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论5_战争论有几篇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6 06:31:3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战争论5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战争论有几篇”。

第五节 第一次欧洲大战

施里芬于1913年也就是欧洲战争前夕去世。也就是说第一次欧洲大战是在决战战争理论发展大定点的时候爆发的。任何人都和施里芬一样怀着战争会迅速结束的想法迎来了这次欧洲战争。但在人们这样认为的时候,世界的局势已经发生了改变。与所有人的预想相反,这次战争成了持续四年半的持久战。

今天我们静下心研究就会发现,第一次欧战前夕人们就已经隐约中看出持久战的苗头。德国战前就已经讨论了‘经济动员的必要性’。而且,施里芬作为总参谋长立案的最后对法作战计划的1905年12月提案这样记载:大量减少阿尔萨斯、洛林地区的军队,在贝当以西使用主力,除了在进攻巴黎使用优势兵力外,还使用第七军团(十四师团)的强大兵团想巴黎的西南方想长距离迂回,以从后方进攻敌军主力。这真的堪称伟大的计划。(详情搜索施里芬计划)。但是到了1906年就任总参谋长的毛奇大将在第一次欧洲战争初期的对法作战中,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开战初期以破竹之势席卷了比利时、北部法国,一度长驱直入到马恩河畔。一时间德国胜利在望。但这时却与施里芬方案背道而驰,将进攻重点移向东线,右翼的攻势没有到达巴黎。这时又遇到法军在巴黎方向组织反攻,战败后不得以撤退然后就陷入了持久战。关于这个问题毛奇大将备受责难。的确,不得不承认毛齐大将的方案作为企图进行决战战争的德国方面的作战计划来说,决战思想是相当不彻底的。假如德军具备坚决施行施里芬计划的意志,同时对实力分计划准备充分,那么第一次欧洲战争变成决战战争,同时以德意志的胜利告终通常也会被认为并非没有可能。

但是我认为,毛奇对施里芬计划所做的变更使得局势向持久战发展,是无意间受到某种很强影响的结果。也就是说,施里芬时代的法军可以认为是处于守势。这之后的法军考虑到进攻德国的重要的产业基地萨尔地区,向这个方向大量增兵。另外致使大规模迂回作战很不彻底的原因中,还有毛奇将军放弃了施里芬计划中的重要一环--进攻中立国荷兰--我相信这是使得决战转变为持久战的最重要的原因。对萨尔工业区的掩护,特别是尊重荷兰的中立国地位,这都是以持久战为立足点,在经济上过多考虑的产物。即是说叫嚣决战的德意志总参谋部本部的首脑们的心中,他们不自觉之间加入了很多持久战的考虑,致使失败的结果,这些都是让人回味无穷的。

四年半相比于三十年或是七年都是相当短的时间,但是战争的强度是很不同的。过去的战争虽然号称三十年战争,但是其间有很多很长的休整时间。七年战争中也是一旦进入冬季,在长期寒冷地区的战斗,雇佣兵们都会逃跑。这就让双方有了休战期。但是第一次欧洲战争却是彻底的紧张的进行了四年的战争。

至于说到为什么演变成持久战,首先是因为兵器都有了很大的进步。特别是自动武器--机关枪对于防御一方来说是相当合适的。所以并不能简单的避开敌人正面。第二在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全民皆兵使得绝对数量变得很大。到了第一次欧洲战争,健康的男性全部参战。所以敌人的正面是绝对避不开的。我们可以这样说,如果想迂回到敌人的后方,由于战线上兵力的增加使得从瑞士到北海一线战线延伸,迂回实际上是办不到的。不突破敌人的防线就无法实施迂回。因为以上原因,所以演变成了持久战。

法国大革命时期社会革命的变革波及到战术,使得战争的性质从持久战争转变为决战战争。至第一次欧洲大战,则是由于兵器的进步和兵力的增加又使得历史从决战战争演变成了持久战争。

虽然是四年多的持久战,但并不像十八世纪持久战那样会有意的避免会战,相反决战经常是连续的进行。这期间很自然根绝新武器发展出新的战术。

由于炮兵的出现使得突破散兵防线非常容易,防御的一方就把防线分成数段抵挡对方的进攻,就是所谓的多线防御。这样做很容易陷入被敌人各个击破的危险境地,所以由分兵把手主次抵抗的多线阵地的思想,很字眼发展出面式防御的纵深防御的新战法。

即是说,以自动火力为中心一个分队(战斗群)的兵力占据一个与其他阵地相隔很大的阵地,进而将这种配置部署到纵深。这样兵力分散易受到敌人炮火杀伤的缺点得以避免,而且由于纵深布置的兵力相互巧妙的配合,进攻一方不光受到正面的攻击,前后左右都会有意想不到的射击,结果使得进攻一方陷入很被动的境地。

这样一来攻击一方一线的进攻就会遭到很大的损失,而且向纵深深入后又会在面式分布的战斗力发挥后遭到更大的损失。与横队战术中贯彻专制主义的指导原则相对,散兵战术充分给于各单兵、各部队以充分的自由,是奖励自主活动的贯彻自由主义的战术。然而进攻面式防御的敌人给予各单兵、各部队充分的自由就会使局面陷入混乱,这就要求指挥官有十分明确的统御方式。使用面式防御,基于一贯的方针的统御方式也是很必要的。

换句话说现在的战术的指导精神就是统御方式。但是又与当初横队战术中以强权压制士兵自由意志迫使其盲从的方式根本上不同,为了各个单兵、部队能自主的、积极地、独断的活动成为可能,统御的目标只在于给于战斗主体以明确的目标、避免重叠和混乱。这不再是压制自由的统御方式,毋宁说应该强调促进自由活动为目的。

上述的新战术很自然的在第一次欧洲大战中发展出来。战后尤其是苏联针对这种战术的研究成为进步的重大动力。在欧洲大战中得以避免重大牺牲的日本最晚采用新战术,现在也开始热心的投入到针对这种变化的研究训练之中。

另外第一次欧洲大战中战争持久化的一个原因是西方人精神力量的薄弱。如果他们拥有大和精神(日本战前拼命鼓吹的)就可以做到即战即决--这种论调很强势。事实变得很清楚,数年来的战争说明战争并不是仅仅有长期战争、总体实力对决、以及武力决定--这一点已变成常识。第二次欧洲大战谁都认为会陷入持久战,最紧德军的巨大成功又让人们产生了疑问。

《战争论》读后感

《战争论》读后感1832年,普鲁士过世将军克劳塞维芡的著作《战争论》问世,这本书首度以战争事实来印证探索战争的共通法则,迥异于仅描述战争或只研究武器技术发展的兵书,而成为近......

战争论读后感

《战争论》内容概要:作者揭示了战争从属于政治的本质,指出了人的因素尤其是精神力量的作用,阐述了战争性质向民众战争转变的历史趋势,探讨了战略和战术、进攻和防御、战争的目的......

《战争论》读后感

《战争论》读后感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战争......

战争论读书笔记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战争论读书笔记,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战争论》读书笔记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战争论》读书笔记,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下载战争论5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战争论5.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