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合伙人》影评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国合伙人影评范文”。
作品与作业的差别
——《中国合伙人》影评
有人调侃,赵薇的《致青春》只能算是作业,而陈可辛的《中国合伙人》才称得上是作品。这种说法不是没有有道理的。
首先在人物的塑造上,《中国合伙人》中三个主人公可以说都个性鲜明,令人印象深,而《致青春》里的人物恐怕也只有“玉面小飞龙”郑微,还算得上有血有肉、个性鲜明吧。《中国合伙人》以成东青、孟晓俊、王阳为主角,成功地塑造出了三个个性截然不同的人物形象,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东青,用一个流行的网络词“穷屌丝”来形容最恰当不过了。无论是从服装,还是语言、行为和神情,都有点儿无可挑剔,整个形象生动地塑造了他“土鳖”、“屌丝”的形象。而且把他固执、自卑、保守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可成东青固然保守、胆小怕事,但在关键时候他却能挺身而出。孟晓俊,一开始是很多人眼中的高富帅,有梦想有激情有智慧有远见,但谁也没想到就是这样优秀的一个人,到了美国却变成了失败者,留美回国后竟然还患上了“演讲恐惧症”,而一直以来都是失败者的成东青却成了“留学教父”,这让他的“美国梦”破的有些讽刺。但他却能始终站在异于常人的高度去看待问题,始终担当着“新梦想”的精神领袖。王阳,是个文艺青年,喜欢玩浪漫,喜欢诗词。在剧中他一直以“和事佬”自居,在两个朋友之间起着润滑剂的作用。成东青保守,孟晓俊激进,王阳中庸,他们三个人相互补充,缺了谁都不行。《致青春》中郑微的顽皮可爱、执着勇敢与率真变现的还差强人意,但其他人物的个性就不甚鲜明了。
其次语言方面,《中国合伙人》的语言诙谐幽默、耐人寻味,而《致
青春》更多网络用语。《中国合伙人》里,王阳的很多语言都比较幽默,更难得是一开始自卑话少的成东青的语言也渐渐变得幽默风趣了。他们在讲课时跟学生调侃自己的人生,活跃了课堂气氛。孟晓俊问他们这一代人最缺什么,同学们各抒己见,他却说是缺改变。成东青在给学生演讲时说,最怕的不是失败,而是害怕失败。王阳最后在婚礼上给众朋友的三句忠告:千万别跟丈母娘打麻将:千万别跟想法比你多的人上床;千万别跟最好的朋友合伙开公司。孟晓俊屡次问成东青有梦想吗。这些难道还不 耐人寻味吗?《致青春》一开始就说,我们都爱自己胜过爱爱情。好像很有道理,却有些浅薄。还有很多语言也是跟网络流行语如出一辙。
再次,就整部电影的主题来看,《中国合伙人》的主题更深刻,《致青春》却是点到为止。《中国合伙人》以创业为主线,同时迎合了 “中国梦”的时代主题,用爱情和友情填充空白,整部电影完整生动,并且令人深思。《致青春》以青春为主线,用爱情和友情串联,但它只是点到为止,光把那么多人的青春呈现给观众,至于是想表达青春是值得怀念还是珍惜,还是其他,没人知道。
以上大概就是作业与作品的区别吧!
中国合伙人影评陈可辛的新作《中国合伙人》给人的第一印象是,这片子彻底从最初的“蓝翔技校”版屌丝病毒视频中跳脱了出来,既彻底地勾起了70后80后的复古情怀,又迎合了90后对炫......
零点起跑,事事争先锻炼· 成长·荣誉·使命姓名: 程阳小组: 新月一组学号:2013008专业班级:化工11204《 中国合伙人》观后感在商业片争奇斗艳以至于泛滥成灾的2013,终于能够看到......
《中国合伙人》是以新东方三驾马车为原型,讲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三个大学生的青春史和创业史,青春、梦想、励志、热血、奋斗充斥着整个影片。在当下这个年代“青春”这个词显......
《中国合伙人》影评影片讲述由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大时代下三个年轻人从学生年代相遇、相识,拥有梦想,一起打拼事业,共同创办英语培训学校,最后功成名就实现梦想的励志故事。......
电影《中国合伙人》影评我一直比较欣赏陈可辛导演的作品,思想深刻、富有内涵、表现力和感染力极强,往往以小角色的精彩演绎,解决大多数人的困扰,给人以积极上进的力量,把一种正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