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经济学—绿色GDP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绿色GDP
摘要:通过对绿色GDP及其核算方式的理论发展研究和国内外的实践,来分析我国绿色GDP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绿色GDP ;理论发展和实践;核算体系;公众参与
前言:
近年来环境保护越来越受重视,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也越发明显。随着相关理论的不断完善,绿色GDP的重要性便凸显出来。作为核算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的指标,必须对其进行深刻理论研究和实践分析,以此来更好的指导相关的经济政策。
一、绿色GDP 的概念
(一)GDP(国内生产总值)
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居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GDP 是国民经济核算的主要指标, 它综合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社会财富状况和人民的富裕程度。目前发达国家人均GDP 为30 000 美元左右, 贫穷国家只有100~200 美元, 我国2003 年人均GDP 超过1 000 美元。由此可以看出世界不同国家经济发展和国民财富的悬殊。但GDP只是一个衡量经济产出的指标, 它既没有把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作为经济过程的投入看待。也没有把人类不合理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所造成的对环境的破坏以及为恢复环境所付出的代价加以考虑。因而,其计算结果不能体现出在资源有限这一约束条件下经济和环境的长期协调发展。
(二)绿色GDP
绿色GDP 是对GDP 指标的一种调整, 它仍遵循着国民经济核算原则, 核算内容在当前的国民经济核算中考虑了外部影响因素和自然资源耗损价值和环境污染损失价值。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统计处对绿色GDP 科学的描述为:绿色GDP是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 以自然资源存量的变化和环境的价值变化对GDP进行调整, 在原有GDP中扣除环境污染和资源价值耗竭后的GDP。
二、绿色GDP 的科学内涵
为什么今天我们要采用绿色GDP? 这主要是因为在今天我们所极力追求的可持续发展前提下, GDP指标还存在着:一是GDP没有考虑环境污染的代价。经济活动往往造成环境污染, 引起环境质量的下降甚至恶化, 但GDP核算并没有扣减这部分环境降级成本, 而且还将环境保护支出作为生产活动来反映, 从而又增加
了GDP。由此助长了一些部门和地区为追求高的GDP增长而破坏环境、耗竭式使用自然资源的行为。二是GDP没有考虑自然资源消耗成本。经济活动要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GDP只核算了经济活动对自然资源的开发成本, 却没有计算自然资源本身的价值。因为长期以来, 自然资源被认为是自由取用物品或免费商品, 并未考虑其存量价值, 其结果高估了当期经济生产活动所创造的GDP值。此外, GDP指标还存在着其它欠缺, 如它只计算看得见的、可以价格化的劳务, 其他对社会有贡献的劳务却没有考虑等。
因此, 现行GDP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以牺牲自然资源和环境取得的, 属虚值或者说环境欠账, 这个虚值GDP也被称为“灰色GDP”。所以, 发展经济过程中被牺牲掉的自然资产、环境资源等应从GDP 指标中扣除, 使GDP 由“灰”变“绿”, 即由传统的“灰色GDP”改为“绿色GDP”,用“绿色核算体系”来重新审视和把握经济发展之路。
三、国外绿色GDP0核算的理论探索和实践
如何构建以绿色GDP为核心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联合国、世界各国政府、著名国际研究机构和著名科学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 一直在进行着艰辛的理论探索。
1972年托宾和诺德豪斯提出净经济福利指标。他们主张应该把都市中的污染等经济行为所产生的社会成本从GDP中扣除;同时, 加进去被忽略的家政活动、社会义务等经济活动。
1973年日本政府提出净国民福利指标。主要是将环境污染列入考虑之中。国家制定出每一项污染的允许标准, 超过污染标准的, 列出改善所需经费,并且日本政府对每一个主要的污染都应用了质量标准: 水污染、空气污染、废物处理。该指标也包含了自然资源损害和交通事故的成本, 而没有考虑对家庭劳动的估价。这些改善经费必须从GDP 中扣除。按此计算, 日本政府当时虽然GDP年增长
8.5%, 但是扣除治污费用后, 事实上只有5.8%的增长率。
1989年卢佩托等提出净国内生产指标。他们重点考虑了自然资源的耗损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他们选择自然资源非常丰富的印度尼西亚为研究对象, 按他们设计的指标进行计算, 印尼从1971~ 1984年间, 虽然GDP的增长率为7.1%, 但是扣除由于因石油耗损、木材减少, 以及由于伐木引起的水土流失所造成的损失后, 实际增长只是4.8%。
1990年世界银行资深经济学家戴利和科布提出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标。该指标考虑了社会因素所造成的成本损失, 如财富分配不公, 失业率、犯罪率对社会带来的危害;更加明晰地区分经济活动中的成本与效益, 如医疗支出等社会成本, 不能算作是对经济的贡献。
1995年国际“发展重新定义组织”建立真实发展指标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真实经济福利。该指标扩展了传统的国民经济核算框架, 其中, 包括社会、经济和环境三个帐户, 并且首先在美国、加拿大和英国得到应用。对美国的研究结论表明, 从1950~ 1998 年, 虽然美国的人均GDP增加了1倍多, 但是人均GPI却是另一种情景, 增加的十分可怜, 还不到20%。
20世纪80年代开始, 一些发达国家已开始着手对资源与环境进行核算, 逐步建立资源核算帐户。1993年, 联合国统计局和世界银行合作, 将环境问题纳入正在修订的国民经济帐户体系框架中, 并最终推出一个系统的环境经济帐户(SEEA)。
环境经济帐户(SEEA)体系一经推出, 即在各国引起了强烈反响, 是目前影响最广、被效仿最多的绿色帐户体系。为了进一步推动SEEA 走向实践, SEEA 的各部分作为专题在墨西哥、巴布亚新几尼亚、菲律宾等国家进行试点,并且在欧盟,芬兰和挪威等国家都较好的应用了。
四、中国绿色GDP的发展和实践
中国绿色GDP的发展和实践是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理论创新和实践而进行的。1995年始, 中国开始国民核算体系的改革和向联合国新的国民核算体系与SEEA体系过渡。从这个阶段起, 中国从政府层面上跟踪学习国际上国民核算体系发展的最新成果, 中国开始开展和推广绿色GDP的相关理论研究和核算的思路与方法。
2001年国家统计局开展自然资源核算工作,编制了“全国自然资源实物表”, 包括土地、矿产、森林、水资源四种自然资源, 随后又开展了海洋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的价值量核算等工作。
2005年年初, 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在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辽宁省、浙江省、安徽省、广东省、海南省、重庆市、四川省等10个省市启动了以环境核算和污染经济损失调查为内容的绿色GDP试点工作。
2004年, 研究结果表明2004年全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118亿元, 占当年GDP的3.05%;虚拟治理成本为2874 亿元, 占当年GDP 的1.80%。这是中国第一份经环境污染调整的GDP核算研究报告, 标志着中国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 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五、绿色GDP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于绿色GDP的认识不够深入
虽然中国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但从整体上看绿色GDP 还只是提出了一个概念, 其具体标准和界线尚存不清, 许多人认为要反映经济与环境的关系, 就要计算绿色GDP。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就是绿色GDP核算, 环境绩效考核似乎也只是考核绿色GDP。实际上, 这些观点都夸大了绿色GDP的内涵和作用。
就绿色GDP的理论范畴而言, 它包含一系列与环境、经济有关的指标组的核算。但是, 现阶段我国党中央, 国务院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指经济、环境和社会三个系统的协调发展。而绿色GDP只反映了经济与环境之间的部分影响, 却没有反映出经济与社会, 环境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影响, 只是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之一。
(二)绿色GDP核算体系不够完善
绿色GDP的核算要将环境成本从GDP中扣除, 就是要将经济生产对资源环境的利用予以价值核算, 将环境成本从GDP中扣除。但是自然环境和资源与经济活动很
难建立起显著且被信服的联系, 使得在统计上无法对环境资源和经济活动及其关系提供全面的计量[ 18]。
(三)绿色GDP核算的制度基本空白
绿色GDP的概念提出到现在, 虽然理论方法上有一定突破, 但是我国绿色GDP实践一直比较缓慢, 其内在原因除了绿色GDP核算的复杂性外,关键是与绿色GDP核算配套的法律法规缺失。首先是缺乏相关的环境法规。其次, 环境资料统计工作部门协调机制还不健全, 缺乏与环境绿色GDP核算有关的环境统计制度和统计标准。目前, 各个地市一级环境统计数据总体不足, 指标不一, 缺乏可比性。
六、更好地推广绿色GDP的对策
(一)明晰环境资源的产权价格。
自然资源及环境也是生产力,必须确立环境资源的价值观,还环境资源价值的公正性。
(二)树立绿色GDP系统工程理念,摒除观念上的障碍。从2003年开始,我国国家统计局对全国的自然资源进行了实物核算。从2004年,国家统计局和国家环保总局已成立了绿色GDP联合课题小组,正在组织力量积极进行研究和试验。
(三)建立绿色GDP综合核算体系,克服技术上的障碍。
技术核算除了设置总量指标以外,还必须有层次性地建立能反映自然资源方面的利用,破坏和退化的相对指标。建立能反映环境质量成本效益方面的环境指标, 建立能反映经济总量与人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协调程度指标。
(四)实施公众参与绿色GDP的评估方法
公众参与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平衡杠杆。科学的绿色GDP数据有助于科学决策,公众参与和民主法治,才能保证每项决策能真正服务于大数人的利益.从世界环境保护的发展历程看,没有公众参与就没有环境保护。所以,在强调建立绿色GDP变成少数人的事而最终一事无成。从衡量经济增长的GDP到衡量资源环境的绿色GDP最后到衡量社会发展的各项指标,都能保证中国建设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结论:
绿色GDP作为比较先进的核算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的指标,在其理论发展和实践中虽然遇到了一定的障碍,但它仍然值得我们不断去推广。实施公众参与和建立科学的核算体系应成为今后研究的重点。当绿色GDP理论成熟后,人们的环保意识会进一步增强,也适应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杨多贵, 周志田.绿色GDP核算的国际背景及中国实践进展[J].软科学,2005.03
【2】金利娟.基于绿色GDP 的理性思考与对策.铜陵学院学报,2005(1)
【3】孔凡文,徐玉梅.认识绿色GDP.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1
【4】周阳品,黄光请.绿色GDP的发展及其在中国的实践.环境科学导刊, 2009.28(2): 11-14.【5】曾辉,褚艳玲,武剑锋。绿色GDP研究的回顾与前瞻。专家视点,2006.5
【6】百度文库
绿色GDP,指用以衡量各国扣除自然资产损失后新创造的真实国民财富的总量核算指标。简单地讲,就是从现行统计的GDP中,扣除由于环境污染、自然资源退化、教育低下、人口数量失控、管理不......
一、绿色GDP的意义研究和实施绿色GDP,对我国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绿色GDP有利于科学和全面地评价我国的综合发展水平。通过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准确计量,我们就能知道为了取......
As environment iues due to unsustainable way of development become sharp, the concept of Green GDP, working as an economic and ecological indicator, has been mo......
绿色GDP,指用以衡量各国扣除自然资产损失后新创造的真实国民财富的总量核算指标。简单地讲,就是从现行统计的GDP中,扣除由于环境污染、自然资源退化、教育低下、人口数量失控、......
浅谈绿色GDP【关键词】:传统GDP,绿色GDP、资源环境、生态、核算体系【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通过简述传统GDP核算体系的缺陷,引出“绿色GDP”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结合中国国情,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