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体灾害防治措施)_灾害防治措施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21:36:4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岩体灾害防治措施)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灾害防治措施”。

论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防治措施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科技的突飞猛进,各种资源开发和工程建设活动等人类工程活动的力度大幅提高,一方面国民经济提高,但另一方面也大大增加了我国资源开采使用量和环境加剧恶化,使本就十分脆弱的地质环境难以维持稳态平衡,地质灾害的频度和规模成逐年增加的趋势。为此就岩土工程与地质灾害的内在关系、地质灾害的特征与危害以及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以防治措施为主导方向进行探究阐述。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一、岩土工程与地质灾害的内涵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产生了一个新的学科——地质工程学。工程地质学是地质学的分支学科,又是工程与技术科学,基础学科的分支学科。它是工程科学与地质科学相互渗透,交叉而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从事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关系的研究,是服务于工程建设的应用学科。地质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或使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资源发生严重破坏的地质现象。《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地质灾害包括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灾害。在我国大多数地质灾害现象都是人为因素引发的据有关资料统计近年来我国每年因地质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各种自然灾害的1/4至1/5因此减少或制止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及时采取地质灾害预防和防治措施是我国当前减少损失的首要途径。

二、我国地质灾害的特征与危害由于我国地理位置独特地质构造复杂地球生态环境多变加之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经济较落后承灾能力弱所有这些叠加在一起形成灾害类型多、分布广、频度高、强度大、影响面宽、损失严重的格局。据资料统计分析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种类的地质灾害在我国十分发育。其中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分布范围约占国土面积的50%其中以西南、西北地区最为严重。地质灾害可分两大类:第一类主要是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质环境问题又称第一环境问题属自然地质灾害这些灾害不以人类历史的发展为转移;第二类主要是由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称第二环境问题属人为地质灾害。这些灾害常随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的恶化而日益增加据地质灾害。分析全国50%以上的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人类行为尤其是人类不合理地大量挖掘能源所造成的。

2.1 滑坡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人工切坡等因素的影响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它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在其运动过程中保持相对的完整性,往往表现出其特定的形态外貌。

滑坡的诱因:

1地震;

2降雨和融雪;

3地表水的冲刷、浸泡;

4河流等地表水体对斜坡坡脚的不断冲刷;

5开挖坡脚;

6蓄水排水;

7堆填加载;

8劈山放炮乱砍乱伐。

滑坡发生的规律: 下列地带是滑坡的易发和多发地区:

1江、河、湖水库、沟的岸坡地带地形高差大的峡谷地区山区铁路、公路、工程建筑物的边坡等。

2地质构造带之中如断裂带、地震带等。

3易滑坡岩、土分布区。

4暴雨多发区及异常的强降雨区。

2.2 崩塌 陡坡上被直立裂缝分割的岩土体因根部空虚折断压碎或局部移滑失去稳定突然脱离母体向下倾倒、翻滚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称为崩塌。一般发生在厚层硬脆性岩体中。岩体中有构造节理和成岩节理,风化侵蚀等易于发生崩塌。

崩塌的诱因:

1采掘矿产资源

2道路工程开挖边坡

3水库蓄水与渠道渗漏

4堆弃渣填土

5强烈振动。

2.3 泥石流 泥石流是由于降水暴雨、冰川、积雪融化水产生在沟谷或山坡上的一种挟带大量泥砂、石块和巨砾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是高浓度的固体和液体的混合颗粒流。经常发生在陡峻的山岳地区,一般是顺着纵坡降较大的狭窄沟谷活动的。地质条件决定了松散固体物质的来源,也为泥石流活动提供动能优势。泥石流形成必须有强烈的地表径流,它为爆发泥石流提供动力条件。泥石流主要由石块,沙粒和泥浆体所共同组成的格架结构。

泥石流的诱因:

1不合理开挖

2不合理的弃土、弃渣、弃石

3滥伐乱垦。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一种动力地质现象。山体坡度大,气候降水量过多,山体土层松软。

防治措施植树造林和护护坡草被,加强水土保持。修建坡面排水系统调节地表径流,防止沟源侵蚀。泥石流通区一般修建拦挡工程,大规模预防需要修建高大的泥石流拦挡坝。修建泄洪道起到顺畅排泄泥石流的作用在修建交通路线时如跨越泥石流时要修筑护路明路 走廊 隧道 渡槽等。

2.4 地面变形 地面变形包括地面沉降、地面塌陷与地裂缝。目前中国发生地面沉降活动的城镇有70多个明显成灾的有30余个最大沉降量已将近3m。这些城市有的孤立存在有的密集成群相连形成广阔的地面沉降带区。造成中国城镇地面塌陷原因有三:一是不合理地大量开采地下矿产资源引起的塌陷二是表面岩溶活动引起的塌陷三是大量抽取地下水引起地面下沉。地表变形还多发生在以地下资源为主要经济发展的城市,如地下石油及矿产的开采,开采过程中不能及时有效的进行回填,导致地面下沉,地裂缝。

地面塌陷发生的规律:

1岩溶强烈发育的纯可溶岩分布地带或沿其与非可溶岩的接触地带

2沿可溶岩中的断裂带或主要裂隙交汇破碎带岩层剧烈转折、破碎的地带

3松散盖层较薄且以砂石为主其底部粘性土层缺失或甚薄一般不足1-2米的“天窗”地段 4岩溶地下水的主迳流带或岩溶管道上

5具有潜水和岩溶水双层含水层分布地带

6岩溶地下水的排泄区

7岩沉吟地下水位在基岩面上下频繁波动的地带或受排水影响强烈的降落漏斗中心及近侧地段

8临近河、湖、塘地表水体的近岸地带

9岩溶地下水位埋藏较浅的低洼地带。地下资源的大量的开采。

2.5 人为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分析 人为活动加剧或加速地质灾害的发生所带来的危害性大大超过正常状态下产生的地质灾害所带来的损失。如:矿产资源的开发以及铁道、公路等各种工程建设的开挖亦经常加剧地质灾害的发生如:土壤侵蚀、地面塌陷与沉降、滑坡、岩爆、泥石流、荒漠化以及坑道涌水、瓦斯爆炸等灾害。人工滥伐森林资源也造成土壤侵蚀、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并导致洪灾的加剧发生。人工爆破也会诱发岩溶塌陷、滑坡等灾害的发生还有可能引起连锁性的岩溶塌陷。

人工诱发地质灾害的特点如下:

1是诱发速度快。在自然地质演化及气候变化过程中岩体由相对稳定至不稳定的变化经历长时间过程。而人工因素诱发下就大大地缩短了自然演化时间加速岩土体的岩性变化而导致突变灾难的发生并造成更大的损失。

2是诱发灾害面广。自然地质灾害的发生除了特大灾害之外一般其危害性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人工因素诱发下其危害性就具有更大的影响面。例如由于生物资源———森林的破坏工程的大规模开挖影响的是区域性环境恶化诱发区域性旱涝灾害以至引发全球性荒漠化。人类活动产生的升温效应对气候及地质灾害诱发作用的影响也是全球性的。

3是灾害损失巨大除了地震之外人工诱发的地质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是严重的。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人工诱发地质灾害所造成的损失仍会不断增加目前估计地质灾害损失每年约500亿元而受到威胁的就是这些数据的数倍至数百倍。1998年洪灾损失2000多亿元死亡1432人其中不少损失是通过地质灾害而产生的。

三、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主要施工技术标准及防治措施

3.1 主要的施工技术标准总结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最大特点是隐蔽性如抗滑桩、复杂性如抗滑桩锚拉挡板冠梁和多样性防治滑坡可采用桩亦可采用挡土墙以地下工程施工为工艺特点因此与地基与基础工程和岩土工程具有十分相近或相同的工艺流程、施工工序和施工工法。

涉及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的技术规范和标准主要有:

1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现行施工技术标准和规范如《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18-2006

2各类参考使用如《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3各类水利水电工程的土石方、地基与基础和岩土工程所涉及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均可参考使用如《水电水利工程预应力锚索施工规范》DL/T5083-2004

4各类交通建设中所涉及的边坡、滑坡、危岩、塌陷和沉降等工程防治的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如《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

3.2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防治措施

3.2.1 做好防治工程设计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必须根据崩塌、滑坡、不稳定斜坡的成因机制、运动模式、易发性及防治目标制定。

1根据致灾的成因确定主要防治途径

2根据灾害的易发程度、防治目标确定防治工程的强度和工程量。

3.2.2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主要工程措施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现行行业规范《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等技术标准及资料分析国内防治地质灾害的主要工程类型有:排截水工程、支拦挡工程、加固工程、护坡工程、减载与压脚工程及搬迁和避让等。

3.2.3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l工程防治措施 工程防治措施是防治地质灾害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防治措施的适用条件及方式:大多数房后切坡造成的小型土质滑坡选用滑坡后缘地表排水、前缘支挡或削方

灾害防治

1、煤矿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2、瓦斯的定义:煤矿生产和建设过程中,从煤、岩体中涌出的以甲烷为主的各种有毒有害气体的总称。3、相对、绝对瓦斯涌出量的定......

灾害措施

1.国家指挥中心的成立。国务院成立了国务院煤电油运和抢险抗灾应急指挥中心,负责及时掌握有关方面的综合情况,统筹协调煤电油运和抢险抗灾中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工作。应......

秦巴山区山洪、泥石流灾害的防治措施

秦巴山区山洪、泥石流灾害的防治措施初探谢兴发(佛坪县水利工作队陕西佛坪723400)摘要陕南秦巴山区每年汛期暴雨频繁,如何有效防御和减轻山洪灾害造成的损失,成为秦巴山区防洪减......

灾害防治工作简报

灾害防治工作简报灾害防治工作简报一:随着汛期来临,降雨量增多,地质灾害突发性强、概率大,荥阳市广武镇国土资源所“早启动”、“早部署”、“早防范”,全方位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

灾害防治工作总结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灾害防治工作总结,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下载岩体灾害防治措施)word格式文档
下载岩体灾害防治措施).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