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新课程与语文教师的发展_新课程高中语文论文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20:12:00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新课程与语文教师的发展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新课程高中语文论文”。

语文新课程与语文教师的发展

[内容摘要]任何新课程的实施,都会推动着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都需要教师行为发生与之相适应的变化,而教师行为变化的速度和程度又决定着课程改革的进程和成败。课程与教师本来就是一体的。课程改革有两个不可分割的因素,即技术因素和人的因素。课程设计是课程改革的“技术因素”,教师是课程改革中“人的因素”,只有实现“技术因素”与“人的因素”的统一,新课程实施工作才能顺利进行。在新课程中,教师作为“人的因素”,不再只是课程的执行者,而且是课程的建设者、调适者,是课程实施中问题的协商者、解决者,因此,新课程对教师在课程决策、开发、研究能力上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同时,教师的课程地位和对课程的作用也将获得新的提升。教师与课程改革的关系犹如水和舟,课程改革之舟的覆没与否关键要看教师。但是,教师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的改革促进者,需要在许多理念上加以改变。

[关键词] 探究挑战倾向反思展望

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已经启动,新课程体系在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以及管理等方面都有了重大的创新和突破。它给我们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诸多发展的机遇,可以说,新课程正在使我国教师队伍发生一次历史的变化,教师角色也发生了重大变革。

我国传统的教育中,社会对教师赋予了很多的角色形象,一些隐喻,如“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教师是蜡烛”、“教师是导演、警察”等都是社会对教师角色的一种认识。在这样一种认识下,社会淡漠教师的内在尊严与劳动欢乐,并且教师是知识权威,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课程的被动执行者。由此导致忽视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忽视教师的持续学习成长,教师不能在于学生的发展中共同成长。

原有教师角色的存在有其客观原因,而新课程为教师的角色生长提供了条件。要做一名称职的现代教师,首先要求教师本人养成不断学习的习惯,锻炼不断获取知识的本领,教师“以已昏昏”怎么能“使人昭昭”?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不断进取,不断丰富自已的知识内涵。并且一个出色的教师,还应教会学生思考、学习、批判的本领,培养学生开拓新领域、分析新情况、迎接新挑战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的健康的发展。

新课程为教师的角色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和条件,在新课程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是课程的研制开发者。这些将有助于教师专业意识和专业水平的提升。但是教师角色的发展必须有切实可行的规划。新课程的实施与原有的教育环境、教育观念、评价标准、教育者自身的条件等都可能存在着矛盾与冲突,因此,教师将面临许多困难与障碍,而教师就是要面对这些困难,通过各种形式的业务发展,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新课程向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学内容的飞速翻新,教学方法的日益进步,教学手段的逐步现代化以及终身教育观念的知识逐步深化。要求教师不断地重新学习,接受在职教育,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地提高教育教学专业水平。

语文新课程的实施,它刷新了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方式、教研观念和方式,刷新了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也刷新了教师的培训方式。展望语文新课程实施的前景,应当坚定地改革刻板化的统考制度、改革学校行政管理体制、优化语文教师自身的素质,从而使语文新课程在课堂上生根开花。

刷新之一: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实验区语文课上,那种教师独演主角、学生作冷漠看客的现象少见了,那种贯穿课堂始终的滔滔不绝的“讲风”显著地减弱了,语文教师们普遍认同这样的教学理念:教师是平等者中的首席。这标志着语文教师已经自觉地意识到

用心爱心专心

1自己只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不能包办代替学生作为生命主体的言语实践及其内心体验。在具体方法上,构建在人格平等、思想敞亮基础上的文本与师生多边交互对话,已成为教师们共同的追求。同时,语文教师已经清醒地意识到自己不是课程的附属者和教材的“传声筒”,而是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自然、人文、网络诸多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引进者,是课程有效实施的积极主体。这种课程主体意识的觉醒,使语文教师对课程产生了从未有过的真切“感觉”——从课程外在于“我”到课程同化于“我”,从课程“役”我到我“驭”课程。这就引发教师与语文课程的关系出现了革命性变化,正像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发生了革命性变化那样。

刷新之二:语文教师的教研观念和方式。基于问题的研究,基于课例的探讨,努力克服“教”与“研”相分离的“非校本教研”倾向,这已在语文教师中逐步形成了一种风气。大家自觉地意识到:教师即研究者。而且,这种所谓的研究,不仅仅是对教育行政部门的方针与口号的简单阐释,也不仅仅是对西方教育理论的横向迁移,更主要的是对自己正置身其中的教学事件、教学现象和教学细节的自觉审视,是对日常的学校生活和课堂实践的有效反思。这种朴素而有意味的研究及其教育叙事、教学札记等具体方法,日益受到教师们的普遍欢迎和应用,愈来愈呈现出作为“校本教研”的鲜活生命力。特别是江苏、浙江、上海等文化先进的实验区学校,依托本地区高校及科研机构的研究力量,以教师为教研主体,以课堂为自己的实验室,以改善学生学习效率为根本目的,正在形成开放、民主和有效的规模化“校本教研”局面。

刷新之三: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所谓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基本的认知和行为取向,它高于课堂学习中具体的策略和方法、并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后者的选择。传统的语文学习方式,偏重于学生单向对知识的接受,价值重心置于客体的学科知识体系上;新课程注重的是对语文知识有意义、积极的自主性和发现性学习,其价值重心落在作为学习主体的“人”之上。具有重要价值导向的新学习方式的确立,标志着语文学习主体的崛起,并成为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耀眼的亮点。自主学习,在尊重学生独特兴趣和潜智潜能的前提下还其选择的权力,还其听说读写思的活动空间和时间,这样,以“生本文化”为表征的教学就归正为一种顺应学生身心和谐成长的促进力量,一种使学生心智进发、思维开放、心境澄明、视界敞亮的发展性力量;合作学习,则以其组织活动形式的开放性而见长,把传统教学中单一的“师——生”关系扩展为“师——生”“生——生”“生——本”多向关系,有利于增进学习伙伴之间的交往和沟通,变指令型课程中互相敌视、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为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分享成功这种真正意义上的“同学”和“同伴”关系,让每个学习个体在欢愉、明朗、轻松的集体氛围中获得正常的同步成长;探究性学习,以强烈的问题性、探究性、亲历性和开放性为显著特点,最注重的还不是含有原创性的所谓“发现”,而是探究过程中殊为难得的生命体验——学生的求知欲在探究后更加旺盛、意志力在探究中获得砥砺、创造精神愈来愈趋向光大。我们欣喜地关注到实验区学校基于学生自身对文本世界独特感受和体验的自主、合作和探究性学习,得到了普遍的肯定和鼓励,课堂上波动着、涌起着的是学生的朗读、讨论甚至争鸣的声浪。一种具有新世纪象征意味的语文学习景观在形成:变用耳(听讲)、用手(记录)而不用心(仿佛看客)为口、耳、手、心并用且以心为主帅,换言之,学生已从站在言语之岸上学言语下到言语之海中学言语。我们之所以特别重视学生这种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型,视之为与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是因为这种以自主、合作、探究为特征的新学习方式,不仅促进学生在校期间的健康成长,而且极其内在和深刻地影响到他们脱离学校课程流水线以后的一生可持续发展。换言之,新的语文学习方式,不但给学生以语文知识、技能和方法,而且赋予其持续发展、成人成事的人格构建,使之可能由今日的学习主体而成长为明日的创造主体。

刷新之四:教师培训的方式。针对长期以来教师在职培训中的种种弊病,教育部高度重视新课程师资培训的有效性,提出了“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基本原则,开展了对实验区多种层次、多种内容和多种形式的有效培训。就培训层次而言,全国建立了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县级培训体系,层层衔接,被培训者与培训者角色渐次转换,确保教育部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精神得到准确、完整的传达。就培训内容而言,通识培训、语文学科培训、语文教材培训等相结合,相互渗透与交融。就培训形式而言,讲授式、互动式、观摩式、合作讨论式等交互运用,师范大学、科研机构和教研单位各自发挥自身的学术优势和师训功能。尤其是专家进校、进课堂这种“校本培训”,人民教育出版社等各大出版机构专门组织人员到点上指导的“教材培训”,无疑是此次课改中出现的有效师训创新。当教师自身素养成为最严峻的一个“语文问题”时,我们不得不把语文课程改革的成功与教师素养的全面优化紧紧联系在一起。这里,教学体制的解放与教师意识上的自觉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从教师自身的立场出发,应当借助时代提供的历史契机,尽快实现自身价值(特别是思想价值)的跃升。毫无疑问,作为人文学科课程的教师,如果要脱尽“匠气”与“俗气”,首先应确立并坚定守护甘于奉献、独立自持的思想者立场,并凭借一定的思想高度去“俯瞰”人生百态、纷纭世相,去“俯瞰”语文教育的今昔。清华附中语文特级教师赵谦翔说:“如今,要使学生获得‘无穷水’,就必须教给他们发现和开启‘源头活水’的眼光和能力,这对教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也就是说,没有阅读习惯、思考习惯的教师,不能教会学生阅读和思考的教师,必然遭到新课标、新课程的淘汰。”这是具有忧患意识和使命意识的语文教师的心声,表现了与时俱进、长葆青春精神的教学信念。只有这样,语文教师才可能去真正拥有教育体制所给予他们的开放和自由的课程空间,最终完成自身职业角色的三大转型:语文教师应由课程计划的消极执行者而成为新课程的创造者、由课程知识体系的灌输者而成为教育学意义上的对话者、由学生课程成绩的裁判者而成为其课程学习和终身发展的激励者。如是,即使整个教育体制的改革暂时还残留某种局限,我们也有足够的信心去回答这个似乎棘手的问题:中国的新课程能够走多远。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新课程呼唤美的语文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新课程呼唤美的语文在高中新课程标准即将出台之际,在语文的美不断流失的时候,我们有必要对今天的语文和明天的语文进行审视与展望,从而还语文以本来面目。语文......

新课程下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新课程下高中语文教学论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探讨论文

摘要: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让学生不由自主地欣赏语文、表达语文、聆听语文、感悟语文。让听、说、读、写等融入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日积月累,真正形成习惯,从......

新课程下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新课程下高中语文教学论文一、转变教育观念,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有了兴趣,学生才会有学习的动力。长期以来,学生对高中语文学习的......

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探讨论文

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探讨论文摘要: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让学生不由自主地欣赏语文、表达语文、聆听语文、感悟语文。让听、说、读、写等融入到学生的实际生......

下载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新课程与语文教师的发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新课程与语文教师的发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