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周测_高三语文周测题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19:55:1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高三语文周测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高三语文周测题”。

高三语文周测试卷

一、语言基础知识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山西的煤老板们拥有巨大的财富,其中很多人开着百万豪车,住着千万豪宅,一饭千金,却....从不资助任何公益事业。

B.面对“义而致富,仁而致富”,如果颜渊、原宪依然选择栖于陋巷中,箪食瓢饮、安贫乐道,....那应该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了。

C.著名歌唱家李双江之子李天一初生牛犊,在无照驾驶、肇事打人之后,又因为轮奸罪再陷囹....圄,其“坑爹”行为引起人们对“星二代”的热议。

D.网络已进入我们的生活,我们不可避免地要面对网络语言,但网上登载的一些文章有的文辞并不精美,有的不通文墨,词不达意。....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奥运游泳冠军孙杨因无证驾驶汽车,被杭州市公安交警部门罚款、行政拘留,孙杨表示,他将加强对法律知识的学习,杜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也希望大家能给他一次改正错误的机会。B.“星光大道”栏目因为没有任何限制,广泛吸纳多种表演形式,所以前来报名的选手各年龄段都有,他们展示的绝活也异彩纷呈。

C.国家林业局的负责人表示,力争到2015年,使我国自然湿地保护率达到55%,初步缓解湿地面积退化和功能减少的趋势。

D.商家当然不希望错过“光棍节”这样的日子,纷纷打出了促销的招牌,尤其是一些电子商务网站,早早就展开了打折促销的宣传攻势。

3.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我是多么衷心地期望古典与新潮在我热爱的这块土地上的融合,期盼历史与人文有机地嬗递与链接——哪怕是留一条秦砖汉瓦的古巷或是建筑出有民族特色保留古民居韵味的住宅,这方面不乏成功的范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能在享有现代物质生活的同时在精神的家园中“诗意地栖居”。

①感受历史、传统和古典的优美 ②拥有厚重深沉的文化根基

③让五千年文明古国文化的芳香在我们今日的生活中依然飘逸 ④让古巷的清丽月色与广场的七彩霓虹高楼的泛光灯火交相辉映

⑤让生活在电脑网络、信息高速公路上忙碌的人们仍然可以看见星空月色听得春雨的淅沥嗅得冬雪的甘甜

A.④③⑤②①

B.③④⑤①②

C.⑤④③②①

D.⑤③④①②

二、名篇名句默写(8分)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亦余心之所善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3)征蓬出汉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____________。(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5)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其不变者而观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又何羡乎!(苏轼《赤壁赋》)

三、语言运用(22分)5.下面是某中学“学生会微博”发出的一份倡议。请根据其内容,以学校办公室的名义拟写一份告示,张贴在收发室的门口,使收发室能正常运作,要求语言表达简明、得体。(5分)亲,你的快递又寄到学校来了?君不见,学校收发室现在成了仓库,大包小包堆如山,阿sir、mi的信件、文件统统被“埋”没了。听说校长发脾气了——晕!收发室的陈叔怒发冲冠——酷毙!亲,是不是很过分!从“五一”开始,把网购的私货寄回家吧,学校是学习的地方,不是免费中转站噢!

告 示

各位同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谢谢配合。

学校办公室 2014年3月3日

6.下面是一封推荐信,其中有四处语言表达不得体,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5分)

推荐信

××大学招生办:

兹有我校高三(1)班黎明同学,拟参加你校自主招生考试。该生学习成绩显著,综合素质优良,担任学校“晨曦”文学社社长,热爱文学,爱好写作,曾在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并有多篇大作发表在省级以上文学刊物上,希望该生能得到你校文学院的垂爱。特此推荐。

××中学

2014年1月19日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下面一段文字的画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语义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语言简明,每句不超过20个字。(6分)中国尽管是一个大国,但人均国土面积很小,人均可用土地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更小。按道理应该非常节约土地才是。可是,__(1)__。为什么?因为土地太廉价,使用者太容易获得,拥有者也不太珍惜。政府可以利用权力征用农民的土地用于公共设施建设,给的补偿价格非常低,基本上是政府给多少就是多少,农民没有谈判资格和能力。土地廉价自然就会造成土地浪费。__(2)__?根本原因在于:第一,产权不明晰。没有谁有足够动力和能力保护土地。第二,市场机制不起作用。“物以稀为贵”这一原理作用的前提是市场机制的存在和发生作用。

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认真观察下面的漫画,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反映的社会现象:(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决的办法:(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11分)

渔家傲 朱 服

小雨纤纤风细细,万家杨柳青烟里。恋树湿花飞不起。愁无比,和春付与东流水。九十光阴能有几?金龟解尽留无计。寄语东城沽酒市。拼一醉,而今乐事他年泪。(1)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词上片是如何表现作者的情感的。(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片中说“而今乐事他年泪”,周颐在《蕙风词话》卷二中评论说:“二语合参,可悟一意化两之法。”即“一语两意”,请简要赏析。(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选项B“箪食瓢饮”形容读书人安于清贫的读书生活,此处合乎语境;选项A“一饭千金”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此处属于语义内涵不明中的望文生义;选项C“初生之犊”比喻勇敢大胆、敢作敢为的年轻人,是褒义词,此处褒贬误用;选项D“不通文墨”比喻文化水平不高或识字不多,此处对象错配。

2、【答案】D 【解析】A项中“杜绝不再发生”不合逻辑,应为“杜绝再发生”。B项中关联词语位置不当,“因为”应移动到“星光大道”前面。C项搭配不当,应为“湿地面积减少和功能退化”。

3、【答案】A 【解析】④承接前句“范例”如古巷、广场、高楼。③是对④所举范例的基础上进一步描述“融合”的意义。⑤中“让生活在„„”在内容上紧承④句中的“在今日的生活中依然飘逸”,是具体阐释“融合”。②①做最后总结“古典与新潮融合,历史与人文嬗递与链接”的意义,从事理顺序上看,先“拥有”才能“感知”,故顺序是先②后①。所以选A。

4.(1)虽九死其犹未悔(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3)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4)会挽雕弓如满月 射天狼(5)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5.[答案] 学校收发室主要负责学校文件、师生信件的收发。同学们的网购物品邮寄到校,已严重影响了收发室的正常运作。从10月1日起,收发室将不再负责接收和保管学生网购邮寄的物品。请同学们自行妥善处理。(6分。职能1分,现状1分,时间1分,要求1分,得体1分,语言1分。意思对即可)[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得体的能力。要注意题干要求“以学校办公室的名义拟写一份告示”,对象是学生。语言要得体,根据微博的内容要概括出学校收发室的职能、现状,明确学校提出的时间、要求,语言要通顺。

6.[答案] “你校”改为“贵校”,“显著”改为“优秀”,“大作”改为“作品”,“垂爱”改为“垂青”。(5分,每找出并改对1处得1分,全对得5分)[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得体的能力。“你校”语气生硬,应改为“贵校”(对别的学校的尊称)。“成绩显著”用在学生身上不恰当,改为“优秀”。“大作”是敬辞。“垂爱”指上对下的赏识、爱护时,指别人对自己赏识、爱护时,应用“垂青”。

7.[答案](1)大量浪费土地资源的现象随处可见。(3分)(2)为什么一个土地高度稀缺的国家土地会廉价呢?(3分,只答“土地为什么会廉价”给1分)[解析] 第一句前的“可是”表转折关系,所以填的内容应该和节约的内容相反。第二句前面说土地廉价,后面分析原因,所以填的句子应包含“土地廉价”,另外还应注意到最后一句的“物以稀为贵”。

8.[答案] 反映的社会现象:①教育资源向名校倾斜,造成名校独大;②普通学校越来越弱。(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解决的办法:加速改革进程,推动教育均衡发展。(2分,言之成理即可)9.(1)[答案] 描绘了梅花报春,大地复苏的景象。和煦的阳光照耀着一切,溪边梅树疏落的枝条上绽露出朵朵花苞,散发出诱人的清香。冷蕊梅花数枝成一丛,争相竞放。(2分)冬去春来,本应使人感到无限美好,然而这并不能引起词人心灵的欢悦,相反却萌生出离愁与苦恨。以乐景衬哀情,表达了自己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3分)[解析] “溪梅”两句用特写的手法刻画报春的信息——梅花的开放。和煦的阳光照耀着一切,溪边梅树疏落的枝条上绽露出朵朵花苞,散发出诱人的清香,使人感到无限美好。词人写晚年离乡思归之情,在冬去春来、大地复苏的景象中,寄寓了词人对妻子、对家乡的深深的思念之情,所以这两句的作用是衬托,以乐景衬哀情。

(2)[答案] 下阕虚实相生,以虚衬实,抒写自己的相思之苦。“画楼深闭”这三句是想象,虚景实写,设想闺人独居深楼,日夜思念丈夫,久盼不归,身体渐渐消瘦。“心期切处”三句是写实,写自己的无限凄凉、孤独,留着归去后向对方倾诉,与“画楼深闭”三句写家人的别恨形成对照。最后两句也是虚写,设想未来重逢,但重逢之喜犹似不能抵消离别之憾。(观点2分,结合下阕具体分析4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语文周测三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DBDC )(3分) A.酵母/校对 连累/劳累 千载难逢/载歌载舞 ...... A.jiào; lěi/lèi; zǎi/zài; B......

高三语文小测十四

肇庆市百花中学高三语文小测(十五)2014年4月班别姓名成绩1.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诚挚/耸峙佝偻/抖擞卷轴/卷土重来B.挑剔/孝悌妖娆/缭绕铜臭/臭......

高三语文晨测2

高三语文晨测(二)一、语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作揖/舟楫 腼腆/暴殄天物 称道/称心 ......B.渎职/赎罪 皈依/岿然不动 折腾 / 折耗 ......C.河畔/叛逆......

民乐一中届高三周测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8年民乐一中高三周测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文字是文明发展的载体,记录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

高一语文周测13

2012——2013学年高一语文周测132012-12-12全卷50分姓名班别座号分数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8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愆期(yán) 垝垣(ɡuǐ) 陨落(yǔ......

下载高三语文周测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三语文周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