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提高小学生抗挫折能力的研究》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培养小学生抗挫折能力”。
《提高小学生抗挫折能力的研究》
研究报告
课题批准号
2015—GHYB—159
课 题 名 称
提高小学生抗挫折能力的研究 课 题 类 别 一般课题
课题负责人
陶 杰
所 在 单 位
平顶山市湛河区曹镇乡焦庄小学
日 期 2016年3月29日
《提高小学生抗挫折能力的研究》研究报告
参研教师共6人,参研班级共4个班。通过专门课程教育,学科渗透,活动结合以及“班队活动”、“知心信箱”、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等有效途径对学生进行抗挫折教育。总结出了学科中渗透抗挫折教育的经验;探索出了各种活动中渗透抗挫折教育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抗挫折的能力,促进了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对人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没有一定的独立自主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是很难在社会上占有一席之地。然而,一些家长过分溺爱孩子大事小事都进行代办,使得儿童很难有机会体验到生活中的辛劳和疾苦。一旦让他们独立生活,就会暴露出抗挫折能力十分薄弱的缺点,给他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困难。学校教育一直没有把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一项必不可少的教育内容给予足够的重视。结果使得儿童表现为意志薄弱,自理能力、挫折耐受力都很缺乏。这在客观上要求我们加强对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尤其是要对他们进行积极的抗挫折教育。
二、实验目标
1、认知目标:
(1)让学生能正确认识挫折与失败。
(2)让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评价自己,正确评价别人。
2、行为目标
(1)能在学习、生活中承受起挫折与失败,有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2)在交际、活动、生活中能谦让、忍耐、包容,学会克制,调适自
王晓、侯丽珍分别执教主题活动《情绪低落有妙计》,《直面挫折,健康成长》、《正视挫折》,开展“自我教育模式”的研讨,研讨如何结合自我教育内容,创造性地增加抗挫教育内容,使抗挫的能力得以强化。
②进行“挫折教育”学科渗透调研。挫折教育应渗透各门学科之中,这对小学生养成抗挫的心理素质极为重要。我们要求每位实验教师结合自己的所教学科,找准结合点加强“抗挫教育”。
③进行了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的研究。我们在实验之初,我们对实验教师进行了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的培训。其反响大,效果好。
④把“抗挫”教育与学校各种活动紧密结合。在少先队活动中体现挫折教育。少先队大队部每期要求各中队必须开展“抗挫教育”的主题班队活动两次以上,利用假日开展实践活动,组织各年级学生自己动手办“抗挫折”小报80多张,出版”抗挫折”黑板报15期。在这些实践活动中,学生都是主角,他们踊跃的参与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受到感染,受到触动,真正让挫折教育的内涵融入到了教育的主题之中。
⑤在给学生的操行评语中关注“抗挫”。几年来,我们在给学生写评语方面进行了改革,要求教师采用对话式给学生写评语,从而显得更亲近、热情,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体现教师的关切和爱意。
⑥成立了家长学校。以家长学校为纽带,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沟通家长、教师、学生三方面的情感交流。学校、教师主动争取家长的支持,协同工作,共同研究和解决孩子们的心理问题,与家庭配合,采用家访和谈话方式,就个别问题与家长取得联系,找出病因,密切合作,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教有,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二)实验班儿童压力与抗挫能力低下分析
根据调查和座谈,我们发现:压力来源于生活和学习的占82%,压力来源于家庭和自己期望的分别占86%,压力来自于学习成绩的占74%,高年级紧张的学习生活感觉有时不适应占82%。在与同学发生矛盾时自己没有很好的处理方法占56%,遇到不顺心的事向家长和老师倾诉占26%,向朋友倾诉的占70%。
这些说明:
1、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学习压力大,这恰恰是学生最易受挫折的一个方面,学习好坏考验着学生的心里承受能力。
2、孩子在学习中缺少与家长和教师的沟通,不能得到家长和教师的帮助和安慰,成长的烦恼不能及时得到疏通,长期压抑在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心中,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
3、学生缺乏社会锻炼教育,孩子的独立能力差,缺乏基本的沟通能力,特别是一些留守儿童,内向、敏感、脆弱、自悲,往往出现种种不良倾向,制约着一些学生性格的发展,也是造成学生抗挫折能力弱的因素之一。
(三)挫折教育方法的探索
第一,专门的挫折教育课程和具体的学科渗透同时并重,使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利用课程资源的德育功能,利用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引导学生正视挫折;利用专门挫折教育课程,扎实地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创造性地补充与挫折教育的有关内容,使挫折教育在专门课程中得以强化。
笫二,挫折教育应深入生活,在实践中加以训练、巩固。通过实验我学生把心里话讲出来,教给学生正确处理矛盾的方法。从而让教师发现和矫正学生心理问题的效果大大增强。
第三,创建良好的育人环境,在学校文化建设中,体现抗挫折教育,营造浓厚教育氛围。
课题组特别注重积极向上的抗挫折教育文化建设,向学校建议利用板报、墙报、手抄报的形式渗透抗挫折教育,收到较好效果。在橱窗里设立抗挫折教育专栏,展示英雄人物的事迹图片以及身边学生战胜困难的事迹图片,有我国的张海迪,英国的霍金等;在班级墙壁上挂上名人战胜挫折的警句等,使学生在良好的校园氛围中接受教育。
第四、召开家长会,培训家长,与家长协同,引导家长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⑴要合理期望,正确引导。⑵家长要树立榜样,陪学生多读励志故事。⑶家庭氛围要平等尊重、民主和谐。⑷家长要正视挫折,从容镇定、忌空洞说教。⑸设臵交往情境,做孩子最好的倾诉对象和引导者。⑹有意识的为孩子创设困境,为孩子提供锻炼机会。以此打开学生抗挫折教育的新局面,不断推动学生抗挫折能力的提高。
五、认识和思考
(一)抗挫折教育必须得到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力支持
抗挫折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发展任务,但与目前学校教育面临的各种压力相比,似乎又是一项软任务。而且心理辅导工作成效的评价又不能以学校常用的量化标准去衡量,这严重制约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二)抗挫折教育必须激发全校师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师在教育中起着主导作用,因为教师是心理教育实验的实施者和执行者,没有教师的全身心投入,领导的决策无法贯彻,教育科研的设想无法变为现实。
作为抗挫折教育的主要对象,学生的主动与否,直接关系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因此,在开展本课题的实验中,最关键的是要激发学生接受教育和帮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以主人翁的态度进行自我完善,最终实现“增强心理承受能力”的教育效果。
(三)抗挫折教育必须建立起立体网络
l、抗挫折教育与德育工作结合。充分借助德育工作这个载体依托来实施抗挫折教育,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2、抗挫折教育与学科教学结合。各学科教师学习和运用教育心理理论驾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自己的教学既符合教学规律,又富有实效。
3、抗挫折教育与各种活动结合。在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中有意识地渗透抗击挫折教育,特别是将抗击挫折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紧密联系起来;
4、抗挫折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
通过以上四结合,建立起抗挫折教育的立体交叉网,共同形成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合力,充分发挥各种教育途径相结合而带来的整体育人效应。
(四)抗挫折教育必须要适度,并贯穿于学生生活的全过程、各层面。
对学生进行抗挫折教育要注意适度。抗挫折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促进身心和谐发展。因此在实施抗挫折教育时,在质和量方面都要把握一定的度,否则会伤害孩子,使教育效果适得其反。对学生进行抗挫折教育也不能“蜻蜓点水”,而应将之延伸到学生的各个层面,有计划、9-
编码:研究类型 基础研究 学科分类学生体质健康体育运动提高学生抗挫折心理能力研究摘要: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竞争性的增强,使得家长和社会对青少年的期望水平愈来愈高。中学生除了......
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抗挫折心理能力研究 【摘 要】:当前大学生正处在身心亢奋、思想转型的成长关键期,在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各种挫折,挫折教育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而言尤为......
提高学生抗挫折心理能力研究中学时代是一个热你成长的关键时期,它是一个人从依赖、被保护的少儿向独立负责的成人转变的时期,他们的生理和心里都在发生着巨大变化,他们积极热情......
浅谈提高高中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心理研究方法程玉芝綦秦高中学生正值精力充沛、朝气蓬勃的青春时代,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和幻想,喜欢模仿和偶像崇拜。但由于他们对自身能力及认识水......
如何提高中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初中学生产生挫折心理,一是由于学生个体思想需要和内部动机无法实现的主观因素造成的,如理想挫折、情感挫折、追求挫折等;二是由家庭、学校、社会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