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分析方法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税收风险分析方法”。
税收分析方法
一是税收弹性分析。税收弹性是税收增幅与经济增幅的对比。开展税收弹性分析,可以反映税收增长与经济发展是否协调,并据此对收入形势是否正常做出判断;可以通过对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不协调原因的剖析,进一步查找影响税源和税收变化的各种因素,从中发现并解决征管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漏洞。弹性分析是我们深化税收分析必须紧紧抓住的一条主线,在税收分析中具有普遍意义。在开展税收与经济对比分析中,不仅要从税收总量和经济总量上做弹性分析,从总量上看经济增长了税收是不是增长,税收的增长是否跟上了经济的增长,还要从分量上进行细化的弹性分析,从税种、税目、行业以至企业等税收弹性看税收与经济增长的协调性。做好税收弹性分析要注意剔除税收收入中的特殊因素影响,以免因特殊增减收因素影响了真实的弹性,掩盖了税收征管中的问题。根据目前情况,要进一步加强增值税与增加值、企业所得税与企业利润的弹性分析,积极进行消费税、营业税各税目与相关经济指标的弹性分析,要多方寻找税源指标,加快开展各地方税种与对应税基的弹性分析。通过深入细致的弹性分析,深挖税收与经济不适应的根源,促进税收与经济协调发展。
二是税负分析。税负是税收规模与经济规模的对比,开 1
展税负分析可以反映税务机关征收管理力度,从中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广泛而深入地开展税负分析是深化税收分析、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的一个重要抓手和突破口。开展税负分析,首先要利用宏观经济和税收数据进行地区、税种、行业等进行宏观税负分析,如地区税收总量与国内生产总值对比,工商业增值税与工商业增加值对比,企业所得税与企业利润对比,行业税收与相关经济指标对比等,反映宏观层面的税负情况;其次要利用微观经济和税收数据开展针对企业层面的微观税负分析,反映微观层面的税负情况;还要将宏观税负与微观税负分析相结合,全面反映地区税负情况。税负分析中要注意进行四个比较,即:实际税负与法定税负比较,地区税负的横向和纵向比较,企业税负与同行业税负比较,通过四个比较来揭示实际税负与法定税负的差异,揭示地区之间税负的横向差异和地区税负的动态变化,揭示企业税负与同行业税负的差异,据此评判检验各地区税收征管努力程度。然后按照宏观看问题、微观找原因的思路,将问题提交税收管理部门进行纳税评估,真正找出管理上的漏洞。
三是税源分析。税源是经济发展成果在税收上的体现,是税收收入的源泉。开展税源分析的目的,一是了解真实税源状况,二是判断现实征收率,并据以查漏补缺,应收尽收。税源是税收的起点,这就决定了税收征管的起点、税收分析的起点都应该是税源。但长期以来,我们将税收分析的目光、将征管的力度大都集中在从申报、征收到入库这一过程上,而对真实的税源状况缺乏应有的监控和管理,由此造成的税收流失大量存在。可以说,不研究税源,不了解税源,不分析税源,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无疑是一场空谈。深化税源分析,就是要将分析环节前移,将应征数纳入到税收分析中来。这个应征数不是指纳税申报的应征数,而是代表真实税源的应征数。为此,首先要充分利用现有数据,通过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投入产出和税负率等指标的分析来对企业财务核算和纳税申报质量进行评判。其次要寻找多个独立数据源,积极引进工商、银行、统计以及行业主管部门等外部数据,加强各类数据的综合利用,解决税务与纳税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更为准确地判断企业税源状况,提高税收征收率。第三要加强相关税种税基关系的研究,通过对宏观经济数据的分析,积极推进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主要税种的纳税能力估算,从宏观层面对各地税源状况和征收管理力度进行测算分析,努力减少税收流失。
四是税收关联分析。税收关联分析主要是对有相关关系的各种税收数据进行的对比分析,其目的是通过对比发现企业财务核算、纳税申报中出现的异常情况以及税款征收中存在的问题。如发票销售额与申报表应税销售额、申报应征税收与入库税款和欠税、增值税与所得税、房产税与契税、宏观经济、企业财务与税收税源等等数据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关联性。通过不同数据的相互分析验证,可以发现税收管理上的问题。关联分析已经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出了较大的作用,如通过增值税交叉稽核系统对进、销项税金的比对分析,国、地税间就交通运输业发票开具和抵扣情况的对比分析、“四小票”数据对比分析等,都直接带动了管理水平的提高。随着信息化建设的继续推进,各种信息还在迅速增加,各级税务机关必须抓住时机,充分利用综合征管系统数据、税收计统核算数据、重点税源监控数据以及经济部门和企业财务数据等,进一步推动税收关联分析,及时、有效地发现税款申报征收中存在的问题,加强税收管理。
弹性分析、税负分析、税源分析和税收关联分析是深化税收分析工作必须切实抓好的几个关键环节,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是密切相关的。在实际工作中,要将上述四种分析形式与税收结构分析、进度分析等常规分析方式有机结合起来,更加全面、完整地反映税收和税源状况,更加及时、准确地反映税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通过深化分析,最终实现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的目标。
税收分析的撰写方法一、税收收入(计划)分析报告的撰写要求及方法(一)计划分析的内容包括以下十大内容:1、收入计划期数据与基期对比关系2、收入实际完成数与计划数对比关系{①计划......
关于印发《微观税收分析基本方法》的通知 国税办函[2006]26号 发文日期:2006-01-23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扬州税务进修学院:微观税收分析......
一、一季度税收收入增长的总体情况2011年1-3月,全国税收总收入完成23438.85亿元,同比增长32.4%,增收5736.30亿元,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3.5个百分点。一季度税收收入增长的总体特点......
**地税2010年第三季度税收分析今年第三季度,**地税分局牢牢把握组织收入大局,全力以赴抓好财产税收入工作,加强税源税种管理,加大征管稽查力度,堵漏清收,坚持一手抓税收保健,一手抓......
关于对税收分析工作相关问题的认识税收分析是我们基层分局最常用的一种文体,也是最贴近基层实际、最受领导重视的一种文体,因此,写税收分析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解决三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