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托业的历史与现状[推荐]_中国信托业发展现状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21:23:1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中国信托业的历史与现状[推荐]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国信托业发展现状”。

中国信托业的历史与现状

中国的信托业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1918年浙江兴业银行开办具有信托性质的出租保管箱业务;1919年聚兴城银行上海分行成立的信托部;1922年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将保管部改为信托部并开办个人信托存款业务。这是我国最早经营信托业务的三家金融机构,标志着中国信托业的开始。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信托存在的客观条件消失,到50年代中期信托业务全部停办。1979年以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的成立为标志,中国的信托业务得到恢复。从1979年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成立至今,信托业子啊2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但也由于种种原因,中国信托业的发展历经曲折,几经调整。

中国信托业的第一次整顿发生在1982年。当时的基建投入规模过大,其中尤以信托贷款的方式的进入为甚。为了加强对信托投资业务的管理和改良基建投资行为,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对信托行业进行整顿。

第二次整顿发生在1985年,起因是1984年以前大量使用信托方式进行信贷过大,而信托资金来源却不明朗,容易造成金融信贷过快增长而造成失控。因此,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金融信托投资机构管理暂行规定》,明确框定信托资金来源。

第三次整顿是在1988年,此前信托投资公司数量飞速膨胀,“三乱”(乱集资、乱拆借、乱贷款)现象严重,国务院决定整肃金融环境。

第四次整顿是在1995年,原因主要是信托公司存在高息揽存等违规行为。主要事件为“中农信”1994年被关闭,“中银信”被广发行接管。此次整顿促成四大国有银行与信托脱钩。最后一次整顿发生在1999年。1999奶奶3月,国务院下宣布中国信托业第五次情理整顿开始,原则为“信托为本、分业经营、规模经营、分类处置”。

始于1998年广东国投破产案的第五次整顿被认为是信托业的一次根本性变革。在这次情理整顿中,《信托法》、《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信托投资公司资金信托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相继颁布和实施,监管层本着“坚决把信托办成真正的信托,不让有问题的公司留下来”的态度,将众多规模小、资不抵债的公司撤销,现有的239家信托公司最终被批准重新登记的将只有60家左右。

伴随着第五次信托投资公司的清理整顿和“一法两制”的出台,大多数信托机构子啊股本结构、企业模式、内部控制、管理体制等方面按照现代企业管理要求和市场化标准进行了重大调整,一些观念超前、极致灵活的信托投资公司已开 始统筹安排其发展战略。

信托业现在虽然很热,但并没有成为我国房地产企业主要的融资方式,因为通过信托融资的费用要高于银行贷款。在目前银行借贷的形式下,房地产信托资金的使用跟多的体现为“过桥贷款”的性质。对于某些自有资金不足,项目进度未达到银行贷款条件的房地产项目,通过信托融资获取自己用于征地、拆迁等前期投入。当项目启动并达到银行贷款的条件,开发商就会改用银行贷款进行项目的建设。

中国信托业的一个明显特征在于“官办”,各信托公司实际成了各部门、各地方政府的全功能金融机构,集银行、证券、投资、信托、租赁、收购兼并等业务于一身。政府的支持虽对信托公司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却并不能为其提供合法的信誉担保。并且行政性的管理大大削弱了信托公司防范风险、提高效益的能力,不利于健康的信托市场机制,专业化、高素质的信托理财机构及其高水准的现代化理财专业人才的成长。

中国信托业的另一特征在于业务范围不清。放开时,信托业业务扩展得比其它金融业更广。包括一些银行系统下设的信托公司,也并没有专注信托业,而涉足银行的主业务。资金来源上的变相吸收存款、变相发行债券、举借外债、大规模集资等,涉足面极广;资金运用上信贷、投资、收购、同业拆放、租赁等皆做,不仅股票、债券,还包括实业。而整顿调整、加强监管后,信托业退出银行、证券主业务,基金、资产管理业务又难以收回,突然进入冬眠期。

因此,我个人认为中国信托业首先要特定业务范围,回归本业,积极开拓符合本行业功能特点的理财主业务,避免与其它金融业在资金来源和运用上的冲突。然而,回归本业单靠信托业是不可能实现的。不仅信托业要退出银行、证券业的主业务;其他金融业也应专营本业,淡出信托资产的理财业务,让位于信托业。

其次,要处理好信托业与其它金融业,尤其是与银行的关系,在资金来源和运用方面,各金融业如何合理分工、相互配合,是信托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同时,两者各自发挥特长,互补互利。富士银行将银行客户的属于金融资产运用管理的信托理财业务,积极地介绍给富士信托公司。富士信托公司则为富士银行的客户和银行主业务提供有关的辅助性、补充性业务。

不仅两者的基本业务范围和经营目的不同,针对同一具体业务、同一客户、甚至同一项目,两者也有合理的分工。例如,信托公司为银行信贷主业务的客户管理资金往来账户;运用账户上临时性的多余资金,为客户盈利;为银行项目融资主业务管理资金,接受支付资金往来,运用尚未实际到位的闲置资金等;为银行的租赁主业务掌管租赁物产;为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和运用金融资产;为银行发行或担保的各种企业债券、以及政府债券的发行,代理事务性的收发管理服务;管理和运用银行主业务的担保资产,包括将现金担保资金运用于定期存款或低风险的基金市场或政府债券等,为客户获取利润。

银行可严密地监控其下设的信托公司严格按照法规运作,专注信托业务,限制其涉足银行和其它金融业的主业务。也可有效地防御金融风险对信托公司和银行本身的冲击。当金融风险来临时,资金来源和运用缺乏固定、直接保证的信托公司,如同其它非银行金融业一样首当其冲。银行总是首先减少其下属的信托公司的业务种类和规模,降低金融风险冲击导致的损失。当然,不可否认,信托、证券、投资银行、租赁等大批非银行金融机构,成为了国际大型商业银行防御金融风暴、永远不倒的防线和牺牲品。

国际信托公司的业务种类丰富,经营形式多样。国际银行与这些信托公司在长期发展、不断调整、逐步完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业务上合理分工、优势互补、以求共赢的经验,对中国信托业今后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当然,形式上的照搬模仿是难以推动信托业在中国健康发展的,必须要在现代化金融市场亲手经办大量错综复杂的案例中,不断吸取教训,积累经验,才能在引进现代化信托业前,准确地预示可能发生的问题,以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尤其要精通国际信托业的风险控制和追求效益的经营理念、高效率的严密管理机制、建立在高科技基础上的操作、监控系统等。一支具有丰富国际信托实战经验、熟悉中国国情的现代化的专业人才队伍,是推动中国信托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中国油画的历史与现状

中国油画的历史与现状20世纪是中国文化受到西方文化冲击和中西文化融合的世纪。20世纪初期,以科技、制度为先导的欧洲文化陆续进入中国,使中国传统文化濒于解体的边缘。知识分......

中国油画的历史与现状

中国油画的历史与现状20世纪是中国文化受到西方文化冲击和中西文化融合的世纪。20世纪初期,以科技、制度为先导的欧洲文化陆续进入中国,使中国传统文化濒于解体的边缘。知识分......

中国边疆历史与现状听课报告

中国边疆历史与现状听课报告——外蒙古独立事件分析上完这个课程,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关于外蒙古的独立,因此我下来也就这个问题翻看了一点书籍,查看了一点论文。作为一名历史学......

中国体育社团的历史与现状

中国体育社团的历史与现状2.1体育社团在计划经济环境中未能充分发挥其功能在计划经济时期,与之相适应的是实行体育的政府管理型体制。在这种体制下体育社团不具备实质性的管......

国际信托业的发展与中国信托业的发展前景

国外老年信托业的发展实践经验对中国信托业的启示【内容摘要】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独生子女居多的情况下养老问题更前所未有地对人们的生活构成挑战。对老年人个人资产......

下载中国信托业的历史与现状[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信托业的历史与现状[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