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答案)低碳经济与绿色生活 试卷A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21:21:1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含答案)低碳经济与绿色生活 试卷A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低碳经济与绿色生活》 试卷A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30分)

1.《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最核心的原则是()√A.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B.公平原则 C.可持续发展原则 D.无悔原则

2.森林碳汇是指

()√A.森林生态系统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的过程、活动或机制 B.森林神态系统增加大气中氧气浓度的过程、活动或机制 C.森林生态系统汇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 D.森林生态系统汇集大气中的氧气的过程、活动或机制

3.2010年4月1日我国实施的关于低碳转型方面的法律是

()A.《循环经济促进法》 B.《节约能源法》 √C.《可再生能源法》 D.《清洁生产促进法》

4.低碳的关键影响因素是,即“碳生产力概念”。()A.总体经济产出的生物燃料消耗量 √B.单位经济产出的化石燃料消耗量 C.单位经济产出的生物燃料消耗量 D.总体经济产出的化石燃料消耗量 5.低碳经济的实质是()A.创建清洁能源结构和限制能源使用数量 √B.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 C.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限制能源使用数量

D.创造清洁能源结构和改变能源使用属性

6.碳关税的征收对象是()√A.进口的高能耗产品 B.进口食品 C.进口农产品 D.进口的低能耗产品

7.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向低碳经济转型的理想轨迹是

()√A.在经济增长速度为正的前提下,碳排放弹性不断下降 B.在经济增长速度为负的前提下,碳排放弹性不断上升 C.在经济增长速度为正的前提下,碳排放弹性不断上升 D.在经济增长速度为负的前提下,碳排放弹性不断下降

8.低碳经济是一种经济行为,除了需要法律规范、规划引导外,更多的是需要()A.科技发展提升经济发展作为引导 B.提高工业技术作为引导 C.公民素质提升进行引导 √D.经济措施进行引导

9.低碳经济理念产生的背景是()A.经济危机

B.政治改革

√C.气候变化

D.经济全球化

10.建筑能源消耗中,耗能最大的组成部分是()A.农村生活炊用能耗

B.房屋照明能耗

√C.北方城镇采暖能耗

D.南方城镇制冷能耗 11.碳生产力是指()√A.单位碳当量的排放所产出的GDP总量

B.产生单位GDP所排放的碳当量的总量

C.单位碳当量排放所产生的热量

D.一个国家生产化石能源的能力

12.气候变化最主要的原因是()√A.能源活动

B.自然灾害

C.地壳运动

D.农业活动

13.欧盟能源战略的核心是()A.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B.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

C.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D.节能和提高能源利用率

14.先行工业化国家在人均GDP处于3000~10000美元的阶段,均有一个较长时间的经济高速增长,()A.此时产业结构呈现“低碳排放”特征

B.此时产业结构呈现“高碳排放”特征

C.此时产业结构呈现“轻化工业”特征

√D.此时产业结构呈现“重化工业”特征

15.《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对缔约国在减排任务上的规定是()A.发展中国家因发展需要可以不承担责任

B.共同没有区别

C.发达国家因为已经实现碳的低排放而不具有责任

√D.共同但有区别

16.不属于低碳消费观念的是()A.改变过分追求便利的消费方式

√B.适当增加产品的种类便于选择性消费

C.改变奢侈和炫耀型消费方式

D.减少碳排放的同时,通过碳补偿为减排出力

17.世界首个《京都议定书》碳排放配额全球交易平台是()A.未来电力交易平台

B.欧洲能源交易所 C.欧洲气候交易所

√D.Blue Next交易平台

18.基于配额的碳金融市场,其市场原理是()A.基准—交易

B.商品—交易

C.资金—交易

√D.限额—交易

19.世界能源系统以化石能源为主,是实现经济发展与减缓气候变化目标的重要途径。

A.绿色经济、轻工重农

B.科技发展、合理使用

√C.促进节能、提高能效

D.低碳经济、低碳发展

20.在 召开的第一次世界气象会议上,科学家们将全球变暖问题提上了科学研究的日程。()A.多伦多

B.巴厘岛

√C.日内瓦

D.哥本哈根

21.是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转型的核心内容。()A.消费模式 B.发展模式 √C.技术进步 D.产业结构

22.低碳发展的实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能源体系低碳化,能源体系低碳化是指()A.保持能源体系中碳的含量不变而开发利用产生的碳排放

√B.降低能源体系中碳的含量及开发利用产生的碳排放

C.保持能源体系中碳的含量不变而降低碳的排放

D.升高能源体系中碳的含量及降低开发利用产生的碳排放

23.哥本哈根会议后,国际社会日益达成共识,应对气候变化的主渠道是()√A.发展低碳经济 B.发展循环经济 C.发展第三产业

D.发展低碳技术

24.气候变化问题从科学议程向国际政治议程的真正转变始于。()√A.1988年的多伦多会议 B.1979年的日内瓦气象会议 C.1989年的海牙会议

D.1989年的联合国大会第49届会议

25.“碳锁定”是指

()A.政治改革对化石能源高度依赖的状态

B.科技发展对化石能源高度依赖的状态

√C.整个社会对化石能源高度依赖的状态

D.经济发展对化石能源高度依赖的状态 26.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是()A.建设资源节约型、能源创新型社会

B.建设科技开发型、能源创新型社会

C.建设科技开发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D.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27.中国的第一笔自愿减排量的交易的完成是在()A.南京环境交易所 B.上海环境交易所 √C.北京环境交易所 D.沈阳环境交易所

28.从以下哪一角度讨论一国国民实际消费导致的碳排放,更有助于采取公平视角从源头上推动低碳发展()√A.消费角度 B.交易角度

C.生产角度 D.流通角度

29.按照全国经济合理布局、规范开发秩序、控制开发强度的要求,对人口密集、开发强度偏高、资源环境负荷过重的地区要()A.禁止开发 B.大规模开发 C.重点开发 √D.优化开发 30.在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消费比例最大的能源是()A.天然气 √B.煤炭 C.水电

D.石油

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选项中,最终催生了低碳经济理念产生的是(AD)A.关于发展权与排放权的讨论的不断升级

B.关于人权问题的讨论的不断升级

C.对经济危机本质的认识的日益深刻

D.对气候博弈本质的认识的日益深刻

2.下列选项中,与碳金融有关的活动有(ABCD)A.无害环境技术开发的融资 B.对低碳技术和项目的投资

C.温室气体排放配额的交易 D.对气候变化受害方的资金补偿

3.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社会财富的累积效应能够促进低碳经济发展,这是因为(BD)A.消费水平的提高大大降低能源消耗

B.对经济资本存量的需求大大减小,可以将更多的能源消费用于服务业

C.社会财富的积累使工业投入增加

D.知识和技术的积累引发低碳技术进步

4.我国调整产业结构的主要举措有(BCD)A.阻止中小企业的过多开展

B.继续推进重点产业调整振兴

C.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D.加快发展服务业、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5.目前,国际上对“低碳排放”的理解有不同角度,这些角度基于的原则有(BCD)A.代际公平原则 B.国际公平原则

C.资源投入与产出的成本效益原则

D.人际公平原则

6.人类活动导致可以长期存在于大气的温室气体包括(ABCD)

A.二氧化碳 B.氧化亚氮 C.甲烷

D.卤代碳氢化合物

7.近年来,中国政府一直将产业结构调整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其努力形成的发展方式(ABCD)是

A.高效率

B.低排放 C.低消耗 D.低投入

8.按照碳金融原生产品的来源划分,碳金融市场可以分为(AD)A.基于项目的市场 B.基于产品的市场 C.基于指标的市场 D.基于配额的市场

9.国际大都市的低碳城市建设的共同经验有(ABCD)A.决心应对气候变化 B.制订减排目标,方向明确

C.整合不同政策,全方位减排 D.应对气候变化与发展经济并不矛盾 10.各国在低碳转型中所采用的市场手段主要有(ABC)A.合同能源管理机制

B.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度

C.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D.资源使用效率机制

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32分)

1.什么是温室气体?

温室气体是大气中那些能够吸收地表发射的热辐射、对地表有保温作用的气体。占大气99%的氧气和氮气既不吸收也不发射热辐射,而大气中含量小得多的水汽、二氧化碳和其他一些微量气体才真正吸收了一部分地表发射的热辐射,对它起到了遮挡作用,并造成地表实际平均温度和仅包含氧气和氮气的大气状态下的地表温度之间有21摄氏度的差别,这些气体被称作温室气体。温室气体越浓,获取的热量越多,温室效应也越强,地球表面就会迅速增温。不同温室气体的温室效应是不同的,温室气体中最重要的气体是水汽,但是它在空气中的含量不受人类活动的直接影响。直接受人类活动影响的主要温室气体有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臭氧、氯氟烃等。其中对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对全球变暖的贡献率达到60%。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向大气中排入的二氧化碳等吸热性强的温室气体逐年增加,大气的温室效应也随之增强。

2.《京都议定书》提出的四种减排方式是什么?

一是两个发达国家之间可以进行排放额度买卖的“排放权交易”。二是以“净排放量”计算温室气体排放量,即从本国实际排放量中扣除森林所吸收的二氧化碳的数量。三是可以采用绿色开发机制,促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减排温室气体。四是可以采用“集团方式”,即欧盟内部的许多国家可视为一个整体,采取有的国家削减、有的国家增加的方法,在总体上完成减排任务。3.什么是温室效应?

地球大气层有着与温室玻璃类似的保温效果。大气层存留热量的能力使地球表面有着温暖的环境,这一作用过程,与温度的作用相同,被称为温室效应。由于大气有温室效应,全球地表平均气温保持为15摄氏度。根据计算,如果没有大气层及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全球地表的平均温度应为—18摄氏度。可以说,温室效应为人类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作出了贡献。

4.低碳工业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一是加大研究开发力度,提升节能减排和新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能力。二是实施循环经济,将相关工业项目规划建设在同一工业园区。三是淘汰落后的高能耗的产能。四是制定并实施行业节能技术政策。五是建立节能指标考核体系,明确各行业的节能标杆,推行对标管理。

大力推广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可大大降低碳足迹,如燃煤发电的碳排量分别是天然气、太阳能、风能和水力发电的2倍、6倍、40倍和200倍。

四、综合(18分)

农业如何实现低碳发展?

低碳农业是一种比广义的生态农业概念还要广泛的概念,不仅要像生态农业那样提倡少用化肥农药、进行高效的农业生产,而且在农业能源消耗越来越多,种植、运输、加工等过程中,电力、石油和煤气等能源的使用都在增加的情况下,还要更注重整体农业能耗和排放的降低。最简易、最有效的例子就是植树造林。因为根据科学测定,一亩茂密的森林,一般每天可吸收二氧化碳67kg,放出氧气49kg,可供65人一天的需要。

实现低碳农业要做到:一是有害投入品减量、替代模式;二是立体种养的节地模式;三是节水模式;四是节能模式;五是“三品”基地模式(“三品”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六是清洁能源模式;七是种养废气物再利用模式;八是农产品加工废气物循环利用模式;九是区域产业循环模式;十是农业观光休闲模式。

低碳经济与绿色生活

低碳经济与绿色生活》考试题1、()是中国促进低碳转型过程中使用最为频繁的政策手段。 A、规划引导 B、法律手段 C、市场途径 D、经济激励 2、广义的()则包括在能源的生产及其消......

低碳经济与绿色经济

1恩格尔系数的含义和其变化的意义2影响人们消费行为的消费心理:怎样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低碳经济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含义: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

绿色生活与低碳经济 目录

《低碳经济与绿色生活》第一章应对气候变化:孕育人类文明发展新模式【基本概念】温室气体(Gireenhouse Gaes, GHG) 1第一节气候变暖:工业文明之路的必然结果2一、气候变暖的......

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

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 论文摘要:阐述了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的概念和两者之间的关系。“低碳经济”是国际社会应对人类大量消耗化石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引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

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

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的宣传与调研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

下载(含答案)低碳经济与绿色生活 试卷Aword格式文档
下载(含答案)低碳经济与绿色生活 试卷A.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