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责任意识与主题教育_小学生主题教育活动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20:14:1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小学生责任意识与主题教育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小学生主题教育活动”。

小学生责任意识与主题教育

所谓责任,顾名思义,就是一个人所承担的职责和任务。所谓责任意识,就是我们常说的责任心、事业心和使命感,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责任意识是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体现一个国家国民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未来的杜会是一个人才竞争的社会,很难想象一个没有独立意识、没有责任意识的人如何在社会上立足、生存。因此,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对学校来说迫在眉睫。学生责任心不强表现在哪些方面?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孩子以自我为中心,忽略了自己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呢?怎样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这都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小学生责任意识淡薄的主要表现

1.自私自利,合作意识淡薄

一些学生平时以自我为中心,只考虑自己,不乐于助人,只求权利,不尽义务,希望别人尊重自己,却不能以礼待人,对别人要求过高,对自己要求低;以个人为主体,注重个人享受,缺乏集体和协作观念、服务和奉献精神。

2.不求上进,角色意识弱化

作为新世纪的小学生,学会知识、学会做事、学会做人是他们的主要任务和职责。然而,现在的孩子,厌学现象严重,被动学习的大有人在,因此出现逃课、拖欠作业等现象。有的学生将破坏公物视为儿戏,用水不关水龙头,人走灯不关。

3.是非不明,责任错位普遍

责任感是人们所体验自己对社会或他人所负的道德责任感情,学生因长期受家庭与社会环境及不良媒体的影响,而且他们认知水平相对较低,很难形成对自己以及家庭比较正确的责任意识,不能判断是非、美丑、善恶。

二、影响小学生责任意识的因素

1.受到环境氛围的影响

在社会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变化的状况下,受物欲和金钱背后不良风气的影响,小学生在“过剩”的物质拥有背后,承受着严重的精神营养“饥荒”和精神“消化不良”。他们大多数大胆、活泼、求知欲望强,但自立意识和生活处理能力差,依赖性强,责任意识也就有所欠缺。离异、单亲、贫困、暴富等特殊家庭比例的增多。受这些不利家庭环境的影响,给部分学生带来多种多样严重而复杂的心理冲突和精神危机,使他们丧失了应有的责任心。

2.受认知发展水平的影响

儿童对自我的关注和认识是发展较早的,而对于自我与他人的关系的认识,则受儿童自我中心和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影响,因此在他人责任心、集体责任心和过失责任心方面,儿童的发展相对较慢,在年幼的儿童中,这些责任行为都很少出现。同时由于受儿童思维发展具体形象性的影响,对于年幼的儿童来说,其责任行为还常常表现出一定的情境性,责任行为不稳定。如虽然在成人的教育下,儿童知道自己玩完玩具应该自己收拾,但由于成人未要求其自己收拾,儿童对于这一自己的事情可能就缺乏责任认知,不能表现出负责任的行为,从而使其行为在同一类的不同情境下有不同的表现。

3.受自身的能力发展水平的影响

国内外的不少研究发现,责任心与道德、自豪感、坚持性、意志力、自主性等的发展都是密不可分的,它们彼此关联,促进儿童责任行为的产生,任何一个方面的缺乏或不足,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儿童责任心的发展。不难设想,一个缺乏自主性和坚持性的人,就不能尽责尽力地去完成一项任务。就好比让一个刚上学的班长去管理一个班级的纪律,我们又怎么能够要求他像一个五年级的班干部一样尽职尽责呢?因此儿童自身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是其责任心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

三、开展主题教育培养小学生责任意识

培养小学生责任感的途径和方法很多。思想品德新课程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中必须开展各种活动,这既是对思想品德课组织形式的要求,也是对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的指导。因此,我们设计主题活动让学生在情境体验和实践演练中逐步关注他人、社会及环境,学会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集体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

1.以“我是自理小能手”为主题,培养学生的个人责任感

目的:通过活动知道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学会一些自我服务劳动的技能。

过程:歌舞引入活动开始——小队接力赛“谁做得最好”(全班分成4小队:穿衣、穿鞋、系红领巾、整理书包)——特长表演赛“谁最能干”——夸夸自理小能手——合唱“别说我年纪小”。

结果:通过活动,学生自理能力增强,并且也体会到了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有的学生在日记中写道:“……由于我不会系鞋带,我们小组没有获奖,同桌埋怨我,其实都怪我妈妈平时什么都不让我做。今天回家,我让妈妈教我系鞋带,并且跟妈妈说,以后我自己的事情要自己懂,下一次比赛,我们组一定获第一。妈妈开始只是微微笑,我非常严肃地告诉她,老师说过自己的事自己做是我们小学生的责任,如果一个人没责任感,长大后会变成废人的……”许多家长也反映他们的孩子变懂事了、能干了,让大人放心了许多。任课老师也反映学生课前预备工作做得好多了,教室也变整齐了。

2.以“分工又合作,搞好班级工作”为主题,培养学生的集体责任感

目的:懂得要搞好班队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必须分工又合作;树立主人翁态度,培养团体合作精神。

过程:“忆苦思甜”,导入活动——开展讨论,明白道理(1.讨论分工方法:指定法、自荐法、讨论法、推选法。2.这几种方法可单独使用,也可相互使用,坚持承担者愉悦,全班成员高兴的原则。3,讨论合作方法:献计献策、热心相助。4.讨论后小结。)——学名言,深化认识——活动小结。

结果:通过活动,每个学生都明白自己应该具有主人翁的精神,班级的事情就是每个成员的事情,每位同学的兴趣、特长、爱好、性格、能力等不同,所承担的任务也不同。在下一阶段的工作中,我班班干部各尽其责,同学们团结合作,积极参与,集思广益,班级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新气象,并在年底获得了“县十佳雏鹰中队”的荣誉称号。

3.以“妈妈,让我来……”为主题,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目的:为父母分担家务,培养孝敬父母的思想感情,初步培养对家庭的责任心。

过程:谈话导人——谈谈设想(怎样为母亲过节)——听故事录音(播放《朱德小时候》的故事、说说听故事的想法)——辨析深化(判断正确与否、讨论理由,指导行为)——活动小结。

结果:通过活动,他们明白了自己所享受的一切都是父母无私给予的。他们有自己的事业、有自己的生活与责任,他们是那么的伟人与辛苦。作为稿子,为父母分担家务是应尽的义务和责任。通过活动,我们班的同学在生活上注重享受,互相攀比、摆阔气、乱花钱的现象渐渐少了,并学会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学会料理个人生活;同时也学会了理解、体贴父母长辈,特别是几个父母下岗或暂时遇到困难的孩子,能主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父母分忧解难。我们的这个活动赢得了家长和其他同行的好评。

4.以“我为家乡添光彩”为主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目的:通过为家乡设计蓝图,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初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过程:听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看家乡照片新貌展——听采访报道(十年后的你谈家乡规划)——交流(派代表讲述规划表中的具体方案)。

结果:通过活动,同学们深深懂得,身为一个社会人,我们的价值体现在给予,而不是索取。我们从小只有努力学习,掌握知识技能,才能建设好自己的家乡,描绘出祖国最美的蓝图。我们班的一个同学在“未来的家乡”想象烩画比赛中,画了一幅《21世纪的果园》,“果园里水果色彩斑斓,形状奇异;机器人挥舞着千万只手忙着采撷。”有同学在作文中也写道:“……我长大后要成为一个农民科学家,发明出千手机器人来采撷果实……”在她幼小的心灵里,已经播下了责任与奉献的种子。

增强责任意识主题教育方案

中召乡中心校关于开展“增强责任意识、自觉遵纪守法”主题教育的实施意见各中小学校:9月8日至21日,在我乡教育系统组织开展的“强师德、铸师魂、重塑灵魂工程师形象”主题......

强化责任意识教育

强化责任意识教育,助推企业科学发展企业员工责任意识淡薄为企业发展带来诸多不利,责任意识淡薄的人对工作缺乏主动性和紧迫感,履职能力和执行能力不强、推诿责任不敢担当、职能......

开展大学生责任意识主题教育方案(计划)

汽车工程系开展大学生责任意识主题教育计划为贯彻落实学生处《关于开展大学生责任意识主题教育的通知》精神,结合本系部的实际情况,将在全系开展大学生责任意识主题教......

小学生责任意识现状与思考(修改)

关于小学生责任意识现状与思考摘要:责任意识是一个人终身道德素养的核心要素之一,也是一个人未来职业与生活支撑性因素。小学生阶段作为一个人一生责任意识形成的起点,培养小学......

自由空间与责任意识

自由空间和责任意识当今的社会是一个“知识的”社会,“文化的”社会。其中,主要有知识、思想的对撞,文化的大胆革新。这无疑是改革开放的功劳。有了开放,国外的一些知识、思想才......

下载小学生责任意识与主题教育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生责任意识与主题教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