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收获机械化现状与发展战略_浅谈玉米收获机械化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21:27:2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玉米收获机械化现状与发展战略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浅谈玉米收获机械化”。

玉米收获机械化现状与发展战略

山东省农机技术推广站 董佑福

提要:本文通过对玉米收获机械的发展历程、现状和意义进行分析,对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对策。诣在探索加快玉米收获机械化的途径。

关键词:玉米收获 机械化 可持续发展

玉米是世界三大谷物之一,我国年种植面积3.67亿亩。目前我国已形成三大玉米生产区。一是北方玉米区,包括吉林、黑龙江、辽宁、河北等省市,播种面积占全国40%;二是黄淮平原春夏玉米区,包括山东、河南、江苏等省市;播种面积占25%;三是西南丘陵玉米区,包括云贵等省,约占播种面积15%。三大玉米产区种植面积占全国80%以上。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玉米收获已成为制约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瓶颈之一。为此,加快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发展历程

玉米机械收获是玉米生产全过程机械化的关键一环。机械收获是指通过机械手段,完成摘穗、输送、装箱和秸秆还田等工序,这些工序一次完成称为联合收获。世界上第一台玉米联合收获机是由澳大利亚昆士兰文巴的艾伦(George Hand)于1921年设计出来,又经过多次完善和改进,随后一些经济发达国家便逐步开始生产和使用,至50-60年代已完成玉米收获机械化。我国玉米收获机械化比世界发达国家至少滞后三十年,玉米收获机械的研制起始于1960年,先后进行了长达6年,“*”期间被迫中断,1971年全国农业机械化工作会以后,玉米收获机械化掀起高潮,经历了从引进、使用、仿制、改进国外样机到基础理论研究和自行设计两个阶段。截止到1983年,通过省级鉴定的玉米收获机械有14种,地市级鉴定的有5种,其中仅有一种进行了小批量生产。从1961年开始研制,到1988年28年来,累计生产的各种类型的玉米收获机1143台,其中只有两种机型生产量超过了100台;中国农机院与佳木斯农机厂研制的牵引式三行立辊玉米摘穗机,累计生产178台。中国农机院与赵光机械厂研制的4YW-2型牵引式卧辊玉米摘穗机在1975年研制成功,这种机型是中国自行研制的首台玉米收获机械,填补了我国的空白。80年代开始的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营农场兴办家庭农场,因玉米生产规模过小,曾一度使玉米生产机械化进入低潮。90年代初全国再次掀起了玉米收获机械化的高潮,到目前为止,玉米收获机械已生产几千台,主要机型是黑龙江省赵光机械厂生产的丰收牌4YW-2型玉米联合收获机、天津、新疆、石家庄、邯郸等地生产的4YZ-3型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北京生产的4YZ-4型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山东兖州、淄博、潍坊生产的4YW-2型悬挂式玉米联合收获机和郑州农具厂生产的单行玉米联合收获机。但全国市场上玉米联合收获机械并不多,玉米收获基本上仍靠人畜力完成,国家农机化统计指标中还没有列入玉米机械收获这个指标。远远落后于小麦75%,水稻15%的机械化水平。山东从80年代初开始引进示范黑龙江赵光机械厂生产的丰收牌4YW-2型牵引式玉米联合收获机,通过十几年的推广应用,到目前仅100余台,加上近几年引进原苏联生产的赫尔松人玉米联合收获机,以及兖州、淄博、潍坊等地生产的4YW-2型玉米联合收获机,保有量仍不到3000台,全省玉米收获机械化程度仅为6%左右,而小麦收获机械化程度已达91.4%以上,由此可见,玉米收获机械化与小麦收获机械化水平相差甚远。

二、玉米收获机械开发生产的现状

随着小麦收获机械逐步成熟,玉米联合收获机械的开发已成为新的开发热点,推广玉米联合收获机械的高潮已经来临。据调查,我国目前从事玉米联合收获机研究和制造的单位有30多家,已开发研制出样机或小批量生产的有14个企业约20个产品。

从型式上看,有自走式、悬挂式(前悬挂和侧悬挂)、牵引式3种。配套主机包括四轮拖拉机和东方红-75及802履带式拖拉机。收割行数分为单行、2行、3行、4行。单行机一般与小四轮拖拉机配套,能完成摘穗、集箱和秸秆粉碎还田作业。多行收获机既有与上海-50、铁牛-55及东方红-75等大中型拖拉机配套的2行、3行机型,也有自走式的2行、3行及4行的机型。这些机型均能完成摘穗、输送、集箱和秸秆粉碎还田等项作业。

从开发情况看,目前单行玉米联合收获机已初步定型,已有一些企业小批量生产,但由于作业效率低,推广速度并不快。而多行玉米联合收获机,除黑龙江赵光联合收割机厂生产的4YW-2型牵引式联合收获机外,山东兖州、淄博、潍坊产的悬挂式二行玉米联合收获机已进入示范推广阶段。三行以上的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虽已生产,但由于价格和适应性问题,还未形成生产批量。

目前从事该项产品研究的有河北农业大学机电学院、河北省农科院农业机械化研究所、中国农机院、山东理工大学、天津市农机所、上海市农机所、山东省农机技术推广站、山东农机所、淄博市农机所等单位。另外,一些企业也在加紧进行该产品的开发研制。

现已出样机或小批量生产的单位有:单行玉米联合收获机:天津市玉米收割机厂、天津市农机试验鉴定推广站、张家口探矿机械厂、郑州农具厂、陕西宝鸡渭滨农机厂、天津宁河水泵厂、天津蓟县下仓脱粒机厂、河北大厂县农机局等单位。

2行玉米联合收获机:黑龙江赵光机械厂(4YW-2系列牵引式)、佳木斯联合收割机厂(配东方红-75拖拉机)、河北赵县农机修造厂(自走式)、山东兖州国丰机械厂和玉丰厂(配上海-50拖拉机,前悬挂)、淄博第二轻工机械厂(配上海-50拖拉机)、北汽福田潍坊农业装备公司(配欧豹-70)。

3行玉米联合收获机:北京机械设备厂(自走式)、新疆联合收获机总厂(自走式)、黑龙江佳木斯联合收获机厂(配802拖拉机前悬挂、JL3060型小麦联合收割更换玉米割台)、北京永乐店机械总厂(配铁牛拖拉机)、石家庄农业机械厂(自走式)、邯郸纺织机械厂(自走式)等单位。

4行玉米联合收获机:黑龙江赵光机械厂(自走式)、北京联合收获机厂(自走式)等。就其价格而言,单行玉米联合收获机在0.85-1万元,而悬挂式2行收获机在2.5-3万元。3行自走式在10-13万元,4行自走式在18-20万元。

单行玉米联合收获机,由于其收获行数少,因此拖拉机反复在地里行走,易压实土地。2行玉米联合收获机有发展前途,一是减少对土地的压实,二是生产效率较高,三是完成的工序多,并且也有可能形成类似小麦机收“南征北战”的局面。三行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的价格如果下降到8万以下,玉米机收市场将十分火爆。但是,目前的价格偏高,将对其推广应用形成制约。因此,生产企业必须上批量,降成本,使其下调到8万元左右,这样才能使用户很快的予以接受。

从应用范围来看,我国玉米联合收获机销售使用的主战场与小麦联合收获机的基本相同。还是以河南、河北、山东、京、津及东北地区为主。

三、发展玉米收获机械化的意义

1、解决粮食自给,是加快玉米联合收获机械化发展的一项国策。我国有13亿人口,7亿多是农民,由于每年人口纯增1000多万,耕地每年减少,形势十分严峻。有人甚至预言21世纪中国的粮食难以自给,为了使外国某些人的预言破产,我国采取了扩大玉米种植面积和提高玉米单产两项措施,提高单产主要靠选用高产优良品种、紧凑型玉米种植模式、覆盖、移栽、机械收获等措施。我国粮食问题从长远看不是口粮问题,主要是饲料问题,其中更主要的是玉米问题。因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的变化,人均口量不断下降,需要更多的饲料粮,而饲料粮首选作物是玉米。玉米面积不断扩大,单产不断提高,是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的客观需要。

2、对玉米价值认识的不断提高,是推动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的动力。玉米是高产之王。玉米最高单产达1548公斤/亩(23.2吨/公顷),其潜在理论单产可达3765公斤/亩(56.34吨/公顷),增产潜力极大。我国玉米产量居世界第二,但单产比美国低56%,列居世界第28位,是粮食增产希望之所在。粮食的增产,带来农民收入的提高,必将推动玉米生产机械化的发展。玉米收获作为玉米生产的主要环节,也是玉米生产实现机械化的牛鼻子。基于以上认识,玉米收获机械化必将成为玉米实现全过程机械化的突破口。

3、发展玉米收获机械化是农业生产的必然,也是农机化发展的客观要求。解决玉米收获的机械化问题是广大干部群众的迫切要求,是农业生产的急需,玉米生产机械化水平低已成为制约实现农业机械化的瓶颈。山东省委、省政府提出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必须实现农业机械化,实现农业机械化过程中,必须解决玉米收获的机械化。山东省玉米种植面积一般在3700万亩左右,是山东省第二大粮食作物。山东省小麦生产各环节已基本实现机械化,而玉米从种到收机械化水平都比较低,特别是收获,秸秆还田机械化程度更低。由于收获基本靠人工和旧式工具进行,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三秋”时间拖得很长,有些地区影响适时种麦。特别是由于秸秆不能粉碎还田,不少地方焚烧秸秆现象屡禁不止,既污染环境又造成很大浪费。因此做好推广玉米机械化收获工作,已迫在眉捷。

4、发展玉米收获机械化,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由于联合收获同时解决了玉米的秸秆还田问题,减少了秸秆占地和环境污染。增肥了地力,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作用。玉米生产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尤其是收获机械化水平的提高,解决了主要农作物生产过程机械化的难点,对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整体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问题的解决,可以有效地促进土地的合理流转和向承包大户集中,有利于规模经营的形成和发展,可以使农村的一部分剩余劳动力进一步解放出来,对促进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和整个农村经济的振兴以及农业现代化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可利用玉米成熟 的时间差,进行跨区作业,既提高机具利用率,也增加机手的收入。

四、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对策

我国水稻、小麦、玉米三大农作物中,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最为缓慢,已经成为玉米生产乃至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为此,提出以下对策:

1、以适用性强、可靠性高、成本低为主攻方向。针对我国农村经济总体水平不高,农民人均收入仍较低的状况,研制开发玉米联合收获机时,应注重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开发适合中国国情的玉米联合收获机械。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正在生产的几种机型,适用性和可靠性较低,一般是性能检测时能达到国家的有关标准,而批量生产时,制造质量和工艺水平下降,使用中可靠性较差,故障率较高,阻碍了推广的步伐。为此,建议国家应加大对农机新产品开发的投入,组织农机科研、生产、推广部门联合攻关,强化中间试验,考核机具整体性能,开发出既性能先进,而使用性又强的玉米联合收获机械。

2、坚持大中小结合,分层次研究开发与推广。在研究开发中,要充分考虑农村的经营体制、生产规模、种植制度等。从目前情况看,中小型玉米联合收获机械市场最好。利用现有的农机动力开发与50-60马力拖拉机配套的双行玉米联合收获机,其性能一次完成摘穗、输送、集箱、还田、破茬等工序。三行的玉米联合收获机械,整体结构可采取优化设计,功率在80马力左右,以自走式为最好。四行以上的大型玉米联合收获机应消化国外技术,走组装生产之路。在示范推广过程中,京津郊区、东北国营农场,地块相对集中,可优先示范推广三、四行玉米联合收获机械;在经济发达地区应以三行自走式为主,二行悬挂式作补充;经济一般地区,以二行悬挂式为主,以适应当前我国农村的不同的需要。

3、换装割台,一机多用,提高机具利用率。利用现有的自走式小麦联合收割机,将割台换装玉米收获割台,既可收获小麦也可收获玉米。本着互换容易、作业时互不影响的原则,将动力系统、行走驾驶系统及部分动力系统共用。这样做可以提高收获机的利用率,缩短投资回收期,市场前景极为广阔。目前约翰.迪尔佳联收获机厂、新疆联合收获机厂正在开发试验两用机型。从试验情况看,还需要进一步减化结构,提高使用可靠性。如果换装割台成功,必将加快我国收获机械化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互相促进销售与推广。

4、探索玉米生产机械化模式。我国玉米种植制度采用直播和套种两种模式。直播玉米一般是等行距种植,而套种玉米多采用小麦行间人工种植,种植方式大小行者较多,不利于实行机械收获。根据我国气候特点,东北地区一年一作,不需要间套作,易实现机械化作业;京津地区已实行机械化直播多年,也便于机械化收获;黄河流域也已试验出玉米机械化直播的模式,但由于某些原因,一直末推广开。为此,应对玉米生产从整地、播种(移栽)、育秧、追肥、收获进行机具配备,搞好定点示范,总结出玉米生产全过程机械化栽培模式,扩大宣传,提高认识,以加快玉米机械收获的实现。

5、大力推广玉米青贮收获机械化,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农产品竞争力。随着农村经济的深入发展,全国各地出现畜牧乡、畜牧县、甚致畜牧地区,这些地区迫切需要青贮机械。据山东一些地区调查,目前最需要穗茎兼收型玉米联合收获机械和中型玉米青贮机械。

关于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几个问题

关于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几个问题 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副司长 张天佐地区保护性耕作问题和南方地区水稻机械化问题,可以说在这两个问题上,我们已经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思路。从......

郓城县玉米机械化收获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郓城县玉米机械化收获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为了加快推进全县玉米收获机械化进程,有的放矢地做好今年全县玉米机械化收获工作,郓城县农机局组织专门班子,深入乡村农户,对玉米......

成武县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成武县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玉米联合收获机械化技术,作为当前农机化发展的一项新技术,通过近几年的大力推广,已逐渐为农民所接受。为摸清当前玉米联合......

我国玉米收获机械化偏低的主要原因

我国玉米收获机械化偏低的主要原因 摘要:玉米是我国当前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同时兼备饲料工业原料的属性因此,玉米机械生产成为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近年......

玉米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

玉米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汤原农场按照农垦总局提出的“抓城,强工,带农”为战略重点,以300亿斤商品粮基地建设为契机,以发展高产高效,抗逆性较强的玉米作物为切入点,加强科技创新和......

下载玉米收获机械化现状与发展战略word格式文档
下载玉米收获机械化现状与发展战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