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_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20:55:5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浅谈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

浅谈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

美育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美学观点和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是学生德、智、体、劳等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审美教育作为学生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需要贯穿在各科教学中进行,而语文教学则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理想学科。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语文教学作为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阵地,它在培养学生具有健康、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审美观等方面担负着重要的任务。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当自始至终把审美教育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欣赏文学作品、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与教育,不断提高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语文教学是按照美的规律进行的创造性教学活动,它追求美,表现美,创造美,自然带有审美性特征。这种审美性主要由作为审美对象、具有审美能力的教师表现出来。我认为,审美教育即是一种手段也是一种目的。作为手段,是教师要以美的语言、美的形式在课堂上激发美,引导学生发现美,创造美,在学生主动参与,情绪愉悦的同时掌握知识。作为一种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身心得到愉悦,情操得到陶冶,心灵得到净化,增强美的发现、感受、欣赏和创造能力。在当前语文教学注重知识性和工具性,忽视和偏废学生对美的鉴赏和装在能力培养的情况下,把审美活动纳入语文教学中,无疑会对学生语文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起一种催化和促进作用。它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引导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必由之路。

本人认为,在语文教学中贯穿审美教育,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审美理想,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修养

语文教学艺术的审美特征,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正确的教育审美理想和较高的审美修养,并在遵循美的原则进行创造性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语文教师正确的审美理想,是教师对至善至美的教育境界的一种蓝图,它体现了教育的审美要求和愿望,反映出教师的教育审美态度。教育审美理想体现了教师内在同有尺度的要求,体现着教师进行教学艺术创造的目标,激励着教师追求和创造艺术的热情,吸引着教师创造美好的教学而努力。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只有确立了正确的教育审美理想,才能自觉地去运用、去创造教学艺术,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

较高的审美修养,也是教师的能力结构中所不可缺少的。语文教师的审美修养,是指教师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教师只有具备较高的审美修养,才能更好地感受美,并获得美的享受。审美修养超高,他对美的感受和理解就越深刻,对学生进行美育的能力就越强。语文教学各个方面都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内容,能否发现这多姿多彩的美,官检在于教师是否具有适当的审美修养。教师的审美修养直接影响着教学艺术的创造。优秀教师与低劣教师的重要差别,可能不在于他们的知识积累,而在于他们得审美修养。优秀的教师由于具有较高的审美修养,而且这种修养已成为职业素质的有机成分,深深渗透于他们得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当中。他们不光会运用娴熟的技能、技巧,更重要的是他们能自觉地使教学按照美的规律来进行,使教学提高到审美化的境界。在教学中,他们会深入挖掘每篇课文中潜在的美,并尽力使这些美得到丰富和升华,让学生在美的沐浴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陶冶情操。缺乏审美修养的教师则相反,很有魅力的教学内容也会被他教的枯燥乏味。

二、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内在美的因素,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语文作为一种表情达意的工具,期间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审美因素。就初中云纹而言,一至六册所精选的一些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典范文章,都具有赏心悦目的审美价值。其整体结构、文体、意境、语言、人物形象等方面无不渗透着丰富的审美教育内容,这就为我们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文章本身所包含的哲理美、意境美、情趣美、形象美、语言美等为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审美源泉。如《背影》中的父与子的亲情美,《我的教师》中蔡老师的心灵美,《听潮》中潮起潮落的动态美以及《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十大浮雕的静态美,《孔乙己》中的悲剧美,《荷塘月色》中的意境美,都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好材料。教师应当潜心钻研,从这一篇篇优美的作品中挖掘出其中所蕴含的丰富的审美素材,促使学生逐步完善、提高审美。

三、教师充分运用自己的外在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外在美主要指教师的教态美和教学表达的形式美。所谓教态美,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仪表、动作、表情等方面的一种综合的没,他表现为衣着整齐美观,仪态端庄大方,举止自然、得体,态度亲切、庄重、热情、真诚等。教学表达的形式美泽表现在多方面,诸如生动形象、富有情感、缓急有度、抑扬顿挫的语言美;张弛交错、疏密有致的节奏美;干净、整齐、清晰、和谐,书写漂亮而又规范的板书美等。

四、知道学生感知自然美,培养他们得审美能力

作为语文教师,除了引导学生从书本上去发现美,感受美,还应该经常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让他们领会体察自然美。大自然就是一幅美丽的画卷,一直动人的乐曲,那青的山、绿的水、万紫千红的花草、五彩的云霞、鸣啭的百鸟、如萧如笛的山泉瀑布带给学生的是直接的没的感官享受。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最重要的是通过亲身观察去领会自然界万物的形体、色彩、现调、空间等方面表现出的和谐、对称等美的活动形式,最终形成对这些形式的敏锐的选择能力。如让学生观察荷塘,老师可结合学生的实际感受讲比率的荷叶给人的平静、稳定之感,粉红的荷花给人的淡雅、欢快之感,而叶与花的形态分布可以使人从它的整体结构中感受到疏与密、点与面、明与暗的和谐统一。经过这样的指导,学生对自然景物能够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并能赋予人的生命和感情,从而产生审美的体验。一旦学生具备了这种审美能力,自然界的万物就会成为他们得审美对象,他们得感情也就会在对自然的欣赏中得到陶冶和升华。这时再让他们以审美的态度去观赏荷花,他们就会很自然地由荷花联想到春节的品质和高尚的情操,从而对它产生钦佩和敬慕之情,因而也就提高了他们得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五、诱发审美兴趣和欲望,培养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仅仅注重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以文学作品的形式去表现美和创造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文学创作过程就是一种重要的创作体验过程,无论是记叙文的写作,还是其它文体的创作,都需要一个艰苦的酝酿过程。学生的创作尤其如此,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诱发。因此,教学中,教师只要紧紧结合教材,经常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审美创造情趣和欲望,就能逐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鼓励他们创作一些供人们于都和欣赏的好文章。如:初中课本中有一片题为《谈笑》的课文,做着在文中写出了一百多个描写笑的不同的词语。写的极为成功。学习本文后,我让学生写一篇《谈哭》的文章,其中一位学生这样写到:…….首先,一说到哭,就使人自然而然的想到了眼泪,于是就有了“泪流满面”、“热泪盈眶”、“老泪纵横”、“潸然泪下”、“以泪洗面”、“眼泪汪汪”等词语。又因为眼睛是贮存眼泪的仓库,所以哭又与眼睛分不开。如“眼睛都哭肿了”、“泪汪汪的眼睛”、“眼睛哭的像桃子”、“哭干了眼睛”等。还有人把爱哭表现在鼻子上,如“哭鼻子”、“痛哭流涕”等。有的人哭的特别伤心时,还会哭的天昏地暗,孟姜女曾经哭倒了“万里长城”。当然“哭泣”、“悲泣”、“呜咽”、“哽咽”、“哭穷”、“哭哭啼啼”、“哭天抹泪”、“哭爹喊娘”、“哭笑不得”,那就是另一番景象了。学生的审美创造过程也是一个自我陶冶、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综合过程,他们一旦具备了这种审美创造能力,就必然会创造出有血有肉的生动感人的作品来。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只有当学生用劳动创造的美的时候,美才能使人的情操更为高尚”。

总之,对学生的审美教育不量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他需要各个阶层的教育工作者,在各种教育环境和教学环节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千方百计不失时机地去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

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池州市第十中学 姜冬炎摘要:语文课主要向学生传授语言文学方面的知识和能力,除此之外,它还是“兼有思想性的工具课”,也具有审美教育功能。但长期以来,以传授......

小学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审美教育,又称美育,是借助于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手段,培养使人......

高校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研究

【导语】刀豆文库的会员“小花猪”为你整理了“高校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研究”范文,希望对你的学习、工作有参考借鉴作用。【摘要】自综合素质教育改革全面推行以来,语文在高等......

古诗教学与审美教育

向晓红编入小学语文教材的古诗,以极简炼、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幅色彩明丽、动静相宜的画面,创设了优美的意境,表达了深挚的情感,千百年来脍炙人口。诗中的色彩美、画面美......

古诗教学与审美教育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7篇古诗教学与审美教育,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下载浅谈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