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性图书馆联盟的发展对策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浅谈城乡图书馆的发展”。
区域性图书馆联盟的发展对策
张兆伦
2012-11-26 10:47:50 来源:《情报资料工作》2011年03期
【英文标题】On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Regional Library Consortia
(Linyi University Library, Shandong, 276000)
【作者简介】张兆伦,男,1962年生,临沂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副研究馆员。临沂大学图书馆 山东 276000
【内容提要】 文章简要介绍了国内和美国区域性图书馆联盟的发展情况,指出了中美区域性图书馆联盟在运作过程中存在的差别,探讨了国内区域性图书馆联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The paper briefly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ibrary alliance in China and U.S., and pointes out that the difference regional library alliances at home and abroad, at last explore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easures of regional library alliance in China.【关 键 词】图书馆/区域联盟/发展对策library/regional alliance/development strategy 图书馆联盟的内涵与任务
1.1 图书馆联盟概念的界定
图书馆联盟是以实现资源共享、互惠互利为目的而组织起来的、受共同认可的协议和合同制约的图书馆联合体。这些联合体常常冠以“体系”、“系统”或“网络图书馆”等名称,其实质都是以联盟的形式在地区、全国或更大范围内进行全面的或某一方面的合作,建立一个多层次、多角度、网格化、立体化的网络,实现图书馆之间的资源共享。此概念的提出是提升图书馆联盟竞争力、节约成本、降低图书馆发展风险的必然要求,顺应了图书馆共建共享的要求。
1.2 图书馆联盟的主要任务
首先,通过技术联盟的大力协作,为图书馆领导与技术人员提供专业化的咨询或解决方案。其次,通过技术联盟的大力协作,积极推进图书馆业务涉及的各类标准建设、共性的应用需求和体系架构。第三,通过技术联盟的大力协作,积极进行科学的测评体系建设,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测评意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第四,通过技术联盟的大力协作,开展面向资源整合工作,逐步解决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实际问题。第五,通过技术联盟的大力协作,建设远程支持维护为主的共享网络,形成统一的交流平台,以求发展业务创新。第六,通过技术联盟的大力协作,建立和形成制度化的业务交流与培训体系。
1.3 图书馆联盟的优势
图书馆联盟具备边界模糊、关系协调、资源共享、运作高效、形式多样、合作灵活等特点,通过对有限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协调管理,改变馆与馆之间条块分割的状况。具体说来,它具有以下不可取代的优势:第一,从图书馆角度看,有利于优势互补,节约成本。图书馆都有自己的特色资源、优势环节与核心竞争力,如果图书馆彼此间能在特色资源上实现战略共享,在优势环节上进行战略联盟,在核心竞争力上进行优势互补,将显著增强图书馆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达到图书馆联盟的整体利益最大化。第二,从用户角度看,方便灵活,成本最小收益最大。网络环境下越来越多的图书馆把拥有和获取并重或拥有为主、获取为辅作为馆藏建设的模式。从用户的角度,如何获得所需的资料、如何以最小的成本收集他们所需的信息才是他们所关心的,相对而言文献信息资源的归宿并不重要。而构建区域图书馆联盟,实行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满足用户这种信息需求心理的有效措施。第三,从经济文化角度看,更利于推动地域经济文化的繁荣。区域内各馆通过协作互助为知识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最为便捷、有效的发展环境,有助于推动区域内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国内外区域性图书馆联盟发展情况
2.1 我国区域性图书馆联盟发展情况
目前尚没有对全国范围内区域图书馆联盟的整体性展开过调查,无法获得国内区域图书馆联盟的准确数据。笔者在此只选取了其中几个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区域图书馆联盟作为研究对象,详见表1。
表1 国内区域性图书馆技术联盟代表
2.2 美国区域性图书馆联盟发展现状
美国区域性图书馆联盟是国外区域性图书馆联盟的代表,一般来说,美国区域性图书馆联盟以一州为范围的图书馆联盟较多,详见表2。
表2 美国区域性图书馆技术联盟代表
2.3 中美区域性图书馆联盟发展现状的比较分析
从表
1、表2中不难看出,国内外区域性图书馆联盟所提供的以下服务项目与内容差别不大,但是他们所提供服务的技术平台、技术服务、交流和培训、合作开展研究等方面差别较大。
2.3.1 技术平台方面
(1)国内。国内区域性图书馆联盟会员复杂,无法采用统一的自动化技术平台系统,大多区域性图书馆联盟没有运用统一的标准规范、统一管理和服务的办法来实现资源的整合。
(2)美国。国外区域性图书馆联盟大多采用了统一的自动化系统,如OhioLINK以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整合和信息资源软硬件的标准化发展作为信息基础建设的优先任务,全州会员机构图书馆全部采用INNOPAC自动化系统,统一的电脑硬件和软件平台使得资源整合能达到最大的功效。
2.3.2 技术服务方面
(1)国内。国内图书馆联盟一般都建有相关的技术服务部,或者有专门负责技术服务的人员。如上海教育网络图书馆的技术服务部,负责联合编目中心中央设备和软件的维护及各用户单位客户端软件的维护,各用户单位数据上传、下载的统计等工作。
(2)美国。美国图书馆联盟技术服务开展较好,为建构图书馆系统之间的网络,政府为网络硬件和软件投入大笔资金,因此,美国图书馆联盟大多肩负着建设网络和维护网络的任务,同时,大量资金的投入也使联盟赖以支持新技术的利用和技术的创新,成为许多新技术的最先利用者。联盟在技术服务上所涉及的范围也非常广泛,从网络的建设、硬件设备的使用到各种应用软件的开发和利用都有所涉及。联盟一般设有相关的技术服务部门或技术顾问理事会,来负责联盟的相关技术服务。如oh 1oLINK设有技术顾问理事会对联盟中央系统、各成员单位的本地系统中与合作项目相关的部分提供技术建议和指导。同时,美国图书馆联盟常常是新技术的最先利用者,联盟大力支持新技术的利用和技术的创新。
2.3.3 研究项目方面
(1)国内。由于研究项目的开展需要有资金和技术作为保证,在国内,对不少区域图书馆联盟来说,资金来源的主要渠道一政府拨款常常不到位,技术力量又不够,研究项目很难开展。
(2)美国。美国区域图书馆联盟的合作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比中国有优势,联盟资金的充足可以为研究项目提供资金支持,联盟合作意识的强烈为研究项目提供了技术和人员支持。美国区域图书馆联盟在研究项目上开展的合作比较多,尤其以合作密切的且将电子资源发展作为主要任务的图书馆联盟,在实体文献数字化、效益评估等方面开展了很多的合作研究项目。并针对联盟如何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以及如何为更多层次的用户提供实用信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2.3.4 资源共享方面
(1)国内。国内图书馆联盟资源共享的形式有:①馆际借阅(返还式),包括提供服务馆收藏的中文书和部分外文书的馆际互借服务,这种方式主要针对的是印刷本文献。②文献传递(非返还式),提供服务馆收藏的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科技报告、专利文献、可利用的电子全文数据库等,这种传递包含电子邮件方式、文献传递、平寄、挂号、传真和读者自取方式以及特快专递和人工专送,除利用网络传递的以外,其余都是复印件。③特种文献,由各服务馆决定是否提供古籍、缩微品、视听资料等文献的服务。④代查代索,接受用户馆委托请求,帮助查询国内外文献信息机构的文献和代为索取一次文献,通过代查代索服务。
(2)美国。美国图书馆联盟资源共享的形式有以下几种:①直接借出,第一种是成员馆用户只需凭自己的借阅卡可从其他成员馆借出资料;第二种是办理通用借阅卡。②馆际互借,包含物理实体的互借和通过传真、电子邮件、复印件邮寄等方式开展的互借。图书作为物理实体的互借快递服务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图书馆联盟利用联盟的资金通过与快递公司签订合约来针对图书馆的馆际互借展开服务,由快递公司来完成,一种是设立自己的专递服务系统。针对期刊文章或电子资源的互借,则大多采用的是传真、电子邮件和邮寄复印件等方式,特别是以电子邮件方式的互借,已经占到了总传递量的一半左右。③相互归还,指从一个成员馆借出的图书可以就近在其他成员馆归还。由图书馆来完成与其他馆的交涉。④共同资源的共享,美国不少的图书馆联盟都在利用共同资金购买共用的电子资源数据库,通过联盟的主页为各成员馆提供共享服务。
在资源共享所采用的手段和方式上,中美两国图书馆联盟大体相同,但就资源共享的范围和意识来说,差距则相当大。共享的范围上,中国图书馆联盟共享范围相对较小,对读者设置了多种限定;美国图书馆联盟共享的范围扩大到几乎所有公民,内容丰富,对读者的局限日趋减小。共享的意识方面,国内只有少数图书馆联盟采用了多种手段和方式来实现资源共享,大多数联盟共享手段单一,技术落后,还有不少共享协议由于缺乏广泛的宣传和有效的贯彻实施,并没有达到其最初的目的;美国图书馆联盟在资源共享上有广泛的共识,大多数联盟采用各种手段促进信息的交流,实施效果较好。
2.3.5 交流和培训方面
(1)国内。国内区域图书馆联盟开展的培训的整体情况不是太好,大多数联盟以定期召开会议为主,以联合编目或一些涉及技术性的合作为核心的联盟则开展的交流和培训比较多。如上海教育网络图书馆就要求,各用户单位派员参加联合编目中心举行的编目员培训与网上联机编目研究活动,并在系统内常年进行业务培训,解答用户业务咨询,参加专业研讨活动。
(2)美国。在交流与培训方面,美国图书馆联盟的内容是比较丰富的。其培训内容包括:①针对性的培训(SPEC 工 ALEVENTS),为技术和管理人员办的公共检索计算机(PubliCACeeSSComputing)、技术展望(Emerging Technologies)等。②素质培训(Technology Training),提供一些常用软件的培训。③图书馆技能培训(LibraryToolbox),除培训外,交流性会议也经常召开。各联盟为了促进成员间的交流,促进与其他地区的交流,常通过召开各种会议来实现,而且通过交流,联盟可以了解和学习先进的、实用的经验,从而促进联盟自身的发展。联盟定期召开的一些联盟大会也为交流提供了台,不仅探讨联盟发展问题,还讨论一些新技术、新项目等。我国区域性图书馆联盟发展对策
3.1 联合其他机构共同建设统一的技术平台,加快实现高效的资源整合
十多年建设实践证明,我国区域性图书馆联盟要更好地服务于数字图书馆联盟建设,必须要与中国知网、维普、万方、超星等数字资源生产、数据库提供商合作,共建一个同构化的系统环境为出发点,积极开发各类图书馆资源的协作整合与共建共享系统,包括建立区域的馆藏联合目录检索系统、合作基础馆藏、挖掘现有纸质特色馆藏并转化为数字资源、建立特色电子资源库、集团采购、电子期刊及学位论文数据库、建立联合存贮馆藏库、商业化的文献传递、商业化的参考咨询服务以及开展技术资源的合作共享。
3.2 扩展图书馆联盟的职能,充分实现资源的共建与共享
在现有联盟的基础上,对联盟的职能进行扩充,改变职能联盟单一的现状。作为以联合编目为主要目标的各联合编目中心,可以在联合编目的基础上,实现成员馆的馆际互借和资源共享,并开展相关的咨询服务,以充分调动成员馆参与联合编目的积极性,进一步促进联合编目的发展。作为以地区资源协调为目的的各馆,可以发展其现有职能,将资源协调建设不仅仅停留在简单的会议交流与发布联合目录上,还应促进成员间的合作,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图书馆联盟合作体。作为提供信息资源的主力,图书馆在建设联盟中要注重与其他机构的合作,可以通过图书馆的网络及技术优势以及用户的广泛性为其他机构的信息资源提供宣传与利用的平台。同时,又可以利用其他信息机构的特色信息资源为联盟的用户提供更全面、更丰富的信息资源。通过与其他信息机构的联合建设,可以大量节约资金,并使得联盟的影响更为广泛。除了与信息机构合作外,在建设图书馆联盟时还应当与政府机构联合建设,将其规划成为政府各机构信息发布的一个重要窗口;与企事业机构充分协调与合作,通过相互促进以获取更多的资金与更大的发展。
3.3 加强人员交流与培训,积极开展新技术合作项目的研究与应用
图书馆联盟最终目标的实现还是要落实到人的身上,而加强人员培训包括了对工作人员和用户的培训。针对工作人员的培训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综合素质的培训。联盟应当建立一个相关的基金,为联盟成员馆的工作人员提供提高自身整体素质的机会,为联盟的技术开发或服务更深一步的开展提供人才。第二,基本技能的培训。可以采用定期举办培训班的形式,如美国图书馆联盟定期为馆员举办如Excel、Word之类应用软件的使用培训,让工作人员掌握一些基本的技能,为联盟项目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三,专业技能的培训,包括图书馆各项业务技能和联盟合作项目应用技术的培训。这是联盟的一项重要职能,应当给予充分的保证,可以通过开展培训班、成员内部交流等方式来进行,而且必须要作为联盟的一个长期工作,才能实现联盟所应完成的任务,针对用户的培训则主要包括服务项目的告知、获取信息服务的方法及电子资源的利用方面。通过服务项目的广泛宣传与培训,让用户知晓能从联盟中获取什么样的信息,实现资源的共知目的。通过获取信息服务方法的培训,让用户了解如何获取信息服务,以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通过对电子资源利用方法的培训,为用户提供学习机会,保证了电子资源利用的有效性和使用价值的最大化。
中国区域图书馆联盟开展新技术合作项目的研究与应用,可以借鉴美国图书馆联盟的经验,应当既要充分利用传统工具,也要积极主动去了解开展新技术合作项目的研究与应用,特别是在我国大力发展网络及通讯的背景下,新技术合作项目的研究与应用既成为可能也成为必要。新技术合作项目的研究与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网络框架的搭建。这是实现电子资源的共享及传统资源的快速传递和交流的必不可少的基础。在联盟中应当建立一个完整的网络及通讯传输体系,保证所有成员都能实现充分的交流与共享。(2)应用性软件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美国图书馆联盟大多采用各种系统来开展合作。中国区域图书馆联盟应用性软件系统的开发微乎其微,可以参考美国联盟应用软件系统的开发经验,并通过对人员的培训促进应用性软件系统的开发与应用。(3)开发本区域图书馆联盟的应用软件。这对于大多数区域图书馆联盟来说,实践起来比较困难。在这方面可以采用两种方式,一是对原有的软件进行修改,加入符合自己需求的功能模块;二是将这一任务外包,由专门的软件开发商来完成,资金由区域图书馆联盟共同负担。
【参考文献】
[1][2010-10-28].http://www.daodoc.com/.[5]The Ohio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Network[OL].[2010-10-26].http://www.ohi2olink.edu/.[6]马先皇.中美图书馆联盟比较[J].情报资料工作,2007(1):86-91.[7]叶宏.图书馆联盟与传统图书馆管理模式之比较[J].情报资料工作,2004(5):54-57.[8]许军林.异质性区域图书馆联盟资源建设与整合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1(2):42-45.
西部地区区域性图书馆联盟建设方案探讨——以甘肃省为例鲜鹏2012-11-26 10:53:52 来源:《情报资料工作》2011年03期【英文标题】A Discuion on the Construction Plan of Re......
构建省级区域性教师教育网络联盟的基本思路与进展情况构建省级区域性教师教育网络联盟的基本思路与进展情况四川省教育厅一、建立四川省教师教育网络联盟的必要性和紧迫性1......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图书馆联盟章程,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图书馆联盟章程图书馆联盟章程1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本团体定名为:xx图书馆联盟,英文译名为:,缩写:。第二条 本联盟由xx行政区域内的图书馆自愿联合发起成立,在政府指导下发挥统筹资......
图书馆联盟的必要性2 建立图书馆联盟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2.1 经费资源减少与读者多元化、个性化信息需求 之间的矛盾 由于文献信息资源的价格在持续不断 地上涨,而绝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