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异乡工作者有个家_异乡的国歌声阅读答案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20:21:50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让异乡工作者有个家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异乡的国歌声阅读答案”。

“让异乡工作者有个家”

----推动城市外来务工人员融入城市的新做法新经验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批的异乡工作者的涌入城市,给城市增添了新的生命活力,甚至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当地的经济发展。能否留住这些“人才”,让这些城市的外来者们真正地融入城市,全身心地为这个城市做贡献,就成为这个城市当地政府及所在企业管理人员的一个巨大考验。关键字:异乡工作者

融入城市

“新家”

近年来,在沿海发达地区,流动人口超过户籍人口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同时,发展中城市的流动人口也不少。城市经济飞速发展,外来的务工人员为城市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异乡工作者这支队伍实际上已经成为城市经济、社会建设的主力军。而随着观念的更新,与以前一心想着“赚钱早日回家”的老一代异乡工作者不同的是,现今许多的异乡工作者越来越渴望能够在城市中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温暖的家。如何推动异乡工作者融入城市,真正地在城市扎根成为一个困扰各城市地方政府企业的重大问题。并且,这里的人员指的不仅仅是具有高文凭、高学位的知识分子,那些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精湛的技术、吃苦耐劳的灵活就业人员同样是城市发展所需的重要人才。本文通过对泉州的“让异乡工作者有个家”新做法新经验研究分析,针对这一问题得到了一些经验总结。

一、“理想与现实”

异乡工作者生活在城市中,对城市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所做出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每个城市的建设都凝聚着他们的血与汗,异乡工作者在城市中总是从事着一些不起眼的职业,但这些却都关系到一个城市的日常运作。在一些大企业中,异乡工作者的比例甚至高达80%以上。每个市民的日常生活,大部分内容都与异乡工作者的劳动紧密相关。大家住着的房子是他们建的,家是他们装修的,所用的煤气管道、水管、电线是他们接的,小区绿化是他们在做,公路的卫生室他们在打扫,垃圾和废物都是他们收走的„„在城市的建筑、制造、餐饮、服务等各个行业中,在遍及大街小巷的各个角落中,城市人所不愿意做而又必须有人做的苦、脏、累、险工作,几乎都是异乡工作者来承担。异乡工作者的劳动早已融入城市的方方面面,像城市的血液和润滑剂,维持着城市的正常运转。他们在城市务工,在城市消费,在城市纳税,为城乡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想象着可以同本地人一样生活在这里,享受在这里。但现实情况却往往不尽如人意,与他们的付出背道而驰的是他们往往收获的太少。由于他们的弱势地位,他们的收入难以与城市人相比肩,“同工不同酬”现象较为普遍。据有关部门统计,异乡工作者的平均收入远远低于当地人收入的平均值,虽然他们付出的劳动很多,但他们却只享受着“临时工”的待遇。同时,克扣报酬、潮湿工作、不合理的加班等情况也时常出现。作为高工时、超负荷的劳动主体,异乡工作者的社会保障却始终处于滞后的状态,很多人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常年没有双休日、节假日,工伤、医疗、养老、失业保险的覆盖面较于城市人仍然很低,难以得到相应的社会保障,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隐患。在企业中,即使他们很能干,但在员工大会等决定重大事项的时候,他们总是扮演着“局外人”的身份。并且,在工作之余,外来务工者的空闲生活非常空虚。社区的文化活动根本与他们无关。虽然感受到外面生活的精彩,但始终过着“寂寞者”的生活农民工的物质生活普遍窘迫,精神上更为贫瘠。与此同时,有些城市人对这些外来人员心存鄙视,看不起他们,更使他们增强了自己是“异类”的感觉。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总是比想象中的大。

二、最幸福的城市---泉州

去年4月,中国人民大学和公众网联合发布的一项调研结果显示,在全国20多个主要用工城市中,无论是整体农民工评比,还是新生代农民工评比,泉州的幸福感均高居榜首。而上海,这个经济巨头城市却被广大的外出务工人员选为社会支持中“最差支持”的城市。根据调研成果,专家列出了中国20个主要用工城市农民工主观感受的几个“最”:

感觉“最幸福的城市”是泉州;“最不幸福的城市”是深圳;

感觉“最无力的城市”是北京;“最积极的城市”是杭州(情绪懈怠感); 感觉“最受支持的城市”是青岛;“最差支持的城市”是上海(社会支持);感觉“最疏远的城市”是东莞,“最亲密的城市”是大连(社会距离)。据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副主任胡平介绍,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在对农民工幸福感的进一步从“生存、关系、发展、生活水平、家庭关系、工作学习、社会地位”七个维度的研究中发现,福建泉州在“生活水平、工作学习”的维度上排名首位,在“发展、生存”维度上排名第二、三位。而泉州为何成为最幸福的打工城市?首先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泉州这个最具幸福感的城市。

泉州,又称鲤城、刺桐城、温陵,是福建省的经济中心,福建三大中心城市之一,经济总量连续14年列全省第一。地处中国东海沿海,与台湾隔海相望,是我国著名的侨乡和台胞祖籍地。晋江、石狮、南安、惠安、安溪五县(市)连续多年入围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过去五年,是泉州城乡大建设、大融合的五年。改革开放以来,泉州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经历 “三来一补”起步、泉州一角。乡镇企业铺路、三资企业上路、成片开发迈大步、区城经济展宏图的经济发展阶段,走出一条“市场调节为主,外向型经济为主,股份合作制为主,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具有侨乡特色的经济建设路子,经济实力隔几年上一个台阶,创造出“晋江模式”和“泉州现象”,成为福建乃至全国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创造泉州发展历史的新辉煌。“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外贸出口、实际利用外资、实际利用台资分别达289.9亿美元、103.7亿美元和8.5亿美元,是“十五”期间的2.8倍、2.1倍和2.8倍。被列为全国18个改革开放典型地区之一,荣获中国外贸百强城市、中国最具投资潜力50强等称号。全市GDP在1978年为7.79亿元,到1992年突破100亿元,2000年跨过1000亿元;2010年GDP实现3564.76亿元,增长12.8%,2011年GDP实现4270.89亿元,增长13.50%,GDP总量连,13年居全省首位。泉州人民立足实际,奋力打造特色经济,促使泉港“石化基地”、丰泽“中国树脂工艺之乡”、晋江“中国鞋都”“世界夹克之都”、石狮“中国服装名城”、南安“中国建材之乡”、惠安 “中国石雕之乡”、德化“工艺陶瓷之乡”、永春“芦柑之乡”、安溪“乌龙茶之乡”等特色经济的形成并驰名海内外,全市所有县(市)均跻身全省经济实力十强或经济发展十佳县(市)行列。泉州的这些辉煌成就离不开230多万名外来人口的功劳。

三、“让异乡工作者有个家” 针对于泉州被评为“最幸福城市”的原因,胡平接受媒体采访时分析:“泉州的城市环境及经济发展可能更适于农民工生活,社会经济竞争并不非常剧烈,农民工的幸福感会比较高;同时在学习和发展层面给予农民工的机会可能更多。” 对此,泉州市经贸委主任黄国富表示,泉州是一个民营经济高度发达的城市,有200多万外来工,农民工占七八成,过去30多年,他们为泉州的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在他们中又有不少人通过学习与奋斗,成功“蝶变”为拥有高技能的新型劳动者,并成为产业升级转型主力军。与此同时,政府和企业的留人政策,也让农民工在泉州生活有保证、权益有保障、事业有发展,幸福感倍增。为此,他们对异乡工作者实施了众多举措: 打造用工软环境

泉州市各级工会在让异乡工作者把泉州当成自己家的过程中都尽心尽责、付出了最大的努力。泉州市总工会开设了“12580”求职专线,这个专线被农民工称为“永不落幕的求职市场”。2011年有1.9万人通过这个平台在泉州找到合适工作。“企业招工,工会帮忙”,增加了农民工对泉州的认同感,使得农民工在泉州就业有保证。农民工在泉州精神有寄托。针对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渴求,各级工会采取办夜校课堂等形式,组织农民工学习文明礼仪、职业道德、法律维权等知识,使农民工更加自然、更加自信地融入泉州城市生活。2011年市总工会投入100多万元培育职工书屋247家,开展“心理健康进企业”等活动,举办心理咨询讲座近200场,3万多名企业工人参加。目前,泉州的基层工会近千个,会员达220.4万人,为异乡工作者撑起一把工会组织的“权益保护伞”。2011年,全市签订了近万份平等协商工资协议,使能异乡工作者在泉州更有保障。产业工人本地化

早在2009年,泉州市委就提出来“产业工人本地化”的要求,并在全省率先开展和谐企业的创建活动,着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泉州市政府把农民工工作作为优化泉州发展环境的重要工作来抓,先后出台了《泉州市保障异乡工作者合法权益暂行规定》、《关于建立企业工资保证金制度的实施意见》等多项保护农民工权益的政策。2011年3月,泉州市政府做出企业用工服务的“17项确保”公开承诺,内容涉及农民工就业服务、社会保险、权益维护、子女教育、住房保障等多个领域。去年,开始试行将农民工纳入住房公积金范畴,并酝酿在全市实施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等措施,这些都使泉州百万农民工从心底感到有安全感。以情留住异乡人

在善待农民工方面,泉州不少企业已探索多年。如今的泉州,安居——来泉务工人员既可申请租住廉价房,也可申购经济适用房;就学——他们的子女享有和泉州市民同城同等义务教育权利;户籍——各地户口迁入有了“绿色通道”,晋江已为近10万外来工发放居住证„„以住房留人、以教育留人、以户籍留人,政府的倾情付出,换来全城用工无虞。今年春节刚过,“企业招工、政府帮忙”服务活动,一举引进员工两万多名,就是最好注脚。在泉州工作和生活过的很多异乡人都已经把泉州作为自己的第二个故乡,愿意成为真正的“新泉州人”,决定留在泉州开创自己的事业。

不仅仅是泉州,为让他们融入城市,杭州市的“新杭州人”社区化管理服务“邻里模式”,闸北区绿化和市容局为系统内全体农民工所做的都一样是值得学习的。

四、总结经验

这些城市的这些做法目前已经为他们的城市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为其他城市提供了范本。民政部近日出台的《关于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中央有关部门就农民工融入社区问题下发的第一个专门性政策文件,首次从国家层面描绘了农民工参与社区生活的“路线图”,为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提供了制度依据和保障。此次《意见》的出台正是为推进实施该规划,促进农民工顺利融入城市社区,拓宽农民工参与社区管理服务的制度渠道,增添城市基层社会管理的积极力量。通过对这几个城市新做法新经验的研究分析,结合《意见》得到了关于推动异乡工作者的经验总结,具体如下。

首先,我们要意识到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农村富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并逐渐在城市立足扎根是社会发展必然经历的一个过程,这是现代化进程中城镇化、工业化的必然趋势。正如同《意见》中所说的那样,“促进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和睦相处,尽早尽快融入城市生活,既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深化和谐社区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作为飞速发展的社会中的一员,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仅仅的大众阶层,我们都要认定并坚持“推动异乡工作者融入城市”这个大方向,认识到城市中异乡工作者的融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为这个任重而道远的任务尽自己最大的贡献。

其次,从政府的角度,应畅通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制度渠道,调查显示,目前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的比例分别为18.2%、29.8%、38.4%和11.3%,公共服务不均等成为制约农民工市民化的最重要因素。健全完善覆盖城乡的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为主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平等的就业、就学、就医等服务体系,保障农民工转型为市民后的基本生活;搭建平台,推动农民工人才流动;组织农民工进行培训,着重发挥工会的作用;政府部门也应该对进城民工进行集中培训,让其改掉这些陋习,与城市生活相适应;注重发挥工会在组织、引导、管理、服务农民工以及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方面应该而且可以发挥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还要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完善异乡工作者“进城”机制,促使他们转型为市民。

从企业及其他非政府组织的角度,企业应秉承“同工同酬”的原则,努力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地聘用异乡工作者,要如同泉州市总工会副主席张惠评说的那样,“要让异乡工作者有个家”,要求企业“用待遇留人、用环境留人、用感情留人、同时能给他们创造足够的人文关怀。企业及其他非政府组织应积极组织异乡工作者培训及再教育,努力让他们适应城市,消除与城市之间的隔膜,并逐渐融入城市,成为新城市人。并汇集各方面力量,积极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丰富异乡工作者的工作之余的闲暇时间,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

从个人的角度,作为一个城市的本地人,要消除自身的优越感,消除对异乡工作者的偏见,热情地欢迎并真心地感谢他们对城市所做的贡献;而作为一个异乡工作者,也要消除自身固有的对城市及城市人的偏执,积极主动地去了解当地风土人情,努力地融入其中,与城市人共同努力创造城市的新明天。

优秀诗歌:让动物有个家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优秀诗歌:让动物有个家,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优秀诗歌:让动物有个家

优秀诗歌:让动物有个家当你来到森林,看到一只只孤苦伶仃的鸟儿在漫无目的地飞翔听到一声声鸟儿凄厉的鸣叫声也许你不明白那是它们刚刚失去一个温暖的家当你来到江河看到一群......

希望有个家

希望有个家当《我想有个家》在我耳畔响起时,眼泪禁不住扑簌簌地滚落…我深切地体会到家的含义与厚重,因为我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当我在外面受伤害时,就没有感受到些许的温暖与......

让鸟儿有个家作文六百字

让鸟儿有个家作文六百字从前,这里是一片美丽的树林,一棵棵大树高耸入云,黄莺的歌声婉转动人,蝴蝶翩翩起舞,小动物们在这片绿荫天堂里玩闹,成长。这里的一切都多么美好,流经这片去年......

心里有个家诗歌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心里有个家诗歌,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下载让异乡工作者有个家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让异乡工作者有个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