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是我最好的老师》简述_我最好的老师作者是谁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6 06:07:3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孩子,你是我最好的老师》简述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我最好的老师作者是谁”。

在陪伴的过程中,父母本身也获得了成长,大到让我们对生命、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看法,小到改掉了自身的一些小毛病,比如不守时、不讲卫生什么的——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首先要自己做到吧?

这就让我对孩子有了另一种认识,孩子与父母之间其实是互为老师的。我将这些感悟集合成册,新书的名字就叫《孩子,你是我最好的老师》。这本书记录了我和儿子成长中的一些小事,以及我的一些想法,其中最主要的是亲子关系的构建。

怎么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是许多父母头疼的事,在我看来,这些问题都是由于缺乏良性的亲子沟通造成的。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交往方式,无论是朋友、同事,还是家人,都需要有良好的沟通。而许多父母却掌握不好与孩子沟通的原则和方法,频频发生亲子大战。

我以为,亲子沟通有三层境界,我们不妨先来分析一下有没有道理,能不能对促进良性的亲子沟通有些帮助。第一层境界:蹲下来跟孩子说话

站着说怎么也比蹲下来轻松,尤其是我这等高龄妈妈,蹲一会儿就会腰酸腿疼的。往往是当我发现儿子对我的“高论”充耳不闻的时候,或者我对他的“十万个为什么”答非所问的时候,才突然间想起来这条“定律”,立刻蹲下来,问题才能解决。“蹲下来”是了解孩子的一个途径,因为只有“蹲下来”,我才能更清楚得听到他说的每一句话,看到他的表情,做出准确的回应。而在和他平视的状态下,我觉得,我更能了解他的内心感受;同时,他也能感觉到我们之间是平等的。当我们和一个成年人对话的时候,看着对方的眼睛很重要,而且能从眼睛中读到许多言语之外的东西。对孩子,也是这个道理,了解是沟通的前提,“蹲下来”是了解孩子,进行良性亲子沟通的第一步。“蹲下来”只是一个肢体动作,但它却需要父母把自己的姿态从心里放下来。这才是最难做到的。这一代孩子跟我们小时候确实不一样了,他们好像天生就对尊重、平等有更强烈的要求。

也许,我们也曾经有过这样的心理需求,只不过在家家都信奉“不打不成材”的大环境下,还没来得及发芽就被泯灭了。可是,如果现在还想用上一代对待我们的那一套来对待孩子,摆起大家长的架子,那么,亲子冲突势必难免。这样的话既增强了你对孩子的信心,让他知道你认为他有成长的能力,无形中传递了你的良好期望,孩子也才会有兴致跟你聊下去。

每次对孩子说“不”时,最好提供两个可接受的选择。比如,很多孩子都出现过打父母的情况,严厉制止是应该的,但在坚决反对的同时,应该向孩子建议别的做法或更好的方法。“不,你不可以打妈妈,但可以打你的小布熊。” 这样既设定了限制,又使他们易于接受教育。“不要打了,轻轻地拍我的肩膀。”这是一种温和的阻止。

给孩子选择的权力,同时也教育孩子意识到别人也有选择的权力,尊重别人的拥有权。和小孩子聊天充满了乐趣,他们的小脑瓜想什么说什么,语言没有很强的逻辑性,却充满了创造性。但有些父母会认为,这种聊天毫无意义。其实我们应该相信,孩子的语言能力、认知能力都在发展,他们终有一天会和父母进行一些有意义的对话。

教育永远要有长远的眼光,如果你不想孩子到了青春期什么话都不跟你说,那就从现在开始舍得花时间来和孩子聊天,只有当孩子能尽情地向你表达自己的感受时,他才可能与你之间建立一种信任,才能把你的话听进去。

随着孩子的成长,他的情绪反应会越来越丰富,作为成年人,我们虽然可以了解、控制、疏理自己的情绪,但并非易如反掌,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难度就更大了。所以,父母最好能成为孩子情绪世界里的向导,帮助他们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孩子闹情绪都是有原因的,无论他们是否能够清晰地表达出这些原因。当我们发现孩子为了看似不合理的事发怒或不安,就要留意他的情绪是不是出了问题。一个三岁的孩子不可能告诉你:“妈妈,对不起,我最近太烦了。因为自从上了幼儿园,我有许多压力。”所以,情绪管理的第一步是——察觉孩子的情绪。孩子常常间接地表达他们的情绪,而采取的方法令大人感到迷惑。儿子两三岁的时候经常会说:“我想爸爸了。”并且都是在爸爸不在的前提下。后来我发现了其中的小奥妙,只有当他某种愿望没有实现或对我不满意的时候,他才会“想爸爸”,其实是在向我表明,他的情绪不好了。所以说,要做敏感的父母,通过对孩子语言、行为、游戏等等察言观色,察觉出孩子的异常情绪。

孩子常常在幻想的游戏中,利用不同的角色、场景及道具表现种种的情绪,如果看到他们表达严肃的主题,如疾病、伤害或死亡时,敏感的父母能够从孩子游戏中表达的恐惧而获得提示,然后将这些恐惧提出讨论并让孩子得到慰藉。

当父母感到自己的内心与孩子结合,知道自己感觉到孩子的情绪,就体验了情绪管理的基础,下一步应该采取的行动是——认可孩子的情绪。对于父母来说,认识到孩子的负面情绪是亲近与教导的机会。父母应该了解,孩子的愤怒并非一定是对父母权威的挑战;孩子的恐惧也不是他们胆小或者父母无能的证据;而孩子的悲伤不一定表示父母“今天又多件麻烦事要解决”。

一个孩子伤心或生气或害怕的时候,最需要父母。在面对一个坏情绪的孩子时,我们有时候免不了故意视而不见,希望这些坏情绪会自动消散,但其实并不然。可如果我们能够和孩子谈及他的情绪,认可他的情绪,负面的感受就会减弱。因此,在情绪未上升到要爆发的危险前,趁早认可这些微弱的感觉是有意义的。在情绪未增强前认可,也给父母一个风险较少的机会去练习倾听和解决问题的技巧。如果父母对孩子摔坏的玩具或轻微的擦伤表示关注与担心,就是发展亲子关系的途径。

让孩子知道你是他的盟友,就可以进行情绪管理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确认孩子的情绪。这需要父母以同理心去倾听,并肯定孩子的感受。孩子能够洞悉父母的身体语言。我们的目的是要以轻松体贴的态度交谈,那就采取一个表明此种态度的姿势。坐在跟孩子同高度的位置,深吸一口气,放松自己,同时集中精神。我们的专注使孩子了解我们很认真地对待他的事,并且愿意花时间在这件事上。

孩子表露他的情绪时,我们就回应所听到和留意到的事情。这样是向孩子保证我们在仔细地倾听,同时肯定他的感受。可以说:“我提起张老师的时候,你好像不太高兴。”然后等他的反应。

应该避免问一些我们已经知道答案的问题。如“是谁摔破了花盆?”这些都是带一丝不信任和陷阱味道的语气——好像我们在等着孩子撒谎。最好是以直接明确的观察来作为对话的开头:“我知道你摔破了花盆,而我很可惜。”父母开了个好头儿,确认孩子出现了情绪困扰,下面就需要进入下一步——协助孩子表达情

情绪的描述伴随着父母的同理心。一位妈妈每当看到孩子掉眼泪就会问:“你感到十分伤心,是吗?”这样,孩子会感觉到妈妈的关爱,愿意用语言来描述他的感受。

但孩子的语言能力还处于发展阶段,有时很难描述好自己的情绪,父母可以主动帮孩子提供一些描述情绪的字眼,如紧张、担心、伤害、生气、难过及害怕等,帮助孩子将一种无形的、恐慌的、不舒适的感觉转换成一些可以被定义、有界限,而且是每天生活里正常的一部分。

孩子越能精确地用语言表达他的感受就越好,因此,父母还要想法帮助他说中要害。比如,人通常有混合的情绪,比如看恐怖片,快乐的同时,又会感到恐惧,但对孩子而言就可能造成烦恼了。这种情况下,父母可以指导孩子去探究他的情绪领域,并向他保证同时有两种感觉是很正常的。一旦我们花时间倾听孩子的诉说并帮助他了解自己的情绪后,很自然地就被引入一个新的过程——解决孩子的情绪。

解决问题首先通常是父母对不适当的行为来设规范。父母在了解孩子不端行为后代表的情绪,并帮助他描述感觉,就可以让孩子明白某些行为是不适当的,而且是不被容忍的。然后,可以指导孩子思考一些较适当的方法来处理负面的情绪。

一些开放式的问题很有帮助,比如“你觉得什么事情让你伤心?”“是不是今天发生了一些不好的事?”可以提供一些假设性的想法来帮助孩子找出原因。

与孩子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父母的主意可能是一大帮助,尤其对于年幼的孩子,他们通常苦无对策。

可是,重要的是避免越俎代疱,应该鼓励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并且选择一种或几种方法做尝试。

如果孩子选择一个行不通的解答,就要帮助他分析,之后,可以重新开始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让孩子了解一个意见的取消并不表示这番努力完全白费了。指出这只是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一部分,每一次的调整只会让他们更接近成功。

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小孩,也没有完美的父母,但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构建出和谐的亲子关系。还有更多的感悟和经验,请大家关注我的新书,《孩子,你是我最好的老师》。

亲与子,原本就是相互成全的关系,我成全他长大成人,他成全我再世为人。不敢以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自居,反倒以为,正是因为他,我才可以再经历一次童年、一次青春;透过他的成长,我终于认清了自己,明白了后半程的人生路。孩子,才是我最好的老师。这是我写在封底的一段话,与大家分享

孩子都是这样“健忘”,再提醒,再沟通,教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需要父母付出时间和精力。那当下应该先按照她反悔的做,还是坚持之前的约定。再一次提醒你们之间的约定,可能有过几次经验,孩子就会长记性了。她知道反悔是没用的,父母态度坚决,但语言要讲理,也不要自己先情绪化。是啊,跟孩子斗智斗勇多了,就有经验了 妈妈的宁静,是如水的教育!

上善若水,其甘下于人,故能海纳百川。

做妈妈的要懂得守柔之智。首先是自我德行、智性的培育,需要不断充实自我,提升教育理念,探索教育之道。

埋下头来,放下姿态,从觉悟自我,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为起点。不要旁骛他求,躁动不安,盯住自己的内心,守住一份宁静。给孩子营造的是一份安详向上的力量。

没有一个孩子受的了母亲高高在上的呵斥和指挥。

没有一个生命是甘于成为别人的傀儡,生命之间是相互影响和激励,相互启发和感悟的。母亲们为什么不做随风潜入夜的雨,无声成长了自己的生命,也滋润了孩子的生命呢?我们的燥,是因为太注意孩子的状态,而忘了你的样子,你也是需要成长的。你忘了你是孩子最好的榜样。你的生命状态才是最深影响孩子的东西。

陪伴 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陪伴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尊敬的评委: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陪伴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个大家都有共识,但是大家想过这第一任老师要怎样教育孩子了吗?......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 一、身教重于言教家长首先要注重自身的修养,树立自己的威信。一个不爱学习只顾自己吃喝玩乐的家长,一问三不知的家长,品行恶劣、行为庸俗、自私自利、不孝......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读后感近来我读了《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本书。书中讲到我们不能给予孩子无与伦比的聪明,但可以教会孩子如何做人、如何学习、如何生活、如何工......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假期期间,希望各位家长能够管理好自己的孩子。在学习上,我们家长可以拿孩子的”学案”,提问一下自己的孩子,如果您做到了,请您签个字,于老师在这里向您表示感......

父母是孩子最好老师作文

父母是孩子最好老师作文很多人都觉着一个孩子的所作所为是好是坏,和他所接受的教育有关,不得不说,这种看法过于片面。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主要是来自于家长,如果家里的教养......

下载《孩子,你是我最好的老师》简述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孩子,你是我最好的老师》简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