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景规划设计要点_街景设计案例及方法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20:08:4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街景规划设计要点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街景设计案例及方法”。

街道是城市的经脉,没有街道,就没有城市,街道使巨大的城市变成了一个有机体,一个具有活力和生命的有机体。同时街道本身也是一个有机整体,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巨型建筑物,是一个没有封闭点和终结点的开放场所。城市在街道上表达它清晰的世俗生活,也表达它暖昧的时尚生活。街道承受了城市的噪音和形象;承受了商品和消费;承受了历史和未来;也承受了时代的气质和生活的风格;不同地域文化、自然环境、社会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表达出不同的景观特征。所有这些构成了街道的景观——街景。街景规划设计是改变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途径,也是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目前,街景规划设计已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以下就是街景规划工作谈二点:

一、主要规划内容

1、街道交通及平面整治规划

用地功能调整。根据现状条件确定切实可行的规划设计对策和方法。针对不同类型地块采用多种规划设计方式,优化土地功能结构,确定科学的容量指标和土地使用强度,使规划设计更具可操作性。

建筑性质调整。道路规划:主要包括路面交通组织;机动车、非机动车数量统计、预测;停车场需求分析(公共、单位、临时);公交线路规划;公交站点设置等。绿化设计:行道树、花坛、垂直绿化、小花园建设、草皮种植。

2、沿街建筑立面规划设计

根据现状建筑质量、外观条件,立面规划分为三个级别:

保留:目前质量尚好,门窗墙面均未破损的予以保留。采取清洗、粉刷、去污除垢的整治措施,使立面整洁一新。

整治:对立面有一定破损、受其它构筑物遮挡、使用不当、以及由于建筑性质改变的建筑立面进行整治改造。除采取清洗、粉刷等措施外,对临街晒衣架、遮阳(雨)蓬、花架、空调架、钢(木)窗统一改造、设计、翻新。

更新:临街违章建筑、有碍于景观的临时建筑及构筑物的拆除;随用地调整需重建、改建的建筑,按整治规划相关要求委托有关单位进行建筑设计。重建内容要有完整的申报文件。

3、公共空间环境规划

市政设施:包括电力、电信、通讯杆线、街灯、路灯、装饰灯、环卫设施等的改建和增加。

交通设施:设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场,规划单位内部停车场,新增公交线路,设候车亭,铺设盲道等。

广告牌匾及灯箱:根据广告性质,决定设置位置、尺寸、材质、色彩等。

商业店面设计。根据店面性质、建筑形式及街道色调设计橱窗、门匾。统一设计各类围墙。

城市小品:主要包括路灯、垃圾分类收集箱、邮筒、公用电话亭、街牌、信息标识牌等。

二.完成规划内容,就要考虑街景的规划设计

1、道路绿带设计

①分车绿带设计

分车绿带的植物配置应形式简洁,树形整齐,排列一致。乔木树干中心至机动车道路缘石外侧距离不宜小于0.75m。

中间分车绿带应阻挡相向行驶车辆的眩光,在距相邻机动车道路面高度0.6m至1.5m之间的范围内,配置植物的树冠应常年枝叶茂密,其株距不得大于冠幅的5倍。

两侧分车绿带宽度大于或等于1.5m的,应以种植乔木为主,并宜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其两侧乔木树冠不宜在机动车道上方搭接。分车绿带宽度小于l.5m的,应以种植灌木为主,并应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

被人行横道或道路出入口断开的分车绿带,其端部应采取通透式配置。

②行道树绿带设计

行道树绿带种植应以行道树为主,并宜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形成连续的绿带。在行人多的路段,行道树绿带不能连续种植时,行道树之间宜采用透气性路面铺装。树池上宜覆盖池箅子。

行道树定植株距,应以其树种壮年期冠幅为准,最小种植株距应为4m。行道树树干中心至路缘石外侧最小距离宜为0.75m。

种植行道树其苗木的胸径:快长树不得小于5cm,慢长树不宜小于8cm。

在道路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范围内,行道树绿带应采用通透式配置。

③路侧绿带设计

路侧绿带应根据相邻用地性质、防护和景观要求进行设计,并应保持在路段内的连续与完整的景观效果。

路侧绿带宽度大于8m时,可设计成开放式绿地。开放式绿地中,绿化用地面积不得小于该段绿带总面积的70%。路侧绿带与毗邻的其他绿地一起辟为街旁游园时,其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公园设计规范》(CJJ48)的规定。

濒临江、河、湖、海等水体的路侧绿地,应结合水面与岸线地形设计成滨水绿带。滨水绿带的绿化应在道路和水面之间留出透景线。

道路护坡绿化应结合工程措施栽植地被植物或攀缘植物。

2、建筑夜景照明

① 照明设计的目的结合本建筑的特点,通过照明设计使本建筑在夜空中得以再现,营造出与白天不同的建筑效果,并使其成为地区夜间的标志性建筑;照明设计应突出展示其庄重的行政办公形象,要庄重而又平易近人、既亮丽而又拒绝奢华;考虑到建筑所处街及商业区的独特的地理位置及建筑本身机构,灯光设计既要考虑自身特点又要和周围建筑相互协调,以标新立异为主,力求新意,力争做到亮丽壮观、独特脱俗。

② 照明设计的要求

灯具的隐蔽性高,做到见光不见灯,这样才不会造成光污染,不会给人们带来眩光。通过光源色温的变化来突出建筑的的特色。综合考虑道路照明及前休闲广场平面照明对立面照明的影响,选择合适的景观照明灯具,使之对立面照明及通过车辆不产生影响。③ 重点照明部位的表现

屋顶部分:

对于漂浮感极强的屋顶,用加装在大屋顶下方的小功率投光灯(钠灯)照亮,同时,屋顶外檐口处选用条状泛光灯具将外沿四周打亮,使得从屋顶平面冲出的光在檐口得以收住。灯光色温选择在2000K-3000K。对于所采用灯具达到的设计效果,选定的灯具配光能达到效果图的要求。

立柱照明:

大屋顶檐口下立柱的照明,经过反复试验,同时选用特殊配光的灯具,采用了从上向下的照明方式,这样的效果使得整个屋顶有一种强烈的向上的动感。特殊配光的灯具有效避免

了从下部看上去的眩光。灯光色温选择在2000K-3000K。灯具的安装位置在与建筑设计师多次磋商后,最终定在柱子装饰环的上方,贴近柱子的一侧,每个柱子为钠灯。值得注意的是,此灯投光角度的调整是非常有讲究的,如果投光角度调地靠近柱子的一侧,那么就会出现柱子的顶部过亮,而下面很暗,亮度差别太大;如果投光角度调地靠外侧,那么柱子的亮度太低,整体效果出不来。因此,投光灯角度的调整是非常重要的。

楼体的节点部分:

建筑主立面的主体部分的组合,通过色温的对比使建筑整体的外照明有一定动感和变换。

圆弧部分的特殊处理:

在圆筒部分,由于其正面不能安装灯杆照明,所以全部采用在建筑结构上安装灯具的方法实现。在与建筑设计师协商同意的情况下,按照灯具的尺寸在铝型材上开孔,将灯具整体嵌入铝型材内,灯具的出光面与铝型材的上表面平齐,四周作好密封处理,以防漏水。

3、公共空间设计。

主要包括沿街市政、绿化、环卫设施等,根据市容标准,进行统一改建改建。①街道公共空间存在的主要问题

a、设计追求形式、缺乏个性

许多街道的公共空间形式单

一、似曾相识、没有个性,缺乏应有的特色和生活氛围,20世纪50年代我国城市中心的布局采用了统一的模式,派生出市中心广场布局的千篇1律,在构图上严格的规则、对称,尺度上追求大、气氛上追求宏伟,象征性太重,这就造成当今建设活动中一味地求多、求大、求快,不顾人们的实际需求。殊不知,地段内的历史性、地方性,才是最吸引人的要素,才能创造出有个性的空间。

b、环境设计不足、缺乏人情味

当前许多公共空间忽略对空间的环境品质的塑造,规模过大、尺度失调,缺乏吸引力、开放性、人情味不足,空间布局不合理,功能单一,休息、游戏、信息服务及景观等公用设施考虑甚少,不适应行为需求,仅为观赏不能参与。有些广场周围多安排行政建筑,不能吸引人流,其大片光秃秃的硬质铺地,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又缺少行为活动的依靠物,各种草地也禁止人们进入其内,于是,人流往往一掠而过,难以驻足,造成空间巨大浪费,成为没有公众活动参与的象征性的公共空间。从表面上看,城市也许变“美”了,变“气派”了,但城市的机能是否得到改善,群众是否真正从中得到了实惠却不得而知。

②改善街道公共空间的切入点

a、注重空间系统布局

公共空间的建设应纳入城市系统来考虑,一个城市是否机能运作顺畅,景观是否舒适美观,那就得看它的城市公共空间系统的大小、多少、分布是否恰当。一个良好的城市应是由宏观、中观、微观等不同层次的城市公共空间共同组成,它们在形态上表现为点、线、面的特性。点是指城市的微型公园、街头绿地、道路交叉口、区域性小广场等节点空间;线指的是商业街、步行街、滨江路、林荫道等线性空间;面指的是城市中心广场、站前广场、码头、航空港等,街景设计在对以上形态的街道公共空间设计要从定位、定量、定形、定调四个方面来把握,分析街道的布局特点和性质,研究街道分布的状况,购物能力,传统习惯,交通组织等各方面制约因素,对各种规模的公共空间进行统筹安排,这样不仅能使街道公共空间的发展在短期内见效,并且系统化的操作,可以避免好大喜功的盲目以及随之带来的不必要的浪费。利用自然条件城市中的自然生态要素对净化空气、改善小气候、平衡生态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开辟街道公共空间时应十分珍惜的资源。

b、创造空间个性特色

在街道公共空间的开发与利用中应尊重历史,延续文脉。考虑与该城市的传统文化、社会经济以及地貌、环境、风俗习惯相协调的因素。运用形式、色彩、光影、地形、风貌等综合手段建构城市公共空间的个性。个性特色的创造包括此空间与城市中心空间体系的特定关系,公共空间在特定现状及交通等条件下所限定的形状、公共空间中标志物或纪念物的主题、铺地材料及图案的特征以及植物的地方性等等,这些因素对于我们的设计不是束缚和妨碍,而好好利用会成为我们避免当前千篇1律、毫无特色的城市设计的动力源泉。比如绍兴鲁迅文化广场,它采用不对称的布局,以鲁迅先生的雕像为主体,通过传统民居、小河、小桥、埠头的有机结合,将故乡、故居、故情融为一体,广场台阶的形式反映出江南水乡的特点,渗透出当地的文脉气息。

c、塑造空间的“人性化”

“以人为本”是当今社会一切活动的基础城市是人创造的,也是为人而建造的,然而,中国的城市发展仍然在重复着西方“城市化”的过程,管理者对城市街道发展的控制心有余而力不足。目前国内各城市街道建设的大型公共空间的做法,也是忽略了人的因素,失去了与人的亲密关系。因此,我们在塑造城市公共空间环境时,应满足人们的生理、心理、行为、审美、文化等的需求,达到安全、舒适、愉悦的目的。注重宜人的尺度,增强空间的亲切感和认同感;考虑空间形态的多样化,满足不同阶层、年龄、职业、爱好和文化背景的人群需求与活动规律;强调参与性,环境设施不仅应具有观赏性,更应创造条件让人们参与活动,使审美、参与、娱乐渗透与结合,同时要考虑无障碍设计,为老年人和残疾人提供便利的条件;提倡开放性,建筑总体应打破那种“划地为牢”的设计方法,拆除不必要的围栏护墙,还空间于公众。

审视当今急剧变化的、大规模的城市规划建设走过许多弯路,付出了昂贵的代价。如今,我们已经意识到高质量的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和维护需要开发商、设计者、实施者、管理者之间的共同协作。

三.结论

总之,街景规划设计是科学严谨的,是中国现代城市建设中值得深思的课题,为将来留下什么样的建筑艺术,为人们的生活打造什么样的生活氛围,为可持续发展做什么样的努力。关注街景规划设计,是每个设计师应该做的,也是我们这一代,甚至几代人的努力。

街景整治规划意见

商洛市城市管理局关于实施工农路等路段街景规划的几点意见为改善城区人居环境,提高城市品位,巩固创卫成果,按照市政府要求,结合工作实际,现就实施工农路等三条路段街景规划意见如......

商业街规划设计要点

商业街规划设计要点一、尺度近人 建筑物的尺度设计是影响人对建筑空间感受的关键要素之一。商业街的理想气氛应该是使用人觉得亲切、放松“平易近人”,使人有愉悦的消费心情,......

商业街规划设计要点

商业街规划设计要点2008-12-31 10:34:56 作者: 来源:互联网 浏览次数:0 文字大小:【大】【中】【小】 商业街规划设计要点:一、尺度近人二、空间的限定三、风格色彩的多元化四、......

酒店建筑规划设计控制要点

酒店建筑规划设计控制要点经济型酒店选址标准:一、经济型酒店的品牌介绍目前国内的经济型连锁酒店主要有,他们都分别隶属不同的酒店酒店管理集团。二、经济型酒店选址标准品牌......

主题规划馆设计注意要点

主题规划馆设计注意要点红方块展览展示策划有限公司()专业致力于展厅史馆工程领域,多年来服务全国各地客户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将客户经常提出的城市规划馆主题设计注意要点供大......

下载街景规划设计要点word格式文档
下载街景规划设计要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