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葬礼有感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穆斯林葬礼读后感”。
《穆斯林葬礼》有感
窗外风依旧凌冽地刮着,又到了宁波的冬天,但是此刻的我,没有像往常一样躲在被窝里取暖,而是刚刚合上《穆斯林的葬礼》,轻轻地抚摸着那本我挚爱的书,让我又想起了里面的那段关于穆斯林的描述。
“远处,炊烟缭绕。迷濛的。曙光中矗立着这一带唯一的高出民房的建筑,尖顶如塔,橘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那是清真寺的‘邦克’楼,每日五次,那里传出警钟似的召唤:真主至大!万物非主,唯有安拉、、、、、、”这是穆斯林葬礼里面的关于穆斯林的简单描述,虽然是那么简单,但是在字里行间我们还是可以看到他们穆斯林对真主的敬畏和信奉。也许也是我是个少数民族所以我更愿意去了解穆斯林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他们的信仰,也许正是这一点让我更愿意再去阅读这本书。
第一次阅读这本书是高三的时候,刚开始阅读这书就像走入个完全新奇的世界。书里的每一个细节,我都很“陌生”,只有书中的小主人公新月与他的教师楚雁朝,因为民族原因而不能在一起的凄惨爱情故事给我留下了印象。从那一刻我才知道世界上还有这么强大的民族穆斯林,那时就对这个少数民族有了些许敬畏和好奇。也正是这份好奇让我在大学期间和回族、新疆维吾尔族的同学相处的那么的融洽。这或许是少数民族才能理解的情怀,那种亲切感还有语言难以表达的微妙东西,许多时候我更愿意去接近他们,感受他们的生活方式,虽然许多我也不曾明白,但是我总感觉心里面有种奇怪的线在牵连着我们,也许正是这根线让我更愿意去理解和尊重他们。
大学的四年生活,让我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和了解穆斯林,我记得大四那年我们搬寝室,我和两个汉族女孩跟一个新疆女孩被安排在一起,刚开始其他两个汉族女孩子都有点不愿意,意谓从此我们就不能带我们爱吃的食物回寝室了,不能打包回寝室,对于我们爱宅的那个温州女孩实在是太难过了。因为和新疆人住一起,他们作为穆斯林的忠实信徒,许多时候生活习惯和方式跟我们很不一样,所以我们必须尊重她们。虽然期间有很多磨合,但是我们四个还是相处的很好的,也让我认识到了他们真主给他们的力量有多大,我记得每个冬天的晚上我们三个都睡的比较早,就是不睡下课了也就跑到床上聊天。唯独只有那个新疆的女孩,她永远都是在那里学习,要么学英语,要么学日语,总之她一直在信物旁骛地学习。让我同是少数民族的多少有点惭愧,于是有一次我问她:“是什么让你一直那么努力?”她只回答了我一句:因为真主。那时对我的震撼是如此之大,以至于我愣在那半天没回过神、、、、、、我觉得就凭这简简单单的几句话不足以描述完整个穆斯林民族精神的全部,但是我真觉得他们是个伟大的民族,在这个物欲纵横的年代,依然能坚持自己的信仰,以及自己生活的品味。真的很伟大,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穆斯林让我看到了在我们其他民族里没有的团结!我觉得我们不能对任何民族有异样的看法,都应该尊敬他们,尊敬他们的生活方式。
这仅仅只是我一个人的看法,只是我看《穆斯林的葬礼》有感而发。
《穆斯林的葬礼》随笔☆★☆★小感看书真的可以使人成长,这本书让我对此感悟颇深。读着冰心等人的评语,心中很震颤。自知我没有那样的水平,写不出好的评语。只能根据自己的理解......
读后感注:关于对《穆斯林的葬礼》的一些感受和看法。我认为其实读书笔记和读后感都是一些庸俗的字眼,要把真实的想法流露出来,并不在乎表达的方式,所以我想把这篇读书笔记当做是......
重读有感周末时间,坐在板凳上,沏一杯茶,排除一切干扰,安安静静的读自己喜欢的书,我想要的生活就是这样。呵呵。这个周末终于实现了。真好。利用这个周末时间又重新阅读了一遍,和几......
《穆斯林葬礼》后记用了两宿读完了,可以说是,一口气读完的。这两夜就像是经历了两个世纪那么长,似乎看尽了人生百态、喜怒哀乐。似乎在旅游,以旁观者的身份看着这些人,有时又似当......
死亡是人生的终点,葬礼是人生最后一次礼俗,因而受到民间重视。穆斯林的葬礼也是如此,最后一次相聚,最后一次不留遗憾的完美道别。早在唐代,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民迁入辽西义县,也把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