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信息的写作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政务信息写作”。
政务信息的写作
政务信息是各级领导决策的基础,是各级政府指导工作、制定计划以及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基层组织向上级部门反映工作情况的重要渠道。2007年4月,温家宝签署第492号国务院令,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并将于2008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因此,抓好政务信息被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
既然是信息,当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1.客观原则。要求实事求是地反映主管领域当前形势和工作开展情况,不能对信息进行加工和扭曲,加工过或被扭曲的信息不能被用作决策的依据。为确保信息的真实有效,信息工作人员还必须准确掌握信息的来源、信息形成的方式方法。没有科学的方式方法,注定没有客观的结果。这样的信息,即使不被加工、扭曲,它仍然是不可采用。
2.足量原则。要求根据领导决策的实际需要,最大限度提供必要的信息。要实施宏观调控,首先必须了解目前的市场情况,包括市场供应、市场需求和市场承受能力三个方面。市场供应量偏大了,要减少供应;市场需求量偏大了,要增加供应;市场承受能力偏低了,要提高承受能力,要增加居民收入或者干预商品市场价格。目前住房市场的情况,市场供应量究竟是大还是小,市场需求是自住的刚性需求,还是投资性需求,不同的情况会对决策产生不同的影响。提供文章的阅读最怕断章取义,因为残缺的信息反映不了真实的情况。同样的道理,不完整的信息也反映不了真实的情况。我们应当尽量提供足量的信息。足量信息要与冗余信息区别开。冗余信息是多余的信息,是无用的信息,在写作的过程中,应该把这种信息删掉。
3.经济原则。要求用最少的文字反映最多的信息,不穿靴,不戴帽,开门见山,说完即止。能用一个词说的,就不用两个词。不要说领导,就是普通的群众,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或者那么好的耐性听你去罗嗦。洋洋洒洒,动辄万言,算你有才华,但是没用。
4.规范原则。上面说到经济原则,但还得讲究规范,不能为了经济,把文章搞得干巴巴的,甚至生造一些缩略语,搞一些只有自己明白的简称之类。此外,还要特别注意形式主义的问题。有时候,为了凑一个漂亮的整句,增强气势,搞拉郎配,没有必要,也没有好的效果。举个例子: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再举个: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两个句子都很有名,大家可以品一品。
5.及时原则。信息跟新闻一样,讲究时效性,要尽量在第一时间上报、印发。拖上几天,等大家都知道了,再去编写、印发,就失去了实际的意义。所以,要及时编写,即编即报,不要拖时间。
政 务 信 息 写 作 (在2009年6月3日全省系统文秘培训班上的讲稿)滕继国 一、政务信息的定位什么是信息?信息就是沟通情况、反映问题、交流经验,为领导科学决策、指导工作、推动......
政务信息是信息的一个重要门类,是政务活动中反映政务工作及其相关事物的情报、情况、资料、数据、图表、文字材料和音像材料等的总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针对经济和社会发展......
政务信息写作入门一、政务信息的定位1.定义:所谓政务信息,就是与党务信息相对应的、在政务活动中产生的信息,是指反映政务工作本身进展情况、遇到的有关问题及可能影响政务决策......
政务信息写作入门 一、政务信息的定位什么是信息?按教科书上的说法,信息与物质、能量,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资源。信息是人类社会进行沟通和交流的纽带,是文明进步的基石。信息是指......
浅谈政务信息员“四勤”习惯的培养政务信息员在信息上传下达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信息效能的发挥。笔者认为,为提高自身素质,政务信息员在工作中必须要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