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思想 找准位置 自加压力 有所作为_管理者如何自加压力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6 06:06:0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统一思想 找准位置 自加压力 有所作为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管理者如何自加压力”。

统一思想 找准位置 自加压力 有所作为 ——培养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探索与思考

来源:人大附中

作者:刘彭芝

时间:2002-07-10

一、对在中学开展创新教育的认识

随着今年8月上旬全国技术创新工作会议的胜利闭幕,全国上下对创新问题的认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和一致,以技术创新为突破口的各项创新工作已全面展开。

技术创新、科学创新、知识创新为科教兴国的基本国策注入了新的含义,也为广大科教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课题。

基础教育如何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怎样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作用?我认为在认识上首先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统一思想,找准位置,自加压力,有所作为

各国的技术创新政策中,一般都只谈高等教育,最多涉及几句职业教育,但技术创新的背后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民族,创新精神是要靠激发的,创新能力是要靠培养的,而激发创新精神,培养创新能力,从根本上讲,要从孩子抓起。一个国家有没有足够的科学储备,有没有持久的创新能力,关键在基础教育。中小学的创新教育搞不好,向大学要新技术就是缘木求鱼。江泽民总书记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无论在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方面,还是在提高创新能力和提供知识、技术创新成果方面,教育都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总书记的这段讲话没有分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因此,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是他对所有教育工作者的要求,是总书记的高瞻远瞩。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同志在学习江总书记讲话的体会中谈到:“培育创新人才,弘扬民族创新精神应当从学校教育抓起,从小抓起。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以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我们基础教育工作者应该在江泽民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和陈至立部长的学习体会上统一思想,找准位置,自加压力,有所作为。

2.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

我们正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这是教育改革的大方向,绝不能动摇。素质教育的要点,一是面向全体学生;二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三是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来就是素质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在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一个人最重要的素质。中国在搞素质教育,别的国家也在搞素质教育,世界各国的素质教育,最终就在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见高低!因此,提倡创新教育,绝不是在素质教育之外另搞一套,而是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取得阶段性成果的时候,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性的举措。

3.只有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才能使教育事业永远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邓小平同志对我国教育事业的期望,也是发展我国教育事业的根本方针。什么叫面向现代化?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而科学技术的生命力就是它的不断创新。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一些专家学者把知识经济称作第二次现代化,也就是第二次现代化的发动机;什么叫面向世界?世界的潮流是和平与发展,发展是硬道理,而发展的动力是创新;什么叫面向未来?未来是知识经济时代,而知识经济的内核是知识创新。因此,三个面向的核心是“创新”;只有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才能使教育事业永远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二、人大附中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做法

由于坚持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人大附中在开展创新教育方面起步还是比较早的。经过近几年时间的探索,人大附中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逐步形成了一套基本思路。这个基本思路是:以解放思想、转变教学观念为先导;以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评价系统为手段;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不断更新教学硬件作保障;以充分利用地处中关村的优势,与高校、科研机构联手为依托,真正把开展创新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建设。

1.以解放思想、转变教学观念为先导

有什么样的教学思想就有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有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就有什么样的学生,教学思想是学校工作的灵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是战术问题,而是战略问题;不是局部问题,而是整体问题;不是微观问题,而是宏观问题。说到底,这是个教学思想的问题。基于这种认识,人大附中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工作中,首先在解放思想和转变教学观念上下功夫。为此,我们在学校多次开展“创新教育”的专题讨论,并在学校的《教科研园地》开辟“创新教育专栏”,先后刊登了《知识经济时代呼唤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创新教育刍议》、《创新教育与教育观念的更新》等文章。其中《知识经济时代呼唤创新教育》在光明日报上发表后,受到同行们的广泛注意和好评。目前,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已成为人大附中教师的共识并融进人大附中的教学思想之中。

人大附中的办学思想是:尊重个性,挖掘潜力,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祖国的腾飞。

人大附中的办学目标是:“国内领先,国际一流”,创世界名校。

人大附中的校训是:崇德、博学、创新、求实。

人大附中培养学生的目标是:全面发展+突出特长+创新精神+高尚品德。

随着教学观念的转变,人大附中的老师现在喜欢说这样几句话:不仅要使学生学好、学会,还要引导学生好学、会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人类已有的知识,而且要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和发现;不仅教学生“读写算”,还要教学生“学思创”;要把教材变“学材”,把教室变“学室”,让学生成为学校的主人,让学校成为充满创造氛围的乐园。

2.以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评价系统为落实

(1)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在开展创新教育中,我们首先打破一个思想误区,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是简单地增设几门新课程。学校明确提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如水银泼地,无孔不入,贯穿在学校的各门功课中。比如,在历史课的教学中,要让学生知道,人类文明之所以能不断进步,动力就是人类在不断创新;通过现代少年课的学习,要让学生明白,在未来社会,不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就很难适应社会的需要。

在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时,我们本着以创新精神优化教学结构、优化教学过程的原则,分层面采取了以下措施:

——改变必修课内容和科目。在现有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中,删减一些陈旧过时的知识,增加前沿新知;减少记忆性知识的分量,增加有助于提高分析能力、创造能力的内容;删减一些难度过大的教学内容,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使学生有时间、有条件接触自然,参加社会实践和创造发明的活动;加强学科的交叉渗透,将一些关系密切的学科内容合并,加以融会贯通,以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删减一些必修课程,把一些必修课改为选修课;必修课实行分层次教学。

——学校根据学科发展和社会需要,开设了各种选修课,如计算机、电子技术、创造发明、天文观测、哲学史、文学欣赏、生物标本、音像摄影、围棋等等。选修课分为一、二、三级,采取自选、限选、必选三种形式。这样做,一方面使学生有自主选择和和自主学习的机会,为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提供时间和空间;另一方面,也是为开设一些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新课程留有余地。

——开设能够体现创新精神、培养实践能力的新课程。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生提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并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新的条件,我们开设了“科学实践”、“社会实践”、“创造发明”、“现代少年”、“环境科技活动”、“汽车模拟驾驶”等新课程。目前,人大附中让学生充分发挥创新精神,直'锻炼实践能力的课程布局已初具规模。

——重点开好劳动技术课(包含创造发明课)。人大附中从1992年开始进行劳技创新教育的实验,取得比较明显的成绩。近年来,我们集中精力对劳技课进行改进,增加劳技课的科技含量,将创造发明引入课堂,使小发明、小创造与劳动技术教育结合起来。经过几年的实践和探索,人大附中已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劳技教育特色:以发明创造为龙头,以金工、木工、电子为基础,兼顾制图、手工、篆刻、摄影、模拟驾驶等,面向全体学生,学有所长。劳技创新教育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发明成果层出不穷。

(2)改进教学评价系统

随着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观念的确立,人大附中对原有的教学评价系统进行了改进,充分运用改进后的教学评价系统的导向作用,引导老师创造性地教,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在新的教学评价系统中,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鼓励发明创造是中心内容。具体地讲,就是一方面在正常的课业学习和测试中,提倡学习方法有创意、解题思路有新意。另一方面,鼓励学生通过参加各种发明创造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锻炼创造性思维和实际动手能力。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增加肯定创新意识,褒奖创新实绩的指标,并使其在整个评价系统中占据重要位置。

人大附中新的教学评价系统还在逐步完善之中,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每一个学校,都要爱护并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总书记的这段重要讲话是我们完善新的教学评价系统的指导思想。

3.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不断更新教学硬件作保障

(1)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相比之下,过去搞应试教育,对教师的心理压力大,今天搞素质教育,对教师的素质要求高。素质教育的着眼点是学生,而关键在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自己必须先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最近几年,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一直是人大附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我们分批送在职教师到名牌大学读研究生;我们欢迎全国范围内的高素质人才到我校应聘;我们请各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来校授课、做报告;我们与世界一流中学建立友好学校,定期派人去考察交流;积极创造条件培养教师,提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通过学校自培,对教师进行继续教育。我们将用五年时间完成人大附中的“名师工程”。这些措施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2)不断更新教学硬件

在农业社会,“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教育活动只要有教师有书本有教室就能完成;在工业社会,教育活动只要再加上简单的实验室和图书室就行了;但到了信息社会,情况大不一样了,教育活动对教育设施和教育技术的“硬件”要求越来越高,一流的教学水平必须有一流的教育设施和教学技术来支撑;反过来讲,二流的教学设施和教学技术支撑不了一流的教学水平,这就像286电脑不能使用WINDOWS98一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流的现代化的教学场所和教学设施是重要保障。人大附中近两年中,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改善了创新教育条件,建立了校园光纤网络、电子备课室、光盘阅览室、数字化室、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等;我们还建立了学校各学科实验室定期对学生开放的制度;我们正在建设学生参与设计的自主实验;发明创造再现展室。

4.以充分利用地处中关村的优势,与高校、科研机构联手作外延

人大附中地处有“中国硅谷”之称的中关村,与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及众多高科技公司相毗邻。我们在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时,充分利用这一独特优势,经常邀请大学教授和科学院的专家来学校指导学生的科研活动,并征得一些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同意,允许人大附中的优秀学生进入并使用他们的实验室。目前,人大附中的创新教育又走出了海淀区,正在与北京市科协合作,联办青少年科学俱乐部。利用地域优势,走扩大外延之路,有力地促进了人大附中的创新教育,使人大附中的创新教育海阔天空。

三、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工作中的几点感受

第一,中国的青少年,禀赋之好、潜能之大、创造欲望之强烈、创造能力之杰出,大大超出我们的意料。他们在小发明、小制作中表现出来的独立自主意识、团结协作精神、社会责任感和锲而不舍的毅力,更让我们感佩。孟子曾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作为人生三大“至乐”之一,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既是我们的责任,更是我们的快乐。几年来,人大附中学生在小发明、小制作中,获市级以上发明奖80余项,其中国际金奖2项、全国金奖8项。学生的6项发明被国家专利局批准授予专利权,4项被企业开发。人大附中学生多次荣获全国青少年科学论文一等奖、二等奖;荣获中国青少年科学英才“雷达杯”比赛一等奖第一名,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多人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我们的学校生机盎然,使我校的素质教育迈上新台阶、进入新天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才是真正对孩子负责,对国家负责,对未来负责。事实也充分证明,基础教育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人才,不仅应该有所作为,而且能够大有作为。这是我们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工作中最大的一点感受。这种感受,使我们对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振兴中国教育事业充满信心。

第二,江泽民总书记说:教师与学生之间要相互学习、相互切磋、相互启发、相互激励。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古已有之的“教学相长”的一个优良传统。总书记所说的也正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孜孜以求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这种情景在应试教育时期是很难出现的。但在推行素质教育以后,特别是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过程中,“教学相长” 的生动活泼的情景出现了。人大附中的学生在劳技课中硕果累累、屡获大奖,人大附中成为全国劳动技术教育先进校,人大附中校长被推选为全国青少年劳动技术教育发明创造专业委员会主任,所有这些都是“教学相长”的结果。教学过程是由教师和学生完成的,应试教育只是教师一味地灌输,学生被动地接受,使教学过程短了一条腿;素质教育实现了“教学相长”,才使教学过程真正两条腿走路。

第三,人大附中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还有更多的工作要做。我们的工作做得越多,紧迫感就越强。江泽民总书记说:人的思维创造活动的最好年龄,一般是二十几岁到三十几岁。新的发现、新的创造出在青年时期居多。又据专家论证,我国的国家创新体系将在2010年前后基本建成。现在的中学生,年龄在十二三岁到十八九岁之间,到2010年前后,正是江总书记所说的创新活动的最佳年龄。因此,目前在基础教育领域全面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刻不容缓。往更深处讲,未来社会千变万化,新知识、新事物、新问题层出不穷,一个人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必须具备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行行有发明,人人有创造,处处有发明,整个社会才会有活力,才会有进步。创新教育不仅要培养获诺贝尔奖的大科学家大发明家,而且要培养千千万万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社会劳动者。基础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基石,在这方面更是任重道远。

议论文——找准位置

找准位置,绽放光彩虎啸深山,鱼翔浅底,驼走大漠,雁排长空。。。。。。时间万物各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生命的玄机是找准自己的位置,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找准位置,需要审视自我,认清......

找准位置高三作文

找准位置高三作文同为树根,展览室里的根虽立在豪华的地毯上,却留下了敲骨扒皮之后的伤痕累累,只剩下了畸形的欲望,随时都有被抛进炉火中的可能;而老榆树的根,却可以给早春,晚秋的华......

找准自己的位置

E度网专稿 梁山好汉中,智有吴用,道有公孙胜,武更是高手云集,却用宋江为首;蜀汉文有孔明,勇推关张,而以刘备为帝;东木西金,南火北水,却以戊土为中。何以如此?松江仗义好施,刘备宽厚待人,戊......

找准位置高三作文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9篇找准位置高三作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找准自己的位置

找准自己的位置在这个世上,有些人辛苦了一辈子,依旧一事无成。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认不清自己的位置。要么过分高估自己的能力,眼高手低导致碌碌无为;要么太过贬低自己的实力,畏手畏......

下载统一思想 找准位置 自加压力 有所作为word格式文档
下载统一思想 找准位置 自加压力 有所作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