化、外延、拓展。
意义:第一,“手拉手”帮助孩子们去关注自我以外、身边以外的人和事,这在当今我国城市儿童“独生子女社会”条件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二,“手拉手”帮助孩子们进一步认识中国国情,把对祖国的理解从书本扩展到现实生活,帮助他们真正读懂中国这本书。第三,“手拉手”帮助孩子们在与不熟悉的世界和个人的交往中进一步认识客观事物,尤其是“关注”的实践使孩子们获得了更多的人生阅历和经验。
一、分层开展:小手拉小手
将“手拉手”活动的开展从城乡之间发展到在本班“牵手伙伴”之间,同年级“兄弟班级”之间,不同年级“友谊班级”之间,周边学校“联谊学校”之间。通过广泛全面开展活动,让全体同学加深对“手拉手”活动的认识和了解,促进了学生与同龄伙伴的交流互动,培养学生互助互爱的优良品质,让学生珍惜现有的学习生活环境,更加奋发向上。提供一次活动的平台,挑选有能力、有爱心、有志向的学生担任本次活动的主角,到农村进行学习和生活体验。并有利于“手拉手”活动作为教育学生和提供学生表现的平台长期开展,把“手拉手”活动做成少先队工作的品牌之一。
1.使“手拉手”结对活动经常化。在结对以后,紧紧围绕“拉起手后做什么”的问题,深入开展教育活动。
2.深入指导“手拉手”后的具体活动。要具体进行一对一的指导,除了通信、送书外,还可以逐步发展到互访,共同提高学习成绩、开展竞赛、互相帮助等等,不断推出活动开展较好的结对典型,树立榜样。
3.根据不同年级少先队员的特点和思想特征,从活动形式、方法到内容上要有所差异,发展、变化。低年级相对简单、浅显,高年级相对多样、深入。
二、拓展外延:小手牵大手
结合现在的社会形势,我们应拓展少先队“手拉手”活动的外延,不要只限于在少年儿童之间开展,还可拓展到儿童和老年人之间。因为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又由于家庭规模小型化、人口城市化以及流动人口迁徙的加速,出现了大量的空巢老人,独自生活的高龄老人大幅度增加。
空巢老人多数过着“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的寂寞生活,由于缺少子女的交流和照顾,忍受着孤独的煎熬,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近年来,有关空巢老人因精神空虚而自杀的报道频见报端。但是,人们对它缺乏认识,并不认为老人心理问题是疾病。人们往往只关注他们的物质生活,很少与他们进行心理沟通。对空巢老人来说,这种心灵孤独感、空巢感更加突出,他们更需要精神慰藉。
虽然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都把空巢老人纳入了自己工作的范畴,但毕竟人手有限,他们也就只能不定期看望、慰问空巢老人,所以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空巢老人的心理需求。为了解决这一对矛盾,我们可发动少先队员争做社区小义工、小志愿者,和空巢老人“认亲结对”,就近“领养”本社区的空巢老人。因为老年人天性喜欢孩子,他们也会很乐意被孩子们“领养”。小志愿者平时每天放学后可去老人家“报到”看望一下,使老人每天都有精神期待;节假日可陪老人聊聊天,读读书报,或者陪老人在小区散散步,有孩子们的陪伴,老人们不但可排遣寂寞,驱逐心灵的阴霾,让“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心态发生情感转移,重新享受到别样的天伦之乐,感受到人间的温暖,不再觉得自己是被人遗忘的,不再感到自己只能数着日子等待末日的来临。
那么,我们的孩子在这样的“老少结对”活动中又会有什么收获呢?一篇文章说得好:“人生的杠杆是精神,精神的支点是感恩,只有有了感恩的思想,人才能焕发出无穷的力量。”然而,现在的孩子缺少的恰恰是感恩意识、感恩情怀,百善孝为先,孝心尚无,何以为善?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如果引导孩子们开展“领养”空巢老人的活动,就可使在“老人之老”中学会“老吾老”。因为他们通过与结对老人的接触和交流,会明白老人的心理渴求,明白为人父母的艰辛,更会明白自己总有一天也会变得这样老弱。于是,他们的感恩意识、情怀就会被唤醒,就会开始懂得感恩,开始多一份尊老的孝心。
1.与社会救助活动结合起来,促进成人、社会机构、组织、团体、区域之间的“手拉手”活动,使其更充分地发挥少先队员小主人的作用,促进他们成长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小先锋。
2.推动队员扩大拉手的范围。可以与周围社区的同龄人与海外华人小朋友、与少数民族小朋友,也可以与贫困地区的大朋友,与一切需要帮助、理解、认识的人拉起手来,通过“手拉手”,架起少年儿童与外部世界沟通的桥梁。
三、深化内涵:拉手成拉心
重视城乡儿童“手拉手”后心理的调适和思想的引导。“手拉手”给城乡双方儿童打开了一扇新的生活之窗,他们会从中获得许多过去未有过的经验和收获,也可能会因此而产生诸如埋怨不公平或者庆幸自己出身好等不良心态的想法。教育者要悉心观察孩子们的反映,扎扎实实地做好引导工作。把“手拉手”活动与“五自”活动结合起来。城乡双方共同以江泽民同志关于“五自”的题词作为行动的指导,联手搞活动,共同搞竞赛,最终达到提高少年儿童综合素质的目的。“手拉手”互助活动是少先队组织在九十年代创出的少年儿童思想教育的名牌活动,要使其保持恒久的魅力,需要我们不断提高活动质量,不断创新,在发展“手拉手”互助活动上下功夫。
1.爱国主义及国情教育。通过“手拉手”帮助孩子认识祖国,了解国情,使城镇的孩子了解认识中国农村的现状,增强建设祖国的责任感;农村的孩子了解接触改革开放后的城镇生活和建设新貌,树立改变家乡面貌的使命感。
2.关心爱护他人及良好的社会公德教育。互相关心爱护,为人民服务,发扬集体主义精神是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要通过“手拉手”去强化这种意识,将孩子们拉手的简单兴趣、好奇心引导上升为一种认识、一种境界、一种自觉的行为。
3.包纳他人的良好人际关系教育。独生子女要克服孤独感,需要少先队组织为其提供交往的实践。“手拉手”正是非常良好的一种交往实践形式。它帮助孩子们走出校门,走出“自我封闭”的角落,学会与陌生人交往,逐步建立亲密关系,这些都有效地满足了孩子们自身成长的需要。
4.社会实践的尝试和教育。“手拉手”互相通信、互相访“问,为孩子们的生活打开了一扇窗,孩子们可以通过自身的实践去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这对孩子们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当然这同样需要教育者悉心指导。
5.良好的现代生活品质教育。“手拉手”可以帮助城镇的孩子学习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磨练吃苦耐劳的品质;而农村的孩子则通过“手拉手”,触摸到现代生活气息,这对于提高双方的生活品质将会起重要作用。
思考:如果进一步认真挖掘,“手拉手”互助活动还有许多内容。从这一活动对培育一代新人的作用,对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对整个社会发展建设的作用等角度去分析,无疑还有更多的丰富内涵有待发掘和充实。深化“手拉手”活动的思路,“手拉手”互助活动必须深入,这无论是从社会需要角度还是从队员个人发展角度讲,都是十分必要的。如何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的作用,如何深化“手拉手”活动的内涵,使活动向深层次发展,需要我们继续探索和实践。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携手同龄,奉献爱心;牵手孤老,培养孝心。在这样的少先队活动中,我们的孩子长大后才可能成为“大写的人”,我们的社会也才会变得更加和谐温暖。
手拉手”活动实施方案为充分发挥城市学校在教育帮扶中的积极作用,培养广大青少年乐于助人的情感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引导少年儿童从小树立“团结协作、共同成长”的良好风尚,为......
“手拉手,鱼水情”师生结对活动方案——昌吉市第三中学一、活动背景及意义为了更好地开展 “手拉手”体验教育活动,形成我校德育工作品牌,带领同学走向农村,体验农村生活,牵手农......
手拉手王芳同学:你好!自我介绍一下吧!我的名字叫家豪,是平和县育英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我的爱好是画画,在哪儿看到很喜欢的人或东西,如果方便的话我一定会把它画下来的,不方便我会把......
手拉手,献爱心”为灾区小伙伴送温暖活动方案“5.12”汶川大地震后,我校师生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已为灾区捐款捐物和写信的方式支援灾区,切实为灾区群众献爱心、为灾区重建作出了贡......
手拉手 交朋友 【活动目标】 1.学会与伙伴、老师进行交流,克服交往恐惧。 2.增强交往意识,学会主动交往,从而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活动内容】, 小学生人际交往心理辅导。 【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