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口诀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一大党二大纲口诀”。
一大立党二大纲,秋白统一战线提,三大国共合作忙,思想组织要独立,国民一大新三民,联俄联共扶农工,四大首分两资产,工农无产领导权,五大工农小资产,新创民族独裁制,八七独秀枪杆子,革命起义总方针,三湾改编27年,党对军队领导权,六大新民革命定,无产基础批左右,古田会议军从党,党建军建纲领文,六届四中王明左,革命质形路军乱 瓦窑堡民族抗日,老毛提马主中化,遵义中共首自决,老毛领导地位立,洛川抗日有措施,减租减息转游击,六届七中尊老毛,若干问题有决议,七大少奇改党章,三大作风论联合 七届二中贺胜利,农村转城两务必,八大建设新思想,农业变成工业国
毛爹爹的著名作品:
阶级分析萌芽现,国民革命和湖南,农民问题2和3,都在红色政权前。井冈斗争在28,思想建党首次提,形成星火可燎原,乡村包围夺政权,本本没有发言权,思想路线活灵魂。调整人口和土地,同样没有发言权。反日策略持久战,全面分析民资产,敌强我弱四特点,积极防御三阶段。发刊词中有三宝,统战武斗和党建,首次马论结实践,伟大工程为党建。中国革命中国党,首提新革一概念,社会性质和动力,无产反帝反封建。新论提出两步走,完整提出三纲领,新论革党发刊词,标志成熟与发展。文艺座谈和学习,实事求是为群众。领导方法若干问,哲学概括群众路。联合政府在七大,三大作风理密评。纠正思想立党位,实事求是用马列。目前形势和任务,新民主义三纲领,没收没收和保护,军事十则土改二。晋绥讲话在48,总线其中就有俩,新革路线和土改,反帝反封反官僚。依靠贫雇团中农,革命对象有官僚。革命到底人专政,人民专政新纲领。七届二中重转移,执党建设提问题。农村社会达高潮,政治工作生命线。十大关系社路探,各方关系共监督。内部矛盾正确处,辩证分析民与专。小平主持党决议,评毛分步现代化。形成标志村围城,成熟标志新革论。
1.《阶级分析》分敌友,农民问题是中心 2.《农运报告》三阶层,《星火》标志毛形成 3.《反对本本》反教条,“思想路线”最重要 4.《共产党人》三法宝,马列中化为正道 5.《中革中党》39年,首提新民之概念 到了40《新民论》,新民理论体系成6.《改造》《整顿》《党八股》,都是延安为整风 7 群众路线在哪里,《领导方法的问题》 8.中共七大《论联合》,三大作风也要记 9.《目前形势和任务》,两个没收一保护 10《晋绥干部会议上》,首列官资为对象 还有两个总路线,新民革命和土改 11.“民主专政”在哪提,这个答对不容易 不是49《论专政》,而是48《革命底》 12.七届二中两务必,工作重心要转移
13.《十大关系》56年,调动因素把社建,道路要靠自己探。
历届重要会议内容:
1.一大(1921.7)《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一大立党,二大立纲)2.二大(1922.7)半殖半封;资产阶级民族革命的性质;民主纲领:消内乱,打军阀,建和平最高纲领——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民主共和国;提出了最低纲领(找到了革命的对象)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3.三大(1923.6)①国共合作,党内合作,②提出“真正的平民政权”;③建立各民主阶级的统一战线。“左”右两种错误倾向---陈右倾,提到但没有做斗争献:提出党的奋斗目标国民党一大(1924 年1 月)①“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②国共合作的基础:新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核心是民权)4.四大(1925.1)讨论问题:①无产阶级领导权;②工农联盟
[功绩]:①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工农联盟;②国民党分为左、中、右(扩左、争中、反右);工农运动;③明确将资产阶级分为买办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5.五大(1927.4)纠正陈的机会主义(对待农民问题的错误)没有真正改正提出“工农小资产阶级的民族独裁制”。五大实际上并没解决挽救时局的问题。
6.八七(1927.8)提出枪杆出政权;纠正陈右倾;总方针: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秋收起义 7.三湾(1927.9)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党指挥枪原则”;组织、政治、思想建军 8.六大(1928.6 莫斯科)没收一切土地,依靠贫雇、联合中农;批判王“左”右倾和陈右倾 9.古田(1929.12)人民军队的建设问题。
六届四中全会(1931 年1 月)王明的左倾占统治地位,主要表现有:
1)在革命性质上:混淆了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把反资和反帝并列 2)在革命形式上:强调革命高潮的到来 3)在革命道路上:坚持以城市为中心
4)在军事方面:军事教条主义,用所谓的正规战争代替人民战争
10.遵义会议(1935.1)①讨论军事路线和组织路线问题(注:没说政治路线问题)(政策问题-瓦窑堡;思想问题-延安整风;作风问题-七大);②确立毛泽东的领导核心;③是幼年党向成熟党转变的标志。
11.瓦窑堡(1935.12)①中共确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②将“工农共和国”变“人民共和国”;③无产阶级和全民族(两个先锋队)12.洛川(1937.8)全面抗日路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独立自主原则)无产阶级领导权;减租减息解决农民问题
13.六届六中全会(1938 年)总结抗战经验,纠正王明右倾投降主义;毛提出“马克思中国化” 14.六届七中(1945.4)《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总结历史经验;确立毛泽东思想;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建党学说重要内容(思想建党);世界观和党性(作风建设);整风 处理党内矛盾;根本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15.七大(1945.4)刘少奇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第一次总结;确立毛思为党的指导思想;《论联合政府》提出党的三大优良作风(区别他党的标志);作风建设(世界观和党性原则)总路线和基本纲领最终目的(解放、发展先进生产力,由落后农业国变成先进工业国)刘少奇《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群众路线(根本政治和组织路线)群众路线(一切为了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向人民群众负责;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向人民群众学习)16.七届二中(1949.3)①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城市(A.“两个转变”——农业国转工业国;新民主主义转社会主义;B.“两个务必”——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务必保持艰苦奋斗;C.“两个矛盾”——新中国同帝国主义;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②毛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经济现状以及党应采取的基本政策;③毛第一次提出执政党建设问题
17.七届三中(1950.6)国民经济恢复期主任务及战略和策略方针;毛提《不要四面出击》。[实现任务三条件]土改完成;工商业合理调整;国家机构经费节俭。[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造(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对(农、手工、工商的社会主义改造)-建设与改造并举七届六中(1955 年10 月),初步形成两步走的发展战略思想。一届人大(1954 年10 月),通过第一部《宪法》首次提出四个现代化。
18.八大(1956.9)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思想
[国内外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工业国与农业国;经济文化迅速发展需要与不能满足需要 [主要任务]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经济、政治、文化和外交工作方针):[经济]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管理体制)适当扩大地方权限,并调整一些经济管理体制-陈云“三个主体,三个补充”(国家与集体经营、计划生产和国家市场是主体,一定范围内国家领导的个体经营、自由生产和自由市场作为补充)[政治]扩大民主,建立健全法制-董必武:依法办事是加强法制的中心环节,必须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党和各民主党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坚持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任务:发展生产力,实现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科学文化指导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对外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八大二次会议(1958 年)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 八届九中全会(1961 年)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三届人大第一次会议(1964 年12 月)周恩来根据毛泽东的提议,第一次公布四个现代化(工业,农业,国防,科技)19.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召开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1979 年3 月),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纠正“*”中和以前左倾错误,这是党在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马克思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二次飞跃的起点。20.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1981 年6 月)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问题的决议》,确立了毛泽东的地位和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21.中共十二大(1982 年)1)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作了重要补充: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2)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2.十三大(1987 年):明确概括和全面阐述党的基本路线;系统阐述社会主义级阶段理论。23.十四大(1992 年10.12--18):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24.十五大(1997 年9.12--18):进一步阐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1)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进一步阐述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2)进一步阐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3)就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做全面部署 4)确立跨世纪发展宏图
5)明确回答了邓小平死后中国怎样继续前进这个重大问题。25.十六大、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
二、重要文献
大革命时期(1921—1927)1.《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1925 年)——毛泽东最早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文章 1)分清敌友是革命的首要问题;指出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2)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是中国革命的敌人;3)资产阶级分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既有革命性又有软弱性、妥协性。4)小资产阶级是无产阶级最接近的朋友,农民是最可靠的同盟军;5)工业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
2.《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7 年)——中共领导农民运动的伟大纲领 1)肯定农民的作用及党领导农民革命的重要性;指出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 2)论述了建立农民革命领导权和农民革命武装的必要性;揭示中国革命的对象。
3)分析了富农、中农、贫农三个阶层,认为贫农是农民中最革命的力量;揭示中国革命对象 4)相信群众、依赖群众、放手发动群众。分析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1.《井冈山斗争》;《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1928 年10 月、11 月)分析了处在白色政权包围的环境中,农村革命根据地政权发生、发展的原因和条件,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的思想。
2.《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 年)——探索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回答了“红旗到底能打多久”
1)建立红色政权的必要性及其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2)阐述了中共领导的红军和小块红色区域存在发展的可能性;3)明确地提出巩固和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路线与政策;4)提出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意义: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的重要标志。
4.《反对本本主义》(1930 年)——坚持调查研究,洗刷唯心精神 1)是中共党内第一篇反对教条主义的文献;2)是中共党内第一篇提出“思想路线”的文章;3)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强调调查研究的重要性);4)提出从实际出发的思想,“中国革命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标志着党的独立自主思想的初步形成;提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形成了明确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 5)阐明了调查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及调查方法即阶级分析方法。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1.《实践论》(1937 年)——认识必须和实践相统一 1)提示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特征 2)揭示了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3)发展了认识论关于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思想。2.《矛盾论》(1937 年)——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 1)坚持和发展了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思想。2)提出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辩证关系原理。3)论述了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原理。
3.《战争和战略问题》(1938 年)——中国革命只能靠武装斗争解决问题
1)阐述了中国革命的具体道路和形式,提出“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是战争解决问题。”
2)运用联系的观点具体分析了战争问题,指明战争是中共主要的斗争形式 3)用发展的观点分析战争进程,确定党的军事战略的转变 4)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明确学习的重要性。4.《论持久战》(1938年)1)分析了中日矛盾的四个特点: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关键)、敌寡助我多助 2)批驳“速胜论”和“亡国论”;预见了抗日战争的三个阶段:防御、相持、反攻。3)阐明兵民是胜利之本的思想,即要依靠人民来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4)把抗日游击战争放在战略地位考察,即“中国是一个处于进步时代的大而弱的国家” 5)阐明了战略防御理论,应承认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 5.《发刊词》(1939 年)--三大法宝的理论体系
1)提出中共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2)第一次提出“马列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3)把党的建设称为“伟大的工程”,是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是三个法宝的中心一环。4)指出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中国革命的两个武器,党组织是掌握这两个武器的英勇战士。
5)分析了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的对象(帝、封)、革命动力(无、农、城、民)、革命的形式(武装斗争)6.《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939 年)--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重要历史文献
1)第一次全面分析了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问题;第一次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科学概念和总路线的内容。
2)系统地阐明了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和领导等问题;强调认清中国国情的重要性。3)阐述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步,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革命”这一全新的科学概念
4)进一步揭示了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及建设农村根据地的重要性。5)提出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7.《新民主主义论》(1940 年)——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的完整形成1)为中国革命问题的解决提出客观依据: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 2)革命阶段论和发展论相统一的观点: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3)第一次完整提出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革命文化的观点
4)论述了“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体、政体,并提出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归纳纲领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 5)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尺度;6)共产主义思想的领导与新民主主义的行动纲领的实践辩证统一的观点。8.《改造我们的学习》(1941 年)--延安整风的光辉文献之一
内容:将主观主义分为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科学地解释了实事求是的含义。9.《整顿党的作风》(1942 年)--延安整风的光辉文献之二
1)任何事物都包含矛盾,要取得胜利,必须解决党在思想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矛盾 2)坚持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反对理论脱离实际的各种形式的主观主义 3)依据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互相关系的原理,揭示和阐明了党内团结与斗争的辩证关系 10.《反对党八股》(1942年)--延安整风的光辉文献之三 1)剖析了党八股产生的历史根源和阶级根源;2)主观唯心主义是党八股的主要哲学基础;3)形而上学是党八股的最主要的思维模式。11.《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2年
第一次提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12.《论联合政府》(1945年七大)--中国人民胜利的指南
1)指出只有经过民主主义,才能达到社会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天经地义。
2)第一次全面论述了人民战争的思想:在中共的领导下,充分依靠人民群众,有一支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人民军队作为骨干,有一套正确的战略战术,善于根据情况的变化,进行游击战和运动战,并以根据地为依托,实行“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进行人民战争;3)提出中共三大作风:(理论联系实际;紧密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4)运用矛盾分析方法,揭示事物发展的两种可能性,阐明了实现光明前途的客观依据和条件 5)从实际出发,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般纲领具体化为现阶段的行动纲领和战斗任务 6)提出废除国民党***,建立由各党各派组成“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 7)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
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及其新中国成立后(1949—1956)1.《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1947 年 1)第一次提出新民主主义的三大经济纲领:(1)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2)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3)保护民族工商业;(两个没收一个保护)2)提出土改的两个原则:(1)必须满足贫雇农的要求
(2)必须坚决地团结中农,不要损害中农的利益;3)提出人民军队的十大军事原则(核心:集中优势兵力、消灭敌人有生力量)2.《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1948)1)完整表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 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2)第一次把官僚资本主义列为中国革命的对象、中国革命的敌人;3)提出土改的总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3.《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 年6 月)--建立新中国的伟大纲领 1)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2)总结了人民民主专政得以实现的国内和国外基本经验,进一步完善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3)分析了各阶级在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政权中的地位和作用 4)论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内容和职能
5)阐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历史任务,“现在的方针是节制资本主义,而不是消灭资本主义” 6)制定了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提出新中国在政治上必须实行一边倒即倒社会主义 4.《论十大关系》(1956 年)--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的总结
第一,提出了“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中心思想 第二,对立统一规律应用于对社会主义现实的分析,提出了十大关系:
(1)经济方面①要正确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以农业、重工业、轻工业为序;②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经济建设放在首位,在此基础之上再进行国防建设;③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沿海支援内地;④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充分调动和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⑤集体、国家、个人的关系:三者兼顾;(2)政治方面①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反对大汉族主义、地方民族主义;②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关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③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④是和非的关系;⑤中国和外国的关系:反对一概排外,反对全盘西化。
第三,阐述了正确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存在的某些矛盾的基本原则,强调要处理好这些矛盾的各个方面以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发展了唯物史观。
第四,辩证分析了独立自主和学习外国的关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学习别国长处。
第五,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根据中国情况走自己道路,标志着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始。
第六,第一次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第七,将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作为一个大问题提出
5.《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57 年)-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光辉典范 1)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最根本规律,必须用对立统一规律来观察社会主义社会;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的矛盾问题,提出了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 2)分析了社会主要矛盾和党的中心任务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3)论及了民主与专政,民主与集中的关系;阐明了政治生活主题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①敌我矛盾,用强制的、专政的方法解决;②人民内部矛盾,用说服教育的方式解决 4)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还没有完全结束,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将是长期的,曲折的 5)“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繁荣我国文化艺术,促进科学进步的根本方针(不是首次提出)6)坏事具有两重性,努力创造条件使坏事变好事。论证了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 7)指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是我国具体的历史条件的产物;阐述了知识分子问题
1.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运作的事项。2.“三重一大”实行集体讨论决策,主要有三种决策形式,组(党委)会”、“党政联席会”、“总经理(局长)办公会”。3.4.公司及所属单位主要负责人是......
“三重一大”,即:重大问题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决策、大额资金使用。“三重一大”制度,即:“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大额资金的使用,必须经集体......
肇庆市高要区蛟塘镇中心小学肇庆市高要区蛟塘镇中心小学“三重一大”监督报备制度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学校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事项(以下......
“三重一大”民主决策制度实施细则为进一步规范公司决策行为,防范决策风险,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结合企业实际,特制定本实施细则,请各单位认真学习,贯彻执行。一、“三重一大”决......
11300120113俄语陈瑞雪参观一大二大会址感想中国共产党今年召开了十八大,举国关注,为了庆祝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老师的提议下,同时作为马克思主义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