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三次土地改革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国历史上的三次巨变”。
中国历史上三次土地改革
第一次是抗日战争时期(1941年),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
第二次是人民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决定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在土地改革中,中共贯彻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的土地改革总路线
第三次是新中国成立后巩固政权的斗争时期,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为减少阻力,孤立分化地主阶级,以利于稳定民族资产阶级,早日恢复发展农村经济,实行了经济上保存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富农的政策.第四,1953-1956年底,把农民个体土地所有制过度到集体公有(国有)
中国历史上一共有几次土地改革?1.土地革命时期(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政策: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路线:靠贫、联中、限富、保中小、灭地主(1931)作用:农民在经济上政治上翻......
中国历史上的三次税费改革(一)唐代中后期杨炎推行的两税法公元780年,唐德宗李适即位,以杨炎为宰相。杨炎面临着土地兼并严重,吏治败坏,农民负担沉重,国家财政面临危机等情况,因而上......
中国土地改革1 历史评价农民成为了土地的主人,解放了生产力,为工业化打下了基础2 相关背景 1950,由于历史原因,土地所有制是地主所有制,与社会实情及其不符,为了解放生产力,进行了......
中国历史上错失的三次战略机遇期中国历史上曾错失过三次机遇期。第一次可以追溯到公元15世纪明朝中叶。航海家郑和受命七下西洋,表明那时中国有着比欧洲更强大的航海能力,但中......
历史上儒佛道三教在中国社会的地位不断在变化,有时是儒教居首,有时是道教在先,有的时是佛教领头。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看,儒教一直稳居主导地位。佛教确实有过几次大发展时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