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三首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古诗三首1”。
古诗三首 教案示例
【教学目标】
1、会写“洛、榆、畔、帐”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洛阳、榆关、那畔、千帐”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百首古诗词,默写《泊船瓜洲》《秋思》。
3、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4、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1、了解王安石的生平,收集、背诵以前学过的他写的古诗。
2、了解宋朝诗人张籍、清朝诗人纳兰性德,阅读他们的作品。
3、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李白的《静夜思》吗?我们一起来背一背好不好?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思念家乡)
3、那么是什么勾起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呢?
(月亮)
月亮象征着团员之意,所以诗人写的思乡诗中,常常提到月亮。但并不是所有人的乡愁,都是月亮引起的,熟悉的景物,特殊的节日,都会勾起游子的思乡之情。今天,我们再来读三首表达思乡之情的诗词,体会一下,是什么勾起作者的乡愁呢?
二、整体把握,初步感知
1、用自己的方式读古诗。
2、指名读,正字音,尤其注意: “一水间(jiàn)、数(shù)重(chóng)山、照我还(huán)”
3、反复多读几遍这首诗,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学生多读。
教师播放教学课件(古诗三首-泊船瓜洲课文朗读。)
4、指名答:(我觉得它写得很美、我觉得写出了诗人想念家乡的感情)
我们解读后再来体会一下作者的思乡之情。
三、赏析诗句,感悟诗境
1、你最欣赏诗中哪句呢?
2、刚刚同学说的最多的就是这句,我们一块儿来读一读吧。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齐读。
3、能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句诗吗?指名答。
4、有同学说,这句诗写出了江南美丽的景色。那就和你的同桌再互相读一读,说一说:在你的头脑中出现了怎样的一派景色呢?想到什么说什么。
5、同桌之间互相读与练说。
6、指数名说。
7、小结:你们的回答很精彩!原来短短一句诗可以在人的头脑中出现这么多不同的画面,文字的魅力真是无法想象。
8、那就用读把感受表达出来吧。小组内练读,指名读。
9、听了同学们的描述,我仿佛看见了一派色彩斑斓的绮丽风光。可为什么诗中只有一种“绿”色呢?仔细观察一下书上的插图,对你会有所帮助的。
10、指名答:
(在江岸两边大面积出现的是草地、树木、青山„„)
11、是呀,作者放眼望去,看见了──
12、诗人此时正遇早春时节,站在──(手指课题“船”字)(生答:小船上)举目四眺,满眼皆是──
(生答:绿色),让作者那么明显地感受到──(生答:春天到了、来了)。
13、你可别小看了这个“绿”字哦,它仅仅是告诉你春天来了吗?它还能让你感受到什么呢?。
14、指名答:
(感受到春天就单单是个“绿”也各有各的美;这个“绿”有着层次美,远近各不相同;”绿”也写出了春天景物的变化„„)
15、同学们理解的多准确呀!把你感受到的“绿”再读出来吧。分男女生赛读。
16、小小的“绿”字却有大大的文章!请同学们阅读课后的资料袋,介绍王安石推敲用“绿”字的故事。
17、听完“绿”字的故事后,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指名答。
教师播放教学课件(古诗三首-泊船瓜洲古诗文解读。)
18小结:
是呀:一位如此优秀的诗人能为了一个字更改十多次,难道我们在平时的习作中不能做到吗?
我想,“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19、这首诗正是因为这个故事,让人们更加赞赏。那就让我们一起读出你的赞叹吧。
四、品评诗句,升华情感
1、过渡:
这么美的绿,这么迷人的风光,谁不想多看两眼?谁不想留恋其中诗人和我们一样陶醉在景色中忘乎所以了吗?指名答。2、诗人想回哪里去?诗中的家乡是指哪?引导从课题的船停泊在“瓜洲”“钟山只隔数重山”等处理解。
3、你能到这个地图上找到它大概的位置吗?先好好读读古诗。
4、学生上台指明:
教师播放作者简介王安石
5、你从哪里能读出诗人急切地想回到家乡呢?
6、指名答:
引导从“一水间”“只隔几重山”“又”“何时找我还”这些词句理解。7、练习读出诗人无限的思乡情绪和急切盼望回家的感情。
五、回归整体,深化体验
1、这真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呀!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是多么的牵肠挂肚呀!让我们一块再来感受一下诗人的情感吧。
2、有感情地读。
3、学到这,我们再来想想为什么人们对这首诗如此偏爱?
4、背诵课文,我们下堂课时检查大家背诵的情况。
第二课时
一、背诵课文,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王安石的《泊船瓜洲》,相信同学们都已经理解背诵了。下面我们请同学们来背一背。王安石借春风问明月,何时才能荣归故里?那么,宋朝诗人张籍、清朝的纳兰性德又是如何表达胸中满溢的情怀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读一读《秋思》和《长相思》,要求读准、读通,看看注释或借助字典查不懂的词。
2、指数名学生读,正音。(注意读准“意万重”“聒”。)
教师播放教学课件
1、看看诗词的题目,你能发现什么?(指名答。)
2、这相同的两个“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呢?和你的伙伴一起反复读上三遍之后,再好好想想。
3、读了这么多遍,让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任选一首说。(指数名答。)
三、再读课文,品悟情感
1、诗人那浓厚的化不开的思乡之情,都藏在哪个句子中呢?默读,画出来。
2、指名答。
3、“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从这句诗中你读懂了什么?
4、学生同桌互相说一说,指名说。
5、指导朗读,读出诗人满腹惆怅、心事重重的感觉。
6、这句诗中诗人是借什么景物来抒发情感的呢?(指名答。)
7、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那句诗的意思吗?小组内交流。
8、引读“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9、这一次又一次的封信、拆信、封信的过程,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挂念。
10、就让我们一起走入作者的情感中,去感同身受一番吧。(齐读。)
11、王安石见明月而惆怅,张籍见秋风而感慨。那么,清朝的纳兰性德又是如何将情巧妙的藏与诗中的呢?你能感受到吗?
12、小组内讨论交流,各抒己见。
13、全班交流,师引导注重体会“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四、课堂背诵,加深理解
1、学生任选一首配乐背诵。
2、在你背诵时,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呢?(指名答。)
3、总结:读诗的人不同,想象到的画面就不同。我们不可能到诗人生活当中去,不可能看到那个朝代诗人面前真实的景色,但是,诗人们那份浓浓的思乡情,我想无论是谁都能感悟得到!因为诗中的字字句句无不包含着对故乡的想念、对家乡的思念。让我们一起再来背一背这首感人的诗词吧。
五、生字学习,布置作业
1、找到本课四个生字,读读相关句子。
2、说说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3、指导书写:都是左右结构的字,注意写得左窄右宽。
4、学生练写。
古诗三首《望岳》《钱塘湖春行》《登飞来峰》教案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熟读成诵,了解诗歌的大意。2、能力目标:背诵、默写名句,并作简要分析。2、情感目标:体会诗人所抒发的感情......
5、《古诗三首》时间 课题 教材简析 2014年2月 《古诗三首》单位 课型鳌江十三小学 精读课文主备人蔡秧秧参入备课人员《牧童》一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副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诗......
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读懂两首描写西湖美景的古诗,体会感情,感受意境。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教学重点:体会古诗的意境,有感情的......
古诗三首(精选8篇)由网友“Waltz”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古诗三首,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篇1:古诗三首 游人:孤影作舟伴游人,涟漪舟下泛碧波。碧水似玉仿明镜,岸春......
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2、指导学生朗读、背诵、默写这三首古诗。3、引导学生学习本课要求会认、会写“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