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的历史发展_党的发展历史简要概括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6 07:05:0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的历史发展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党的发展历史简要概括”。

中国近代史纲要作业

1.“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与实践的产生与发展。

2.从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看资本主义制度不适合中国国情。

3.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的历史发展。

4.论近代中国的改良与革命。

要求:

1、四个论文题目任选其一,但不得擅自更改论文题目。

2、论文必须观点正确,有理有据,逻辑严密,字迹清晰,严禁剽窃抄袭,如有雷同,以零分计。

3、论文统一要有封面,写清题目,姓名,学院,专业,班级。

4、论文要有摘要(一百字内),关键词(三个),参考文献(三个)。

5、论文必须用学校统一制定的作业专用纸写,必须手写,不得打印。

6、字数不低于3000字。

7、16周上课交论文。

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的历史发展

摘要: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统一战线的历史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统一战线的产生和第一次国共合作、土地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第二次国共合作、解放战争时期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中国的统一战线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形成、发展和壮大起来的。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决定了中国革命统一战线和社会主义统一战线的长期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统一战线有着不同的任务、内容和特点。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1919年的五四运动爆发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经历了四十九年的风云变幻,而其间统一战线的历史发展经历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着不同的任务、内容和特点。

(一)、统一战线的产生和第一次国共合作(1921—1927年)

中国共产党在1922年7月召开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出了《关于“民主联合战线”的决议案》,初步提出了自己的统一战线的方针。1923年6月召开的中共三大决定在保持中国共产党独立性的条件下,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以实现中国共产党与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的革命合作,在此基础上形成国民革命的联合战线。1924年1月孙中山在广州主持召开了有共产党员出席并参与领导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宣告接受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的主张,以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为核心,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即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政治主张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政治纲领的若干基本原则是一致的,因而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也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共同纲领。国民党“一大”还确认了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以实现两党合作的原则,并选举产生了有共产党人参加的国民党中央领导机构,从而使国民党由大体上是代表资产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政治联盟。改组以后的国民党本身就成了革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革命联合战线的形成,大大推动了中国革命的步伐,使北伐战争得以顺利进行。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策略的成功,形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创了反帝反封建革命的新局面。但由于当时我们党缺乏革命斗争经验,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斗争实践的结合没有深刻的认识,由于当时党的主要负责人的软弱退让,拱手让出了党对革命统一战线和武装力量的领导权,解除了已有的工农革命武装,在强大敌人的袭击下,最终使党完全丧失制止和打败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叛卖革命的能力。这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统一战线工作的沉

痛教训。

(二)、土地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1927—1937年)

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转入低潮。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华民族同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1935年8月1日,中共中央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著名的《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12月,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确定了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路线。1936年9月1日,中共中央向党内发出《关于逼蒋抗日问题的指示》,适时地将“抗日反蒋”的方针调整为“逼蒋抗日”方针。这年12月12日,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下,事变获得了和平解决,迫使蒋介石同意停止内战,共同抗日,基本确定了国共合作的格局。

由于1927年国民党右派集团的叛变,以及民族资产阶级暂时附和了反革命分子,使得革命营垒中原有的四个阶级只剩下了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它们以反对封建压迫和国民党新军阀统治为主要目标建立了工农民主统一战线。1931年11月,中国共产党在江西瑞金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这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有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参加的,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革命政权组织。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真正认识到了农民问题的重要性,并将关于农民问题的一系列正确观点,运用于土地革命的伟大实践中,使中国革命统一战线从此开始建立在牢固的工农联盟的基础上。

(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第二次国共合作(1937—1945年)

1937年7月7日,爆发了卢沟桥事变。中国共产党立即号召全中国同胞、政府、军队团结起来,抵抗日寇。中国的全面抗战自此开始。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次日,蒋介石发表《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事实上宣布承认了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至此,第二次国共合作形成。

党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坚持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了联合国民党共同抗日,制止国民党顽固派对日妥协和反共倾向,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针锋相对地提出了“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三大口号。在党内批判了以王明为代表的放弃统一战线领导权的投降主义路线,坚持了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的原则,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坚决的斗争,粉碎了国民党顽固派的三次反共高潮。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得到很大发展,抗日根据地不断扩大。党在各根据地普遍建立“三三制”的统一战线政权,实行减租减息,实行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工商政策,争取团结了民族资产阶级、开明士绅和其他中间力量。党建立了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爱国人士的合作关系,获得广大的同盟者。

抗日战争时期,是党的统一战线政策趋于完善和成熟的时期,毛泽东的统一战线思想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实践中有很大发展。他提出了独立自主原则;又团结又斗争的政策;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方针;“有理、有利、有节”,“利用矛盾,各个击破”的斗争策略等等。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中国共产党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权的坚持,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这期间,毛泽东作出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三大法宝的著名论断。

这一时期的统一战线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四)、解放战争时期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1945—1949年)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全国人民强烈要求和平民主,而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统治集团,在美国支持下,积极准备发动反人民的内战。为了争取和平,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周恩来等同志赴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签订了《双十协定》,并推动召开了政治协商会议。

但是,蒋介石集团在美国支持下,背信弃义,悍然撕毁停战协议和政协协议,发动了全面内战。

蒋介石政权的反动、卖国、独裁,激起了全国人民更加广泛、高涨的争取和平、民主斗争的开展。在抗战后期和解放战争中先后产生的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以及抗战前建立的中国致公党、中国农工民主党等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携手合作,共同战斗。

在共产党统一战线政策的号召下,国民党统治区的爱国民主运动日益高涨,反美反蒋斗争遍及全国60多个大中城市,形成了反对蒋介石集团的第二条战线,有力地配合了人民解放军直接打击国民党军队的第一条战线,使蒋介石集团陷入全民的包围之中。

随着人民解放战争即将在全国范围取得胜利,1948年,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劳动节口号》,号召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建立民主联合政府。这一号召得到全国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及海外侨胞的迅速响应。1949年9月,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隆重开幕。会议讨论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选举了以毛泽东为主席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10月1日,北京30万人齐集**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抗战胜利以后,全中国人民热切希望中国能以和平、民主和团结的方式建设国家,继续坚持两党合作,团结其他民主党派和一切爱国力量,为建设新中国而共同奋斗。但是蒋介石集团违背人民意愿,坚持独裁立场,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悍然发动反革命内战。为了推翻蒋介石反动政权,建立新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起了包括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级、民族资产阶级、各民主党派、开明绅士、其他爱国分子、少数民族同胞和海外侨胞在内的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在推翻蒋介石国民党反动政权的斗争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继续走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道路,所制定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就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形式。在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新历史时期,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在恢复国民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过程中,统一战线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个两个同盟。一个是工农联盟,即无产阶级同劳动人民,主要是和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知识分子的联盟,这是统一战线的基础。另一个同盟是无产阶级同非劳动人民的同盟,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和爱国者的同盟,这是一个广泛的同盟。对于第一个同盟党认识的较早也比较充分,在实际工作中也比较稳定,处理好和同盟者间的关系,主要是处理好与第二个联盟的关系。历史已经证明“当我们党的政治路线是正确的处理同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或被迫分裂统一战线的问题时,我们党的发展、巩固和布尔什维克化就会后退一步”。正是这样中国共产党,充分认识到了与同盟者之间的团结,推动了统一战线不断发展和革命力量的不断扩大。

总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统一战线工作的经验,充分总结和吸取这些经验,将有益于我们今天爱国主义统一战线的发展和推动祖国和平统一的进程,更有益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推动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关键字:军事中国共产党 新民主主义 革命

参考文献:

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的历史发展

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的历史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统一战线是我们克敌制胜的三大法宝之一。红军长征结束到达陕北时,革命武装力量只剩下几万人,在非常困难......

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的历史发展

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的历史发展摘要: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作为中国革命三大法宝之一的统一战线,逐渐形成、发展乃至到后来的壮大经历了四个历史阶段:(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的历史发展

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的历史发展摘要: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作为中国革命三大法宝之一的统一战线,逐渐形成、发展乃至到后来的壮大经历了四个历史阶段:(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1、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一九二一年七月二十三日至三十一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面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大会的中心议题是......

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怎样赢得民心(材料)

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怎样赢得民心【内容提要】: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了取得革命的胜利,实行了一系列爱民、护民、保民的政策,赢得了民心,充分调动了广大人......

下载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的历史发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的历史发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